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真正的中学语文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
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少但教学产出(教学所得)高的教学。
一、高效课堂要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是围绕着如何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课堂。在《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中“高效课堂被定义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课堂如果成为超市,正体现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尊重,呈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各取所需的情景;课堂如果能够狂欢,绝对不是教师个人的才艺展示,而是体现在学生积极的课堂学习状态上,体现在师生生命的对话,上课不再只是一场学习经历,更是一次充满情趣愉快的情感历程。《黄河颂》一课,我看到了学生的尝试和努力,在通过合理的想象深入体悟作者的情感时,具有文学的天赋。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得到了尊重,能感受到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知识的过程,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我感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改变,在诵读时学生是有鉴赏能力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不仅被诗文感动了,更被我的学生感动了。
二、高效课堂的灵魂是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高效课堂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高效课堂把对学生的尊重摆在了首要的位置,需要重新建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中的主人。而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必须转变三种方式,即教学方式变为问题引领、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评价方式变为鼓励性和发展性评价。
高效课堂的教师注意重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尊重和解放。从教学方式上看,无论是新授课、复习课、教师都要注重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以问带学,且设计意图明确,有利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看,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课堂上有讨论和交流,也有小组竞争,教师要慎重使用了小组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比如《木兰诗》一课,只在有难点的地方使用,改变了过去逢知必探的做法,在《最后一课》一课,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即宏观上的、感观上的刺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意识。因此我精心设计课型,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相关联的问题引领、贯穿整节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一重点知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若有质疑,尝试让学生自己相互解决,教师适时的引导,及时的鼓励,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互助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口头表述,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从教师的评价方式上看,大部分的教師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
三、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是要优化课堂的微观结构
课堂结构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一堂课的总体教学构想,教学流程,又包括微观的结构即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怎么进行,如何衔接,时间大体如何分配等等。要完成宏观和微观结构的设计程序,就需要教师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下足功夫。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想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步一步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了原来设计好的轨道时,教师就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思路往既定的方向引。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我的教学流程虽然设计完整,但从时间分配上看,当下课铃响后依然未完成教学任务。我反思中应有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来说,也缺乏练习巩固自测小结的时间,说明自己的教学微观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教学环节的预设要更好的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教学时间的安排要随学生的课堂表现更灵活掌控,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把握好时间。
四、高效课堂的操作流程是预习、展示、反馈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上比较流行的提法是“抓两头,放中间”,也就是课中用减法,课前课后用加法。高效课堂是一个大的概念,不仅仅是课堂的40分钟。课前的预习要围绕问题有效进行,绝对不是只看看书而已;课上学习成果的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亮点,展示可分为多种方式,个人、小组、学案、板演等;反馈不仅包括课上反馈,还包括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修正等。《成长的烦恼》是一节实践课,我的学生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课上提出问题进行梳理资料,并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是将学习内容前移,为课堂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了课容量。
我想,如果教师的课堂充分考虑了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等环节,但缺乏反馈环节,忽视了新知的落实,平时记笔记、划教材、整理知识点等环节都没有呈现出来。这样的课堂,教学可能会流于形式,效果难以改善。所以,要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还需要不断学习,探索创新。
五、高效课堂的文化建构是要尊重生命,回归生活
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精神上的引领,高效课堂也如此。我们教师应该构建一个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历程、尊重生命,回归生活的课堂。以此课堂文化为引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程设计上充分体现,才能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留出相当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方法。尽管做题的时间少了,但由于学生们对这些他们自己发现的“秘密”记忆得很牢固,所以做起题来反而由于扫清了知识点的障碍而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了。原来的基础教育的一些不良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从本质上理解了新课改的精神,这种转变就是对学生生命和成长的尊重。当面对课堂新生成的教学资源时,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及时捕捉,尊重学生的存在,尊重学生的思想,及时的引导,对学生可能会产生一生的影响。
总而言之,高效率的课堂是时下最需要的,是顺应局势发展的,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高效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将“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口号贯彻落实。虽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但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少但教学产出(教学所得)高的教学。
一、高效课堂要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是围绕着如何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课堂。在《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中“高效课堂被定义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课堂如果成为超市,正体现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尊重,呈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各取所需的情景;课堂如果能够狂欢,绝对不是教师个人的才艺展示,而是体现在学生积极的课堂学习状态上,体现在师生生命的对话,上课不再只是一场学习经历,更是一次充满情趣愉快的情感历程。《黄河颂》一课,我看到了学生的尝试和努力,在通过合理的想象深入体悟作者的情感时,具有文学的天赋。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得到了尊重,能感受到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知识的过程,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我感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改变,在诵读时学生是有鉴赏能力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不仅被诗文感动了,更被我的学生感动了。
二、高效课堂的灵魂是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高效课堂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高效课堂把对学生的尊重摆在了首要的位置,需要重新建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中的主人。而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必须转变三种方式,即教学方式变为问题引领、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评价方式变为鼓励性和发展性评价。
高效课堂的教师注意重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尊重和解放。从教学方式上看,无论是新授课、复习课、教师都要注重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以问带学,且设计意图明确,有利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看,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课堂上有讨论和交流,也有小组竞争,教师要慎重使用了小组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比如《木兰诗》一课,只在有难点的地方使用,改变了过去逢知必探的做法,在《最后一课》一课,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即宏观上的、感观上的刺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意识。因此我精心设计课型,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相关联的问题引领、贯穿整节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一重点知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若有质疑,尝试让学生自己相互解决,教师适时的引导,及时的鼓励,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互助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口头表述,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从教师的评价方式上看,大部分的教師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
三、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是要优化课堂的微观结构
课堂结构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一堂课的总体教学构想,教学流程,又包括微观的结构即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怎么进行,如何衔接,时间大体如何分配等等。要完成宏观和微观结构的设计程序,就需要教师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下足功夫。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想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步一步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了原来设计好的轨道时,教师就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思路往既定的方向引。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我的教学流程虽然设计完整,但从时间分配上看,当下课铃响后依然未完成教学任务。我反思中应有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来说,也缺乏练习巩固自测小结的时间,说明自己的教学微观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教学环节的预设要更好的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教学时间的安排要随学生的课堂表现更灵活掌控,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把握好时间。
四、高效课堂的操作流程是预习、展示、反馈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上比较流行的提法是“抓两头,放中间”,也就是课中用减法,课前课后用加法。高效课堂是一个大的概念,不仅仅是课堂的40分钟。课前的预习要围绕问题有效进行,绝对不是只看看书而已;课上学习成果的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亮点,展示可分为多种方式,个人、小组、学案、板演等;反馈不仅包括课上反馈,还包括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修正等。《成长的烦恼》是一节实践课,我的学生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课上提出问题进行梳理资料,并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是将学习内容前移,为课堂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了课容量。
我想,如果教师的课堂充分考虑了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等环节,但缺乏反馈环节,忽视了新知的落实,平时记笔记、划教材、整理知识点等环节都没有呈现出来。这样的课堂,教学可能会流于形式,效果难以改善。所以,要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还需要不断学习,探索创新。
五、高效课堂的文化建构是要尊重生命,回归生活
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精神上的引领,高效课堂也如此。我们教师应该构建一个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历程、尊重生命,回归生活的课堂。以此课堂文化为引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程设计上充分体现,才能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留出相当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方法。尽管做题的时间少了,但由于学生们对这些他们自己发现的“秘密”记忆得很牢固,所以做起题来反而由于扫清了知识点的障碍而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了。原来的基础教育的一些不良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从本质上理解了新课改的精神,这种转变就是对学生生命和成长的尊重。当面对课堂新生成的教学资源时,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及时捕捉,尊重学生的存在,尊重学生的思想,及时的引导,对学生可能会产生一生的影响。
总而言之,高效率的课堂是时下最需要的,是顺应局势发展的,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高效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将“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口号贯彻落实。虽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但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