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新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成熟,互联网犹如巨型的触角,正以惊人的速度触及着农村社会,它在给农村居民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的同时,也给农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以互联网作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无疑将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富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我国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网络空间建立马克思主义阵营的研究和实践却相当薄弱。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电信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在农村不断普及,农村网民规模逐年增大,再加上互联网自身的特殊属性,使得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
一、农村网民规模不断增大
近些年来,农村的信息服务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民自发使用网络技术的意识逐渐增强,农村网民规模不断增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发布的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详见表一、表二):2005、2006年农村网民数量分别为1931万和2311万,两年间农村网民数量仅增长380万,增长率仅为19.7%;2007年农村网民数量出现暴涨,由2006年的2311万增至5262万,增长率高达127.7%,与2006年相比增幅高达108%;2008年达到8462万,增长率为60.8%;2009年农村网民规模首次破亿,达到1.0681亿,增长率为26.3%;2010年农村网民数为1.25亿,增长率为16.9%,占整体网民的27.5%,农村网民数约占农村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农村居民6.74亿,占总人口的50.32%),通俗地说就是大约每五个农村居民中就有一个网民。显然,当前农村网民规模为互联网成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必须在三农领域大范围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用信息服务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信息鸿沟”,在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一系列变革。农村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来国家政策上的扶持,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首次引进数字遥感技术并积极应用于农业,开启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先河,之后我国政府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九个“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力度。
从“六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期间出台了许多有关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代表性的政策有:1994年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上农业部提出的“金农工程”;2001年启动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工程;2005年农业部提出的“三电合一”方案;200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三网融合”决定;2011年启动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工程等等。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的策略更加规范、更加完善、更具针对性,这些政策的颁布和施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由此也形成了“起步晚、起点高、速度快、服务能力强”的发展特点。
三、电信设施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偏远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电信企业克服资金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下为广大偏远山村兴建了大批通信设施。目前,我国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十一五”农村通信发展规划目标;二是农村信息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2009年共为4228个乡镇和行政村开通互联网,2010年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20229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点117281个,网上建成乡镇涉农信息库14137个、村信息栏目135478个。三家电信企业通过“信息田园”、“农信通”等信息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种类丰富便民信息;三是信息下乡活动进展迅速。2009年全国范围内有15个省份开展信息下乡活动,基本实现了“一乡一个信息服务站,一村一个信息服务点,一乡一个互联网站,一村一个网上农副产品信息栏目”的“四个一”目标。
四、互联网自身的特殊属性
互联网成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生存之道,与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密切相关。
首先,从互联网技术层面看,主要特征包括:一是数字化。即互联网里的视频、图片、文字和声音统称为“数字信息”,它们都是由“0”和“1”两个数字信号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不同形式信息间还可以实现互相转化,统一加工、处理和传输,这就使得网络信息的修改、复制、传递等实际操作变得简单快速。如今,信息的数字化传播使各个传播领域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有着媒介大融合的趋势;二是超文本。超文本利用超链接的方法,将不同网页的文本信息组织在一起,将传统媒体的线性文本变为四通八达的非线性文本,将原来的单文本变成了超级文本或立体文本。因此,读者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可以在任何一个关节点停下来,进入另一个文本,然后再点击,继续进入另一个文本,整个过程在理论上是没有穷尽的,某种意义上实现了“读者是上帝”的历史地位;三是多媒体。即两个或多个传播形式合为一体的媒体,基于数字化的特征,网络里的视频、图片、文字和声音可以相互转换,这就为两个或多个信息形式能够合为一体进行传播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信息形态显得生动多样,所以常常被称之为“媒体的媒体”。
其次,从传播的层面看,主要特征包括:一是交互性。著名学者埃弗里特·M·罗杰斯认为,“交互性是在传播进程中参与者能交换角色、并对他们的双边话语具有控制力的程度”,在网络传播中,网络主体间可以实现直接的双向的交流互动,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模糊了传统传播模式中传者和受者间的界限,增加了信息接收者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传播;二是即时性。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只需身边有手机、电脑等终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了解和发布消息,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另外,网络的全球互联,它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地缘限制,一条网络信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如美国的“9·11”事件最先是由博客向外界发布的,这很好的佐证了互联网即时性特点。三是平等性。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鲜有身份高低之分,里面没有领导、上司和校长等这些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网络的参与主体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可以自由平等的进行交流。有热情的人可以掀起一次网络大讨论,喜欢清静的人可以独自耕耘在博客那一亩三分地,正所谓平民与亚里士多德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四是开放性。互联网是通过开放式的TCP/IP协议连接的分布式网络,该网络呈现“无中心”结构,它包容世界各地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计算机网络,并且登录互联网的门槛特别低,任何个人或组织只要有一个电子终端、一个调制解调器,并遵从相关协议、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都可以随意踏入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进行信息的生产、获取和传播。即便不会打字,也可以在网上“冲浪”;即便不会跟帖,也可以“潜水”。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新时期应积极探索互联网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契合现代社会的变动,满足党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需要。
参考文献:
[1]表一、表二数据来源:《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10)》.
[2]数据来源:《2010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3]常青:《论虚拟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哲学思考》,《法制与社会》2011,17.
关键词:互联网;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我国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网络空间建立马克思主义阵营的研究和实践却相当薄弱。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电信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在农村不断普及,农村网民规模逐年增大,再加上互联网自身的特殊属性,使得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
一、农村网民规模不断增大
近些年来,农村的信息服务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民自发使用网络技术的意识逐渐增强,农村网民规模不断增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发布的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详见表一、表二):2005、2006年农村网民数量分别为1931万和2311万,两年间农村网民数量仅增长380万,增长率仅为19.7%;2007年农村网民数量出现暴涨,由2006年的2311万增至5262万,增长率高达127.7%,与2006年相比增幅高达108%;2008年达到8462万,增长率为60.8%;2009年农村网民规模首次破亿,达到1.0681亿,增长率为26.3%;2010年农村网民数为1.25亿,增长率为16.9%,占整体网民的27.5%,农村网民数约占农村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农村居民6.74亿,占总人口的50.32%),通俗地说就是大约每五个农村居民中就有一个网民。显然,当前农村网民规模为互联网成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必须在三农领域大范围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用信息服务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信息鸿沟”,在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一系列变革。农村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来国家政策上的扶持,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首次引进数字遥感技术并积极应用于农业,开启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先河,之后我国政府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九个“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力度。
从“六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期间出台了许多有关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代表性的政策有:1994年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上农业部提出的“金农工程”;2001年启动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工程;2005年农业部提出的“三电合一”方案;200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三网融合”决定;2011年启动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工程等等。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的策略更加规范、更加完善、更具针对性,这些政策的颁布和施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由此也形成了“起步晚、起点高、速度快、服务能力强”的发展特点。
三、电信设施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偏远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电信企业克服资金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下为广大偏远山村兴建了大批通信设施。目前,我国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十一五”农村通信发展规划目标;二是农村信息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2009年共为4228个乡镇和行政村开通互联网,2010年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20229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点117281个,网上建成乡镇涉农信息库14137个、村信息栏目135478个。三家电信企业通过“信息田园”、“农信通”等信息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种类丰富便民信息;三是信息下乡活动进展迅速。2009年全国范围内有15个省份开展信息下乡活动,基本实现了“一乡一个信息服务站,一村一个信息服务点,一乡一个互联网站,一村一个网上农副产品信息栏目”的“四个一”目标。
四、互联网自身的特殊属性
互联网成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生存之道,与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密切相关。
首先,从互联网技术层面看,主要特征包括:一是数字化。即互联网里的视频、图片、文字和声音统称为“数字信息”,它们都是由“0”和“1”两个数字信号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不同形式信息间还可以实现互相转化,统一加工、处理和传输,这就使得网络信息的修改、复制、传递等实际操作变得简单快速。如今,信息的数字化传播使各个传播领域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有着媒介大融合的趋势;二是超文本。超文本利用超链接的方法,将不同网页的文本信息组织在一起,将传统媒体的线性文本变为四通八达的非线性文本,将原来的单文本变成了超级文本或立体文本。因此,读者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可以在任何一个关节点停下来,进入另一个文本,然后再点击,继续进入另一个文本,整个过程在理论上是没有穷尽的,某种意义上实现了“读者是上帝”的历史地位;三是多媒体。即两个或多个传播形式合为一体的媒体,基于数字化的特征,网络里的视频、图片、文字和声音可以相互转换,这就为两个或多个信息形式能够合为一体进行传播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信息形态显得生动多样,所以常常被称之为“媒体的媒体”。
其次,从传播的层面看,主要特征包括:一是交互性。著名学者埃弗里特·M·罗杰斯认为,“交互性是在传播进程中参与者能交换角色、并对他们的双边话语具有控制力的程度”,在网络传播中,网络主体间可以实现直接的双向的交流互动,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模糊了传统传播模式中传者和受者间的界限,增加了信息接收者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传播;二是即时性。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只需身边有手机、电脑等终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了解和发布消息,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另外,网络的全球互联,它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地缘限制,一条网络信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如美国的“9·11”事件最先是由博客向外界发布的,这很好的佐证了互联网即时性特点。三是平等性。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鲜有身份高低之分,里面没有领导、上司和校长等这些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网络的参与主体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可以自由平等的进行交流。有热情的人可以掀起一次网络大讨论,喜欢清静的人可以独自耕耘在博客那一亩三分地,正所谓平民与亚里士多德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四是开放性。互联网是通过开放式的TCP/IP协议连接的分布式网络,该网络呈现“无中心”结构,它包容世界各地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计算机网络,并且登录互联网的门槛特别低,任何个人或组织只要有一个电子终端、一个调制解调器,并遵从相关协议、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都可以随意踏入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进行信息的生产、获取和传播。即便不会打字,也可以在网上“冲浪”;即便不会跟帖,也可以“潜水”。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新时期应积极探索互联网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契合现代社会的变动,满足党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需要。
参考文献:
[1]表一、表二数据来源:《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10)》.
[2]数据来源:《2010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3]常青:《论虚拟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哲学思考》,《法制与社会》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