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点的筛选和讲解,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验阅读的魅力。在英语学习当中应该培养学生对英文名著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感,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名著阅读;初中英语;语感
【作者简介】谢永仙,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空港中学。
一、阅读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 阅读, 再阅读。”我们常说的“读史使人明智”也是这个原因,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阅读的内容通常是具有极强“可考性”的实用信息,在这些文章当中会介绍人物、时间、历史、道理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阅读,就连对世界名著的阅读也是为了能够在考试当中拿到相关考题的分数而进行。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感,也无法感受到优美的文学作品给人带来的震撼。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思想上进行交流获得共鸣的过程,通过阅读能够带读者回溯书中的那段历史,重现那些情景,让那些发生过的事情以一个直观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通过故事讲那些沉淀下来的喜怒哀乐、生死荣辱娓娓道来。这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方法。阅读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和启迪,对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构建的帮助是其他方法所不能媲美的。
二、学习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1.素质教育下的英语阅读。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和老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能够应对学生生涯中大大小小的考试,学生对知识点未必能做到融会贯通,但是对于考点确能牢记于心;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综合实力的人才而非考试机器。那么英语作为必学学科之一,在教学方法上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素质教育下的英语阅读应该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填充。英语阅读并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考试手段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它应该是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文化和世界的要是。进行英语阅读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见闻,从文学作品作品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2.培养兴趣,阅读经典。想要掌握英语,最重要的是要运用英语思维进行交流和阅读。对语言的联系和使用是提升外语水平的关键,在初中英语课本和学习中,更偏重于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训练。然而,初中生正处于对世界轮廓有简单认知,极富探索精神的年龄,他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满足心智发展的需求。
在此之下,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传世名著无不是因为其文字优美、立意深远而流传至今,学生在对名著进行阅读时,不仅能够接受书本中的文化熏陶,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还能够通过直接感受英文的叙事方式和语言思维,来培养语感牢固学习的基础。因此,阅读英文文学作品,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方法。
3.英文文学阅读要从易到难。在初中阶段也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好奇和绝佳的记忆力,但是在学习过程当中也还是会出现畏难心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英文简易读物开始,慢慢加深阅读难度。教师要对学生阅读的作品的难易程度进行把控,要选择符合学生当下知识水平的读物。
三、用语感阅读法阅读名著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深处某一语言环境或进行某一语言的训练,能够对语言的文字、口语和书面符号有迅速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语感阅读法是通过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世界。在语感阅读法中更注重的是对英语拼接拼接规律的掌握。运用语感阅读法进行阅读时可以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来提高自己的断句能力。
运用语感阅读法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计划,把握教学节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和对作品的理解。如在学生阅读小说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小组分别扮演小说内容的不同部分,学生要选择自己的角色并牢记台词,上课时进行表演并让各小组进行比赛,这样不仅能够寓教于乐,还能够讓学生通过背台词的方式更加深了对文学内容的记忆,将学生置身小说的环境当中,更好的理解书本中所表达的精神内涵。
还可以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阅读的感悟,在学生阅读名著时,教师可以按段划分,让每一位同学都进行朗读,并在阅读之后用英语简要的转述故事,表达一下对故事的看法和感悟。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将语感阅读法进行灵活的应用,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结论
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培养英语语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方法,在初中英语教育中,应该转换教学观念和方法,将英语教育转换为英语素质,让学生真正学习如何用英语思维去使用英语。利用英语名著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关于当前英语教育政策调整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05):58-64.
【关键词】名著阅读;初中英语;语感
【作者简介】谢永仙,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空港中学。
一、阅读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 阅读, 再阅读。”我们常说的“读史使人明智”也是这个原因,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阅读的内容通常是具有极强“可考性”的实用信息,在这些文章当中会介绍人物、时间、历史、道理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阅读,就连对世界名著的阅读也是为了能够在考试当中拿到相关考题的分数而进行。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感,也无法感受到优美的文学作品给人带来的震撼。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思想上进行交流获得共鸣的过程,通过阅读能够带读者回溯书中的那段历史,重现那些情景,让那些发生过的事情以一个直观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通过故事讲那些沉淀下来的喜怒哀乐、生死荣辱娓娓道来。这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方法。阅读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和启迪,对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构建的帮助是其他方法所不能媲美的。
二、学习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1.素质教育下的英语阅读。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和老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能够应对学生生涯中大大小小的考试,学生对知识点未必能做到融会贯通,但是对于考点确能牢记于心;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综合实力的人才而非考试机器。那么英语作为必学学科之一,在教学方法上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素质教育下的英语阅读应该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填充。英语阅读并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考试手段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它应该是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文化和世界的要是。进行英语阅读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见闻,从文学作品作品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2.培养兴趣,阅读经典。想要掌握英语,最重要的是要运用英语思维进行交流和阅读。对语言的联系和使用是提升外语水平的关键,在初中英语课本和学习中,更偏重于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训练。然而,初中生正处于对世界轮廓有简单认知,极富探索精神的年龄,他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满足心智发展的需求。
在此之下,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传世名著无不是因为其文字优美、立意深远而流传至今,学生在对名著进行阅读时,不仅能够接受书本中的文化熏陶,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还能够通过直接感受英文的叙事方式和语言思维,来培养语感牢固学习的基础。因此,阅读英文文学作品,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方法。
3.英文文学阅读要从易到难。在初中阶段也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好奇和绝佳的记忆力,但是在学习过程当中也还是会出现畏难心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英文简易读物开始,慢慢加深阅读难度。教师要对学生阅读的作品的难易程度进行把控,要选择符合学生当下知识水平的读物。
三、用语感阅读法阅读名著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深处某一语言环境或进行某一语言的训练,能够对语言的文字、口语和书面符号有迅速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语感阅读法是通过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世界。在语感阅读法中更注重的是对英语拼接拼接规律的掌握。运用语感阅读法进行阅读时可以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来提高自己的断句能力。
运用语感阅读法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计划,把握教学节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和对作品的理解。如在学生阅读小说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小组分别扮演小说内容的不同部分,学生要选择自己的角色并牢记台词,上课时进行表演并让各小组进行比赛,这样不仅能够寓教于乐,还能够讓学生通过背台词的方式更加深了对文学内容的记忆,将学生置身小说的环境当中,更好的理解书本中所表达的精神内涵。
还可以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阅读的感悟,在学生阅读名著时,教师可以按段划分,让每一位同学都进行朗读,并在阅读之后用英语简要的转述故事,表达一下对故事的看法和感悟。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将语感阅读法进行灵活的应用,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结论
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培养英语语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方法,在初中英语教育中,应该转换教学观念和方法,将英语教育转换为英语素质,让学生真正学习如何用英语思维去使用英语。利用英语名著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关于当前英语教育政策调整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05):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