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考)人的时节?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bill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熏风荡荡的6月开始,全中国就进入了“烤(考)人时节”:先是兩天大考,继而抓心挠肝地等待分数,继而全家总动员填报志愿,继而没招没落儿地盼着通知,继而……
  有些阅历者都知道,国人古来有“人生四大喜”: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中国文字是奇妙的。这“人生四大喜”,每则后面加缀两个字,便成了“人生四大悲”:
  金榜题名时——重名;
  洞房花烛夜——隔壁;
  久旱逢甘霖——几滴;
  他乡遇故知——仇敌。
  不必细究这“人生四大喜”的“后缀”是否“合辙押韵”,引发世人兴致的是,金榜题名或重名所带来的冰火两重天的境遇(这可是当今社会尤其是横亘整个夏季的最大热点呢)。
  未能金榜题名,便有了另一句成语:名落孙山。
  打从隋唐开科取士,宋明以降,“高考”似乎越来越影响江山社稷了。到了当下,每年的高考都似乎在画学子的“理想前景图”,也在圆天下父母的“望子成龙梦”——一进6月,老天爷悬下一张考卷,要考莘莘学子,也在考为人父母者,考整个社会。
  高考似乎成了独木桥,考得好奖励旅游,天上水下,可以疯个天南地北;考不中天的颜色都是黑的,称“黑六月”。
  为了消解六月的“黑色”,近年来,社会各界动了不少脑筋,为“状元及第”降温甚至“重新估价”,便在高考后成了平面媒体和各种媒介一个阶段的“主打内容”。
  有引经据典者,伴之“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的诘问。据称,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正式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止科举的近1300年间,有案可稽、有名有姓的状元共计552人(有歧义),但真正留名青史者屈指可数。武状元名世者唐代的郭子仪,文状元则属明代的文天祥,再有清朝二三人,而绝大多数的状元,的确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无闻了。
  有总结现实者,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有点骇人听闻:32年来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竟无一人成才!
  怎么叫成才呢?“报告”称,在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中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专家中也难觅状元身影……
  其实,状元及第与名落孙山,看似两极,却是一事之两面。鼓励落榜者尽早走出阴霾,告之“条条道路通罗马”,没必要贬损“科科出状元”。
  在中国,状元总是一个闪着灵光、令人目眩的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因此人们希望状元常胜不败,“高考状元”顺理成章变成“职场状元”。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一旦发现状元大热天也光膀子,路遇美色也频频注目,便非议丛生,甚至愤懑抨击,实在没有什么理由。
  当然,现在对金榜题名者的“捧杀”确实成为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痼疾。但是,在这一问题上分明又显现出国人的一个老毛病:往往以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为高考失意者解脱,便炒作状元往往“江郎才尽”,是高分低能的代表……
  而细翻上述“报告”可见,大部分状元其实在各自岗位上还是做出了不错的成绩的,只不过没能做成所谓“杰出企业家”或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等罢了。
  高考不是“病”,即使带来“社会病”,亦足可医之。一方面,将高考状元请下神坛,以平常心待之;另一方面,让高考落榜者放松心情,尽早开启自己的选择,追求自己另途的辉煌。如此,我们大家方可真正谈谈生活幸福指数,别再受这六月的炙烤之苦了吧。
  【佚 名/图】
其他文献
有件小事一直在我心里。   16年前,我在北京,要写一个跟奶品有关的采访,联系了一家牛奶企业的员工,她的职责是在各地超市培训销售员。当时正是严冬,我转了好几道车才找到她的住处,要先穿过一个放着巨大音量音乐的超市,上楼后再经过一个震天动地的游戏机厅,昏黑的楼道里,前面又出现一个陡峭楼梯,直通阁楼。   她在阁楼房间门口招呼我,一进门,灯一开,我意外地放松下来:全色調是带着暖意的橘黄色,像一只睡得
期刊
常读史书,偶见清官格外钦羡,因为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时代,清官委实是凤毛麟角。近览《明史》,杨溥和范理的清廉事迹值得一书。   杨溥(1372年-1446年),字弘济,号南杨,谥文定,明朝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兼英殿大学士,是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之一,与杨荣、杨士奇史称“三杨”,共同“俾辅帝王,天下清平,朝无失政”。《明史》如此评价杨溥:“溥质直廉静,无城府,性恭谨。时谓士奇有学行,荣有才
期刊
时常可以在小区花园里听到两个阿婆聊天:侬退休工资多少?我4000出头一点。我跟侬差不多,4400。啊呀,够用就可以了,阿拉心又不黑。是呀是呀,够用就可以了,要钞票多,是没有底的,过年前政府还发了650块,够用了。   我在小学门口等候放学的小孩,却从来没有听见两个白领妈妈在一起谈论“够用就可以了”之类的话题。有两位妈妈聊天如下:我领了儿子还要赶到外头补课,一节课200块,两节课400块就没了,补课
期刊
朱长官要做两个样式规格相同的橱柜,找来了张木匠和李木匠,要他俩一人做一个。   张木匠因家务脱不开身,拿了图纸,运了木料,在自己的家中加工,李木匠在朱长官的府邸做活。   朱长官一天到晚看在李木匠身边,嘴巴唠叨没完,一会儿说尺寸长了,要缩;一会儿说尺寸短了,要换料;一会儿又说式样不妥,要翻工,经常弄得李木匠左右为难,哭笑不得。   一个星期后,张木匠给朱长官送来了橱柜。朱长官看了,称心如意,
期刊
让了解的人和关心的人参与评判  吴兰友(山东聊城)   2020年12月下《杂文月刊》刊登一文《莫让变味的网络评比空耗基层精力》,批评目前广泛存在的网络投票评比现象。文末呼吁,变味的网络评比之风当刹,别再让这种形式主义噱头徒增基层负担,消耗基层干部的干事精力。   说实话,网络投票对被评对象的客观评价有多大意义,评比组织者也未必认可,因为投票者多是参评者拉来的,即便有少数自愿投票者,又对参评者
期刊
在女儿的语文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可不是嘛,读一本书,就是去串门儿。   读一本新书,是串门儿。就像对门搬来了新邻居,常常怀着好奇的心张望着,假装在楼道里邂逅,期望能聊上几句。终于,有一天,相视而笑,打了招呼,相互认识。又终于,邻居邀请你进门小坐。读一本新书,我往往首先要打量一番——封面、内页,粗略地看看目录、序言以及后记。等到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翻看,就像是听邻
期刊
作家张曼菱曾在某大学对学生们说:“并不是你们真的比你们的同学优越,聪明,有天才,有前途,你们才坐在这里。而是你们比你们的同学更能够接受压抑,配合压抑,与压抑你们的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配合、服从,压抑了你们青春的个性,是这种对压抑的服从,使你们通过了考试机器,使你们得了高分……我称之为‘压抑的胜利’。”  這种“压抑的胜利”,不仅限于考大学。学场、职场、官场、社会,哪个不压抑?哪个不是压抑的胜利?
期刊
午间,逛商场。邂逅一位面善的老年男士,彼此点头,赶在他露出微笑前我想起“他是谁”——同在一个小区,但不同的大楼,几天前我在小区门口找快递件时,帮他搬动过一个大纸箱,但无进一步交往。他说:吃了没?我顺口说:谢谢!吃了,你呢?他说,也吃了……   其实我没吃。客套而已,即使我说“还没呢”,对方也不会请我进五步外的“酸菜鱼快餐”。他这一提醒,倒让我马上感到饿,遂在一家以“现做饺子”为号召的小馆子落座,
期刊
切菜,伤了手,血冒了出来,直呼“创可贴,创可贴”。家里备得最多的就是创可贴,经常切菜时胡思乱想就伤了手。喊声惹出的动静是,先后有三个人涌向厨房:儿子,老公,老母亲。   “我的天,老妈,人肉不能吃,这是基本常识。不管谁的肉,一律都不能吃,哪怕亲妈的!”儿子装出一脸夸张的惊恐,对于我的低能行为,他已见怪不怪了。   “赶紧把你不要的肉皮挑出来扔掉,不敢因为一点皮坏了一盘菜。”老公又开始贫嘴,他已
期刊
提到唐太宗李世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贞观之治”。作为一任皇帝在20多年的执政生涯中能留下这么一段治国理政的华章,而且得到后世的公认,确实是非常了不起。  不过我对李世民最感兴趣的不是他创造的“贞观之治”。此类盛世华章,他之前有过“文景之治”,之后也有“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无论前篇后篇,大抵离不了民富国强、天下太平之流。关键是这般盛世多是昙花一现,基本上属于“断章残篇”,让后人浩叹长嗟。  我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