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加法运算,也是四则运算教学的初始,它的教学地位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是作为初识性教学,我们却不可漠视这个学习现实起点。对于多数一年级学生来说,加法并非第一次接触,透过这种“似曾相识”乃至“比较熟悉”的感知经验,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这种经验仅停留在对加法算式的认知上居多,对图意蕴含的加法意义缺乏准确的解读与口叙,更不能从抽象的加法式题外化列举具体化的生活原型。也就是说,学生对加法含义的认识是模糊的、不明确的、不深刻的,加法结构并没有真正建立。
笔者认为,只有当学生对图与式有着较好的对应性理解,对加法生活原型能顺利提炼与表述,才显示学生对加法含义有了正确认识,对加法结构有了初步构建。为此,图式表述和语言表达是落实加法含义这个教学重点的两个达成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在教学中,我们习惯的是以“三部曲”为代表的建构引领方式。
1.模拟操作。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如左手拿2支铅笔,右手拿1支铅笔,然后合并起来),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2.抽象算式。教师揭示,两支铅笔可以用2来表示,一支铅笔用1来表示,合起来一共多少支,可以用加法算式“2+1=3”来表示。
3.深化意义。认读算式,说说1+2=3中1、2、3分别表示什么。
上述加法概念建构中,既有操作感知,也不乏抽象概括,似乎建构流程顺利完整。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概念的形成一般分动作表征、图形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层次,在学生认知水平上相应落点为操作水平、表象水平和分析水平。而在“三部曲”里,这种认知梯度被割裂,从操作动作直接跨越到符号语言,忽略了图形认知这个中间环节,直接把学生思维推向二级抽象,造成学生思维活动断层,一时无法把具体实物与抽象符号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和建构。因此,图示理应成为加法结构建立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引领权杖。
一、教学实践
1.教师演示,组织口叙。
(教师左手出示2支铅笔,右手出示1支铅笔)
师: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刚才老师的动作吗?
指名让学生口叙并伺机引导学生用“先……又……合起来一共……”句式进行描述。
2.学生模仿重复,边操作边口叙。
3.尝试画图。
师:如果用圆圈代表铅笔,你能把刚才的过程画下来吗?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画图,教师选择学生作品进行交流比较:刚才的动作用下面哪幅图表示更合适?
图1○○○ 图2○○○
通过交流,学生认识到图2可以清楚地看出先画2个圆圈,再画1个圆圈的画圈过程,比较好地反映了刚才拿铅笔的操作过程。同时教师补充指出,可用一个方框把两部分的圆圈框起来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4.认读算式。
2支铅笔、2个圆圈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1支铅笔、1个圆圈呢?刚才我们把铅笔合起来、画圆圈的过程在数学上就可以用一道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是哪道算式吗?学生试写,认读算式“2+1=3”。
5.看图联想。
师:刚才我们用圆圈代表了铅笔,如果用圆圈代表的是苹果,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生:我先吃了2个苹果,又吃了1个苹果,合起来一共吃了3个苹果。
生:妈妈先给我2个苹果,又给了我1个苹果,合起来一共给我3个苹果。
师:你想用圆圈代表什么?能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生:我买了2只梨,又买了1只梨,合起来一共是3只梨。
生:爸爸送给我2个皮球,后来又给我1个皮球,合起来一共有3个皮球。
生:我养了2只兔子,又买了1只,合起来一共有3只兔子。
小结指出:不管圆圈代表的是水果、动物,还是玩具,都表示把这类东西合并起来。
6.判断思考。
师:下面的图都能用算式“2+1=3”表示吗?
组织学生思考:
图5 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你认为可以用哪道加法算式表示?算式中的“3”“1”“4”分别表示什么?
7.图式转换训练。
(1)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根据算式画图并计算结果。
2+2= 3+1=
8.解决问题。
(1)(出示日课表)引出:
我们上午要学习3节课,下午要学习2节课,一天一共要学习几节课?
(2)二年级有3个班,一年级有2个班,一共有几个班?
(3)(情景显示)引出:
胡老师给班级买来了3盒乒乓球,后来又买了2盒,一共有几盒乒乓球?
解决反馈后讨论:这里为什么都可以用算式“3+2=5”来算。
9.总结延伸。
二、教学思考
学生的学习是新旧知识、认知经验不断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原有的经验系统和认知结构参与新知的学习,而新知的进入可能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在量和质上发生调整与改变,从而实现认知结构的重建。上述教学实践以心理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图示为扶手,学生原有的经验系统得以充分调用,新旧认知结构间得到比较有效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1.从抽象算式逆化为具体实例
加法概念的本质是进行归类合并,“归并”意识的程度是判断学生是否从算式认知走向结构建立的重要标志。教学前,学生对“2+1=3”仅停留在抽象算式的认读上,缺乏归并意识,更无法体会到这是对现实世界归类合并抽象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学生空有抽象的结论,却无实质的抽象经历。由此,我们不能盲目认为学生对加法含义已经有了较好的理解,从而高估学习起点。
概念的构建,一般都是从具体走向抽象。恰恰相反,此时学生的认知状态是处在一种“假抽象”的边缘,我们必须通过适当的方式引领他们从抽象走向具体进行回补。在教学中教师着力于两个层面进行回补。
首先,让学生历经一个“具象—表象—抽象”的完整认知进程。思维总是由动作引发的,在合并铅笔的模拟操作中,学生对“合并”产生动作具象的感知;接着通过画圆圈活动继续厚积“合并”的感知,并从动作表征提升到图象表征,最后在算式认读中完成“合并”含义的符号表征。这样,在图示的介入下,学生从具象、表象、抽象三个维度对“合并”的含义进行认知活动,吻合学生学习概念的心理,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裕的概念抽象时空和比较完整的概念抽象流程。
其次,注重“抽象”“具体”的相互转换训练。当学生初步经历了加法概念的认知过程,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开始萌动,教师不失时机地采用看图联想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唤醒,学生在原有的经验系统中调用了“水果合并”“球类合并”“动物合并”等生活经验,与加法概念中的“合并”产生积极的联系,意识到算式“2+1=3”有着丰富的生活原型,是对许多生活事例的提炼和抽象。在练习中教师安排了“根据图意列式”“根据算式画图”等图式转换专项训练,让学生在“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逆向认知中进一步增强图与式的对应性理解。在这种强化作用下,学生原先停留在算式认读的认知结构被扩充,“合并”的含义被有效内化。
2.从一式向多类进行纵深扩展
如果说学生对算式“2+1=3”的含义有着比较到位的认识与理解,那也仅局限在对一道加法算式个例的认知建构上,不足以构成学生对整个加法结构的建立。所以,我们必须有效帮助学生从“一式”向“多类”进行纵深扩展。
在纵深扩展中,教师并没有简单地从量上进行叠加(如提供比较多的图列算式或单纯的算式计算),而是多次组织学生在识辨、质疑中逐步深入。对于算式“2+1=3”,教师没有轻易地一带而过,而是采用识图判别的形式引发学生进行反思——怎样的图意可以用算式“2+1=3”来表示?从直观的图示比较中,学生意识到图4与圆圈图相比虽然图形发生变换(变为三角形图)而图意并未发生改变;而图6虽然图形没有发生变换(仍是圆圈图),图意却发生了变化;图5的解读则很自然地引出“3+1=4”的算式,由一式向他式进行扩展。
由于学生比较习惯于具体物体个数的归并,而对类的归并比较淡漠。教师考虑到这一学习现实,借助具体情境进行有意识的材料扩展,让学生在“课节数”“班级数”“乒乓球盒数”归并中思辨“为什么都可以用算式3+2=5来算”,感受到归并既可以是单个的具体数,也可以是以复数为单位的类的归并。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跃升到集合归并的高度来感悟加法含义,也才有可能对加法结构产生质的认识。而这些,正是我们加法概念教学所寄予的本真所在。
(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中心小学 315502
浙江省奉化市居敬小学315500)
笔者认为,只有当学生对图与式有着较好的对应性理解,对加法生活原型能顺利提炼与表述,才显示学生对加法含义有了正确认识,对加法结构有了初步构建。为此,图式表述和语言表达是落实加法含义这个教学重点的两个达成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在教学中,我们习惯的是以“三部曲”为代表的建构引领方式。
1.模拟操作。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如左手拿2支铅笔,右手拿1支铅笔,然后合并起来),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2.抽象算式。教师揭示,两支铅笔可以用2来表示,一支铅笔用1来表示,合起来一共多少支,可以用加法算式“2+1=3”来表示。
3.深化意义。认读算式,说说1+2=3中1、2、3分别表示什么。
上述加法概念建构中,既有操作感知,也不乏抽象概括,似乎建构流程顺利完整。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概念的形成一般分动作表征、图形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层次,在学生认知水平上相应落点为操作水平、表象水平和分析水平。而在“三部曲”里,这种认知梯度被割裂,从操作动作直接跨越到符号语言,忽略了图形认知这个中间环节,直接把学生思维推向二级抽象,造成学生思维活动断层,一时无法把具体实物与抽象符号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和建构。因此,图示理应成为加法结构建立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引领权杖。
一、教学实践
1.教师演示,组织口叙。
(教师左手出示2支铅笔,右手出示1支铅笔)
师: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刚才老师的动作吗?
指名让学生口叙并伺机引导学生用“先……又……合起来一共……”句式进行描述。
2.学生模仿重复,边操作边口叙。
3.尝试画图。
师:如果用圆圈代表铅笔,你能把刚才的过程画下来吗?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画图,教师选择学生作品进行交流比较:刚才的动作用下面哪幅图表示更合适?
图1○○○ 图2○○○
通过交流,学生认识到图2可以清楚地看出先画2个圆圈,再画1个圆圈的画圈过程,比较好地反映了刚才拿铅笔的操作过程。同时教师补充指出,可用一个方框把两部分的圆圈框起来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4.认读算式。
2支铅笔、2个圆圈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1支铅笔、1个圆圈呢?刚才我们把铅笔合起来、画圆圈的过程在数学上就可以用一道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是哪道算式吗?学生试写,认读算式“2+1=3”。
5.看图联想。
师:刚才我们用圆圈代表了铅笔,如果用圆圈代表的是苹果,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生:我先吃了2个苹果,又吃了1个苹果,合起来一共吃了3个苹果。
生:妈妈先给我2个苹果,又给了我1个苹果,合起来一共给我3个苹果。
师:你想用圆圈代表什么?能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生:我买了2只梨,又买了1只梨,合起来一共是3只梨。
生:爸爸送给我2个皮球,后来又给我1个皮球,合起来一共有3个皮球。
生:我养了2只兔子,又买了1只,合起来一共有3只兔子。
小结指出:不管圆圈代表的是水果、动物,还是玩具,都表示把这类东西合并起来。
6.判断思考。
师:下面的图都能用算式“2+1=3”表示吗?
组织学生思考:
图5 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你认为可以用哪道加法算式表示?算式中的“3”“1”“4”分别表示什么?
7.图式转换训练。
(1)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根据算式画图并计算结果。
2+2= 3+1=
8.解决问题。
(1)(出示日课表)引出:
我们上午要学习3节课,下午要学习2节课,一天一共要学习几节课?
(2)二年级有3个班,一年级有2个班,一共有几个班?
(3)(情景显示)引出:
胡老师给班级买来了3盒乒乓球,后来又买了2盒,一共有几盒乒乓球?
解决反馈后讨论:这里为什么都可以用算式“3+2=5”来算。
9.总结延伸。
二、教学思考
学生的学习是新旧知识、认知经验不断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原有的经验系统和认知结构参与新知的学习,而新知的进入可能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在量和质上发生调整与改变,从而实现认知结构的重建。上述教学实践以心理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图示为扶手,学生原有的经验系统得以充分调用,新旧认知结构间得到比较有效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1.从抽象算式逆化为具体实例
加法概念的本质是进行归类合并,“归并”意识的程度是判断学生是否从算式认知走向结构建立的重要标志。教学前,学生对“2+1=3”仅停留在抽象算式的认读上,缺乏归并意识,更无法体会到这是对现实世界归类合并抽象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学生空有抽象的结论,却无实质的抽象经历。由此,我们不能盲目认为学生对加法含义已经有了较好的理解,从而高估学习起点。
概念的构建,一般都是从具体走向抽象。恰恰相反,此时学生的认知状态是处在一种“假抽象”的边缘,我们必须通过适当的方式引领他们从抽象走向具体进行回补。在教学中教师着力于两个层面进行回补。
首先,让学生历经一个“具象—表象—抽象”的完整认知进程。思维总是由动作引发的,在合并铅笔的模拟操作中,学生对“合并”产生动作具象的感知;接着通过画圆圈活动继续厚积“合并”的感知,并从动作表征提升到图象表征,最后在算式认读中完成“合并”含义的符号表征。这样,在图示的介入下,学生从具象、表象、抽象三个维度对“合并”的含义进行认知活动,吻合学生学习概念的心理,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裕的概念抽象时空和比较完整的概念抽象流程。
其次,注重“抽象”“具体”的相互转换训练。当学生初步经历了加法概念的认知过程,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开始萌动,教师不失时机地采用看图联想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唤醒,学生在原有的经验系统中调用了“水果合并”“球类合并”“动物合并”等生活经验,与加法概念中的“合并”产生积极的联系,意识到算式“2+1=3”有着丰富的生活原型,是对许多生活事例的提炼和抽象。在练习中教师安排了“根据图意列式”“根据算式画图”等图式转换专项训练,让学生在“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逆向认知中进一步增强图与式的对应性理解。在这种强化作用下,学生原先停留在算式认读的认知结构被扩充,“合并”的含义被有效内化。
2.从一式向多类进行纵深扩展
如果说学生对算式“2+1=3”的含义有着比较到位的认识与理解,那也仅局限在对一道加法算式个例的认知建构上,不足以构成学生对整个加法结构的建立。所以,我们必须有效帮助学生从“一式”向“多类”进行纵深扩展。
在纵深扩展中,教师并没有简单地从量上进行叠加(如提供比较多的图列算式或单纯的算式计算),而是多次组织学生在识辨、质疑中逐步深入。对于算式“2+1=3”,教师没有轻易地一带而过,而是采用识图判别的形式引发学生进行反思——怎样的图意可以用算式“2+1=3”来表示?从直观的图示比较中,学生意识到图4与圆圈图相比虽然图形发生变换(变为三角形图)而图意并未发生改变;而图6虽然图形没有发生变换(仍是圆圈图),图意却发生了变化;图5的解读则很自然地引出“3+1=4”的算式,由一式向他式进行扩展。
由于学生比较习惯于具体物体个数的归并,而对类的归并比较淡漠。教师考虑到这一学习现实,借助具体情境进行有意识的材料扩展,让学生在“课节数”“班级数”“乒乓球盒数”归并中思辨“为什么都可以用算式3+2=5来算”,感受到归并既可以是单个的具体数,也可以是以复数为单位的类的归并。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跃升到集合归并的高度来感悟加法含义,也才有可能对加法结构产生质的认识。而这些,正是我们加法概念教学所寄予的本真所在。
(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中心小学 315502
浙江省奉化市居敬小学3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