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当时,大多数学生正在上课。这意味着在死伤人群中,相当比例的人是学生。仅以此次地震重灾区什邡市为例,全市共有8所中小学教学楼完全坍塌,上千师生伤亡。而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学的教学楼也完全垮塌,但只有11名学生和1名教师死亡。
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共有3层,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全校共有500多名学生在楼内上课。地震发生后,全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照平时疏散演练时的路线,在1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都被疏散到安全地带,未发生踩踏事故。只有一楼一年级的一个班,在一部分学生跑出教室后,后面的学生在慌乱中把门堵住了,一名已经逃出教室的男生非常勇敢地返回去,用力蹬开教室门,又有数名学生逃出,就在这时,整个教学楼完全垮塌,有11名学生及1名坚持在最后疏散学生的教师不幸遇难。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结果?本文第二作者在5月12日当晚就到达四川灾区,亲抵该校救灾现场,在对调查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学大部分师生能够成功逃生与该校成功地组织紧急疏散密切相关,而这又是该校长期重视紧急疏散教育的结果。该校的做法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
1、对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知识培训
民主中心小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注重普及安全知识。学校对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进行有关紧急疏散知识的培训,安排年级组向学生讲解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安排班主任讲解逃生技巧,指导、示范学生如何避灾。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疏散预案,组织学生熟悉疏散路线。临时紧急疏散的一个基础条件是对环境的熟悉。学校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告知学生本校的建筑结构情况、疏散通道的位置、疏散路线、疏散设施等;明确地告诉学生在灾难来临时需要做什么、该怎样做。学校通过定期组织演练,模拟不同的危险情境,从中获取经验和心得,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的、可以共享的安全知识管理体系。
笔者认为,如果有条件的话,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讲解有关紧急疏散的知识,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和需求,定期举办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知识讲座。同时,学校还可以派部分教师到专业部门接受实践培训或观摩学习。
2、制定紧急疏散预案
学校在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前,应制定紧急疏散演练预案。制定紧急疏散预案的目的在于,使灾难预防及救援能够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使学校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心理健康。
据我们了解,民主中心小学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制定了紧急疏散预案,规定了预案的使用范围;成立了指挥中心,校长任总指挥。该指挥中心负责指导学校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其职责具体包括:(1)指导师生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2)发生事故时,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3)协调有关人员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救助工作,并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4)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施救和善后处理工作。预案确定了紧急疏散的原则是“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明确了主要成员具体的工作职责、预案的适用范围、报告制度及程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式、紧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疏散师生转移到安全地带的应急机制、通讯联络方式等。预案明确了教职工的分工及职责,学校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教职工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3、定期进行有效的紧急疏散演练
制定预案是非常关键的,但真正能让学校师生了解、熟悉预案,知道自己在应急行动中该干什么、怎么干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演练。此外,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是靠疏散演练来检验和评价的。
紧急疏散演练的目的:在地震、火灾、洪水、爆炸等灾害来临时,全面、准确地实施预案,通俗地说,就是要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一种惯性思维、惯性动作。民主中心小学把紧急疏散演练作为一项制度化、长期性的工作。每年都举行1次~2次紧急疏散演练,每次演练后,学校的指挥中心都会对同学们的疏散情况进行考评,对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预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订和完善,使预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演练使学校各部门、各机构、相关人员之间的配合更加协调和规范,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培养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师生掌握了自救、互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知道了在遇到地震或其他突发灾难时,应该如何应对,以保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在日本,有关紧急疏散演练的知识教育相当普及。如东京都的小学每个月都要组织此类演习,以便小学生在真正遭遇地震等灾难时知道如何避险和救助。我国一些学校也进行了疏散演习,但一般都没有形成制度,因此效果有限。笔者建议,教育部把这项活动定为中小学生必修的实践课,并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内容之一。
4、进行有效的疏散指挥
在这次大地震中,很多学校的学生都是独自逃生的。虽然有些学生表现出一定的集体意识,但学校一般都未建立现场指挥部,根本无法实行有效的疏散指挥。由于缺少经验,一些肩负组织指挥职责的人,如校长、班主任等,在地震发生后,根本无法把所有教师、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调动起来进行有序疏散,因此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发生在公众聚集场所的各类事故案例表明:如果需要疏散的人员众多,允许的疏散时间相对较短,那么必要的疏散指挥是不可或缺的。有效的疏散指挥可以充分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使更多的人能够采取正确的、积极的逃生行动,而不致造成混乱。
在此次地震中,民主中心小学在校长的总指挥下,各个班级在上课教师的组织下,按照紧急疏散预案的安排,有序地组织自救逃生。在预案中,已经明确规定哪个班级从楼梯走,哪个班级从疏散通道走,哪些学生从前门走,哪些学生从后门走;再加上学生通过平时的演习,已经熟悉了自己逃生的路线;同时,每个楼层都有负责教师,各楼梯口、安全出口、转弯处均有教师在指引疏散路线,因此,在这次地震逃生中,民主中心小学的师生基本上做到了快速而有序地从教室的前后门撤离,最后集中到学校操场的安全地带。随后各年级清点人数,了解学生受伤的情况,并逐班向总指挥汇报。
整个疏散工作忙而不乱,险而不惊,紧张有序,大部分师生都安全撤离,在撤离过程中没有发生踩踏事件。
5、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
中小学校的疏散设施应包括足够数量和足够宽度的安全出口、应急照明、事故广播系统等。学校需要根据本校师生的数量,在适当的位置设置足够多的安全通道,避免太多的人同时奔向一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宽度要根据需要疏散的学生的数量进行设计。
在发生地震、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往往会断电,如果是在晚间,没有应急照明设施,人们只能在黑暗中逃生,这不仅不利于人们寻找正确的疏散路径,而且会加剧人们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因此,学校需要配备足够多的应急照明设备。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广播要及时告知在校师生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样的危险,应该怎样应对等。这不仅可以指导师生迅速、正确地逃生,而且可以避免师生由于不了解情况而采取错误行动。
民主中心小学在地震发生时,各班级的任课教师迅速安排学生有秩序地沿走廊、楼道向外转移,其他教师则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校园内的各主要楼道口、路口、走廊,指挥紧急疏散。此外,民主中心小学在教学楼的二楼设置了专门的疏散通道,在地震中,疏散通道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6、对师生进行提升心理素质的培训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周围环境一般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即使平时熟悉环境的人也会感到茫然,再加上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紧张、恐惧等心理作用,疏散会变得非常困难。民主中心小学的师生在面对地震灾难的时候,没有惊慌失措,保持了冷静的头脑,这缘于学校在平时疏散演习中锻炼了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何培养师生处变不惊、沉着应对的心理,是临时紧急疏散必须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极少数的师生先天具备这种特性,而大多数人可以通过事前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的培训、疏散演练等途径在这方面得到提高。
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共有3层,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全校共有500多名学生在楼内上课。地震发生后,全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照平时疏散演练时的路线,在1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都被疏散到安全地带,未发生踩踏事故。只有一楼一年级的一个班,在一部分学生跑出教室后,后面的学生在慌乱中把门堵住了,一名已经逃出教室的男生非常勇敢地返回去,用力蹬开教室门,又有数名学生逃出,就在这时,整个教学楼完全垮塌,有11名学生及1名坚持在最后疏散学生的教师不幸遇难。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结果?本文第二作者在5月12日当晚就到达四川灾区,亲抵该校救灾现场,在对调查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学大部分师生能够成功逃生与该校成功地组织紧急疏散密切相关,而这又是该校长期重视紧急疏散教育的结果。该校的做法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
1、对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知识培训
民主中心小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注重普及安全知识。学校对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进行有关紧急疏散知识的培训,安排年级组向学生讲解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安排班主任讲解逃生技巧,指导、示范学生如何避灾。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疏散预案,组织学生熟悉疏散路线。临时紧急疏散的一个基础条件是对环境的熟悉。学校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告知学生本校的建筑结构情况、疏散通道的位置、疏散路线、疏散设施等;明确地告诉学生在灾难来临时需要做什么、该怎样做。学校通过定期组织演练,模拟不同的危险情境,从中获取经验和心得,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的、可以共享的安全知识管理体系。
笔者认为,如果有条件的话,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讲解有关紧急疏散的知识,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和需求,定期举办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知识讲座。同时,学校还可以派部分教师到专业部门接受实践培训或观摩学习。
2、制定紧急疏散预案
学校在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前,应制定紧急疏散演练预案。制定紧急疏散预案的目的在于,使灾难预防及救援能够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使学校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心理健康。
据我们了解,民主中心小学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制定了紧急疏散预案,规定了预案的使用范围;成立了指挥中心,校长任总指挥。该指挥中心负责指导学校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其职责具体包括:(1)指导师生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2)发生事故时,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3)协调有关人员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救助工作,并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4)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施救和善后处理工作。预案确定了紧急疏散的原则是“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明确了主要成员具体的工作职责、预案的适用范围、报告制度及程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式、紧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疏散师生转移到安全地带的应急机制、通讯联络方式等。预案明确了教职工的分工及职责,学校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教职工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3、定期进行有效的紧急疏散演练
制定预案是非常关键的,但真正能让学校师生了解、熟悉预案,知道自己在应急行动中该干什么、怎么干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演练。此外,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是靠疏散演练来检验和评价的。
紧急疏散演练的目的:在地震、火灾、洪水、爆炸等灾害来临时,全面、准确地实施预案,通俗地说,就是要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一种惯性思维、惯性动作。民主中心小学把紧急疏散演练作为一项制度化、长期性的工作。每年都举行1次~2次紧急疏散演练,每次演练后,学校的指挥中心都会对同学们的疏散情况进行考评,对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预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订和完善,使预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演练使学校各部门、各机构、相关人员之间的配合更加协调和规范,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培养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师生掌握了自救、互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知道了在遇到地震或其他突发灾难时,应该如何应对,以保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在日本,有关紧急疏散演练的知识教育相当普及。如东京都的小学每个月都要组织此类演习,以便小学生在真正遭遇地震等灾难时知道如何避险和救助。我国一些学校也进行了疏散演习,但一般都没有形成制度,因此效果有限。笔者建议,教育部把这项活动定为中小学生必修的实践课,并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内容之一。
4、进行有效的疏散指挥
在这次大地震中,很多学校的学生都是独自逃生的。虽然有些学生表现出一定的集体意识,但学校一般都未建立现场指挥部,根本无法实行有效的疏散指挥。由于缺少经验,一些肩负组织指挥职责的人,如校长、班主任等,在地震发生后,根本无法把所有教师、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调动起来进行有序疏散,因此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发生在公众聚集场所的各类事故案例表明:如果需要疏散的人员众多,允许的疏散时间相对较短,那么必要的疏散指挥是不可或缺的。有效的疏散指挥可以充分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使更多的人能够采取正确的、积极的逃生行动,而不致造成混乱。
在此次地震中,民主中心小学在校长的总指挥下,各个班级在上课教师的组织下,按照紧急疏散预案的安排,有序地组织自救逃生。在预案中,已经明确规定哪个班级从楼梯走,哪个班级从疏散通道走,哪些学生从前门走,哪些学生从后门走;再加上学生通过平时的演习,已经熟悉了自己逃生的路线;同时,每个楼层都有负责教师,各楼梯口、安全出口、转弯处均有教师在指引疏散路线,因此,在这次地震逃生中,民主中心小学的师生基本上做到了快速而有序地从教室的前后门撤离,最后集中到学校操场的安全地带。随后各年级清点人数,了解学生受伤的情况,并逐班向总指挥汇报。
整个疏散工作忙而不乱,险而不惊,紧张有序,大部分师生都安全撤离,在撤离过程中没有发生踩踏事件。
5、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
中小学校的疏散设施应包括足够数量和足够宽度的安全出口、应急照明、事故广播系统等。学校需要根据本校师生的数量,在适当的位置设置足够多的安全通道,避免太多的人同时奔向一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宽度要根据需要疏散的学生的数量进行设计。
在发生地震、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往往会断电,如果是在晚间,没有应急照明设施,人们只能在黑暗中逃生,这不仅不利于人们寻找正确的疏散路径,而且会加剧人们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因此,学校需要配备足够多的应急照明设备。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广播要及时告知在校师生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样的危险,应该怎样应对等。这不仅可以指导师生迅速、正确地逃生,而且可以避免师生由于不了解情况而采取错误行动。
民主中心小学在地震发生时,各班级的任课教师迅速安排学生有秩序地沿走廊、楼道向外转移,其他教师则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校园内的各主要楼道口、路口、走廊,指挥紧急疏散。此外,民主中心小学在教学楼的二楼设置了专门的疏散通道,在地震中,疏散通道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6、对师生进行提升心理素质的培训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周围环境一般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即使平时熟悉环境的人也会感到茫然,再加上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紧张、恐惧等心理作用,疏散会变得非常困难。民主中心小学的师生在面对地震灾难的时候,没有惊慌失措,保持了冷静的头脑,这缘于学校在平时疏散演习中锻炼了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何培养师生处变不惊、沉着应对的心理,是临时紧急疏散必须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极少数的师生先天具备这种特性,而大多数人可以通过事前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的培训、疏散演练等途径在这方面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