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治”是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开展积极的综合教学,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德育的目标。因此,要实现“以德育人”的根本目标,必须重视小学德育与法治课程的设置。
关键词:小学;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作用和价值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还不够健全,主要出于萌芽阶段,可塑性较强。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整体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但是在实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只注重智育、体育教学,很少进行德育教学,导致学生的德育水平较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难以实现,所以,只有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德育教育,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利于培养有信念、懂法治的全面性人才。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与道德共同成长。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转变教学地位和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设计一些更贴近学生的实践互动,运用科学的教育和评价方式,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价值。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来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选用不同的教学案例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着全面的了解,包括每一位学生的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大化发现学生行为下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教育,并开展针对性教学,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参考文献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教学中,基于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网络,且网络安全意识不强,更容易被一些网络游戏和言论所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既不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基于此背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次“网络安全”的学习课,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并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全面向学生讲解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学会正确防范网络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只有基于学生的生活,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创建家校互动课堂。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在学校开展,还需要家校携手形成合力,实现对学生全方面教育。家庭是学生除了学习外,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且家长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具有间接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德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发挥好家长的作用和价值,实现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无缝隙衔接,并注重对家长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让家长成为孩子的老师,实现家长、学生之间双互动教学,借助家长的作用,实现家长带动学生,学生激励家长,两者之间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全面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我爱我家”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更无法理解父母浓浓的爱意,因此开展以“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班级内体验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的辛劳,这样才会体会自己的生活来之不易,在平凡的日子有父母的支撑。这种角色互换的主题活动,才能让双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才会不断纠正自己的形成,最终提高父母、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是新课标改革背景下,一种最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有效提升课堂教育效果,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创设德育教学情境,并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确保德育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德育教学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各个地区的爱护环境宣传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借此向学生宣传德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结合教材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可播放一些违反道德观念的视频,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了解到德育的基本内容,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该学科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创建家校互动课堂,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朱校梧.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9(12):230
[2]张金科.立德树人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活化探索[J].教师,2019(33):97-98
[3]杨肇文,尤吉.以美立身立德树人一浅谈"美"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路径[J].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19(11):21-23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安临站镇东陆房小学)
关键词:小学;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作用和价值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还不够健全,主要出于萌芽阶段,可塑性较强。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整体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但是在实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只注重智育、体育教学,很少进行德育教学,导致学生的德育水平较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难以实现,所以,只有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德育教育,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利于培养有信念、懂法治的全面性人才。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与道德共同成长。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转变教学地位和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设计一些更贴近学生的实践互动,运用科学的教育和评价方式,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价值。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来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选用不同的教学案例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着全面的了解,包括每一位学生的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大化发现学生行为下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教育,并开展针对性教学,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参考文献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教学中,基于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网络,且网络安全意识不强,更容易被一些网络游戏和言论所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既不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基于此背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次“网络安全”的学习课,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并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全面向学生讲解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学会正确防范网络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只有基于学生的生活,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创建家校互动课堂。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在学校开展,还需要家校携手形成合力,实现对学生全方面教育。家庭是学生除了学习外,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且家长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具有间接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德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发挥好家长的作用和价值,实现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无缝隙衔接,并注重对家长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让家长成为孩子的老师,实现家长、学生之间双互动教学,借助家长的作用,实现家长带动学生,学生激励家长,两者之间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全面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我爱我家”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更无法理解父母浓浓的爱意,因此开展以“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班级内体验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的辛劳,这样才会体会自己的生活来之不易,在平凡的日子有父母的支撑。这种角色互换的主题活动,才能让双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才会不断纠正自己的形成,最终提高父母、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是新课标改革背景下,一种最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有效提升课堂教育效果,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创设德育教学情境,并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确保德育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德育教学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各个地区的爱护环境宣传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借此向学生宣传德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结合教材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可播放一些违反道德观念的视频,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了解到德育的基本内容,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该学科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创建家校互动课堂,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朱校梧.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9(12):230
[2]张金科.立德树人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活化探索[J].教师,2019(33):97-98
[3]杨肇文,尤吉.以美立身立德树人一浅谈"美"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路径[J].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19(11):21-23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安临站镇东陆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