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儿清口
人在小的时候,有些东西是不吃的。比如慈姑,避之若嫌。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谈到:“对慈姑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慈姑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慈姑,而且是不去慈姑的嘴子的,真难吃。”
长在水里的植物,叶子是可以用来观赏的,绿叶田田,慈姑深埋在淤泥之中,形似一只“逗号”。我每次品尝它,也觉得有一种淡淡的微苦。
再说药芹。碧绿的叶茎,润似翡翠。雨水洒在上面,晶莹欲滴,显得水嫩灵灵。车前子评丰子恺的文章,“像药芹,因了淡淡的药味,就解了水汽,厚了起来”,但药芹这道菜,因了其中有药味,小孩子不太欢喜。
芫荽,也叫“香菜”,碧绿的叶茎,洗净后,露出玉一样的根须。冬天的傍晚,每次看到外婆用香菜拌香干吃得津津有味,我却寻不到其中的香味,倒觉得有一种怪怪的味。
还有萝卜缨,洗净后在锅里用开水一焯,便切成琐碎的寸末,再淋上酱油、麻油,大人喜好的下酒菜,在孩子的味蕾品来却有一丝青涩。
小儿的口中是淡的。那时候,那些或大或小的簿簿小嘴中,含的是糖,棉花糖、薄荷糖、大白兔奶糖、扬州牛皮糖。
孩子喜欢的是甜,慈姑、药芹、芫荽、萝卜缨……它们虽然很平常,可骨子里却有一种让小孩子无所适从的味道。无论凉拌、水煮,还是爆炒、煲汤,都让小孩子无福消受。
芫荽含有许多挥发油,它的叶和茎有种特殊的香味,菜肴中加些芫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功效;萝卜缨的营养价值很高,性味甘苦平,功用消食理气;临水照花的植物慈姑,中医认为它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
增味、理气、生津、润肺,这些都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并不关心。
也许,菜就是一味药,每个人的际遇、心情、体质不同,喜欢的也不同。因此,林语堂说,“中国人对于食物,向来抱一种较为广泛的见解。所以对于食品和药物并不加以很明显的区别”。
孩子本来对味觉奢求不多,是尘俗中那些渐次而至的庸常与烦琐,让他们品尝到了成功或失败;得意或沮丧的麻辣味。有了经历和漂泊,后来正如汪曾祺在《四方食事》中所说,“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
汪曾祺曾夸海口,说他什么都吃,为此挨了朋友的两次“捉弄”。一次在家乡,他原先是不吃芫荽的,以为有臭虫味。有一天,家里开的中药铺请他去吃面,管事的弄了一大碗凉拌芫荽,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他一咬牙,吃了;苦瓜,原来也是不吃的。有一位诗人请他下小馆子,要了三个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请客的问他:“你不是什么都吃吗?”从此,就吃苦瓜了。
小儿清口,嫩嫩的樱桃小嘴,原本是清新的,气息如兰。品尝太多,口感慢慢变重,味蕾就适应了各种各样的味道。
乡下没有什么好吃的
我到乡下去,有个人在家里摆了桌子,请我吃饭,还讪讪地说,“呵呵,大老远地来,乡下没有什么好吃的。”
这个朋友,到屋后的围墙上去摘几根丝瓜。丝瓜碧绿碧绿的,丁丁当当,一根根挂着。摘丝瓜时,主人看见路边的一丛乱藤蔓上,缀着一嘟噜、一嘟噜,浅褐色的小圆果。一看,不知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山药豆,就一颗一颗地摘,摘回去,先煮了一道好喝的山药豆茶。
乡下没有什么好吃的?鸭屁股下,刚丢下的两只蛋,淡青色,热乎乎的,在锅台上一磕一碰,打在一只花碗里,搅碎、入葱花,放在饭锅内蒸,涨熟的蛋,虚虚松松,一调羹送到嘴边,软嫩香鲜。
我在镇上,见有人从船上搬来一口黝黑大锅,在河边支一个灶,舀入带有植物清香的河水,添入干柴,站在那儿卖。锅盖捂得严严实实,猛火在锅底传热,水汽冲击,花藕在锅里,“啪啪”乱响,让藕段和锅都微微颤动起来。
三伏天,长江边上进入了一年最热的季节。乡下人喜欢喝糁儿粥,大麦磨研的糁儿,粥在咕噜咕噜腾沸时,孱入锅中。煮开后,并不急于吃,而是置放在水中,让它慢慢地自然凉,待到冰冰凉时,喝糁儿粥就成了为酷暑里的清凉享受。这时候,粥薄如水,清亮得能够照见人的脸,一边喝粥,一边看天。
下雨天,摘篱芭墙上的紫葛叶最妙。紫葛叶,绿莹莹的,筋络清晰,一寸一寸地掐,掐回去用清水一冲、爆炒,或者做紫葛叶豆腐汤,微漾的汤色,宛若翡翠白玉。在古代,紫葛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落葵。汉乐府诗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说的是紫葛叶。炎夏在乡下喝紫葛叶汤,似有清凉古意。
农人坐在天井里,一颗一颗吮螺蛳。剪好的螺蛳,用花椒、八角,“哗啦、哗啦”喧响爆炒,入酱油、镇江香醋、绍兴黄酒,水煮。吮螺蛳是需要耐心的,他先要挺胸凸肚,运足中气,然后嘬起嘴,嗤溜嗤溜地吸,才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乡野美味。
有一次,在苏北水乡,见一根竹竿上,晃晃悠悠,吊着半网兜麻虾。湿漉漉的水珠,吧嗒、吧嗒,往下滴,像钟摆一样缓慢,落在竹竿下一片树叶上,竦竦作响,与网兜里的活麻虾,上下呼应,有丰子恺漫画神韵。
麻虾,芝麻大的虾,皮薄质软,几近透明。有个老头儿扛着一张网,慢悠悠地下河趟麻虾,捞了半网兜麻虾。做麻虾酱,要将水沥干,小麻虾用盐、酒腌,放坛密封,再放到阳光下晒。麻虾酱佐泡饭,其味鲜美。
遇到乡间的鲜,想到少年时,乡下姨妈家的“酱鲜豆”。每年秋后,姨妈将那些收获的黄豆放在竹匾里,摆太阳底下翻晒,最后将它们放在一只坛内闷酿,便做成了润黄的酱鲜豆。相比在洋快餐大行其道,铺天盖地的添加,来自食物内部。
在徽州,一个名叫柿木肽的山上,旅途上的早餐,我是在山坡一户人家悬空小楼上吃的。剁碎腌制的山辣椒有点咸,咸中有一丝辣,带出一道鲜,泉水煮的粥,一气吃了三碗。
乡下真没有什么好吃的。
月光抚摸的民间食物
有些东西你不吃不行。吃过了,才算抚摸过老城的掌心纹路。老城已经几千岁了,它的掌心是宽厚的,纹路清晰。月光抚摸下民间食物,有些许温热。 都有哪些好吃的?当然是最朴质、最本土、冒着热气的美食。
刘大爷的茵糕,用上好的大米磨做,松软香糯,不粘牙。除了米香外,那淡淡的桂花香很讨女孩子的喜欢。雪白的茵糕,晕一个玫红的小圆点,就像杨柳青年画上胖娃娃的眉心,点一颗红痣,据说皇帝都曾吃过。
有痣的食物,像人一样,有个性,内敛,或者张扬。
茵糕是文静的,需要旺火慢慢去蒸,水汽拂过的茵糕,一寸一寸地蓬松。刘大爷的茵糕摊是流动的,就支在一辆骑起来还“嘎吱、嘎吱”响的老旧三轮车上。茵糕、桂花糕、粉团……雪白粉嫩,胖嘟嘟,都一个个绵软甜糯地趴在刘大爷的小摊上。
刘大爷今年69岁了,做茵糕已做了30多年。每天上午在家里做,做好蒸熟了,带个红泥小火炉,摆在蒸笼里卖。
陪刘大爷闲聊时,有人买茵糕。掀开蒸笼盖,“呼”地水汽一下跑出来,烟雾缭绕,遮住了刘大爷半张慈祥的脸,也遮住了茵糕。
老城掌心的纹路,那些交叉、纠缠,纷乱繁杂,沟壑纵横,浅浅深深,绵长延伸,或长、或圆,蘸着芝麻、嵌着酥,各式各样的食物,连成线,构成老城的美食地图。
常师傅在他的小摊子前,用硬包装纸竖一小牌,上书:“常二首创,铁板豆腐”,其实那是吹的。小城的油炸臭干才出名哩,现在好多人重口味,臭干投其所好。一块臭干切成四小块,在油锅里翻滚,泛黄变酥后,用铁丝漏勺捞上,戳上一根竹签,淋上水辣椒,边走边吃。
铁板烤豆腐,烤的就是臭豆腐,它与本城的油炸臭干在锅里炸,是异曲同工,只不过,一个在油里滚,一个在铁板上烤。
小城最出名的鱼汤面和干丝,在老城的百年老店里,新城的新店做不出那个味道。鱼汤面的汤,用鳝鱼骨熬制。一锅汤熬上三四个小时,汤里的骨髓、胶原蛋白、鱼香鲜,被一股脑儿地调动出来。
吃头汤面,是那些早起的挑担卖菜、开出租车的人。这时候,就有人走进店里,用吴头楚尾的方言问一句:早茶格曾有呢?店家应答:有了。撒上碧绿的蒜末、胡椒粉,呼啦呼啦地吃面,佐一盘五味干丝。此时,半宵的劳顿,烟消云散。
小上海卤菜店的猪头肉,粉烂。招牌有些暗淡,可人家才不理会这些,生意好,才是真的好。你看,才下午四点半,日头大亮,就已生意盈门了。
要说小上海的老板娘,长得可真是好看,可人家不是本地人,安徽芜湖的。你瞧,人家从大老远的地方来,居然能和本地人抢猪头肉生意呢。
小城人喜欢在外地人面前吹嘘大炉烧饼。“龙虎斗”,它就是一只烧饼,厚厚的油酥里裹葱油,还有糖,咬一口,酥软,咂吧咂吧嘴,有点甜也有点咸。糖和葱的组合,发挥到极致。
住在老城掌心里的人,一定是清代书画家的邻居、明代小说家的老乡、宋朝宰相的街坊……有一次,写诗的陈老大买了一包猪头肉,请我在老公园的假山上喝酒,不小心,有一粒鸟粪,滴在陈老大头上,那叫一个“酷”。
我们这个地方,许多人对包子很挑剔。一笼面点里,有包子、烧卖、蒸饺、千层糕,叫“杂食”。从前功德林的包子,每天下午不排队吃不到,就算是出大价钱,也要排队。
包子里,嵌入蟹黄,叫加蟹包子。小时候,陈老大吃加蟹包子太性急,猛地一口咬下去,包子散了,蟹黄和汤油,流了一盘子。
包子好,不外乎馅好,面好,个头大。那个蒸笼码得有两米高,水汽氤氲的。问老板娘一下午卖多少包子?老板娘笑而不语。
老城的掌心是宽厚的,它与那些食物相生相伴数百年,并且允许它们一直存在下去。当然,有些食物消失了,老城没有挽留得住,只能目送它慢慢走远,消失于人们的生活。
没有消失的,是接地气的食物,在老城温热的掌心里,月光抚摸,它们只属于民间。
砧板时令
要白果树材质,木纹细腻,缭绕在厨房烟火里,每天都用它切菜。
这块木头有弹性,曾经是一棵树,春夏秋冬,那些叶菜,肥红绿瘦,砧板上有时令。
案上切茭白,窗外鹧鸪啼。茭白沾着细圆的水浮萍,先在砧板上被切成一个面,再斜切成丝,一缕条、一缕条的细丝。茭白在初夏上市,还吐着湖荡的水气。茭白躺在砧板上,两三棵,三四棵,随意疏疏摆放,旁边再配一把茎绿根白的小米葱,就构成了画家笔下的水墨小品,透露生活本意。
红苋菜也在初夏上市。红苋菜的根须老长、老长,砧板上切红苋菜,要把老根须剔掉,要不然红苋菜做成菜,显得菜老叶老。
红苋菜,地里浇水,温度高了,它就爆。下过雨,爆得更凶。红苋菜可以掐着吃,掐嫩叶头吃,而无需理会根须,这是自己种菜的好处。到了红苋菜挂穗,就老了,不再吃。
砧板时令,不求山林清供,刀鱼江鲜,它就是一个生活场景。
一淘箩青虾,搁砧板上,活蹦乱跳。雄虾长胡须,雌虾弯腰抱籽,从齐白石的宣纸上蹦出。菜市上的虾,是时令的虾;齐白石的虾,是艺术的虾。菜市上的虾,几十元一斤;齐白石的虾,一幅、七八只,卖1.2亿。
丝瓜,刨去皮,温润青绿。有一道菜:“丝瓜油条汤”,好多年没有吃过了,小时候外婆常做,有油条的软烂,丝瓜的清香。丝瓜是乡下亲戚送的,油条买的桥口那家油条店,现在丝瓜没有丝瓜的滋味。
小青南瓜、浑圆,黄圆南瓜、也浑圆。摆在砧板上,不吃,也好看。两只圆圆的瓜,在它们从藤上摘下来之前,互不相识。小青南瓜,挂在一架木栅栏上;黄圆南瓜,躺在一间旧房子的屋顶上。南瓜清妙可炒,也可蒸,还可以煮南瓜饭,味道清甜。
夏至吃苦瓜,苦瓜微苦,苦味钻到舌头下面。菜中要咸,要甜,也要点,用苦来调节味蕾。
癞葡萄,在砧板上一分为二。黄皮红瓤,吮它的籽肉,含在嘴里甜津津的。癞葡萄表面粗糙,被人常误作苦瓜,就连汪曾祺也不例外。汪曾祺说,“‘苦瓜’之名,我最初是从石涛的画上知道的……到了昆明,一看:哦,原来就是癞葡萄!”
这个世界有许多东西都很相似,比如,小螃蟹与小蟛蜞,癞葡萄与苦瓜……其实癞葡萄是癞葡萄,苦瓜是苦瓜,外形相近,基因不同,就像青蛙是青蛙,癞蛤蟆是癞蛤蟆,虽然它们在童年也很相似。癞葡萄是圆的,苦瓜是长的,长到一定的时侯,癞葡萄站立不动,苦瓜被地球引力不断拉长了。
到了伏夏,冬瓜一片片地切,切出了玉树临风,蝉上高枝。一个人口中有苦味,冬瓜海带汤最妥贴。如果嘴里寡淡,冬瓜汤里多放点盐。
做菜有其节奏和特点。小时候,外婆将青毛豆与狮子头合蒸,在白果树砧板上,将五花肉剁碎,剁成肉泥,弄得满屋噼啪作响。
袁枚《随园食单》说豆芽,“柔脆,余颇爱之。炒须熟烂。作料之味,才能融洽”;缸豆,“炒肉,临上时,去肉存豆。以极嫩者,抽去其筋。”这两个老相识,合夏韵,匍伏在砧板上。
有时会想,要是有个小菜园就好了,种一大片红苋菜,吃半个夏天。米饭泡汤,白米粒染成胭脂红,在碗里氤氲一片。
砧板是圆的,时令也是圆的,在一个圆形的空间里,时令与果蔬,不期而遇。
人在小的时候,有些东西是不吃的。比如慈姑,避之若嫌。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谈到:“对慈姑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慈姑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慈姑,而且是不去慈姑的嘴子的,真难吃。”
长在水里的植物,叶子是可以用来观赏的,绿叶田田,慈姑深埋在淤泥之中,形似一只“逗号”。我每次品尝它,也觉得有一种淡淡的微苦。
再说药芹。碧绿的叶茎,润似翡翠。雨水洒在上面,晶莹欲滴,显得水嫩灵灵。车前子评丰子恺的文章,“像药芹,因了淡淡的药味,就解了水汽,厚了起来”,但药芹这道菜,因了其中有药味,小孩子不太欢喜。
芫荽,也叫“香菜”,碧绿的叶茎,洗净后,露出玉一样的根须。冬天的傍晚,每次看到外婆用香菜拌香干吃得津津有味,我却寻不到其中的香味,倒觉得有一种怪怪的味。
还有萝卜缨,洗净后在锅里用开水一焯,便切成琐碎的寸末,再淋上酱油、麻油,大人喜好的下酒菜,在孩子的味蕾品来却有一丝青涩。
小儿的口中是淡的。那时候,那些或大或小的簿簿小嘴中,含的是糖,棉花糖、薄荷糖、大白兔奶糖、扬州牛皮糖。
孩子喜欢的是甜,慈姑、药芹、芫荽、萝卜缨……它们虽然很平常,可骨子里却有一种让小孩子无所适从的味道。无论凉拌、水煮,还是爆炒、煲汤,都让小孩子无福消受。
芫荽含有许多挥发油,它的叶和茎有种特殊的香味,菜肴中加些芫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功效;萝卜缨的营养价值很高,性味甘苦平,功用消食理气;临水照花的植物慈姑,中医认为它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
增味、理气、生津、润肺,这些都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并不关心。
也许,菜就是一味药,每个人的际遇、心情、体质不同,喜欢的也不同。因此,林语堂说,“中国人对于食物,向来抱一种较为广泛的见解。所以对于食品和药物并不加以很明显的区别”。
孩子本来对味觉奢求不多,是尘俗中那些渐次而至的庸常与烦琐,让他们品尝到了成功或失败;得意或沮丧的麻辣味。有了经历和漂泊,后来正如汪曾祺在《四方食事》中所说,“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
汪曾祺曾夸海口,说他什么都吃,为此挨了朋友的两次“捉弄”。一次在家乡,他原先是不吃芫荽的,以为有臭虫味。有一天,家里开的中药铺请他去吃面,管事的弄了一大碗凉拌芫荽,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他一咬牙,吃了;苦瓜,原来也是不吃的。有一位诗人请他下小馆子,要了三个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请客的问他:“你不是什么都吃吗?”从此,就吃苦瓜了。
小儿清口,嫩嫩的樱桃小嘴,原本是清新的,气息如兰。品尝太多,口感慢慢变重,味蕾就适应了各种各样的味道。
乡下没有什么好吃的
我到乡下去,有个人在家里摆了桌子,请我吃饭,还讪讪地说,“呵呵,大老远地来,乡下没有什么好吃的。”
这个朋友,到屋后的围墙上去摘几根丝瓜。丝瓜碧绿碧绿的,丁丁当当,一根根挂着。摘丝瓜时,主人看见路边的一丛乱藤蔓上,缀着一嘟噜、一嘟噜,浅褐色的小圆果。一看,不知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山药豆,就一颗一颗地摘,摘回去,先煮了一道好喝的山药豆茶。
乡下没有什么好吃的?鸭屁股下,刚丢下的两只蛋,淡青色,热乎乎的,在锅台上一磕一碰,打在一只花碗里,搅碎、入葱花,放在饭锅内蒸,涨熟的蛋,虚虚松松,一调羹送到嘴边,软嫩香鲜。
我在镇上,见有人从船上搬来一口黝黑大锅,在河边支一个灶,舀入带有植物清香的河水,添入干柴,站在那儿卖。锅盖捂得严严实实,猛火在锅底传热,水汽冲击,花藕在锅里,“啪啪”乱响,让藕段和锅都微微颤动起来。
三伏天,长江边上进入了一年最热的季节。乡下人喜欢喝糁儿粥,大麦磨研的糁儿,粥在咕噜咕噜腾沸时,孱入锅中。煮开后,并不急于吃,而是置放在水中,让它慢慢地自然凉,待到冰冰凉时,喝糁儿粥就成了为酷暑里的清凉享受。这时候,粥薄如水,清亮得能够照见人的脸,一边喝粥,一边看天。
下雨天,摘篱芭墙上的紫葛叶最妙。紫葛叶,绿莹莹的,筋络清晰,一寸一寸地掐,掐回去用清水一冲、爆炒,或者做紫葛叶豆腐汤,微漾的汤色,宛若翡翠白玉。在古代,紫葛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落葵。汉乐府诗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说的是紫葛叶。炎夏在乡下喝紫葛叶汤,似有清凉古意。
农人坐在天井里,一颗一颗吮螺蛳。剪好的螺蛳,用花椒、八角,“哗啦、哗啦”喧响爆炒,入酱油、镇江香醋、绍兴黄酒,水煮。吮螺蛳是需要耐心的,他先要挺胸凸肚,运足中气,然后嘬起嘴,嗤溜嗤溜地吸,才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乡野美味。
有一次,在苏北水乡,见一根竹竿上,晃晃悠悠,吊着半网兜麻虾。湿漉漉的水珠,吧嗒、吧嗒,往下滴,像钟摆一样缓慢,落在竹竿下一片树叶上,竦竦作响,与网兜里的活麻虾,上下呼应,有丰子恺漫画神韵。
麻虾,芝麻大的虾,皮薄质软,几近透明。有个老头儿扛着一张网,慢悠悠地下河趟麻虾,捞了半网兜麻虾。做麻虾酱,要将水沥干,小麻虾用盐、酒腌,放坛密封,再放到阳光下晒。麻虾酱佐泡饭,其味鲜美。
遇到乡间的鲜,想到少年时,乡下姨妈家的“酱鲜豆”。每年秋后,姨妈将那些收获的黄豆放在竹匾里,摆太阳底下翻晒,最后将它们放在一只坛内闷酿,便做成了润黄的酱鲜豆。相比在洋快餐大行其道,铺天盖地的添加,来自食物内部。
在徽州,一个名叫柿木肽的山上,旅途上的早餐,我是在山坡一户人家悬空小楼上吃的。剁碎腌制的山辣椒有点咸,咸中有一丝辣,带出一道鲜,泉水煮的粥,一气吃了三碗。
乡下真没有什么好吃的。
月光抚摸的民间食物
有些东西你不吃不行。吃过了,才算抚摸过老城的掌心纹路。老城已经几千岁了,它的掌心是宽厚的,纹路清晰。月光抚摸下民间食物,有些许温热。 都有哪些好吃的?当然是最朴质、最本土、冒着热气的美食。
刘大爷的茵糕,用上好的大米磨做,松软香糯,不粘牙。除了米香外,那淡淡的桂花香很讨女孩子的喜欢。雪白的茵糕,晕一个玫红的小圆点,就像杨柳青年画上胖娃娃的眉心,点一颗红痣,据说皇帝都曾吃过。
有痣的食物,像人一样,有个性,内敛,或者张扬。
茵糕是文静的,需要旺火慢慢去蒸,水汽拂过的茵糕,一寸一寸地蓬松。刘大爷的茵糕摊是流动的,就支在一辆骑起来还“嘎吱、嘎吱”响的老旧三轮车上。茵糕、桂花糕、粉团……雪白粉嫩,胖嘟嘟,都一个个绵软甜糯地趴在刘大爷的小摊上。
刘大爷今年69岁了,做茵糕已做了30多年。每天上午在家里做,做好蒸熟了,带个红泥小火炉,摆在蒸笼里卖。
陪刘大爷闲聊时,有人买茵糕。掀开蒸笼盖,“呼”地水汽一下跑出来,烟雾缭绕,遮住了刘大爷半张慈祥的脸,也遮住了茵糕。
老城掌心的纹路,那些交叉、纠缠,纷乱繁杂,沟壑纵横,浅浅深深,绵长延伸,或长、或圆,蘸着芝麻、嵌着酥,各式各样的食物,连成线,构成老城的美食地图。
常师傅在他的小摊子前,用硬包装纸竖一小牌,上书:“常二首创,铁板豆腐”,其实那是吹的。小城的油炸臭干才出名哩,现在好多人重口味,臭干投其所好。一块臭干切成四小块,在油锅里翻滚,泛黄变酥后,用铁丝漏勺捞上,戳上一根竹签,淋上水辣椒,边走边吃。
铁板烤豆腐,烤的就是臭豆腐,它与本城的油炸臭干在锅里炸,是异曲同工,只不过,一个在油里滚,一个在铁板上烤。
小城最出名的鱼汤面和干丝,在老城的百年老店里,新城的新店做不出那个味道。鱼汤面的汤,用鳝鱼骨熬制。一锅汤熬上三四个小时,汤里的骨髓、胶原蛋白、鱼香鲜,被一股脑儿地调动出来。
吃头汤面,是那些早起的挑担卖菜、开出租车的人。这时候,就有人走进店里,用吴头楚尾的方言问一句:早茶格曾有呢?店家应答:有了。撒上碧绿的蒜末、胡椒粉,呼啦呼啦地吃面,佐一盘五味干丝。此时,半宵的劳顿,烟消云散。
小上海卤菜店的猪头肉,粉烂。招牌有些暗淡,可人家才不理会这些,生意好,才是真的好。你看,才下午四点半,日头大亮,就已生意盈门了。
要说小上海的老板娘,长得可真是好看,可人家不是本地人,安徽芜湖的。你瞧,人家从大老远的地方来,居然能和本地人抢猪头肉生意呢。
小城人喜欢在外地人面前吹嘘大炉烧饼。“龙虎斗”,它就是一只烧饼,厚厚的油酥里裹葱油,还有糖,咬一口,酥软,咂吧咂吧嘴,有点甜也有点咸。糖和葱的组合,发挥到极致。
住在老城掌心里的人,一定是清代书画家的邻居、明代小说家的老乡、宋朝宰相的街坊……有一次,写诗的陈老大买了一包猪头肉,请我在老公园的假山上喝酒,不小心,有一粒鸟粪,滴在陈老大头上,那叫一个“酷”。
我们这个地方,许多人对包子很挑剔。一笼面点里,有包子、烧卖、蒸饺、千层糕,叫“杂食”。从前功德林的包子,每天下午不排队吃不到,就算是出大价钱,也要排队。
包子里,嵌入蟹黄,叫加蟹包子。小时候,陈老大吃加蟹包子太性急,猛地一口咬下去,包子散了,蟹黄和汤油,流了一盘子。
包子好,不外乎馅好,面好,个头大。那个蒸笼码得有两米高,水汽氤氲的。问老板娘一下午卖多少包子?老板娘笑而不语。
老城的掌心是宽厚的,它与那些食物相生相伴数百年,并且允许它们一直存在下去。当然,有些食物消失了,老城没有挽留得住,只能目送它慢慢走远,消失于人们的生活。
没有消失的,是接地气的食物,在老城温热的掌心里,月光抚摸,它们只属于民间。
砧板时令
要白果树材质,木纹细腻,缭绕在厨房烟火里,每天都用它切菜。
这块木头有弹性,曾经是一棵树,春夏秋冬,那些叶菜,肥红绿瘦,砧板上有时令。
案上切茭白,窗外鹧鸪啼。茭白沾着细圆的水浮萍,先在砧板上被切成一个面,再斜切成丝,一缕条、一缕条的细丝。茭白在初夏上市,还吐着湖荡的水气。茭白躺在砧板上,两三棵,三四棵,随意疏疏摆放,旁边再配一把茎绿根白的小米葱,就构成了画家笔下的水墨小品,透露生活本意。
红苋菜也在初夏上市。红苋菜的根须老长、老长,砧板上切红苋菜,要把老根须剔掉,要不然红苋菜做成菜,显得菜老叶老。
红苋菜,地里浇水,温度高了,它就爆。下过雨,爆得更凶。红苋菜可以掐着吃,掐嫩叶头吃,而无需理会根须,这是自己种菜的好处。到了红苋菜挂穗,就老了,不再吃。
砧板时令,不求山林清供,刀鱼江鲜,它就是一个生活场景。
一淘箩青虾,搁砧板上,活蹦乱跳。雄虾长胡须,雌虾弯腰抱籽,从齐白石的宣纸上蹦出。菜市上的虾,是时令的虾;齐白石的虾,是艺术的虾。菜市上的虾,几十元一斤;齐白石的虾,一幅、七八只,卖1.2亿。
丝瓜,刨去皮,温润青绿。有一道菜:“丝瓜油条汤”,好多年没有吃过了,小时候外婆常做,有油条的软烂,丝瓜的清香。丝瓜是乡下亲戚送的,油条买的桥口那家油条店,现在丝瓜没有丝瓜的滋味。
小青南瓜、浑圆,黄圆南瓜、也浑圆。摆在砧板上,不吃,也好看。两只圆圆的瓜,在它们从藤上摘下来之前,互不相识。小青南瓜,挂在一架木栅栏上;黄圆南瓜,躺在一间旧房子的屋顶上。南瓜清妙可炒,也可蒸,还可以煮南瓜饭,味道清甜。
夏至吃苦瓜,苦瓜微苦,苦味钻到舌头下面。菜中要咸,要甜,也要点,用苦来调节味蕾。
癞葡萄,在砧板上一分为二。黄皮红瓤,吮它的籽肉,含在嘴里甜津津的。癞葡萄表面粗糙,被人常误作苦瓜,就连汪曾祺也不例外。汪曾祺说,“‘苦瓜’之名,我最初是从石涛的画上知道的……到了昆明,一看:哦,原来就是癞葡萄!”
这个世界有许多东西都很相似,比如,小螃蟹与小蟛蜞,癞葡萄与苦瓜……其实癞葡萄是癞葡萄,苦瓜是苦瓜,外形相近,基因不同,就像青蛙是青蛙,癞蛤蟆是癞蛤蟆,虽然它们在童年也很相似。癞葡萄是圆的,苦瓜是长的,长到一定的时侯,癞葡萄站立不动,苦瓜被地球引力不断拉长了。
到了伏夏,冬瓜一片片地切,切出了玉树临风,蝉上高枝。一个人口中有苦味,冬瓜海带汤最妥贴。如果嘴里寡淡,冬瓜汤里多放点盐。
做菜有其节奏和特点。小时候,外婆将青毛豆与狮子头合蒸,在白果树砧板上,将五花肉剁碎,剁成肉泥,弄得满屋噼啪作响。
袁枚《随园食单》说豆芽,“柔脆,余颇爱之。炒须熟烂。作料之味,才能融洽”;缸豆,“炒肉,临上时,去肉存豆。以极嫩者,抽去其筋。”这两个老相识,合夏韵,匍伏在砧板上。
有时会想,要是有个小菜园就好了,种一大片红苋菜,吃半个夏天。米饭泡汤,白米粒染成胭脂红,在碗里氤氲一片。
砧板是圆的,时令也是圆的,在一个圆形的空间里,时令与果蔬,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