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我校实行校企合作的经验,结合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提出了职校德育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构建了职业道德理论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职业指导与企业的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 德育教育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教育 新模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工作,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指出:“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大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相对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
近几年家长和学生抱怨就业困难,企业却认为现在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眼高手低,一不能吃苦耐劳,二没有文化技术,三没有品德修养。中职学生期望值高、定位高,一心只想当白领,没有敬业精神,在企业做不了几天就走,不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要。
老师也抱怨很多学生迟到、缺课、抽烟、打架、随地扔垃圾、留长发、染发、不爱护公物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学校的领导、老师都做了大量的教育工作,但教育效果不明显。大家都感叹现在大多数职校学生难教。他们在行为规范、人生观、理想观、就业观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而反观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否关注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有针对性的给予职业与就业指导?我们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针对性?传统的教学形式是否调动学生的兴趣,是否给学生满堂灌的感觉?
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一方面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学校要准确把握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强技能教育;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务实创新,诚实守信,刻苦钻研,奉献社会的精神;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之人;培养学生成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
正是以上背景下,我校从08年起,走校企合作之路,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职业道德、思想政治、法律教育为目的,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构建德育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新模式。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1 构建职业道德理论课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
将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指导》课程贯穿于社会生产实践中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特点、设计社会生产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从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着手。
1.1 爱岗敬业教育。在生产实践中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思想教育和职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就业观念,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1.2 遵纪守法教育。定期邀请法官到企业为学生作法制讲座,并结合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现场庭审等多种途径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在每天早上的10分钟例会上强调学生必须遵守纪律、遵守行业的行规、遵守秩序、执行命令、注重产品质量、注重细节与安全,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教材。
1.3 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教育。中职学生平时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乱花钱的习惯,社会生产实践是培养中职学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最有效的良药之一,在企业工厂的长辈上养老人、下养小孩,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是活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1.4 挫折教育。学生到企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学生没有经历过困苦与磨难,初到企业难免会发生些不愉快的事,经常向班主任、学校投诉,老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了解到生活的甜酸苦辣。
1.5 诚信教育。在当今诚信教育缺失的社会,只凭课堂说教显然是不够。学生在企业实践,企业的产品琳琅满目,同学们的手机、生活用品随处可见,很具诱惑力。如何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抵制诱惑、做到慎笃,那么社会生产实践中的诚信教育就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6 感恩教育。现在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自小形成了自我的心态,加上感恩教育的缺失,许多学生不会体谅父母、不懂关爱他人,没有回报父母、社会的意识。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切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易,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与感恩之行的重要途径。
2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实践内容相结合的新模式
将中职《思想政治》的内容结合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成功理论回答学生们普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1 时事政治教育。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如2008年的冰灾、地震、北京奥运等时事新闻。我们适时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三个代表”思想,通过全国上下抗震救灾,让学生了解国情党情、世情亲情、人情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学习热情。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引导力、感染力、说服力、信服力。
2.2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关怀为中心。中国经历了冰灾、地震,我们更加明白教育的最高使命就在于唤醒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通过这些教育教导我们学生要珍惜生命,注意生产安全、防火安全、交通安全等各种安全意识。
2.3 观念教育。把“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纳入到生产实践中,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良思想和现象,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和引导。在社会实践中端正学生的荣辱观。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进企业,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和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
2.4 创新教育。什么是创新,在课堂上讲授较抽象,而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告诉学生:你在企业工作给企业一个简单的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都是创新能力的表现。
3 构建职业指导与企业的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深入挖掘、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指导,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严格管理与个人感化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1 创业教育。从企业老板到一线管理,每个管理者都有他的创业史和人生经历,经常请他们为学生做讲座或召开座谈会,让学生知道创业的过程,从中受益,从而思考人生的路应如何走,这些教育就是学生的财富。
3.2 就业教育。当今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就业压力大,通过实践,让学生思考自己拿什么与别人竞争?缺什么?需要补什么?是继续进修大专还是走出社会?自己可以做什么?以此增强学生危机感。
3.3 目标教育。一个人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就会随波逐流,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除了合理定位,应根据自己特点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人生目标。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
经过对实践班学生的跟踪调查,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回校后得到很大的改变。学习积极性比以前提高,特别是学会了理解和感恩父母;时间观念、组织纪律性更是得到增强;学会了服从和勤劳节约;人生观、理想观、就业观得到较好的定位。学生家长纷纷反映自己的子女参加生产实践回来后,懂事了,很支持学生参加生产实践;老师也反映学生回校后,学习更努力,同学之间也变得更加团结。
这些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都非常重视,大大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实效性,这一直是教育界迫切探讨的问题。经过三年的研究实践证明:我校走德育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教学模式是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把德育教育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勤劳节约,严谨求实的作风,以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实行德育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对职业教育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等编著.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池了东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内容探案
3 隆回第一中教研室.构建和谐社会与高中德育途径创新与实践研
究.实施方案
4 袁鹤平.高校德育新论
5 杨国祥等.高等职业发展的战略与实践
6 杨进.论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德育教育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教育 新模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工作,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指出:“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大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相对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
近几年家长和学生抱怨就业困难,企业却认为现在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眼高手低,一不能吃苦耐劳,二没有文化技术,三没有品德修养。中职学生期望值高、定位高,一心只想当白领,没有敬业精神,在企业做不了几天就走,不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要。
老师也抱怨很多学生迟到、缺课、抽烟、打架、随地扔垃圾、留长发、染发、不爱护公物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学校的领导、老师都做了大量的教育工作,但教育效果不明显。大家都感叹现在大多数职校学生难教。他们在行为规范、人生观、理想观、就业观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而反观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否关注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有针对性的给予职业与就业指导?我们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针对性?传统的教学形式是否调动学生的兴趣,是否给学生满堂灌的感觉?
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一方面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学校要准确把握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强技能教育;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务实创新,诚实守信,刻苦钻研,奉献社会的精神;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之人;培养学生成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
正是以上背景下,我校从08年起,走校企合作之路,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职业道德、思想政治、法律教育为目的,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构建德育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新模式。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1 构建职业道德理论课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
将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指导》课程贯穿于社会生产实践中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特点、设计社会生产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从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着手。
1.1 爱岗敬业教育。在生产实践中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思想教育和职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就业观念,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1.2 遵纪守法教育。定期邀请法官到企业为学生作法制讲座,并结合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现场庭审等多种途径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在每天早上的10分钟例会上强调学生必须遵守纪律、遵守行业的行规、遵守秩序、执行命令、注重产品质量、注重细节与安全,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教材。
1.3 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教育。中职学生平时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乱花钱的习惯,社会生产实践是培养中职学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最有效的良药之一,在企业工厂的长辈上养老人、下养小孩,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是活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1.4 挫折教育。学生到企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学生没有经历过困苦与磨难,初到企业难免会发生些不愉快的事,经常向班主任、学校投诉,老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了解到生活的甜酸苦辣。
1.5 诚信教育。在当今诚信教育缺失的社会,只凭课堂说教显然是不够。学生在企业实践,企业的产品琳琅满目,同学们的手机、生活用品随处可见,很具诱惑力。如何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抵制诱惑、做到慎笃,那么社会生产实践中的诚信教育就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6 感恩教育。现在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自小形成了自我的心态,加上感恩教育的缺失,许多学生不会体谅父母、不懂关爱他人,没有回报父母、社会的意识。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切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易,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与感恩之行的重要途径。
2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实践内容相结合的新模式
将中职《思想政治》的内容结合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成功理论回答学生们普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1 时事政治教育。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如2008年的冰灾、地震、北京奥运等时事新闻。我们适时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三个代表”思想,通过全国上下抗震救灾,让学生了解国情党情、世情亲情、人情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学习热情。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引导力、感染力、说服力、信服力。
2.2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关怀为中心。中国经历了冰灾、地震,我们更加明白教育的最高使命就在于唤醒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通过这些教育教导我们学生要珍惜生命,注意生产安全、防火安全、交通安全等各种安全意识。
2.3 观念教育。把“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纳入到生产实践中,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良思想和现象,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和引导。在社会实践中端正学生的荣辱观。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进企业,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和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
2.4 创新教育。什么是创新,在课堂上讲授较抽象,而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告诉学生:你在企业工作给企业一个简单的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都是创新能力的表现。
3 构建职业指导与企业的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深入挖掘、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指导,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严格管理与个人感化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1 创业教育。从企业老板到一线管理,每个管理者都有他的创业史和人生经历,经常请他们为学生做讲座或召开座谈会,让学生知道创业的过程,从中受益,从而思考人生的路应如何走,这些教育就是学生的财富。
3.2 就业教育。当今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就业压力大,通过实践,让学生思考自己拿什么与别人竞争?缺什么?需要补什么?是继续进修大专还是走出社会?自己可以做什么?以此增强学生危机感。
3.3 目标教育。一个人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就会随波逐流,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除了合理定位,应根据自己特点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人生目标。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
经过对实践班学生的跟踪调查,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回校后得到很大的改变。学习积极性比以前提高,特别是学会了理解和感恩父母;时间观念、组织纪律性更是得到增强;学会了服从和勤劳节约;人生观、理想观、就业观得到较好的定位。学生家长纷纷反映自己的子女参加生产实践回来后,懂事了,很支持学生参加生产实践;老师也反映学生回校后,学习更努力,同学之间也变得更加团结。
这些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都非常重视,大大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实效性,这一直是教育界迫切探讨的问题。经过三年的研究实践证明:我校走德育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教学模式是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把德育教育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勤劳节约,严谨求实的作风,以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实行德育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对职业教育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等编著.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池了东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内容探案
3 隆回第一中教研室.构建和谐社会与高中德育途径创新与实践研
究.实施方案
4 袁鹤平.高校德育新论
5 杨国祥等.高等职业发展的战略与实践
6 杨进.论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