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进步、文化交融为家庭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风险。近些年,因离异、丧偶等原因导致的单亲家庭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客观来讲,单亲家庭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家庭类型的一种。
传统观点认为,单亲家庭意味着家庭结构不完整,结构缺损势必导致家庭功能失调。所以,研究者往往更关注单亲家庭子女身上表现出的消极面,如性格孤僻、行为古怪、有攻击行为、学业成绩不理想等。一些人甚至对单亲家庭子女持有偏见,戴上“有色眼镜”,难以看到单亲家庭子女的积极面和优秀表现。随着理论发展的多元化和社会舆论的包容化,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探索单亲家庭子女顽强坚韧、乐观进取等优秀品质和成长能力,日益成为理论界的一股新风。
中外学者提出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模型,主张从父母子系统、家庭环境子系统、儿童子系统的角度复合讨论孩子的身心发展。树立生态系统观,强化资源意识,从孩子身边发现、建构更多的保护因素,以降低因单亲所引发的风险。我们主持过一项单亲家庭青少年抗逆力的研究项目,涉及多省市1500余名青少年,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结果发现:家庭结构缺损不一定导致家庭功能丧失,单亲家庭子女亦可获得积极成长,孩子的发展状态与家庭成员如何重建家庭关系密切相关。
家庭关系浸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位家庭成员都参与其中,既是制造者,也是受用者。家庭关系影响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左右家庭“气候”:有的夫妻分开后彼此诋毁攻击,无暇顾及孩子,这种“气候”寒气袭人、了无生机;有的夫妻分开后保持联系,分担责任,这种“气候”温暖如春、充满希望。孩子是不同“气候”中生长的植物,有的长成浑身带刺的仙人掌,有的长成鲜艳水灵的牡丹花。营造家庭“气候”,使其富有生命力,要转变视角,以尊重子女为核心,重视关系重构,给予恰当的爱和必要的理性。
转换视角——从问题视角转向资源视角
传统观念认为单亲家庭面临子女照看不周、缺乏足够管教、经济困难等风险,问题视角的切入,导致单亲父母更多看到生活的缺损、现实的无助,容易压抑人的主动性。抗逆力理论指出:身处风险时,为避免伤害和不幸循环,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行动渡过危机。在此过程中,个人会调动所有的保护因素,与风险因素博弈,结果会向着复元水平发展。所以,家长如果能够转变视角,更多发掘家庭、子女、自己的内外保护因素,有利于家庭成员抵御风险,重建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库姆菲尔(Kumpfer)在抗逆力过程模型中指出,个人的精神、认知、社交/行为、情感和身体五大方面中都蕴含着诸多潜在保护因素,属于内在抗逆力特质。具体包含:促进个人行动和支持其努力创造的认知能力和信念系统,例如坚定现实的梦想目标、乐观精神等;帮助个人完成梦想或目标的思考,例如智力、理解力、洞察力、规划力、创造力、自尊感等;促进个人与环境联系的各种能力,例如社交技巧、问题解决能力、灵活性等;帮助自我情感体验与情感传递的能力,例如情绪管理与表达技巧、幽默感等;个人生理方面能够促进其渡过危机的有利条件,例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维持技巧、运动才能等。
外在保护因素是指个人身边具有的支持或保护资源,家长可以从亲戚朋友、工作同事、社区邻里等方面去挖掘。他人提供的情感支持、信息共享、出谋划策,都属于外在保护因素,例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帮助照看孩子;单亲家长需要加班时,同事帮忙接送孩子等。家长还可以利用积极的媒体舆论,给自己和孩子正向的精神导航,比如单亲孩子的成功案例、单亲父母的先进教育做法等。保护因素存在于自我与周边环境中,家长要善于发现,主动寻求,努力挖掘自己与孩子的抗逆力特质与环境资源。
重构关系——让孩子成为家庭关系的建设者
单亲家长有强烈的“使命感”,独立担负起抚养教育孩子的重担。他们像勤勤恳恳的老牛,拉着车,车上载着心爱的孩子。有些家长对孩子怀有“愧疚感”,内疚于自己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愿意倾尽所有补偿孩子。人们在感叹父母无私的同时,是否也应思考:这样的付出能否健康且持久?能否真正有利于孩子独立成长?
我们认为,单亲家长需要“走下神坛”,认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直做孩子的守护神。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调整自己的心态,看到孩子的能量,让孩子参与家庭关系的重建,使其成为父母关系的平衡机制。比如在孩子想念非抚养方时,为达成孩子的心愿,离婚夫妻的联系与沟通,就是亲情关系的延续。无论幼儿还是青少年,都有参与家庭生活的能力,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也都有影响家人的力量。父母要充分认可生命的力量,相信孩子的适应力会随着成长变得越来越强。家长要肯于表现自己的弱项,适当“示弱”,给孩子发挥能力、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让家里的“小男子汉”搬重物、过马路时把妈妈护在内侧,有利于激发男孩的责任感与独立意识。
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优化家庭关系。首先,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对非抚养方的看法,探讨与非抚养方保持接触的频率、程度和方式,可以详细到探望时间、经济资助、责任分配、感情支持各个方面。调整自己对前配偶的消极情绪,避免在孩子面前诋毁对方,理性看待婚姻失败的不幸与万幸,与自己和解。其次,对孩子缺失的亲情关系尝试补充,可以寻求祖辈、亲属或是其他重要他人的帮助,为孩子搭建替代性关系,强化家庭亲情联结。最后,开发潜在的积极关系,除了与人发展亲密关系外,还可以帮助孩子与植物、动物建立联系,栽一盆喜欢的花草或养一只可爱的宠物,既可以让他寄情于物、心有所牵,又可以让他感受到生命的顽强。
读懂问题——激活行为背后的生命力
心理学家亨特(Hunter)依据个人抗逆力的动机指向,提出了个体抵御危机的三种策略,分别是生存策略、保护策略和健康策略。生存策略是指个人通过暴力、高风险或者反社会行为,来逃避现实风险或进行自我麻醉,此类孩子可能出现情绪倒退的表现,例如违反校规校纪,出现自伤或他伤行为,或是无理取闹等;保护策略是个人通过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冷漠孤寂、不信任他人等主动丧失一些基本功能的方式来谋求身心免遭重创,例如原本开朗乐观的女孩儿变得沉默寡言、回避朋友、不再和母亲分享学校生活;健康策略是个人通过各种能力、人际互动、自尊自爱、灵活开放等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举动来主动减少危机带来的伤害,例如孩子主动向朋友诉说自己遇到的困难,寻找情感支持,向老师咨询问题解决的方法。
从以上观点来看,单亲家庭中“坏孩子”的不良举动,可能是一种应对危机的策略。孩子通过发脾气、砸东西、封闭自己宣泄对父母离异的恐惧、愤怒或无助,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但父母要清楚背后的动因。所以,对于单亲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要多一些耐心与智慧,准确做出甄别,合理解读背后的意义,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与控制。当孩子出现打架、吸烟、酗酒、厌学、过早发展亲密关系等行为时,家长以包容不评判的态度倾听孩子的想法,感同身受,判断其成长中的缺失,及时进行弥补与引导,往往比批评、处罚更能根治问题,也更有利于親子关系的深化。
总之,单亲家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类别,不带有必然的好坏性质。所谓危机,是危险中蕴含着契机与希望的双关语,与其关注父母与孩子的问题,不如关心父母与孩子在创伤之后的复原。家长需要转变视角,与子女一同重构健康密切的支持关系,保持耐心,准确甄别孩子问题的实质,与他们一同和谐共生,营造富有生命力的单亲家庭“气候”。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作者田国秀系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盈系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周丽
传统观点认为,单亲家庭意味着家庭结构不完整,结构缺损势必导致家庭功能失调。所以,研究者往往更关注单亲家庭子女身上表现出的消极面,如性格孤僻、行为古怪、有攻击行为、学业成绩不理想等。一些人甚至对单亲家庭子女持有偏见,戴上“有色眼镜”,难以看到单亲家庭子女的积极面和优秀表现。随着理论发展的多元化和社会舆论的包容化,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探索单亲家庭子女顽强坚韧、乐观进取等优秀品质和成长能力,日益成为理论界的一股新风。
中外学者提出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模型,主张从父母子系统、家庭环境子系统、儿童子系统的角度复合讨论孩子的身心发展。树立生态系统观,强化资源意识,从孩子身边发现、建构更多的保护因素,以降低因单亲所引发的风险。我们主持过一项单亲家庭青少年抗逆力的研究项目,涉及多省市1500余名青少年,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结果发现:家庭结构缺损不一定导致家庭功能丧失,单亲家庭子女亦可获得积极成长,孩子的发展状态与家庭成员如何重建家庭关系密切相关。
家庭关系浸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位家庭成员都参与其中,既是制造者,也是受用者。家庭关系影响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左右家庭“气候”:有的夫妻分开后彼此诋毁攻击,无暇顾及孩子,这种“气候”寒气袭人、了无生机;有的夫妻分开后保持联系,分担责任,这种“气候”温暖如春、充满希望。孩子是不同“气候”中生长的植物,有的长成浑身带刺的仙人掌,有的长成鲜艳水灵的牡丹花。营造家庭“气候”,使其富有生命力,要转变视角,以尊重子女为核心,重视关系重构,给予恰当的爱和必要的理性。
转换视角——从问题视角转向资源视角
传统观念认为单亲家庭面临子女照看不周、缺乏足够管教、经济困难等风险,问题视角的切入,导致单亲父母更多看到生活的缺损、现实的无助,容易压抑人的主动性。抗逆力理论指出:身处风险时,为避免伤害和不幸循环,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行动渡过危机。在此过程中,个人会调动所有的保护因素,与风险因素博弈,结果会向着复元水平发展。所以,家长如果能够转变视角,更多发掘家庭、子女、自己的内外保护因素,有利于家庭成员抵御风险,重建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库姆菲尔(Kumpfer)在抗逆力过程模型中指出,个人的精神、认知、社交/行为、情感和身体五大方面中都蕴含着诸多潜在保护因素,属于内在抗逆力特质。具体包含:促进个人行动和支持其努力创造的认知能力和信念系统,例如坚定现实的梦想目标、乐观精神等;帮助个人完成梦想或目标的思考,例如智力、理解力、洞察力、规划力、创造力、自尊感等;促进个人与环境联系的各种能力,例如社交技巧、问题解决能力、灵活性等;帮助自我情感体验与情感传递的能力,例如情绪管理与表达技巧、幽默感等;个人生理方面能够促进其渡过危机的有利条件,例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维持技巧、运动才能等。
外在保护因素是指个人身边具有的支持或保护资源,家长可以从亲戚朋友、工作同事、社区邻里等方面去挖掘。他人提供的情感支持、信息共享、出谋划策,都属于外在保护因素,例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帮助照看孩子;单亲家长需要加班时,同事帮忙接送孩子等。家长还可以利用积极的媒体舆论,给自己和孩子正向的精神导航,比如单亲孩子的成功案例、单亲父母的先进教育做法等。保护因素存在于自我与周边环境中,家长要善于发现,主动寻求,努力挖掘自己与孩子的抗逆力特质与环境资源。
重构关系——让孩子成为家庭关系的建设者
单亲家长有强烈的“使命感”,独立担负起抚养教育孩子的重担。他们像勤勤恳恳的老牛,拉着车,车上载着心爱的孩子。有些家长对孩子怀有“愧疚感”,内疚于自己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愿意倾尽所有补偿孩子。人们在感叹父母无私的同时,是否也应思考:这样的付出能否健康且持久?能否真正有利于孩子独立成长?
我们认为,单亲家长需要“走下神坛”,认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直做孩子的守护神。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调整自己的心态,看到孩子的能量,让孩子参与家庭关系的重建,使其成为父母关系的平衡机制。比如在孩子想念非抚养方时,为达成孩子的心愿,离婚夫妻的联系与沟通,就是亲情关系的延续。无论幼儿还是青少年,都有参与家庭生活的能力,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也都有影响家人的力量。父母要充分认可生命的力量,相信孩子的适应力会随着成长变得越来越强。家长要肯于表现自己的弱项,适当“示弱”,给孩子发挥能力、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让家里的“小男子汉”搬重物、过马路时把妈妈护在内侧,有利于激发男孩的责任感与独立意识。
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优化家庭关系。首先,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对非抚养方的看法,探讨与非抚养方保持接触的频率、程度和方式,可以详细到探望时间、经济资助、责任分配、感情支持各个方面。调整自己对前配偶的消极情绪,避免在孩子面前诋毁对方,理性看待婚姻失败的不幸与万幸,与自己和解。其次,对孩子缺失的亲情关系尝试补充,可以寻求祖辈、亲属或是其他重要他人的帮助,为孩子搭建替代性关系,强化家庭亲情联结。最后,开发潜在的积极关系,除了与人发展亲密关系外,还可以帮助孩子与植物、动物建立联系,栽一盆喜欢的花草或养一只可爱的宠物,既可以让他寄情于物、心有所牵,又可以让他感受到生命的顽强。
读懂问题——激活行为背后的生命力
心理学家亨特(Hunter)依据个人抗逆力的动机指向,提出了个体抵御危机的三种策略,分别是生存策略、保护策略和健康策略。生存策略是指个人通过暴力、高风险或者反社会行为,来逃避现实风险或进行自我麻醉,此类孩子可能出现情绪倒退的表现,例如违反校规校纪,出现自伤或他伤行为,或是无理取闹等;保护策略是个人通过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冷漠孤寂、不信任他人等主动丧失一些基本功能的方式来谋求身心免遭重创,例如原本开朗乐观的女孩儿变得沉默寡言、回避朋友、不再和母亲分享学校生活;健康策略是个人通过各种能力、人际互动、自尊自爱、灵活开放等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举动来主动减少危机带来的伤害,例如孩子主动向朋友诉说自己遇到的困难,寻找情感支持,向老师咨询问题解决的方法。
从以上观点来看,单亲家庭中“坏孩子”的不良举动,可能是一种应对危机的策略。孩子通过发脾气、砸东西、封闭自己宣泄对父母离异的恐惧、愤怒或无助,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但父母要清楚背后的动因。所以,对于单亲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要多一些耐心与智慧,准确做出甄别,合理解读背后的意义,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与控制。当孩子出现打架、吸烟、酗酒、厌学、过早发展亲密关系等行为时,家长以包容不评判的态度倾听孩子的想法,感同身受,判断其成长中的缺失,及时进行弥补与引导,往往比批评、处罚更能根治问题,也更有利于親子关系的深化。
总之,单亲家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类别,不带有必然的好坏性质。所谓危机,是危险中蕴含着契机与希望的双关语,与其关注父母与孩子的问题,不如关心父母与孩子在创伤之后的复原。家长需要转变视角,与子女一同重构健康密切的支持关系,保持耐心,准确甄别孩子问题的实质,与他们一同和谐共生,营造富有生命力的单亲家庭“气候”。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作者田国秀系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盈系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