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懿荣为被称为“甲骨文发现第一人”,金石收藏学家,爱国文臣,尤其在金石收藏方面有极高的造诣。除此之外王懿荣也是清末的国子监祭酒,并曾三次担任国子监祭酒,其人也是通过科举入仕,但是这些史实往往被世人忽略。文章通过对王懿荣科举及仕途相关事实分析,以期丰富对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的认识,同时站在另一个角度展现作为祭酒的王懿荣在晚清独放异彩的一面。
【关键词】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科举
国子监是对隋朝以后各朝设立的中央官学的称呼,北京市东城区成贤街北侧一个坐北朝南红墙黄瓦的三进院落,为元、明、清三代国子监遗址。北京国子监占地面积27000多平方米,中轴线上建筑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现存的国子监遗址,创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78年),历经元、明、清各朝修缮,较多的保留了清代建筑的特点。祭酒是总司国子监事务,率领国子监内其他下层各官,教导学生的国子监最高管理者。其主要工作任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面负责检查监生学习质量、保送、推荐等;二是负责国子监行政事务,如考察下属官员,检查国子监钱粮收支等。祭酒官职的设立始于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后经历朝历代沿用,期间对祭酒的职责略有调整,但基本职责未变。担任国子监祭酒均为学识渊博,人品出众之人,元、明、清三代著名的祭酒有元代第一任国子监祭酒著名理学家许衡,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清代国子监祭酒翁同龢等。我们要讲的这位山东籍北漂祭酒为清代祭酒,其被人熟知是因为其是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在金石研究和收藏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此人即是王懿荣。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为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世人皆知王懿荣喜收藏,并首先发现甲骨文,确鲜少知道懿荣在研究金石嗜好收藏之外,还有另外的一面,即考取功名入仕为官。
一、北漂王懿荣的科举之路
咸丰十年(1860)16岁的山东籍青年王懿荣随父入京,同治元年(1862)18岁的懿荣在顺天府参加了乡试,这是懿荣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懿荣并未在此次考试中高中,此后16年懿荣共参加了7次科举考试,直到光绪五年(1879)参加的顺天府乡试中考中举人,隔年(1880)又参加会试、殿试并取得名次,时年懿荣已经36岁。历时17年,参加科举考试8次,懿荣的科举之路不可谓不漫长,考取功名之心不可谓不执着。此般执着可能是受以下两个方面影响,一是据《清史稿》载:“有清一沿明制,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说明在王懿荣生活的清代想要进入仕途,科举是最重要的途径,且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最名正言顺。二是王懿荣所在王氏家族在清代出了20余位进士,其祖父王兆琛为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进士,官位最高至山西巡抚为王氏家族官位最高之人;其父王祖源,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官位最高至四川绵龙茂兵备道并署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懿荣执着参加科举考试应该与家族影响也密不可分。
科举制度确立于隋朝,是以考试成绩决定去取的选官制度,其汲取了先秦以来各种选官制度的积极因素,并在南北朝一系列选官方式探索的基础上确立。科举制度自隋代确立以来,经此后各朝代沿用,但是各朝代对前朝的科举制度既有沿用也有改革之处。懿荣所处清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一个高峰,同时在经过这个高峰后,随着封建王朝制度的终结,科举制度也逐渐被取代。之所以说清代的科举制度是科举制发展的一个高峰,是因为清代科举考试的程序及监督管理在继承宋、元、明以来制度基础上,更加完备、缜密、规范,从生源确认,考官选派,回避制度,考场管理等方面都有体现。在清代参加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取得名次可以获得“举人”头衔,并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举人”为终身功名。参加会试及殿试取得名次,依名次先后可以获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35歲的懿荣参加乡试取得举人头衔后,相继参加了会试、殿试。懿荣参加会试、殿试连试连捷,不但顺利通过,而且成绩优异。殿试后懿荣又参加了“庶吉士”的选拔,又以第一等第三名的成绩入选,不可谓不优秀。历时17年懿荣高中并在后续的选拔中顺利通关,与其不间断的努力与执着是分不开的。入选“庶吉士”标志着懿荣的仕途即将开始。考选庶吉士,亦称馆选,是明代创立的一项制度。明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创立了“进士观政制度”,此为“庶吉士”制度的发端阶段。据《明太祖实录》载:“其诸进士,上以其未更事,欲优待之,俾之观政于诸司,给以其所出身禄米,俟其谙练政体,然后擢任之。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侍衙门者,采《书》经‘庶常吉士’之义,俱称为‘庶吉士’;其在六部及诸司者,仍称进士”①。洪武时期的“庶吉士”与“观政进士”并无本质区别,但到了永乐年间这一制度有了新的进展,永乐二年,朝廷开始取进士之“文学优长”者为庶吉士,入翰林院进学,此时已经一改洪武时期的观政为进学,并用于高级官员的人才储备。清代承袭明制并有所发展,庶吉士制度是科举制度发展的极致,由它塑造出的庶吉士群体代表着明清官僚群的最高文化层次,选中“庶吉士”后要进行三年的学习,学习结束后参加“散馆”考试,成绩优异者可到翰林院任职。
二、嗜好收藏,好古成魔
1899年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文,并第一个将其考定为商代文字,时年懿荣55岁,距1900年懿荣去世时间仅一年。我们相信以懿荣在金石研究方面的造诣,如果再借懿荣十年,可能其不仅仅是发现甲骨之第一人,其在甲骨研究方面可能也会有更多的贡献。懿荣发现甲骨文并非偶然现象,从药材铺发现刻有类似古文字的龙骨到确认其为甲骨文这种鉴赏与辨别能力与懿荣自身几十年的收藏研究金石的积累密不可分。懿荣出身于士大夫之家,幼承家学,16岁随父进京,拜翰林院编修崔清如、礼部主事周孟伯等人为师。相传懿荣泛涉书史,有过目不忘之誉,16岁入京至36岁中进士,这二十年间懿荣不断参加科举考试之余,很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收藏、研究古物方面。古书、字画、铜器、印章、钱币、石碑等都属于懿荣收藏的范围。懿荣嗜好收藏,堪称到了疯魔的程度,为了收藏所爱之物可以侵家荡产,甚至还将妻子的陪嫁之物典当,所得金钱用于收藏。王懿荣曾著《病起即事书示同人并索和诗》,诗中有这几句表明了其对收藏的嗜好程度:“……从来养志方为孝,自古倾家不在钱。墨癖书淫是吾病,旁人休笑余癫癫。”不惜财力以外,懿荣亦不放弃任何游历在外的机会,沿途收集古物,调查古遗迹,他的收藏足迹遍布山东、河北、陕西、河南、四川等地。懿荣嗜好收藏,对收集到的古物不仅仅观赏,还注重对收藏到的古物进行记录、整理、辩伪。相传懿荣在高中进士之前在京城收藏圈已经很有影响,“鉴别宋元旧椠,考释商周彝器,得公一言,引为定论”②,此处得公一言既是指得王懿荣鉴别。懿荣收藏之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汉石存目》、《南北朝存石目》、《攀古楼藏器释文》、《古泉选》、《福山金石志稿》、《天壤阁杂记》、《翠墨园语》、《正读亭诗》、《正读亭文》等十几种。其中尤值得提及的是《汉石存目》和《南北朝存石目》,此两本著作是懿荣根据自身收藏并结合其探访古迹所做记录情况编著的,此书内容详实,图文兼具,与现在的文物调查报告内容颇为相近。 三、三任国子监祭酒的升职记
经过数次科举考试,并考取庶吉士历练三年,1883年,懿荣在庶吉士“散馆”考试中成绩优秀,入选翰林院担任编修,这是懿荣仕途生涯的开始。1883年懿荣任翰林院编修至1894年首任国子监祭酒又经过了十一年,此十一年间懿荣担任过国史馆的副修著、记名御史、翰林院侍讲、庶吉士教习、乡试正考官、磨勘试卷官、日讲起居注官等职位。1894年光绪皇帝命懿荣代为部署打理国子监事宜,上谕如是:“陆润庠现出试差,国子监祭酒着王懿荣署理”这是他首任祭酒一职。现在的北京国子监遗址第三进院落,敬一亭东侧原有两进院落为祭酒办公之地,懿荣担任祭酒时既在此办公,原址虽已无存,但可从《清代国子监彩绘图》知其样貌,敬一亭还岿然立于国子监,可供后人追思怀古。懿荣首任祭酒半年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懿荣奉旨回家乡登州办理团练事宜,甲午中日战争主战场在山东半岛,懿荣为山东福山人,福山在现在的山东省烟台市。
1895年战争结束,王懿荣奉旨补授国子监祭酒,这是懿荣第二次任国子监祭酒。1896年王懿荣母亲病逝,其回乡服丧两年至1898年光绪皇帝再次任命王懿荣为国子监祭酒,这是懿荣第三次任国子监祭酒,懿荣第三次担任国子监祭酒持续到了八国联军侵华。懿荣虽三任国子监祭酒但实际管理国子监事务的时间不足三年,作为清末的国子监祭酒其恪尽职守与上任祭酒盛昱、司业治麟并列,有“谓得懿荣而三焉”之称。
懿荣任职的晚清堪称内忧外患,吏治腐败,受官员晋升通道不畅,进士出身人员增多等因素影响,国子监生肄业后前途艰难,导致国子监的地位日趋下降,国子监认真读书的生员越来越少,监规也逐渐颓废,难以重振。懿荣之前的国子监祭酒盛昱在重振国子监监规,一改国子监不良风气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使国子监在颓势中出现了短暂的辉煌。懿荣继任后,严格履行祭酒职责,管理监内事务非常勤勉,教导学生,核察学生课业亦认真负责。懿荣虽任祭酒,但还兼任其他职位,经常加班加点处理国子监事务,“虽退直余闲,犹复秉烛批判”说的就是懿荣在夜间余闲时间,批改监生作业、考卷等。除了加班处理公务外,懿荣对国子监管理工作很认真负责,经常写信向时任国子监监视大臣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自己对监内事务的处理情况。懿荣注重对监生的教导,经常与监生切磋,探讨儒家经典,在探讨交流中加深理解,使学生学业大有长进,监内笃信好学的风气进一步巩固。除此之外,懿荣管理监内事务也非常严格,对下属工作中的错误既积极支出给予批评又注重给下属留有颜面,王懿荣汇报工作的书信可知一二:“夫子大人钧坐……廿八日广东录科点完将封门矣,出结官张蔚增率领考生四五十人并未登册之辈,口请收考,据称照结早交,助教朱珩手查学习。助教朱珩久未入署,前因派阅卷不到,已經饬谕。其实收逾限短补之不合例者,收考二十余人,由后门点入,提堂免考到,一卷勉强了事,实属不成事体。昨见樵野访之,亦云声名夙劣,且曾枪冒入场似此未便姑容。门生等议欲查例,咨回吏部,仍保全其功名,以存宽典,未患如何,敬候酌示。”此信中懿荣言“仍保全其功名,以存宽典”,既是说明。晚清国子监,在盛昱、王懿荣的管理下短暂恢复了往日的辉煌,但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国子监最终被京师大学堂取代。
1899年英法联军入侵,1900年8月到达北京外围,懿荣不堪忍受屈辱,在其居所(现在的北京市东城区锡拉胡同)携家人投井殉国,时年懿荣56岁。懿荣投井似有效仿屈原投江之意,均表达了面对国家危亡时的悲愤,以及士大夫阶层宁死不屈的气节。王懿荣作为发现甲骨文之第一人,举世闻名,但是懿荣同时是一个在所处时代活的认真、精彩、有血有肉的人。其有执着参加科举的经历,曾经犹如普通人一样屡考不中,其一生嗜好收藏,著述颇丰。作为封建王朝末期士大夫的一员,政绩颇丰,为官清廉,并用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贞,这些都让懿荣56岁的生命显得无比深刻,灿烂。其死后,虽被后人运回原籍,但作为北漂,他在北京,在国子监,还是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结语
王懿荣作为在晚清独放异彩的祭酒,在甲骨文发现第一人的光环下还有不为世人熟知的另一面,对其科举及仕途事迹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对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的认识,作为国子监祭酒,爱国文臣的王懿荣在职场的表现与成就亦可与其收藏成就比肩,亦可为后人津津乐道。
参考文献:
[1](清)文庆、李宗昉等:《钦定国子监志》,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
[2]郭培贵:《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3]吴士鉴:《王文敏公遗集·序》
注释:
①《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二“洪武十八年三月丙子”条,第2627页
②吴士鉴:《王文敏公遗集·序》
作者简介:
张珍,女,1984年6月,硕士研究生、专业:文物与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
【关键词】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科举
国子监是对隋朝以后各朝设立的中央官学的称呼,北京市东城区成贤街北侧一个坐北朝南红墙黄瓦的三进院落,为元、明、清三代国子监遗址。北京国子监占地面积27000多平方米,中轴线上建筑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现存的国子监遗址,创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78年),历经元、明、清各朝修缮,较多的保留了清代建筑的特点。祭酒是总司国子监事务,率领国子监内其他下层各官,教导学生的国子监最高管理者。其主要工作任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面负责检查监生学习质量、保送、推荐等;二是负责国子监行政事务,如考察下属官员,检查国子监钱粮收支等。祭酒官职的设立始于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后经历朝历代沿用,期间对祭酒的职责略有调整,但基本职责未变。担任国子监祭酒均为学识渊博,人品出众之人,元、明、清三代著名的祭酒有元代第一任国子监祭酒著名理学家许衡,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清代国子监祭酒翁同龢等。我们要讲的这位山东籍北漂祭酒为清代祭酒,其被人熟知是因为其是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在金石研究和收藏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此人即是王懿荣。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为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世人皆知王懿荣喜收藏,并首先发现甲骨文,确鲜少知道懿荣在研究金石嗜好收藏之外,还有另外的一面,即考取功名入仕为官。
一、北漂王懿荣的科举之路
咸丰十年(1860)16岁的山东籍青年王懿荣随父入京,同治元年(1862)18岁的懿荣在顺天府参加了乡试,这是懿荣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懿荣并未在此次考试中高中,此后16年懿荣共参加了7次科举考试,直到光绪五年(1879)参加的顺天府乡试中考中举人,隔年(1880)又参加会试、殿试并取得名次,时年懿荣已经36岁。历时17年,参加科举考试8次,懿荣的科举之路不可谓不漫长,考取功名之心不可谓不执着。此般执着可能是受以下两个方面影响,一是据《清史稿》载:“有清一沿明制,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说明在王懿荣生活的清代想要进入仕途,科举是最重要的途径,且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最名正言顺。二是王懿荣所在王氏家族在清代出了20余位进士,其祖父王兆琛为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进士,官位最高至山西巡抚为王氏家族官位最高之人;其父王祖源,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官位最高至四川绵龙茂兵备道并署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懿荣执着参加科举考试应该与家族影响也密不可分。
科举制度确立于隋朝,是以考试成绩决定去取的选官制度,其汲取了先秦以来各种选官制度的积极因素,并在南北朝一系列选官方式探索的基础上确立。科举制度自隋代确立以来,经此后各朝代沿用,但是各朝代对前朝的科举制度既有沿用也有改革之处。懿荣所处清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一个高峰,同时在经过这个高峰后,随着封建王朝制度的终结,科举制度也逐渐被取代。之所以说清代的科举制度是科举制发展的一个高峰,是因为清代科举考试的程序及监督管理在继承宋、元、明以来制度基础上,更加完备、缜密、规范,从生源确认,考官选派,回避制度,考场管理等方面都有体现。在清代参加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取得名次可以获得“举人”头衔,并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举人”为终身功名。参加会试及殿试取得名次,依名次先后可以获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35歲的懿荣参加乡试取得举人头衔后,相继参加了会试、殿试。懿荣参加会试、殿试连试连捷,不但顺利通过,而且成绩优异。殿试后懿荣又参加了“庶吉士”的选拔,又以第一等第三名的成绩入选,不可谓不优秀。历时17年懿荣高中并在后续的选拔中顺利通关,与其不间断的努力与执着是分不开的。入选“庶吉士”标志着懿荣的仕途即将开始。考选庶吉士,亦称馆选,是明代创立的一项制度。明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创立了“进士观政制度”,此为“庶吉士”制度的发端阶段。据《明太祖实录》载:“其诸进士,上以其未更事,欲优待之,俾之观政于诸司,给以其所出身禄米,俟其谙练政体,然后擢任之。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侍衙门者,采《书》经‘庶常吉士’之义,俱称为‘庶吉士’;其在六部及诸司者,仍称进士”①。洪武时期的“庶吉士”与“观政进士”并无本质区别,但到了永乐年间这一制度有了新的进展,永乐二年,朝廷开始取进士之“文学优长”者为庶吉士,入翰林院进学,此时已经一改洪武时期的观政为进学,并用于高级官员的人才储备。清代承袭明制并有所发展,庶吉士制度是科举制度发展的极致,由它塑造出的庶吉士群体代表着明清官僚群的最高文化层次,选中“庶吉士”后要进行三年的学习,学习结束后参加“散馆”考试,成绩优异者可到翰林院任职。
二、嗜好收藏,好古成魔
1899年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文,并第一个将其考定为商代文字,时年懿荣55岁,距1900年懿荣去世时间仅一年。我们相信以懿荣在金石研究方面的造诣,如果再借懿荣十年,可能其不仅仅是发现甲骨之第一人,其在甲骨研究方面可能也会有更多的贡献。懿荣发现甲骨文并非偶然现象,从药材铺发现刻有类似古文字的龙骨到确认其为甲骨文这种鉴赏与辨别能力与懿荣自身几十年的收藏研究金石的积累密不可分。懿荣出身于士大夫之家,幼承家学,16岁随父进京,拜翰林院编修崔清如、礼部主事周孟伯等人为师。相传懿荣泛涉书史,有过目不忘之誉,16岁入京至36岁中进士,这二十年间懿荣不断参加科举考试之余,很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收藏、研究古物方面。古书、字画、铜器、印章、钱币、石碑等都属于懿荣收藏的范围。懿荣嗜好收藏,堪称到了疯魔的程度,为了收藏所爱之物可以侵家荡产,甚至还将妻子的陪嫁之物典当,所得金钱用于收藏。王懿荣曾著《病起即事书示同人并索和诗》,诗中有这几句表明了其对收藏的嗜好程度:“……从来养志方为孝,自古倾家不在钱。墨癖书淫是吾病,旁人休笑余癫癫。”不惜财力以外,懿荣亦不放弃任何游历在外的机会,沿途收集古物,调查古遗迹,他的收藏足迹遍布山东、河北、陕西、河南、四川等地。懿荣嗜好收藏,对收集到的古物不仅仅观赏,还注重对收藏到的古物进行记录、整理、辩伪。相传懿荣在高中进士之前在京城收藏圈已经很有影响,“鉴别宋元旧椠,考释商周彝器,得公一言,引为定论”②,此处得公一言既是指得王懿荣鉴别。懿荣收藏之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汉石存目》、《南北朝存石目》、《攀古楼藏器释文》、《古泉选》、《福山金石志稿》、《天壤阁杂记》、《翠墨园语》、《正读亭诗》、《正读亭文》等十几种。其中尤值得提及的是《汉石存目》和《南北朝存石目》,此两本著作是懿荣根据自身收藏并结合其探访古迹所做记录情况编著的,此书内容详实,图文兼具,与现在的文物调查报告内容颇为相近。 三、三任国子监祭酒的升职记
经过数次科举考试,并考取庶吉士历练三年,1883年,懿荣在庶吉士“散馆”考试中成绩优秀,入选翰林院担任编修,这是懿荣仕途生涯的开始。1883年懿荣任翰林院编修至1894年首任国子监祭酒又经过了十一年,此十一年间懿荣担任过国史馆的副修著、记名御史、翰林院侍讲、庶吉士教习、乡试正考官、磨勘试卷官、日讲起居注官等职位。1894年光绪皇帝命懿荣代为部署打理国子监事宜,上谕如是:“陆润庠现出试差,国子监祭酒着王懿荣署理”这是他首任祭酒一职。现在的北京国子监遗址第三进院落,敬一亭东侧原有两进院落为祭酒办公之地,懿荣担任祭酒时既在此办公,原址虽已无存,但可从《清代国子监彩绘图》知其样貌,敬一亭还岿然立于国子监,可供后人追思怀古。懿荣首任祭酒半年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懿荣奉旨回家乡登州办理团练事宜,甲午中日战争主战场在山东半岛,懿荣为山东福山人,福山在现在的山东省烟台市。
1895年战争结束,王懿荣奉旨补授国子监祭酒,这是懿荣第二次任国子监祭酒。1896年王懿荣母亲病逝,其回乡服丧两年至1898年光绪皇帝再次任命王懿荣为国子监祭酒,这是懿荣第三次任国子监祭酒,懿荣第三次担任国子监祭酒持续到了八国联军侵华。懿荣虽三任国子监祭酒但实际管理国子监事务的时间不足三年,作为清末的国子监祭酒其恪尽职守与上任祭酒盛昱、司业治麟并列,有“谓得懿荣而三焉”之称。
懿荣任职的晚清堪称内忧外患,吏治腐败,受官员晋升通道不畅,进士出身人员增多等因素影响,国子监生肄业后前途艰难,导致国子监的地位日趋下降,国子监认真读书的生员越来越少,监规也逐渐颓废,难以重振。懿荣之前的国子监祭酒盛昱在重振国子监监规,一改国子监不良风气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使国子监在颓势中出现了短暂的辉煌。懿荣继任后,严格履行祭酒职责,管理监内事务非常勤勉,教导学生,核察学生课业亦认真负责。懿荣虽任祭酒,但还兼任其他职位,经常加班加点处理国子监事务,“虽退直余闲,犹复秉烛批判”说的就是懿荣在夜间余闲时间,批改监生作业、考卷等。除了加班处理公务外,懿荣对国子监管理工作很认真负责,经常写信向时任国子监监视大臣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自己对监内事务的处理情况。懿荣注重对监生的教导,经常与监生切磋,探讨儒家经典,在探讨交流中加深理解,使学生学业大有长进,监内笃信好学的风气进一步巩固。除此之外,懿荣管理监内事务也非常严格,对下属工作中的错误既积极支出给予批评又注重给下属留有颜面,王懿荣汇报工作的书信可知一二:“夫子大人钧坐……廿八日广东录科点完将封门矣,出结官张蔚增率领考生四五十人并未登册之辈,口请收考,据称照结早交,助教朱珩手查学习。助教朱珩久未入署,前因派阅卷不到,已經饬谕。其实收逾限短补之不合例者,收考二十余人,由后门点入,提堂免考到,一卷勉强了事,实属不成事体。昨见樵野访之,亦云声名夙劣,且曾枪冒入场似此未便姑容。门生等议欲查例,咨回吏部,仍保全其功名,以存宽典,未患如何,敬候酌示。”此信中懿荣言“仍保全其功名,以存宽典”,既是说明。晚清国子监,在盛昱、王懿荣的管理下短暂恢复了往日的辉煌,但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国子监最终被京师大学堂取代。
1899年英法联军入侵,1900年8月到达北京外围,懿荣不堪忍受屈辱,在其居所(现在的北京市东城区锡拉胡同)携家人投井殉国,时年懿荣56岁。懿荣投井似有效仿屈原投江之意,均表达了面对国家危亡时的悲愤,以及士大夫阶层宁死不屈的气节。王懿荣作为发现甲骨文之第一人,举世闻名,但是懿荣同时是一个在所处时代活的认真、精彩、有血有肉的人。其有执着参加科举的经历,曾经犹如普通人一样屡考不中,其一生嗜好收藏,著述颇丰。作为封建王朝末期士大夫的一员,政绩颇丰,为官清廉,并用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贞,这些都让懿荣56岁的生命显得无比深刻,灿烂。其死后,虽被后人运回原籍,但作为北漂,他在北京,在国子监,还是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结语
王懿荣作为在晚清独放异彩的祭酒,在甲骨文发现第一人的光环下还有不为世人熟知的另一面,对其科举及仕途事迹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对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的认识,作为国子监祭酒,爱国文臣的王懿荣在职场的表现与成就亦可与其收藏成就比肩,亦可为后人津津乐道。
参考文献:
[1](清)文庆、李宗昉等:《钦定国子监志》,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
[2]郭培贵:《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3]吴士鉴:《王文敏公遗集·序》
注释:
①《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二“洪武十八年三月丙子”条,第2627页
②吴士鉴:《王文敏公遗集·序》
作者简介:
张珍,女,1984年6月,硕士研究生、专业:文物与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