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公平正义为花心与时俱进的检察文化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iquer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也是一项事业发展的根基。要巩固和推动检察事业的创新发展,就必须构建属于检察事业的文化。笔者认为,在这样一个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很难预测的新的社会背景下,发展和繁荣属于我们检察事业的检察文化,就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览,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与时俱进的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检察人员在长期的工作、生活及其他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是检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检察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要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构建符合时代精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检察法律思想、检察法律意识、检察法律规范、检察法律道德、检察法律机制、检察行为模式,形成有助于培养一支忠于党和人民,忠实于宪法和法律,有理想、有道德、高素质的检察队伍的检察文化体系,从而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顺利实现。
  
  科学发展观——检察文化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其重要思想为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和强大的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检察文化体系,把握检察文化发展方向,推进检察文化与时俱进,就必须始终不渝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实现高度的政治民主并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要走的路还很长,在立法、司法、执法、普法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适应世贸组织等方面,检察机关目前的执法现状及检察官素质尚有一定的差距。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览,构建适应新时期需要的检察文化,才能在全体检察人员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执法为民意识。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不断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事业的新局面。同时,检察机关的特殊法律地位和职能,决定了检察机关执法思想、执法状况对法治进程的影响,因此,建设一支忠实可靠、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富有正义的检察官队伍,不仅是正确履行检察权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对检察工作的根本要求。自从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各级检察机关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正确维护法制统一,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保障国家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作出了突出成绩,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检察文化的构架和氛围已经形成。检察文化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进一步繁荣。
  
  公平正义——检察文化的核心内容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是检察机关工作的永恒主题。公平正义不仅集中体现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制的殷切期望和要求,而且也涵盖了全社会方方面面需要人们去遵循的公序良俗。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公平正义是检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检察机关的核心价值体系。
  之所以有“大唐王朝,开元盛世”之午赞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开元年间废除了许多旧的制度,建立了《唐六典》、“十事要说”等诸多新的法规。历史的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一个法度稀松,法令疏离的社会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只有秉持公平正义,严格公正司法,不枉不纵,法律的权威才能彰显,法律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才能实现,法治的秩序才能建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只有把公平正义作为一切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准则,才能良好地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全体检察人员只有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坚定公平正义的信念,才能成为“三个至上”的忠实捍卫者。忠于人民,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才能真正建立和贯彻。
  具体来说,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内容的检察文化,就必须自觉地把“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正义”这一检察工作主题贯彻落实到各项检察工作中去,把“依法查办案件”作为检察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把“从严治检”作为提升检察公信力的重要手段,把“服务大局”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目的,把“从优待检”作为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举措,把“创新方式”作为发展检察文化的基本要求。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抓重点、抓热点、抓关键环节,全面构建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检察文化框架体系,实现检察工作的价值追求。坚持公平正义,就必须依靠党的领导,把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为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服务,为弘扬先进的社会文化服务。只有坚持公平正义,自觉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检察工作好坏为根本标准,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只有秉持正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职务犯罪活动,为经济发展扫清路障,才能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与时俱进一检察文化不变的发展要求
  
  坚持与时俱进,既是认识问题、也是方法问题,又涵盖精神状态。作为认识问题,它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紧跟時代发展步伐,不满足既得的成绩和荣誉,更新观念,展望未来;作为方法问题,它要求我们不断开拓创新。破除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科学实践,大胆探索;作为精神状态,它要求我们保持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做到锐意进取。使得检察文化真正体现现代法治社会对检察官职业要求以及对司法活动的规制,就必须在思维方式和工作实践中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才有可能让检察文化的内涵不断创新发展和富有时代性。
   三个方面——精心培育检察文化
  
  (一)以明确的使命和目标追求确定检察文化的发展方向。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追求“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有序”。其使命是“捍卫法律的公平性与严肃性,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这是指导检察机关一切工作的理念基础。检察官的使命和人民检察院的目标追求表明了检察文化的主题和发展方向,反映和宣传检察官的使命和人民检察院的目标追求是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检察文化建设应该在人民检察院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围绕检察官的使命和检察机关的目标追求来开展。
  (二)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打造检察文化基石。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能够营造组织的信念、培养组织文化,这一点对于一个组织至关重要,如果要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必将导致组织的“溃泄”,其失去对组织的信任。人民检察院的道德标准集中反映于“三个至上”之中,体现于对待法律、对事实、对权力、对人民的态度之上。2009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并明确提出,“忠诚、公正、清廉、文明”是检察官的基本要求,其中核心是“忠诚”,并要求要大力开展以“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为核心内容的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事实雄辩的证明,检察文化是建立在高尚道德规范之上的精神文明成果。如果没有高尚道德规范做基础,检察文化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用检察精神塑造检察文化灵魂。笔者认为,检察精神就是“刚正不阿、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组织,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失去了凝聚力和生命力。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鼓舞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大庆人的创业精神,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航天”精神、“5.12”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图强、不断进步。检察精神是检察文化的灵魂,人民检察院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履行自己的职责,赢得人民的支持,实现自己的目标,是检察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嫉恶如仇,执法如山,秉持公正,崇尚正义”是检察人应当弘扬的检察精神,也正是检察文化的灵魂所在。
  以上是本人对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与时俱进检察文化的点滴思考,不妥之处,敬请指点。
其他文献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近年来我国犯罪年龄的低龄化趋势已引起多方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  1、从案件类型上看:主要为抢劫、盗窃、伤害、强奸这几大类,多为共同作案或团伙作案,且作案手段简单,犯罪预备期短。  2、从犯罪的主体上看:
期刊
一、案情    2007年11月,犯罪嫌疑人冷某因受贿被羁押在市看守所。被告人毛某、刘某作为监管人员,违反规定接受冷某亲属的吃请、娱乐消费及礼物,被告人毛某并且答应帮助冷某检举立功。2007年12月,冷某向刘某检举了同监室的人犯伙同他人盗窃变压器、电线、电缆的事实,刘某做好材料后交给毛某。毛某将材料复印后交给刑警队查证。经查证,冷某检举的事实已经处理,裴某等人另交待了其他的盗窃事实。为让冷某立功,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诸暨市人民检察院2009年审查逮捕的案件数据,分析了诸暨市外来人员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原因,并从加强外来人员管理、预防外来人员犯罪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外来人员;犯罪;现状;原因;预防对策   诸暨市位于浙江中北部,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县市100强,小五金、袜业、织布业等块状经济发展良好。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外来人员输入诸暨,他们在为诸暨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期刊
法律普及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与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相关的各个社会生活领域。所以,普法工作必须力求形成一种全社会互动的推进模式。如今,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各种专业如法律、会计、公证等中介组织、行业自律组织以及居民自治组织的力量正不断增强。笔者认为,针对税收行政普法主体及普法对象的特点,设置、规范和推进社团和中介组织的行政普法功能十分重要。    一、社团和中介组织能够成为税收行政普法的中
期刊
摘 要:经济法主体也称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社会实体。经济法主体制度赋予了自然人或自然人的联合体以直接调节社会经济或接受经济调节的经济权利能力和经济行为能力。经济法主体范畴的提出、分类、整合与其主体理论既是构建成熟、完备的经济法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环节,又是衔接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经济法主体;微观经济法;调整对象;范畴   
期刊
在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侦查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面临的重大挑战。司法规律告诉我们,职务犯罪的发生有着完全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的特殊性,职务犯罪的侦查方式和手段与一般刑事案件相差甚远。在职务犯罪的手段日益翻新的现实情况下,现行刑诉法针对一般刑事案件设计的侦查制度显然不能适应职务犯罪的侦查需要,因此,探讨对职务犯罪的侦查体制进行针对性的立法完善和司法配置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职务犯
期刊
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权是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检察机关是查处腐败案件的重要力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法律制度设计,侦查机构设置、资源配置、侦查措施手段和侦查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大大阻碍了检察机关侦查权的有效行使。在腐败问题仍很严重,职务犯罪日益集团化、智能化、反侦查能力增强的形势下,建立一个高效、权威的职务犯罪侦查机制,加大办案力度是大势所趋。为此,笔者在此谈谈关于当前制约
期刊
法院司法礼仪是指法官及其它工作人员在司法活动中所遵守的礼节、仪式、要求的总称。法官司法礼仪具体包括着装礼仪、开庭礼仪、接待礼仪、其它礼仪。在法院中,各种有违反司法礼仪的言行不断增多,有的还由于媒体介入演变为社会公共事件,在当事人中造成不良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对法官违反司法礼仪具体案例的调查分析,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总结出法院在司法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针对司法礼仪方面存在的
期刊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和缘起   “刑事和解”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具结悔过,赔偿损失等方式得到被害的谅解,被害人要求或者同意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理而达成的协议。而根据达成的刑事和解协议,检察机关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批准或者不起诉,或者起诉后建议人民法院从轻,减轻判处。其目的是修复因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而损坏的加害人和被害者原本具有的和睦关系,并使罪犯因而改过自新、复归社会
期刊
摘 要:民事检察权作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领域发挥职能作用的职权,是检察权的重要内容。民事检察权的存在有其独立的价值。文章从民事检察权的含义及价值分析着手,梳理了我国现行法律对民事检察权配置的现状与不足,进而结合司法实践从完善民事抗诉权、创设民事公诉权、赋予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职权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检察权配置的路径。  关键词:民事检察权;配置;路径选择  根据我国《宪法》及《民事诉讼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