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传统外贸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着人才培养的困境:课程设置滞后,人才培养规格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如何顺应互联网 时代新产业的要求,优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孵化人才,储备后备力量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 ;商务英语;外贸新业态;项目化教学
【作者简介】万雅洁(1988-),女,江西南昌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跨境电商;闵靓(197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跨境电商、互联网经济。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改革随着行业的迭代更新而凸显其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往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方向多为外贸行业,人才培养主要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能力培养为重心。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传统外贸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外贸行业向“跨境电商和外贸综合服务”为主的“外贸新业态”转型。以往高职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外贸新业态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外贸新业态以外贸电商化、外贸流程平台化为特点,呈现出“轻流程,重营销”的趋势,也越来越回归到商业的本质。我们要培养人才也越来越注重营销思维、产品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而不同于以往商务英语专业重教学制单、结算、货运、报关、报检等流程性操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国家近几年取消报关员、跟单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就是一个信号。目前的外贸流程中报关报检已逐渐平台化和电子化,流程已大大简化,要想不被取代,必须要让自己的工作具有创新性和不可复制性,所以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中必须加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营销意识的项目化课程,让学生在项目中,发挥创造性,调动自主性,尝试优化现有解决方案。在做中学,不是流于浅层的按图索骥,根本在于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以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过于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造性,要想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需要在整个课程中融入创新意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创新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融入课程建设中。
一、人才培养路径改革的必要性
1.传统外贸行业的现状。传统外贸行业曾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就业的一大方向。传统外贸行业遇到了发展瓶颈,在新兴经济业态的蓬勃发展背景下,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也面临着改革的必然。
2. 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受国内消费升级趋势及国家注重进出口贸易发展影响,再加上国际物流及供应链技术不断发展,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最佳发展期。智研咨询的报告称,2020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有望达到2.35亿人,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近1亿人,这是巨大的消费市场。
在众多行业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跨境电商行业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逆势增长,受到广泛关注,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有了大幅增长。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跨境电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首先,跨境小额贸易和跨境在线零售高速增长,外贸订单越来越呈现多品类、多批次和多频次的特点。这种碎片化和多样化的特点,给传统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贸易往往因其流程复杂,交易时间长而越来越不适应当下跨境贸易的发展趋势。而亚马逊等跨境B2C平台因其缩短交易环节和时间,直接對接企业和个人买家而越来越受到商家和个人买家的青睐。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化、信息化、集成化和一体化也将会是跨境电商新的发展方向。
其次,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跨境贸易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活力。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数字技术将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形成强大的创新活力,数字经济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周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催生新兴消费领域和小众消费崛起。通过用户画像和数据分析,跨境电商在精确满足客户群需求上不断寻求突破,新媒体营销应运而生。数字技术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行为:人们高度依赖互联网,对在线社交、教育、游戏有更强的需求,更加多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助力我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引擎。
3. 互联网 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方向。在第二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专家预计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达450万。这是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而跨境电商行业从业者需要具备一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以及市场营销的跨专业知识,这成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一大方向。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地区高职院校探索出“一体两翼”“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开展专业群建设,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为目标,改变了以往商务英语专业以语言培养为主,重语言素养、轻职业技能的倾向。
以往的商务英语课程多会在大二阶段开设外贸函电、单证和商务沟通等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但以外贸函电和单证课程为例,现有的技术和平台已经大大简化了外贸函电的写作和单证的填写,而且未来的趋势是平台化操作,学生只需要在平台上填写就可以了。在互联网 时代,技术日新月异,变革来得如此之快,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却还停留在过去的阶段,无法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
因此,在互联网 时代,必须要有动态的专业培养体系,让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踩准时代发展的节点,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难点
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存在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的问题,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趋同于本科英语专业的痛点。因此,毕业生在就业时,普遍竞争力不强,达不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标准。同时,企业对新型外贸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新型外贸人才,为当地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笔者所在的江西南昌2018年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年南昌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成立,阿里巴巴电商服务产业基地也展开项目前期工作。高职院校如何把握机遇,与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模式,为企业和社会输送符合需求的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大挑战。 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是根源。笔者了解到,许多高职院校探索尝试引入企业开展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学生在校期间,由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素质、专业基础认知和专业单项技能的培养,然后由学校和企业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知识、岗位核心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前,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职业综合素养。但是由于跨境电商是一个复合型的跨学科专业,融合了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跨学科知识,因此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遇到了以下难点:
1. 缺乏专业标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9年度增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自2020年起执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目前面临着缺乏权威教材、缺乏权威标准、缺乏行业认证等问题。由于这个专业是新增专业,因此在许多方面都是处在摸索和探索阶段。而没有专业标准也就意味着,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许多高校的跨境电商师资都是由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师资组成。因此,在没有专业标准的情况下,如何去打磨课程体系,如何建立师资队伍,如何选择合适教材,这些都是各大高校跨境电商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缺乏动态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中最核心和关键的因素,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前提。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平台操作、各种规则都在不断变化中,而课程设置却相对固化,滞后于行业发展。如何探索出动态课程机制,让最新的行业知识能够走进课堂,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并且培养学生对行业敏锐的嗅觉,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部分。
许多院校尝试校企合作,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此举虽然有企业教师参与课程教学,但是在课程设置上,主要还是根据本教研室师资力量和现有资源来决定课程安排。由于企业教师的特殊性,在课程方面仍主要依靠校内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些跨境电商专业核心课程是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跨境营销,涉及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等多个专业,需要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各个专业优势,协同建设跨境电商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路径可行性探究
1. 专业群建设,打通专业壁垒。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表示产业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同时,“互联网”技术不仅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不断催生新兴业态,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现代职业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因此,職业教育专业群建设是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客观要求。
跨境电商专业作为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商务专业的跨学科交叉专业,可尝试以上述专业为依托,建立共享教学资源库,协同培育教师团队,建立专业群通识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动态课程体系。其中最基础的是各专业的通识课。一方面,通识课是专业群内各专业所共享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最大化地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在面对新技术、新工艺、新岗位的出现时,通识课作为基础性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专业方向的调整,让整个专业群更具有弹性和灵活度。
2. 项目化教学,引企入校。“项目化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建构主义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主义的方式获得。行动导向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外部控制而是自我控制的过程,人能够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人是主动的、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
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对接工作岗位职责,以就业为导向,落实“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原则,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合理优化教学内容、不断为课程内容增添新的活力,为孵化培养人才提供支撑助力。项目化教学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工作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操有机结合,使实战化的教学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需要结合产业发展,升级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将外贸类人才的转型升级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邓志超.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讨——评《跨境电商与多语言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创业案例集》[J].中国教育学刊,2020(04).
[2]邓志超.互联网 环境下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电子商务,2017(06).
[3]李燕霞,莫川川.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17(02).
[4]莫川川.浅析跨境电商外贸项目课程在高职院校设置——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关键词】互联网 ;商务英语;外贸新业态;项目化教学
【作者简介】万雅洁(1988-),女,江西南昌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跨境电商;闵靓(197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跨境电商、互联网经济。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改革随着行业的迭代更新而凸显其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往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方向多为外贸行业,人才培养主要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能力培养为重心。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传统外贸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外贸行业向“跨境电商和外贸综合服务”为主的“外贸新业态”转型。以往高职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外贸新业态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外贸新业态以外贸电商化、外贸流程平台化为特点,呈现出“轻流程,重营销”的趋势,也越来越回归到商业的本质。我们要培养人才也越来越注重营销思维、产品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而不同于以往商务英语专业重教学制单、结算、货运、报关、报检等流程性操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国家近几年取消报关员、跟单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就是一个信号。目前的外贸流程中报关报检已逐渐平台化和电子化,流程已大大简化,要想不被取代,必须要让自己的工作具有创新性和不可复制性,所以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中必须加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营销意识的项目化课程,让学生在项目中,发挥创造性,调动自主性,尝试优化现有解决方案。在做中学,不是流于浅层的按图索骥,根本在于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以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过于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造性,要想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需要在整个课程中融入创新意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创新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融入课程建设中。
一、人才培养路径改革的必要性
1.传统外贸行业的现状。传统外贸行业曾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就业的一大方向。传统外贸行业遇到了发展瓶颈,在新兴经济业态的蓬勃发展背景下,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也面临着改革的必然。
2. 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受国内消费升级趋势及国家注重进出口贸易发展影响,再加上国际物流及供应链技术不断发展,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最佳发展期。智研咨询的报告称,2020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有望达到2.35亿人,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近1亿人,这是巨大的消费市场。
在众多行业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跨境电商行业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逆势增长,受到广泛关注,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有了大幅增长。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跨境电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首先,跨境小额贸易和跨境在线零售高速增长,外贸订单越来越呈现多品类、多批次和多频次的特点。这种碎片化和多样化的特点,给传统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贸易往往因其流程复杂,交易时间长而越来越不适应当下跨境贸易的发展趋势。而亚马逊等跨境B2C平台因其缩短交易环节和时间,直接對接企业和个人买家而越来越受到商家和个人买家的青睐。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化、信息化、集成化和一体化也将会是跨境电商新的发展方向。
其次,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跨境贸易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活力。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数字技术将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形成强大的创新活力,数字经济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周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催生新兴消费领域和小众消费崛起。通过用户画像和数据分析,跨境电商在精确满足客户群需求上不断寻求突破,新媒体营销应运而生。数字技术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行为:人们高度依赖互联网,对在线社交、教育、游戏有更强的需求,更加多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助力我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引擎。
3. 互联网 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方向。在第二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专家预计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达450万。这是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而跨境电商行业从业者需要具备一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以及市场营销的跨专业知识,这成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一大方向。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地区高职院校探索出“一体两翼”“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开展专业群建设,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为目标,改变了以往商务英语专业以语言培养为主,重语言素养、轻职业技能的倾向。
以往的商务英语课程多会在大二阶段开设外贸函电、单证和商务沟通等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但以外贸函电和单证课程为例,现有的技术和平台已经大大简化了外贸函电的写作和单证的填写,而且未来的趋势是平台化操作,学生只需要在平台上填写就可以了。在互联网 时代,技术日新月异,变革来得如此之快,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却还停留在过去的阶段,无法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
因此,在互联网 时代,必须要有动态的专业培养体系,让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踩准时代发展的节点,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难点
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存在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的问题,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趋同于本科英语专业的痛点。因此,毕业生在就业时,普遍竞争力不强,达不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标准。同时,企业对新型外贸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新型外贸人才,为当地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笔者所在的江西南昌2018年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年南昌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成立,阿里巴巴电商服务产业基地也展开项目前期工作。高职院校如何把握机遇,与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模式,为企业和社会输送符合需求的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大挑战。 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是根源。笔者了解到,许多高职院校探索尝试引入企业开展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学生在校期间,由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素质、专业基础认知和专业单项技能的培养,然后由学校和企业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知识、岗位核心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前,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职业综合素养。但是由于跨境电商是一个复合型的跨学科专业,融合了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跨学科知识,因此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遇到了以下难点:
1. 缺乏专业标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9年度增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自2020年起执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目前面临着缺乏权威教材、缺乏权威标准、缺乏行业认证等问题。由于这个专业是新增专业,因此在许多方面都是处在摸索和探索阶段。而没有专业标准也就意味着,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许多高校的跨境电商师资都是由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师资组成。因此,在没有专业标准的情况下,如何去打磨课程体系,如何建立师资队伍,如何选择合适教材,这些都是各大高校跨境电商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缺乏动态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中最核心和关键的因素,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前提。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平台操作、各种规则都在不断变化中,而课程设置却相对固化,滞后于行业发展。如何探索出动态课程机制,让最新的行业知识能够走进课堂,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并且培养学生对行业敏锐的嗅觉,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部分。
许多院校尝试校企合作,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此举虽然有企业教师参与课程教学,但是在课程设置上,主要还是根据本教研室师资力量和现有资源来决定课程安排。由于企业教师的特殊性,在课程方面仍主要依靠校内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些跨境电商专业核心课程是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跨境营销,涉及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等多个专业,需要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各个专业优势,协同建设跨境电商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路径可行性探究
1. 专业群建设,打通专业壁垒。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表示产业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同时,“互联网”技术不仅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不断催生新兴业态,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现代职业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因此,職业教育专业群建设是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客观要求。
跨境电商专业作为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商务专业的跨学科交叉专业,可尝试以上述专业为依托,建立共享教学资源库,协同培育教师团队,建立专业群通识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动态课程体系。其中最基础的是各专业的通识课。一方面,通识课是专业群内各专业所共享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最大化地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在面对新技术、新工艺、新岗位的出现时,通识课作为基础性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专业方向的调整,让整个专业群更具有弹性和灵活度。
2. 项目化教学,引企入校。“项目化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建构主义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主义的方式获得。行动导向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外部控制而是自我控制的过程,人能够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人是主动的、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
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对接工作岗位职责,以就业为导向,落实“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原则,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合理优化教学内容、不断为课程内容增添新的活力,为孵化培养人才提供支撑助力。项目化教学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工作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操有机结合,使实战化的教学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需要结合产业发展,升级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将外贸类人才的转型升级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邓志超.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讨——评《跨境电商与多语言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创业案例集》[J].中国教育学刊,2020(04).
[2]邓志超.互联网 环境下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电子商务,2017(06).
[3]李燕霞,莫川川.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17(02).
[4]莫川川.浅析跨境电商外贸项目课程在高职院校设置——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