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下面就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活化课堂教学的策略介绍如下:
一、 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活化数学课堂教学
在数学探索式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简单“归一”问题应用题时,教师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要求很快测算出全班50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大约一共能口算多少道题,怎么来测算呢?学生讨论后,争相回答。
生1:可以先统计全班每位同学一分钟口算的题数,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2:这样做太麻烦了,我只要先测出一位同学一分钟口算的题数,再乘以50就可以了。
生3:这个办法不可取,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算得快,算出的得数就太大了;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算得慢,算出的得数就太小了。
学生都认为第三位同学说得有道理,怎么办呢?这时,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可以先测出几位同学算的题数,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后再乘以50。”大家认为这个办法好。接着师生一起选出有代表性的7位同学进行口算题测试,经统计一分钟内7位同学共口算98道题。照这样计算,全班50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共能口算多少道题?由于这道题是师生共同探讨建构的,所以学生对例题的结构、数学关系了如指掌,很快就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方法。
二、用学生生活经验活化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要学有用的数学,才能将学到的数学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比一比”“认位置”“统计”这类内容特别感兴趣,因为平常都能接触到,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故教师设计问题要符合实际,比如在“比高矮”中有道题:小朋友和坐在轮椅上的病人比高矮哪个高?在高的下面画上横线。他学生经验告诉,比高矮要站起来比。又比如“轻重”中有道题是让学生比较气球和皮球的轻重,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可以很容易得出“大的不一定重”这一结论。让学生善于利用生活经验,还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使用数学。在“得数是6、7的加法”中,我在最后环节出一道综合题:创设了学生用7元钱到超市买文具的情境,各种文具由1元至7元不等,对这熟悉的问题,学生踊跃提出各种方案,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而且增强了应用意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山下渡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一、 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活化数学课堂教学
在数学探索式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简单“归一”问题应用题时,教师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要求很快测算出全班50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大约一共能口算多少道题,怎么来测算呢?学生讨论后,争相回答。
生1:可以先统计全班每位同学一分钟口算的题数,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2:这样做太麻烦了,我只要先测出一位同学一分钟口算的题数,再乘以50就可以了。
生3:这个办法不可取,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算得快,算出的得数就太大了;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算得慢,算出的得数就太小了。
学生都认为第三位同学说得有道理,怎么办呢?这时,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可以先测出几位同学算的题数,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后再乘以50。”大家认为这个办法好。接着师生一起选出有代表性的7位同学进行口算题测试,经统计一分钟内7位同学共口算98道题。照这样计算,全班50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共能口算多少道题?由于这道题是师生共同探讨建构的,所以学生对例题的结构、数学关系了如指掌,很快就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方法。
二、用学生生活经验活化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要学有用的数学,才能将学到的数学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比一比”“认位置”“统计”这类内容特别感兴趣,因为平常都能接触到,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故教师设计问题要符合实际,比如在“比高矮”中有道题:小朋友和坐在轮椅上的病人比高矮哪个高?在高的下面画上横线。他学生经验告诉,比高矮要站起来比。又比如“轻重”中有道题是让学生比较气球和皮球的轻重,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可以很容易得出“大的不一定重”这一结论。让学生善于利用生活经验,还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使用数学。在“得数是6、7的加法”中,我在最后环节出一道综合题:创设了学生用7元钱到超市买文具的情境,各种文具由1元至7元不等,对这熟悉的问题,学生踊跃提出各种方案,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而且增强了应用意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山下渡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