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通往成功之门的钥匙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789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雨是用来润泽心灵的,正因如此,9月23日从清晨就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小雨,丝毫没有影响人力资源精英们求知的热情。8点钟,北京亮马桥饭店会议中心内,第二届“SHRM China 2014人力资源峰会”现场已座无虚席。
   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SHRM”)成立于1948年,总部位于美国,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协会。这次人力资源盛会,SHRM特邀曾担任多家财富一百强企业首席人才官的Ian Ziskin、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动关系学院研究主任Peter Bamberger、乐天集团中国总部董事长徐在允、SHRM全球业务发展副总裁Howard Wallack、中智集团副总经理程功、IBM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Horst Gallo、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时勘等嘉宾出席大会。
   峰会的主题是:人力资源创新、转型及未来。SHRM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兼董事总经理冉毅波致辞:“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点子、一个新产品或者一个新流程那么简单,创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无论是企业还是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要有创新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和鼓励创新的文化,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等方方面面。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许多特征,比如要有专业组织、道德准则、专业的研究和相应的支持体系以及资格认证。支持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资格认证也需要永续创新。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不仅仅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更多的是体现在员工敬业度的提升、幸福感的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等方面,创新以及人力资源的转型能够给员工、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价值,所以,通向未来成功之门的钥匙掌握在大家的手里。”
   此后,SHRM附属机构HRPS理事、财富一百强企业首席人才官Ian Ziskin和来自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动关系学院的Peter Bamberger博士,分别做了精彩的现场演讲;韩国乐天集团中国总部董事长徐在允,以中文介绍了乐天集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特点,虽然他的中文不够流利,但这一举动仍被嘉宾称赞为最具“文化融合”的表现。
   接下来,围绕“创新”这一主题,业界专家们全面探讨了在企业经营发展方式的调整、转型、整合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深层动因,员工队伍和职场环境的变化趋势,对建立创新机制、发展新型员工关系,吸引、保有、激励和培养高绩效的团队等做出了积极探索。专家们各抒己见,为与会者带来很多思考和感悟。
   下午的“圆桌讨论”环节以分会场形式呈现,HR们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各分会场的讨论涉及人力资源的多项前沿议题,如跨国人力资源战略与落地实施、新型人力资源专业资格认证、转型中的企业与组织发展、国际人才流动、IT技术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跃然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总结出工作的两类性质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方法,他将工作分成已经流程化与创新两类。他认为,这两类工作之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唯一的不同在于流程工作已经分解得很清楚,而创新工作正处于动态分解过程中,需要不断去调整。文教授强调:“不管是流程工作还是创新工作,要把它做好,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任务决定结构,结构决定人力资源。”文教授进一步说明,“在一个项目当中,当符合要求的员工很少而创新的时间成本很高时,关键是要找到完成任务的手段。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让平凡的人创造卓越的绩效,而我们要做的是把复杂的任务分解成最小单元,让每一个单元对人的要求最低,让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这样,连最平凡的人也能参与到创新中来。”
   其后,中智公司法律顾问周虎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出发,详细讲解了HR在处理劳动争议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主讲嘉宾还有来自思科、潍柴、隆平高科、飞利浦、亚马逊等企业的人力资源领袖。
   正如一位嘉宾所说,未来十年,对于每一位HR来说,是一个从此岸到达彼岸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被需要的人,一个勇于创新的人。当HR们掌握了创新这把“金钥匙”,一定可以拥抱变化、改变变化。
其他文献
NTCI,智慧成果的分享者  5月12日,由东软集团发起,国内首个聚焦人才资本管理与实践的平台性组织——东软慧鼎人才资本研究院(以下简称“NTCI”)在北京正式成立。NTCI聚集了包括美国领导管理发展中心(LMI)、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万达集团、佐佑咨询、Linkedin等国内外领先的专业人才资本管理咨询公司、顶级学者、全球知名企业等优势资源。  NTCI旨在促进全球最佳人力资源理论和实
“年轻人感觉不到战争的残酷,天天鼓动跟这个打一仗,跟那个打一仗,跟打电脑游戏似的。”崔永元说道,“我上网刷微博时,发现‘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言论基本占一半。”笔者接着小崔的话想说,“没头脑”是一种集体趋同效应的迷思,而“不高兴”并非先天匮乏快乐因子,而是对先天快乐因子开发乏力。身在职场多年,凡谈及“职场焦虑”,有人多指“老板有病”或工作氛围“不自在”,忽略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从自我管理层面上
有些人天生就是“列表狂”。我甚至认识一个做每件事之前都要“做一个列表”的人,一旦完成任务后,他可以立即在列表上划掉这个事项。我们的大脑很容易被一个清单或朗朗上口的缩写所“迷惑”,这会让我们逐渐远离批判性思维。我们的大脑喜欢列表,因为它使工作不至于太辛苦,因为我们自认为列表把繁重的工作都做了。  丹尼尔·卡内曼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并因进行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
当你看到这期杂志时,有个坏消息要告诉你:2015年就要结束了。相信有不少读者和小编一样,感觉壮志未酬。也有乐观的拖延症患者欢快地表示:“2015已然过去,2016还会远吗?”难怪人说拖延症患者容易出现“幻觉”,“今年指望明年好,明年还是一件破棉袄。”当然,你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不拖延,比如快递一到立马拆开,闹钟一响立即关掉,零食一开一扫即光。但对于有为青年来说,直面问题才是正确的态度。深受拖延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白译:我没见过能察见自己错误并能在内心自我责备的人。]——孔子《论语·公冶长篇》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论语·卫灵公》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论语·学而》  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子罕》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在人的情感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人若一旦陷入某种“执念”之中,往往会因“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或失去自我,或徒生烦恼。只要不囿于“执念”而善于“放下”,就一定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去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现代情感诗《在冬季里等待……》就体现了这样一种潇洒的生活态度和超然的爱情观。  从古至今,爱情都是中外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
主题词:协调·勤奋    在春节那次家族聚会上,我听说你升职了,当时心里很高兴,但由于人多交谈不便,我就没有说什么。现在写给你一些话,希望你在新任职位上,能在协调工作和自身勤奋方面注意一些事。  公司委任你为部门经理,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说明你以往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展示了相应的能力,此后万万不可就此春风得意、妄自尊大。你原来大多只从事单一工作,而现在却有所不同了。在新的岗位上你不仅要接受公司老总的
2014年11月20日,由国内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太和顾问主办,中国薪酬专业服务中心、中国信用人才服务中心、三人行HR公益学习论坛、第一资源、HRBAR等权威机构参与承办的中国人力资源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好雇主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兼中国好雇主评委会秘书长苏海南,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企业观察报》社长耿清智等权威专家和来自全国房地产
有些东西可能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现象,但却被我们总结成一般性的规律,而我们越是了解、认同这种规律,这种规律的作用似乎就更强烈了。职场“天花板”理论或许就有这样的效应,从而不断困惑着职场里的芸芸众生。  本期杂志我们从多个视角讨论“天花板”问题,以期让受到困扰的读者能有所觉醒,从容应对。面对很难说得清的职场“天花板”,有人认为有,有人却认为无,孰对孰错?  如果宁可信其有,也不必惊慌,只要能常怀以下
职涯规划培训的特点  如果说市场竞争进入了“微时代”,那么它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就是要进入一种“微自我”的状态,人力资源管理者有必要对员工个性多元性、差异化的“微自我”塑造进行培训和引导。谈到企业培训,其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但是,鲜有组织为员工提供针对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培训,即使有,多数时候也局限在新入职员工的极小范围。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是企业根据组织以及员工个人发展需要,为员工提供的沿着不同职业通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