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解题中的常用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s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斯科大学教授C.A.雅洁卡娅曾在一次向数学奥林匹克参赛者发表《什么叫解题》的演讲时阐述道:"解题就是把要解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这句话提出了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转化。转化是指把未知的,陌生的,复杂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演绎归纳等思维过程转化为已有已知的,熟悉的,简单问题,从而使问题顺利解决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说每道数学题的解题过程都是转化的过程。
  转化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方法,转化的思想方法应渗透到相应的数学教学和解题过程中。当我们遇到一道较难解决的数学题时,可以不去直接解决原题,而是运用转化的方法,将原题转化为一道已经解决的或比较容易解决的数学题,进而使原题得以解决。在数学教学中,解题过程恰恰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就是在转化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细致的观察、合理联想、缜密推理、提取相关知识、调用合适的方法加工、处理信息、逐步缩小题设与结论间差异的过程。
  在小学的数学教材中,特别重视转化思想的渗透,特别突出了转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让学生感知、领悟、掌握、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树立转化意识,达到主动应用的目标,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逐步累积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应只以学生能够解决教材里的各个问题为目的,同时应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通过对转化策略的体验与应用具有初步的转化意识和能力,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使所学知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组织缜密的知识结构,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自己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情境中出示有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引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再让学生思考,利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类推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尝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然后小组交流异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最后归纳整理,渗透转化思想。在转化完成之后及时的反思,是对转化思想的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再次深刻理解。
  小学数学知识很多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提升,从而形成新知识。主要表现为数学的某一形式向另一形式转变,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甚至简单的问题,化未知为已知、化繁为简。例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它们均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的,是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中能较明显体现转化思想的内容之一。教学这些内容,一般是将要学习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会的图形,在引导学生比较之后得出要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随着教学的步步深入,转化思想也渐渐浸入学生们的头脑中。
  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我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迫切要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需要时,可以将"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直接抛向学生,让学生独立自由地思考。这个完全陌生的问题,需要学生调动所有的相关知识及经验储备,寻找可能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学生将没有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在转化的过程,把平行四边形剪一剪、拼一拼,最后得到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在这个前提之下,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二是在转化完成之后应提醒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先前已经会计算了,所以,将不会的生疏的知识转化成了已经会了的、可以解决的知识,从而解决了新问题。在此过程中转化的思想也就随之潜入学生的心中。其他图形的教学亦是如此。需要注意的是转化应该成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内在的迫切需要,而不应该是教师提出的要求,因为这样,学生的操作、思考都将处于被动的状态,对转化的理解则可能浮于表面。
  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还需要具体的方法进行操作。学生在平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无意识的使用转化策略;在探索解决问题时,根据数学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设计具有内在联系和一定坡度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拾级而上,这些是感悟策略的富贵资源。事实证明学生容易体验出转化策略的意义和价值。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新形势下,我认为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能够正确地运用转化思想必将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打造新型人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有效课堂是从课堂的起始阶段开始的。我们可以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对课堂教学做相应的知识及情境铺垫,诱导并激发学生观察事实、反思经验,以提升课堂效益。  【关键词】导入 知识铺垫 情境铺垫  【中图分类号】G 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61-02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一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是一种音乐文化的教学,通过音乐学习,旨在让了解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文内涵,理解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赏古琴 寻文化》一课以“琴之源”、“琴之形”、“琴之韵”、“琴之雅”为主线构建课堂,从感知到聆听,由浅入深,让学在感受古琴音乐的同时,理解古琴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浓浓的音乐味与厚厚的文化味的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升
期刊
【摘要】面对新课改,教师要有足够的是非观,不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要定心静气,不盲目"跟风",追求"流行"。语文教学呼唤"本色"。本色语文简简单单,没有太多的"电化",没有矫情的表演;本色语文平平淡淡,只有读文,只有语言;本色语文扎扎实实,关注着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本色语文轻轻松松,学生无拘无束地各抒己见,毫无顾忌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也是我梦想中的语文。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为了辅导学生参加市中职旅游英语竞赛,笔者在结合旅游英语专业的要求和教学特点的同时,优化了情景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功能。实践证明情景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中职旅游英语 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47-02  一、中
期刊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在立足吃透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前提下,更应该用层层递进的课堂师生对话,启迪学生思维高度,为学生架设知识阶梯,让他们去摘"顶峰杨梅",品尝数学的甜蜜。我的做法是,在充分的课堂欲设下,教师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由简而繁,层层递进,循循善诱,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  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是通过老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舞蹈教育也在发展中不断的探索,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实现舞蹈教学和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山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在"剧目引导,演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和尝试,充分挖掘利用传统艺术资源,从2005年舞剧《一把酸枣》到2011年舞剧《粉墨春秋》的创作与演出成功,在建立高职舞蹈教育模式
期刊
我深切地感受到:少先队只有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才能使其魅力四射,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也能从中收到有效的教育。我校少先队认真、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德育教育——春风化雨  1.师德教育——引领、沟通、自律  尚德的教师更能塑造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们优先抓好教师的德育教育,多次组织各种活动,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及时洗脑充电。对于社会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则分类进行交流沟通
期刊
鲁迅是一个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的作家,他的小说《祝福》在写人方面除了读者所熟悉的常见手法外,还运用一个"独特"的手法,那就是在"重复"与"追问"中描写人物形象,体现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人艺术,教学本文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  一、在"重复"中写人  重复本是文学创作的大忌,然而,鲁迅先生在《祝福》中非常娴熟自如地运用了这个"手法"来勾出人物的"魂灵",入木三分却又不露痕迹。《祝福》"重复"的写人手法主要有:
期刊
【摘要】写作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纪录资讯、表达意向的方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难写作,写作难"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写什么,如何写"是多数学生普遍的困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针对作文教学的特殊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提高小作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呢?本文紧抓"写",从科学命题、课堂教学、阅读训练、生活积累、实用写作和作文评价六个方面入手,浅谈笔者在小学
期刊
从教十多年,随着教育的改革,我一直在传统和教改之间徘徊:从传统教学中出走又走向传统。曾经,我在课堂上演绎着最为传统的教学:精讲多练,教学严谨、严肃,极少面露微笑,课堂纪律特好,学生听课非常认真。课后分发资料、试卷,每日重复着批改、讲解的套路,这段时期里的确也出了不少精英(高分学生),我陶醉于自己对应试教育利器的熟稔,然而,我静心下来,却发现课堂成了我个人的独角戏的主阵地,我的课堂不再充满活力,更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