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年是建党百年,献礼主旋律的影视作品竞争可谓是非常激烈,唯独《觉醒年代》成为佼佼者,掀起了献礼剧前所未有的追捧热潮。即使已经播完好几个月,社交媒体上依然有无数人津津乐道,剧中的一些台词也时不时登上热搜词条,豆瓣评分更是一直涨到9.3。《觉醒年代》的后劲儿远比想象中要大。
【关键词】《觉醒年代》爆火
一、年轻人喜爱的《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为线索,以1915年《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问世为始,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进程。
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觉醒年代》播出时略微有些悄无声息,反而是在播出之后,意外地冲进了年轻人占主导的社交语境中,在微博、抖音、B站等各个社交、评分、视频平台全面发酵。微博上有个很火的话题叫“觉醒年代yyds”,在不久之前我们还很难想象一部主旋律电视剧和 yyds 这种属于年轻人网络趣味的词语能合并成一个话题。
这样一部看似离年轻观众很远,但却可以被年轻观众喜欢的剧集,它到底是怎样做到的呢?
二、《觉醒年代》火出圈例示
1、刻画人物时以“人性”感人
在对历史人物的处理上,《觉醒年代》很难得的一点是,把他们放回到了了常人的位置上。他们不再高高在上地站在神坛上让我们只能仰望他们的光辉,而是以“人性”感人。大家万万没想到一群有文化还个个能 “打嘴仗”的年轻人一起办杂志,居然这么有趣。
主角陈独秀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时,勇敢、尖锐、激情四射,私下却真诚洒脱,面对儿子时又全是拧巴的傲娇之态,是个被家人吐槽的“封建大家长”。
李大钊十分乐于助人,他为帮路上偶遇的劳工不惜当掉自己的衣服鞋子,但却在自己妻子那获得"憨坨"爱称,也会在生活窘迫的时候跟孩子说吃羊肉塞牙的小谎言。
蔡元培有着“慢羊羊村长”的形象,在私下高兴时会一边泡脚一边闭眼哼着戏曲,但在学生被抓进监狱时,也会强硬的给出一句“不能伤害我蔡元培的学生”,在与政府斗智斗勇的时候也会展现“狡猾”的一面。
至于我们迅哥兒,因不愿与张勋复辟之流同流合污,鲁迅手拿“不干了”了的牌子立在教育局前,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一下子就立住了。但他生活中却是个“吃货”,开会时吃零食的状态也是让大家倍感亲切。
其他像胡适、钱玄同、毛泽东等伟人的形象也都不是脸谱化的呈现。
今天的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在政治、历史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在《觉醒年代》里,这些人物一下变得鲜活起来,历史书上的他们也不仅仅只是个名字。
2、镜头的表现手法考究,直击人心
《觉醒年代》很多镜头的表现手法和镜头运用都非常考究且精细,具有历史考据,注重细节呈现。很多时候它不是通过台词表现当时“吃人”的社会,而是通过一个个写实的场景来“隐喻”,却又直击人心。
例如毛泽东出场的时候就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磅礴大雨中,牵牛的老农和扬鞭的骑兵,地上曳尾的鱼和楼上穿旗袍的小姐,污泥中插着草标待卖的孩子和坐在车上吃三明治的少年……每一组镜头都是一个对比,饱含深意。青年毛泽东怀揣着一摞《新青年》从风雨中走来,看尽世间百态,虽身着布衣,脚踏泥泞,但却双目坚定,眼神清澈,仿佛已看到了希望之光。
而鲁迅出场的时候在认真地看拓片。在他身后,官兵抓来了一个人要砍头,老人小孩都伸长了脖子看热闹,十分嘈杂。官兵手起刀落,那人血溅当场。几个老妈妈提着篮子,拿着馒头,喊着“蘸血要趁热”,争抢着给军官付钱去蘸人血,这段镜头无疑是致敬鲁迅先生的小说《药》——那个年代,很多人觉得人血可以医治肺痨,甚至可以包治百病。鲁迅先生一个人默默坐在街边,我想此刻他的内心定是百感交集,他在审视中国社会,他在冷静地分析中国人的国民性,他在为人民悲愤但却开拓着……
还有陈独秀家门口的路一直是泥泞不堪的,陈独秀、蔡元培和胡适走着的时候要不停地铺着砖头才能顺利走过去。可是他们依旧谈笑风生,计划着《新青年》下一期的内容。这些场景暗示着前人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把路踩平。直到建党前期,陈独秀、李大钊才走上了坚实的道路。这些细节都让人沉浸在剧情中无法自拔。
3、让观众循序渐进地感同身受
我认为《觉醒年代》不是强硬地把历史知识塞给大家,而是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在循序渐进的剧情中慢慢地把观众拽进那个年代,慢慢地把那个年代中的信仰和精神传递给你。剧中不只有“张勋复辟”、“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等这样的“大事”,也贯穿了“李大钊等人为工人们办夜校”、“陈延年等人实验无政府主义”等“小事”。这些事情相互交织,让我们能够全方位感知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许多年轻人是看了剧才知道民国外交部部长汪柏棠一直积极支持北大蔡元培等人的新文化运动,他为蔡校长出过很多点子,帮其度过难关;才知道陈延年是被反动派乱刀砍死英勇就义;才知道政府同意要签约巴黎和约后外交专员承担着很大的精神压力。他们即便用尽了所有办法,但有个无能的政府施压,最后还是输了。所谓弱国无外交。
三、结语
很多年轻人一提到主旋律的影视作品就像学生听到考试,觉得这不仅是个影视剧,更多的像教育纪录片,看完恨不得让你马上写一篇观后感一样。久而久之主旋律影视作品成了不受年轻人喜欢的作品。但其实“主旋律”不是原罪,不生动的作品才是。
《觉醒年代》能够受年轻人的喜欢就是因为它不喊口号,而是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让观众自己去感受。每一个观众在观看时都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体会,甚至还会自动代入剧中角色。更有许多年轻人被剧中精神所感化,有了思想和信念的极大转变,开始“向上走”,就像鲁迅先生在《随感录四十一》中写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参考文献:
[1]公众号“娱乐产业”文章:《为爱发电,这届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觉醒年代》?》
[2]公众号“中青校媒”文章:《《觉醒年代》又上热搜,为什么大家都爱看?》
【关键词】《觉醒年代》爆火
一、年轻人喜爱的《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为线索,以1915年《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问世为始,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进程。
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觉醒年代》播出时略微有些悄无声息,反而是在播出之后,意外地冲进了年轻人占主导的社交语境中,在微博、抖音、B站等各个社交、评分、视频平台全面发酵。微博上有个很火的话题叫“觉醒年代yyds”,在不久之前我们还很难想象一部主旋律电视剧和 yyds 这种属于年轻人网络趣味的词语能合并成一个话题。
这样一部看似离年轻观众很远,但却可以被年轻观众喜欢的剧集,它到底是怎样做到的呢?
二、《觉醒年代》火出圈例示
1、刻画人物时以“人性”感人
在对历史人物的处理上,《觉醒年代》很难得的一点是,把他们放回到了了常人的位置上。他们不再高高在上地站在神坛上让我们只能仰望他们的光辉,而是以“人性”感人。大家万万没想到一群有文化还个个能 “打嘴仗”的年轻人一起办杂志,居然这么有趣。
主角陈独秀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时,勇敢、尖锐、激情四射,私下却真诚洒脱,面对儿子时又全是拧巴的傲娇之态,是个被家人吐槽的“封建大家长”。
李大钊十分乐于助人,他为帮路上偶遇的劳工不惜当掉自己的衣服鞋子,但却在自己妻子那获得"憨坨"爱称,也会在生活窘迫的时候跟孩子说吃羊肉塞牙的小谎言。
蔡元培有着“慢羊羊村长”的形象,在私下高兴时会一边泡脚一边闭眼哼着戏曲,但在学生被抓进监狱时,也会强硬的给出一句“不能伤害我蔡元培的学生”,在与政府斗智斗勇的时候也会展现“狡猾”的一面。
至于我们迅哥兒,因不愿与张勋复辟之流同流合污,鲁迅手拿“不干了”了的牌子立在教育局前,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一下子就立住了。但他生活中却是个“吃货”,开会时吃零食的状态也是让大家倍感亲切。
其他像胡适、钱玄同、毛泽东等伟人的形象也都不是脸谱化的呈现。
今天的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在政治、历史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在《觉醒年代》里,这些人物一下变得鲜活起来,历史书上的他们也不仅仅只是个名字。
2、镜头的表现手法考究,直击人心
《觉醒年代》很多镜头的表现手法和镜头运用都非常考究且精细,具有历史考据,注重细节呈现。很多时候它不是通过台词表现当时“吃人”的社会,而是通过一个个写实的场景来“隐喻”,却又直击人心。
例如毛泽东出场的时候就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磅礴大雨中,牵牛的老农和扬鞭的骑兵,地上曳尾的鱼和楼上穿旗袍的小姐,污泥中插着草标待卖的孩子和坐在车上吃三明治的少年……每一组镜头都是一个对比,饱含深意。青年毛泽东怀揣着一摞《新青年》从风雨中走来,看尽世间百态,虽身着布衣,脚踏泥泞,但却双目坚定,眼神清澈,仿佛已看到了希望之光。
而鲁迅出场的时候在认真地看拓片。在他身后,官兵抓来了一个人要砍头,老人小孩都伸长了脖子看热闹,十分嘈杂。官兵手起刀落,那人血溅当场。几个老妈妈提着篮子,拿着馒头,喊着“蘸血要趁热”,争抢着给军官付钱去蘸人血,这段镜头无疑是致敬鲁迅先生的小说《药》——那个年代,很多人觉得人血可以医治肺痨,甚至可以包治百病。鲁迅先生一个人默默坐在街边,我想此刻他的内心定是百感交集,他在审视中国社会,他在冷静地分析中国人的国民性,他在为人民悲愤但却开拓着……
还有陈独秀家门口的路一直是泥泞不堪的,陈独秀、蔡元培和胡适走着的时候要不停地铺着砖头才能顺利走过去。可是他们依旧谈笑风生,计划着《新青年》下一期的内容。这些场景暗示着前人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把路踩平。直到建党前期,陈独秀、李大钊才走上了坚实的道路。这些细节都让人沉浸在剧情中无法自拔。
3、让观众循序渐进地感同身受
我认为《觉醒年代》不是强硬地把历史知识塞给大家,而是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在循序渐进的剧情中慢慢地把观众拽进那个年代,慢慢地把那个年代中的信仰和精神传递给你。剧中不只有“张勋复辟”、“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等这样的“大事”,也贯穿了“李大钊等人为工人们办夜校”、“陈延年等人实验无政府主义”等“小事”。这些事情相互交织,让我们能够全方位感知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许多年轻人是看了剧才知道民国外交部部长汪柏棠一直积极支持北大蔡元培等人的新文化运动,他为蔡校长出过很多点子,帮其度过难关;才知道陈延年是被反动派乱刀砍死英勇就义;才知道政府同意要签约巴黎和约后外交专员承担着很大的精神压力。他们即便用尽了所有办法,但有个无能的政府施压,最后还是输了。所谓弱国无外交。
三、结语
很多年轻人一提到主旋律的影视作品就像学生听到考试,觉得这不仅是个影视剧,更多的像教育纪录片,看完恨不得让你马上写一篇观后感一样。久而久之主旋律影视作品成了不受年轻人喜欢的作品。但其实“主旋律”不是原罪,不生动的作品才是。
《觉醒年代》能够受年轻人的喜欢就是因为它不喊口号,而是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让观众自己去感受。每一个观众在观看时都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体会,甚至还会自动代入剧中角色。更有许多年轻人被剧中精神所感化,有了思想和信念的极大转变,开始“向上走”,就像鲁迅先生在《随感录四十一》中写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参考文献:
[1]公众号“娱乐产业”文章:《为爱发电,这届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觉醒年代》?》
[2]公众号“中青校媒”文章:《《觉醒年代》又上热搜,为什么大家都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