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教材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闻通讯类课文,还在五年级的写作任务里要求学生学写“新闻报道”。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通讯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过渡解释、过渡灌输”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通讯”的现象。在开展通讯类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抓住课文特征,学习并掌握通讯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呢?本文我以《大江保卫战》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谈一谈如何让通讯教学散发“语文味”。
一、基于通讯题目,感受通讯的内在魅力
新闻通讯的题目往往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这样才能保证有更多的读者关注。因为通讯都需要在网络、报纸和杂志等媒体上进行登载,而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繁多、瞬息万变,这也是对通讯的首要要求。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就让学生先从题目入手来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学生从题目中读出:“这就是一场保卫大江的战斗。”教师顺势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到这个问题上:“那可以用《保卫大江的战斗》来代替原题目吗?这样好吗?”学生通过对两个题目的对比鉴赏后发现:“原题目更短促有力,读后让人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体现出这场战斗的恢弘气势,如果用我们所说的题目来代替,就有点拖沓,不能直击人心。”
文章的题目就像是它的眼睛,读者能通过它对全文进行洞察。在以上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题目,通过对比分析题目所包含的情感和内容并进行领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品味通讯语言,体悟通讯的强烈情感
通讯同其他新闻类的报道除了在内容上不同外,在语言风格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通讯的语言突出了情感和价值的体验。为此,对于通讯类文章的教学,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语言风格进行细致的领会。
例如,《大江保卫战》第1自然段里连续写道:“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这一连串的“告急”突出表现了灾情的严峻。学生在已有的语言分析经验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领悟到:作者在这里以逐渐加深的语调连用三个告急,营造出一种灾情严重、急需救援的形势,同时这三句话还以短句和感叹号的形式给人一种急促的感觉,体现出灾情蔓延的速度之快。在领悟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后,教师又问学生:“能不能把这三个短句换成‘荆江、武汉、九江分别告急’呢?”学生在对比分析后懂得了尽管修改前后的内容完全是一致的,但却表现不出原句的那种紧迫感,在表达效果上与原句相差甚远。
教师在对这三个短句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对比、诵读、感悟的方式去领悟通讯文章的语言特点,对其所营造的表达效果进行感悟,从而体会到作者在通讯报道里融入的个人情感,直击读者的内心。
三、剖析通讯构思,感知通讯的独特结构
教材里所编排的通讯报道在文章结构上往往都是“总分总”的形式,但在全文分述的详细讲述中,却因为内容的不同体现着不同作者独特的构思。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剖析通讯思路,在过程中感知通讯的独特结构。
同样以《大江保卫战》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对总起语段进行阅读,抓住其中展现严峻灾情和人物英勇的关键词进行感受,并以问促思:“作者在全文的开头就对这些进行了描写,是什么原因?对读者来说有什么好处?”这样,教师把学生的关注焦点牵引到文章内容和构思上,体会如此行文构思的智慧之处,感受其产生的奇妙效果;到了品读分写段落时,就引导学生站在作者所设立的不同视角,感受作者对人民子弟兵的集体描写和对黄晓文这一关键人物的言行刻画,体会人民子弟兵铁骨铮铮的英勇形象,同时对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及其带来的表达效果进行体会。
在结构形式上,通讯类文章基本上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在不变中包含着细小的差别,往往正是这些差别体现了作者的构思特征和行文智慧,這都是学生进行领悟时极具价值的学习点。
四、对比通讯内容,把握通讯的共同特点
在内容上,通讯区别于其他的新闻报道,有着特殊的要求。通讯的形式并不适用于每一起新闻事件。那么对于通讯内容的选择共性,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握得当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多篇通讯,并引导学生对这一些通讯从内容上进行对比,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把握通讯的共同特点。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将学生以前学过的《在大海中永生》《永远的白衣战士》和《梦圆飞天》这三篇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的内容进行回顾,找出通讯文章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经过回忆和分析,有学生说:“通讯的内容并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应该是对大事件的报道。”也有学生认为:“通讯所写的内容,所涉及到的新闻人物是对百姓和社会影响相当大的。”……经过各抒己见,教师带领学生把各个观点综合在一起,并得出结论:“只有社会大众关注的社会性事件才能成为通讯报道的内容。”
对通讯内容的认知有利于学生今后对此类文章的阅读,还能促进学生掌握通讯写作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对通讯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进行把握。
虽然通讯报道属于新闻类稿件,但又和其他类型的新闻稿有差别,具体表现在要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迅速、真实、客观的报道。通讯的文章结构形式也很特别,以独特的表达融入作者的亲身体验,从而使报道表现出更强的感染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通讯本质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出通讯文章中所包含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一、基于通讯题目,感受通讯的内在魅力
新闻通讯的题目往往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这样才能保证有更多的读者关注。因为通讯都需要在网络、报纸和杂志等媒体上进行登载,而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繁多、瞬息万变,这也是对通讯的首要要求。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就让学生先从题目入手来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学生从题目中读出:“这就是一场保卫大江的战斗。”教师顺势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到这个问题上:“那可以用《保卫大江的战斗》来代替原题目吗?这样好吗?”学生通过对两个题目的对比鉴赏后发现:“原题目更短促有力,读后让人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体现出这场战斗的恢弘气势,如果用我们所说的题目来代替,就有点拖沓,不能直击人心。”
文章的题目就像是它的眼睛,读者能通过它对全文进行洞察。在以上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题目,通过对比分析题目所包含的情感和内容并进行领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品味通讯语言,体悟通讯的强烈情感
通讯同其他新闻类的报道除了在内容上不同外,在语言风格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通讯的语言突出了情感和价值的体验。为此,对于通讯类文章的教学,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语言风格进行细致的领会。
例如,《大江保卫战》第1自然段里连续写道:“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这一连串的“告急”突出表现了灾情的严峻。学生在已有的语言分析经验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领悟到:作者在这里以逐渐加深的语调连用三个告急,营造出一种灾情严重、急需救援的形势,同时这三句话还以短句和感叹号的形式给人一种急促的感觉,体现出灾情蔓延的速度之快。在领悟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后,教师又问学生:“能不能把这三个短句换成‘荆江、武汉、九江分别告急’呢?”学生在对比分析后懂得了尽管修改前后的内容完全是一致的,但却表现不出原句的那种紧迫感,在表达效果上与原句相差甚远。
教师在对这三个短句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对比、诵读、感悟的方式去领悟通讯文章的语言特点,对其所营造的表达效果进行感悟,从而体会到作者在通讯报道里融入的个人情感,直击读者的内心。
三、剖析通讯构思,感知通讯的独特结构
教材里所编排的通讯报道在文章结构上往往都是“总分总”的形式,但在全文分述的详细讲述中,却因为内容的不同体现着不同作者独特的构思。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剖析通讯思路,在过程中感知通讯的独特结构。
同样以《大江保卫战》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对总起语段进行阅读,抓住其中展现严峻灾情和人物英勇的关键词进行感受,并以问促思:“作者在全文的开头就对这些进行了描写,是什么原因?对读者来说有什么好处?”这样,教师把学生的关注焦点牵引到文章内容和构思上,体会如此行文构思的智慧之处,感受其产生的奇妙效果;到了品读分写段落时,就引导学生站在作者所设立的不同视角,感受作者对人民子弟兵的集体描写和对黄晓文这一关键人物的言行刻画,体会人民子弟兵铁骨铮铮的英勇形象,同时对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及其带来的表达效果进行体会。
在结构形式上,通讯类文章基本上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在不变中包含着细小的差别,往往正是这些差别体现了作者的构思特征和行文智慧,這都是学生进行领悟时极具价值的学习点。
四、对比通讯内容,把握通讯的共同特点
在内容上,通讯区别于其他的新闻报道,有着特殊的要求。通讯的形式并不适用于每一起新闻事件。那么对于通讯内容的选择共性,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握得当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多篇通讯,并引导学生对这一些通讯从内容上进行对比,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把握通讯的共同特点。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将学生以前学过的《在大海中永生》《永远的白衣战士》和《梦圆飞天》这三篇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的内容进行回顾,找出通讯文章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经过回忆和分析,有学生说:“通讯的内容并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应该是对大事件的报道。”也有学生认为:“通讯所写的内容,所涉及到的新闻人物是对百姓和社会影响相当大的。”……经过各抒己见,教师带领学生把各个观点综合在一起,并得出结论:“只有社会大众关注的社会性事件才能成为通讯报道的内容。”
对通讯内容的认知有利于学生今后对此类文章的阅读,还能促进学生掌握通讯写作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对通讯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进行把握。
虽然通讯报道属于新闻类稿件,但又和其他类型的新闻稿有差别,具体表现在要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迅速、真实、客观的报道。通讯的文章结构形式也很特别,以独特的表达融入作者的亲身体验,从而使报道表现出更强的感染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通讯本质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出通讯文章中所包含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