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复苏缓慢和数字阅读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2019年度法国出版的小说品种继续回落,只有524种新作,为20年来最低。法国文坛每年自8月下旬至10月底“文学颁奖季”拉开序幕的前夜,此间文学作品的出版空前密集,作家们鏖战于书店和报刊书评版面,求获垂青,以杀出重围,封侯称王。一旦作品获奖,销量飙升。据捷孚凯市场研究集团(GfK)做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4—2018年,龚古尔文学奖获奖图书的平均销售量约为36.7万册,获勒诺多文学奖的图书销量约为22万册,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的约为11.6万册,获费米娜文学奖的约为8.6万册,获联盟文学奖的约为4.7万册,获美第西文学奖的约为3.5万册。对于全国人口只有6000多万的法国来说,如此销售量已相当可观。
经激烈竞争,2019年度法国六大文学奖终于花落各家。
2019年10月31日,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正式揭晓,拉开了法国一年一度“文学颁奖季”的帷幕。经四轮激烈争夺,法国作家洛朗·比内最终以其新作《文明》斩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该奖是法国唯一设有1万欧元奖金的文学奖,也是法国六大主要文学奖中唯一的官方文学奖。
洛朗·比内(1972— )出生于巴黎,其父是历史学家。从巴黎大学文学院毕业后,比内到斯洛伐克军事学院任外籍法语教员,任满回国后,先后在巴黎的中学和大学任法语教师。2000年,比内发表首部作品《黏膜的力量与弱点》,2004年出版《洛朗·B的职业生活》,讲述他在中学和大学执教的经历。2010年出版首部小说《希姆莱的大脑叫做海德里希》获得巨大成功,荣获龚古尔处女作小说奖,当年销售量达40万册,后被译成40多种文字,成为许多国家的畅销书,现已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随后他辞去教学工作,开始专心写作。2012年,比内密切跟踪弗朗索瓦·奥朗德总统选举的选情,选举结束后发表了论文《与预判的完全不一样》;2015年出版小说《语言的第七功能》,当年销量达20万册,现已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
与《希姆莱的大脑叫做海德里希》类似,《文明》是一部另类历史小说。在洛朗·比内的笔下,1492年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时间定格在公元1000年前后,红胡子埃里克的女儿弗雷迪斯从北美大陆南下,然而她未能达到目的,因为她没有给印第安人三件法宝:马、剑和血液里的抗体。否则,整个世界历史将重写。1531年,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入侵查理五世国王统治下的欧洲大陆。他们来欧洲找什么呢?他们要找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要了解路德的宗教改革、新生的资本主义以及印刷术的奇迹。在土耳其人的持续威胁下,君主制因连年战乱已筋疲力尽。猖獗的海盗、宗教的不和以及王位的纷争,撕裂了整个欧洲大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起义一触即发:托莱多的犹太人,格拉纳达的摩尔人,还有德意志的农民,起义从库斯科蔓延到亚琛,再到莱庞特战役。最终,起义水到渠成地赢得了胜利。
评论认为,小说 《文明》资料丰富、准确、详实,洛朗·比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为完成作品做出了非凡的努力。
69岁的法国作家、记者、小说家、编剧让—保罗·杜布瓦以其新作《所有人不是以同样的方式活在人间》获得法国第117届龚古尔文学奖。虽然龚古尔文学奖的奖金只有微不足道的10欧元,但它在法国文学界的威望之高、影响之大,超过其他任何文学奖。为鼓励年轻人阅读,1987年龚古尔学院又设立了“龚古尔中学生文学奖”。除此之外,龚古尔学院每年还颁发龚古尔诗歌奖、龚古尔首部小说奖(新人奖)、龚古尔中篇小说奖和龚古尔传记奖等。
让—保罗·杜布瓦(1950— )生于法国西南部城市图鲁兹,其父是一位温柔的牧师,其母则是一位极端自由主义者,精明能干,经营着一家电影院。大学社会学专业畢业后,杜布瓦先后在《西南报》《巴黎晨报》和《新观察》周刊担任记者。1984年,他发表了处女作《混乱感情纲要》,自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并成为一名多产作家,至今已发表小说21部、散文集1部、中篇小说集和文集各两部。其中《囚犯》(1993)、《肯尼迪与我》(1996)、《如此书能把你与我拉近》(1999)、《法式生活》(2004)、《塔内先生,你开玩笑》(2006)、《斯纳德尔案例》(2011)等作品先后被改编成影视剧本并搬上银幕。成为专业作家后,杜布瓦每隔三四年出版一部小说。不过,他只在每年3月份的31天里写作,其他时间则用来收集资料、体验生活。
小说《所有人不是以同样的方式活在人间》讲述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监狱里服刑的一名囚犯保罗·汉森为未知罪行而痛苦煎熬的故事。杜布瓦在小说中写道,保罗·汉森已在监狱服刑两年,他与霍顿同住一间牢房,霍顿是因谋杀而坐牢的黑帮成员。汉森原是一个社区主管,在小区里施展着他那保安、管家兼“灵魂抚慰者”的才能。一天,他闲来无事帮助小区居民维修房屋时,与他的女友相遇,女友驾驶飞机把他带到天空,飞到云层之上。然而,一切很快就变了。小区来了一位新经理,汉森经常与他发生冲突,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就发生了…… 杜布瓦通过汉森在监狱里的回忆,讲述故事的来龙去脉,但直到故事尾声,读者才知道汉森犯了什么罪……这是一部追忆失落的幸福、充满怀旧氛围又不乏忧郁与讽刺的小说。
2019年11月4日,勒诺多文学奖在巴黎德鲁昂饭店揭晓,法国作家、记者、旅行家、欧洲探险行会会长西尔万·泰松的新作《雪豹》胜出。2019年10月刚刚出版问世的《雪豹》堪称一匹黑马,此前没有入选勒诺多文学奖名单,但十分畅销。勒诺多文学奖以法国“报业之父”泰奥弗拉斯特·勒诺多的名字命名,颁给作品具有全新风格的作家。
生于巴黎的西爾万·泰松(1972— )毕业于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文学专业后,继续攻读地缘政治硕士学位。1991年,泰松19岁那年,骑自行车穿越冰岛中部,并参加了印度尼西亚婆罗洲洞穴的探险。1993—1994年,他与法国地缘政治学院的同学亚历山大·普森一起骑自行车环游世界,1996年发表首部游记《在地球上行驶》,获得法国地理研究所青年文学奖。1997年,他又与普森在5个月内独步行走了5000公里,从不丹出发,穿越喜马拉雅山,经中国西藏到塔吉克斯坦。1998年他与普森合著游记《迈步云天:5000公里独步穿行喜马拉雅山》。随后,泰松以步行、骑行、骑摩托车或骑马的方式游历中亚、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中国、蒙古等地。2012年,他骑着挎斗摩托车从莫斯科出发返回巴黎荣军院,重走当年拿破仑一世大军撤退的路。长年的旅游,为他撰写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素材。至今,泰松已出版游记10部、影集9部、散文集6部、短篇小说集7部、电影解说词6部。其中,200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在野外睡觉的生活》获得当年龚古尔短篇小说文学奖;2011年发表的散文《在西伯利亚森林中》被誉为现代版的《瓦尔登湖》,获得当年美第西散文文学奖,后被搬上银幕,并被译成10多种外文,其中文版于2016年获得傅雷翻译出版奖。
游记《雪豹》一书图文并茂,讲述了泰松前往中国西藏寻找拍摄濒危动物雪豹的故事。在他的朋友、野生动物摄影师樊尚·米尼耶的带领下,泰松从青海省格尔木进入西藏羌塘,在海拔5000米、气温常常降至-30°C的野外蹲守探踪。
泰松在游记《雪豹》中记叙:
“泰松,我已经追逐它6年了。”樊尚·米尼耶说,“它躲在西藏高原上。今年冬天回法国时,我要带它走。”
“带谁走?”
“雪豹,一个神奇的影子!”
“我以为它已经消失了。”
“第一次看到雪豹的时候,我以为我看到了我已故的母亲。她就像一只猫。”
《雪豹》既是一部探险实录,也是一个精神求索的故事。在泰松眼中,雪豹既美丽又神圣,令他深感谦卑,并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藏北高原的长期蹲守,又使他体会到耐心的重要和等待的意义。勒诺多文学奖评委马纳唐在祝贺泰松获奖时说:“我为他感到高兴。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获奖是对他的另一种认可。他童心未泯,令人赞叹。”
法国作家、翻译家西尔万·普吕多姆以其新作《在路上》在清一色女性知名作家评委的首轮投票中摘得2019年度费米娜文学奖桂冠。设立费米娜文学奖的初衷旨在鼓励女性从事文学创作,后来改为奖励最富想象力的作品。
普吕多姆(1979— )出生于法国西北部滨海塞纳省,曾随父母在喀麦隆、布隆迪、尼日尔和毛里求斯等非洲国家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20世纪末回到巴黎上大学,攻读文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在贝宁北部地区收集的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发表了处女作《塔玛里国的神话故事》(2003),2007年出版首部小说《大力士的早晨》。现年40岁的普吕多姆是一位多产作家,至今已出版8部小说、两部翻译小说和两部长篇报告文学。其中,2012年出版的小说《这是巴伊说的》描写了阿尔及利亚独立前一位农场主的故事;2014年出版的《列强》获得巨大成功。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普吕多姆与朋友一起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有声阅读,2015年又加盟《解放报》担任专栏作家。2016年出版的《传奇》入围当年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在路上》讲述了一个搭乘顺风车的故事。故事的讲述者萨沙是一位作家,刚搬到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萨沙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坐在他车里的搭车人,是他年轻时的一个伙伴。20年前,他们俩一起乘坐顺风车周游法国;而如今,他的伙伴变得温柔、多情,一直想周游四方,去看看当年一起搭顺风车的朋友,哪怕是在高速公路的服务站见上一面。随着搭乘顺风车的人越来越少,萨沙对搭车人一家感到十分亲切,于是带着他们畅游法国的名胜古迹,同时也是在向读者介绍法国各地的风俗人情。
费米娜文学奖评委主席、小说家菲利普·贝松说:“通过一次印象深刻的接触,作者西尔万·普吕多姆邀请我们周游了一次法国。”
美第西斯文学奖得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15—18世纪的名门望族美第西家族,这个家族的卡特琳娜和玛丽远嫁法国,后来成为法国的两位王后。玛丽在发展文艺事业和扶植文学艺术家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2019年的美第西文学奖由法国作家吕克·朗凭借小说《诱惑》摘得桂冠。
吕克·朗(1956— )出生于法国西部城市叙雷纳。从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文学专业毕业后,到巴黎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教授美学课程。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吕克·朗不忘自幼喜爱的写作。从1988年发表首部小说《在地平线上旅游》至今,吕克·朗已出版小说12部和散文集5部。其中,小说《1600个肚子》(1998)、《印度人》(2001)、《结束旅行》(2006),散文《虚构的挑战:文學,怎么了》(2011)先后入选著名的《页码》丛书。为表彰吕克·朗对弘扬法国和世界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2017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艺术和文学军官勋章。
《诱惑》讲述了一个正在消失的世界的故事。主人公弗朗索瓦是法国里昂一位著名外科医生,50多岁,从小喜欢打猎。一年秋天,他来到里昂附近的森林打猎,突然在瞄准镜里发现了一只十六叉角的大鹿。他犹豫了,是打伤它还是打死它?最终他一枪打伤了大鹿。正在寻找受伤的大鹿时,他又发现一辆汽车停在山区的小路旁,打开车门,一眼认出坐在车里的人是他的女儿。弗朗索瓦有两个孩子,儿子马蒂厄在纽约工作,是精通风险投资的国际金融专家;女儿玛蒂尔德放弃医学院的学业,正在追求一个金发男孩儿,而这个男孩儿却是一个十分卑鄙的人。发现女儿后,弗朗索瓦放弃受伤的大鹿,把恐慌不安的女儿带到森林驿站。在驿站,弗朗索瓦又与儿子不期而遇……这是一个悲惨的周末,美景凝固在大雪之下。弗朗索瓦试图通过他的孩子来见证属于他的世界正在消失。
作为初创时与费米娜文学奖对峙的文学奖,联盟文学奖的评委为十名清一色的男性记者,标榜男性的阅读趣味。该奖现已成为法国鼓励创新的一个重要文学奖项。
2019年卡丽娜·蒂尔(1972— )凭借新作《有人情味的事》而一举夺魁。蒂尔大学毕业后从事司法工作。2000年发表处女作 《考虑最坏的情况》,2001年出版的《禁止》荣获当年维佐文学奖,后被译成多种外文,并于2014年被改编为剧本。从此,蒂尔一发不可收,成为一位多产作家,至今已出版11部小说。其中,《一切靠母亲》(2003)、《控制》(2008)、《六个月,六天》(2010)先后获奖;2013年出版的《生命的谎言》(中文版本译为《谎言与命运》)以作者的视角,重审美国“9·11”事件以后的社会局势,获得广泛好评,入围费米娜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后又被英国、希腊、荷兰、德国、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等许多国家购买了版权。2016年法国文化部授予蒂尔艺术和文学军官勋章。
小说《有人情味的事》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法雷尔一家人,70岁的父亲让·法雷尔是法国著名政治记者,尽管“自私、自负、狂妄、好战”,但在强者耳边低声细语的他正逐渐变得衰老。克莱尔,比让小27岁的妻子,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和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已出版6部图书,其中包括34岁时撰写的《妇女的权力》。他们有一个儿子,叫亚历山大,在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学习,这是他们的骄傲。一切似乎都很成功。然而一天,亚当指控亚历山大强奸了他的女儿米拉,一切便发生了变化。于是,作者从这宗强奸案联系到1995年美国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与莫妮卡·莱温斯基的婚外恋,再联系并剖析当今美国性侵犯等社会问题。性与蹂躏的欲望,性与野蛮的冲动,是这部小说的核心。卡丽娜·蒂尔以此拷问当代世界,揭露司法机器的冷酷。联盟文学奖评委吉勒·马丁-肖菲耶评价说,《有人情味的事》直击当今世界,关注我们社会的创伤,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
经激烈竞争,2019年度法国六大文学奖终于花落各家。
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文明》
2019年10月31日,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正式揭晓,拉开了法国一年一度“文学颁奖季”的帷幕。经四轮激烈争夺,法国作家洛朗·比内最终以其新作《文明》斩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该奖是法国唯一设有1万欧元奖金的文学奖,也是法国六大主要文学奖中唯一的官方文学奖。
洛朗·比内(1972— )出生于巴黎,其父是历史学家。从巴黎大学文学院毕业后,比内到斯洛伐克军事学院任外籍法语教员,任满回国后,先后在巴黎的中学和大学任法语教师。2000年,比内发表首部作品《黏膜的力量与弱点》,2004年出版《洛朗·B的职业生活》,讲述他在中学和大学执教的经历。2010年出版首部小说《希姆莱的大脑叫做海德里希》获得巨大成功,荣获龚古尔处女作小说奖,当年销售量达40万册,后被译成40多种文字,成为许多国家的畅销书,现已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随后他辞去教学工作,开始专心写作。2012年,比内密切跟踪弗朗索瓦·奥朗德总统选举的选情,选举结束后发表了论文《与预判的完全不一样》;2015年出版小说《语言的第七功能》,当年销量达20万册,现已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
与《希姆莱的大脑叫做海德里希》类似,《文明》是一部另类历史小说。在洛朗·比内的笔下,1492年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时间定格在公元1000年前后,红胡子埃里克的女儿弗雷迪斯从北美大陆南下,然而她未能达到目的,因为她没有给印第安人三件法宝:马、剑和血液里的抗体。否则,整个世界历史将重写。1531年,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入侵查理五世国王统治下的欧洲大陆。他们来欧洲找什么呢?他们要找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要了解路德的宗教改革、新生的资本主义以及印刷术的奇迹。在土耳其人的持续威胁下,君主制因连年战乱已筋疲力尽。猖獗的海盗、宗教的不和以及王位的纷争,撕裂了整个欧洲大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起义一触即发:托莱多的犹太人,格拉纳达的摩尔人,还有德意志的农民,起义从库斯科蔓延到亚琛,再到莱庞特战役。最终,起义水到渠成地赢得了胜利。
评论认为,小说 《文明》资料丰富、准确、详实,洛朗·比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为完成作品做出了非凡的努力。
龚古尔文学奖:《所有人不是以同样的方式活在人间》
69岁的法国作家、记者、小说家、编剧让—保罗·杜布瓦以其新作《所有人不是以同样的方式活在人间》获得法国第117届龚古尔文学奖。虽然龚古尔文学奖的奖金只有微不足道的10欧元,但它在法国文学界的威望之高、影响之大,超过其他任何文学奖。为鼓励年轻人阅读,1987年龚古尔学院又设立了“龚古尔中学生文学奖”。除此之外,龚古尔学院每年还颁发龚古尔诗歌奖、龚古尔首部小说奖(新人奖)、龚古尔中篇小说奖和龚古尔传记奖等。
让—保罗·杜布瓦(1950— )生于法国西南部城市图鲁兹,其父是一位温柔的牧师,其母则是一位极端自由主义者,精明能干,经营着一家电影院。大学社会学专业畢业后,杜布瓦先后在《西南报》《巴黎晨报》和《新观察》周刊担任记者。1984年,他发表了处女作《混乱感情纲要》,自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并成为一名多产作家,至今已发表小说21部、散文集1部、中篇小说集和文集各两部。其中《囚犯》(1993)、《肯尼迪与我》(1996)、《如此书能把你与我拉近》(1999)、《法式生活》(2004)、《塔内先生,你开玩笑》(2006)、《斯纳德尔案例》(2011)等作品先后被改编成影视剧本并搬上银幕。成为专业作家后,杜布瓦每隔三四年出版一部小说。不过,他只在每年3月份的31天里写作,其他时间则用来收集资料、体验生活。
小说《所有人不是以同样的方式活在人间》讲述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监狱里服刑的一名囚犯保罗·汉森为未知罪行而痛苦煎熬的故事。杜布瓦在小说中写道,保罗·汉森已在监狱服刑两年,他与霍顿同住一间牢房,霍顿是因谋杀而坐牢的黑帮成员。汉森原是一个社区主管,在小区里施展着他那保安、管家兼“灵魂抚慰者”的才能。一天,他闲来无事帮助小区居民维修房屋时,与他的女友相遇,女友驾驶飞机把他带到天空,飞到云层之上。然而,一切很快就变了。小区来了一位新经理,汉森经常与他发生冲突,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就发生了…… 杜布瓦通过汉森在监狱里的回忆,讲述故事的来龙去脉,但直到故事尾声,读者才知道汉森犯了什么罪……这是一部追忆失落的幸福、充满怀旧氛围又不乏忧郁与讽刺的小说。
勒诺多文学奖:《雪豹》
2019年11月4日,勒诺多文学奖在巴黎德鲁昂饭店揭晓,法国作家、记者、旅行家、欧洲探险行会会长西尔万·泰松的新作《雪豹》胜出。2019年10月刚刚出版问世的《雪豹》堪称一匹黑马,此前没有入选勒诺多文学奖名单,但十分畅销。勒诺多文学奖以法国“报业之父”泰奥弗拉斯特·勒诺多的名字命名,颁给作品具有全新风格的作家。
生于巴黎的西爾万·泰松(1972— )毕业于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文学专业后,继续攻读地缘政治硕士学位。1991年,泰松19岁那年,骑自行车穿越冰岛中部,并参加了印度尼西亚婆罗洲洞穴的探险。1993—1994年,他与法国地缘政治学院的同学亚历山大·普森一起骑自行车环游世界,1996年发表首部游记《在地球上行驶》,获得法国地理研究所青年文学奖。1997年,他又与普森在5个月内独步行走了5000公里,从不丹出发,穿越喜马拉雅山,经中国西藏到塔吉克斯坦。1998年他与普森合著游记《迈步云天:5000公里独步穿行喜马拉雅山》。随后,泰松以步行、骑行、骑摩托车或骑马的方式游历中亚、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中国、蒙古等地。2012年,他骑着挎斗摩托车从莫斯科出发返回巴黎荣军院,重走当年拿破仑一世大军撤退的路。长年的旅游,为他撰写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素材。至今,泰松已出版游记10部、影集9部、散文集6部、短篇小说集7部、电影解说词6部。其中,200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在野外睡觉的生活》获得当年龚古尔短篇小说文学奖;2011年发表的散文《在西伯利亚森林中》被誉为现代版的《瓦尔登湖》,获得当年美第西散文文学奖,后被搬上银幕,并被译成10多种外文,其中文版于2016年获得傅雷翻译出版奖。
游记《雪豹》一书图文并茂,讲述了泰松前往中国西藏寻找拍摄濒危动物雪豹的故事。在他的朋友、野生动物摄影师樊尚·米尼耶的带领下,泰松从青海省格尔木进入西藏羌塘,在海拔5000米、气温常常降至-30°C的野外蹲守探踪。
泰松在游记《雪豹》中记叙:
“泰松,我已经追逐它6年了。”樊尚·米尼耶说,“它躲在西藏高原上。今年冬天回法国时,我要带它走。”
“带谁走?”
“雪豹,一个神奇的影子!”
“我以为它已经消失了。”
“第一次看到雪豹的时候,我以为我看到了我已故的母亲。她就像一只猫。”
《雪豹》既是一部探险实录,也是一个精神求索的故事。在泰松眼中,雪豹既美丽又神圣,令他深感谦卑,并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藏北高原的长期蹲守,又使他体会到耐心的重要和等待的意义。勒诺多文学奖评委马纳唐在祝贺泰松获奖时说:“我为他感到高兴。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获奖是对他的另一种认可。他童心未泯,令人赞叹。”
费米娜文学奖:《在路上》
法国作家、翻译家西尔万·普吕多姆以其新作《在路上》在清一色女性知名作家评委的首轮投票中摘得2019年度费米娜文学奖桂冠。设立费米娜文学奖的初衷旨在鼓励女性从事文学创作,后来改为奖励最富想象力的作品。
普吕多姆(1979— )出生于法国西北部滨海塞纳省,曾随父母在喀麦隆、布隆迪、尼日尔和毛里求斯等非洲国家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20世纪末回到巴黎上大学,攻读文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在贝宁北部地区收集的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发表了处女作《塔玛里国的神话故事》(2003),2007年出版首部小说《大力士的早晨》。现年40岁的普吕多姆是一位多产作家,至今已出版8部小说、两部翻译小说和两部长篇报告文学。其中,2012年出版的小说《这是巴伊说的》描写了阿尔及利亚独立前一位农场主的故事;2014年出版的《列强》获得巨大成功。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普吕多姆与朋友一起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有声阅读,2015年又加盟《解放报》担任专栏作家。2016年出版的《传奇》入围当年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在路上》讲述了一个搭乘顺风车的故事。故事的讲述者萨沙是一位作家,刚搬到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萨沙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坐在他车里的搭车人,是他年轻时的一个伙伴。20年前,他们俩一起乘坐顺风车周游法国;而如今,他的伙伴变得温柔、多情,一直想周游四方,去看看当年一起搭顺风车的朋友,哪怕是在高速公路的服务站见上一面。随着搭乘顺风车的人越来越少,萨沙对搭车人一家感到十分亲切,于是带着他们畅游法国的名胜古迹,同时也是在向读者介绍法国各地的风俗人情。
费米娜文学奖评委主席、小说家菲利普·贝松说:“通过一次印象深刻的接触,作者西尔万·普吕多姆邀请我们周游了一次法国。”
美第西文学奖:《诱惑》
美第西斯文学奖得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15—18世纪的名门望族美第西家族,这个家族的卡特琳娜和玛丽远嫁法国,后来成为法国的两位王后。玛丽在发展文艺事业和扶植文学艺术家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2019年的美第西文学奖由法国作家吕克·朗凭借小说《诱惑》摘得桂冠。
吕克·朗(1956— )出生于法国西部城市叙雷纳。从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文学专业毕业后,到巴黎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教授美学课程。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吕克·朗不忘自幼喜爱的写作。从1988年发表首部小说《在地平线上旅游》至今,吕克·朗已出版小说12部和散文集5部。其中,小说《1600个肚子》(1998)、《印度人》(2001)、《结束旅行》(2006),散文《虚构的挑战:文學,怎么了》(2011)先后入选著名的《页码》丛书。为表彰吕克·朗对弘扬法国和世界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2017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艺术和文学军官勋章。
《诱惑》讲述了一个正在消失的世界的故事。主人公弗朗索瓦是法国里昂一位著名外科医生,50多岁,从小喜欢打猎。一年秋天,他来到里昂附近的森林打猎,突然在瞄准镜里发现了一只十六叉角的大鹿。他犹豫了,是打伤它还是打死它?最终他一枪打伤了大鹿。正在寻找受伤的大鹿时,他又发现一辆汽车停在山区的小路旁,打开车门,一眼认出坐在车里的人是他的女儿。弗朗索瓦有两个孩子,儿子马蒂厄在纽约工作,是精通风险投资的国际金融专家;女儿玛蒂尔德放弃医学院的学业,正在追求一个金发男孩儿,而这个男孩儿却是一个十分卑鄙的人。发现女儿后,弗朗索瓦放弃受伤的大鹿,把恐慌不安的女儿带到森林驿站。在驿站,弗朗索瓦又与儿子不期而遇……这是一个悲惨的周末,美景凝固在大雪之下。弗朗索瓦试图通过他的孩子来见证属于他的世界正在消失。
联盟文学奖:《有人情味的事》
作为初创时与费米娜文学奖对峙的文学奖,联盟文学奖的评委为十名清一色的男性记者,标榜男性的阅读趣味。该奖现已成为法国鼓励创新的一个重要文学奖项。
2019年卡丽娜·蒂尔(1972— )凭借新作《有人情味的事》而一举夺魁。蒂尔大学毕业后从事司法工作。2000年发表处女作 《考虑最坏的情况》,2001年出版的《禁止》荣获当年维佐文学奖,后被译成多种外文,并于2014年被改编为剧本。从此,蒂尔一发不可收,成为一位多产作家,至今已出版11部小说。其中,《一切靠母亲》(2003)、《控制》(2008)、《六个月,六天》(2010)先后获奖;2013年出版的《生命的谎言》(中文版本译为《谎言与命运》)以作者的视角,重审美国“9·11”事件以后的社会局势,获得广泛好评,入围费米娜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后又被英国、希腊、荷兰、德国、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等许多国家购买了版权。2016年法国文化部授予蒂尔艺术和文学军官勋章。
小说《有人情味的事》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法雷尔一家人,70岁的父亲让·法雷尔是法国著名政治记者,尽管“自私、自负、狂妄、好战”,但在强者耳边低声细语的他正逐渐变得衰老。克莱尔,比让小27岁的妻子,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和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已出版6部图书,其中包括34岁时撰写的《妇女的权力》。他们有一个儿子,叫亚历山大,在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学习,这是他们的骄傲。一切似乎都很成功。然而一天,亚当指控亚历山大强奸了他的女儿米拉,一切便发生了变化。于是,作者从这宗强奸案联系到1995年美国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与莫妮卡·莱温斯基的婚外恋,再联系并剖析当今美国性侵犯等社会问题。性与蹂躏的欲望,性与野蛮的冲动,是这部小说的核心。卡丽娜·蒂尔以此拷问当代世界,揭露司法机器的冷酷。联盟文学奖评委吉勒·马丁-肖菲耶评价说,《有人情味的事》直击当今世界,关注我们社会的创伤,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