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控制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中的影响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采取综合血压的控制方式观察颅内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预后疗效。方法:所选取得70例患者均是在廉江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将纳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血压控制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效果、血压的起伏变化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71.43%(25/35)(P<0.05);观察组血压指标波动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2%(2/35),明显低于对照20.00%(7/35)(P<0.05)。结论:通过综合血压控制干预可提高对于颅内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干预疗效,有效控制血压的提高,术后并发症较少。
  【关键词】综合血压控制;颅内动脉栓塞术;并乌拉地尔;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101-02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一种新型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小、成功率高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由于血压波动较大会导致脑血管痉挛、血管壁受损,影响到栓塞术后患者的康复。临床对于控制血压常采取的方法是药物治疗,尽管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长期治疗,药物可能会引起并发症。在严重的情况下,将导致动脉破裂。因而有效的干预对于血压的控制较为关键[2]。综合血压控制干预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循证医学证据综合优化干预措施,使得干预措施更加规范、科学[3]。基于此,本研究将其应用于颅内动脉栓塞术后患者中,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70例颅内动脉栓塞术后患者均是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就就诊治疗,随机将所有患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4;年龄45~75(65.01±3.12)岁;疾病类型:前交通动脉瘤14例,后交通动脉瘤8例,中动脉瘤5例,椎动脉瘤8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0:15;年龄45~77(65.03±2.35)岁;疾病类型:前交通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10例,中动脉瘤7例,椎动脉瘤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通过脑血管造影确诊疾病;(2)临床症状表现为剧烈疼痛、呕吐等。
  排除标准:(1)术后有严重脑部积水、感染者;(2)有恶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病史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干预:遵医嘱予以乌拉地尔(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规格:5 mg×7 s)1次/d,5 mg/次,随病情的发展可为10 mg/d。
  观察组给予综合血压控制,包括如下。
  (1)控制血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其中包括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心率的变化,可以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给予相应的降压药物,治疗期间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2)镇静和镇痛:当麻醉作用降低,患者的意识逐步清醒,手术部位的伤口以及插管部位对患者都具有刺激性作用,患者会因疼痛感而感到紧张,因而需要稳定血压水平,减少因情绪激动而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尽快停止机械通气,给予适合的镇痛药物,及时评估患者的镇静分数,调整药物的注射用量。
  (3)休息和睡眠:保持患者的床铺整洁,干净。集中精力进行治疗操作,避免干扰,确保充足的睡眠,放松身心。晚上睡眠不好的人应适当延长睡眠时间,每2 h按摩放松一次,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以增强治疗的信心。
  (4)对于部分患者出现颅内动脉破裂发生出血的情况,因血肿压迫脑组织使得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患者对于周围环境相对较为陌生,同时因疾病使得其活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对于气管插管患者强烈的刺激使得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紧张,不良情绪会导致患者的血压水平出现波动。对于此种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采取合适的心理疏导,使其能够保证冷静、平和的心态,同时告知患者疾病治疗及控制的重要性,叮嘱用药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也可邀请已治愈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教,增强其面对疾病的信心。


  1.3 觀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血压及并发症的发生。
  干预效果包括显效:颅内动脉的栓塞已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缓解:颅内动脉的栓塞已消除,但患者伴有部分后遗症,临床症状部分恢复;无效:颅内动脉瘤栓塞未消除,患者伴有较为严重的脑血管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Fisher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71.43%(25/35)(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2%(2/35),明显低于对照20.00%(7/35)(P<0.05)。见表3。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4]。 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动脉瘤可能再次破裂,发生出血,而血压波动可导致动脉瘤内的压力突然升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血压[5]。在临床实践中通常使用常规干预措施,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血压,但很容易诱发并发症。所以寻求合理的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综合血压控制干预属于现代化干预模式,干预方案的制定以护理风险因素为依据,通过调节心理干预、降压药调整等方面施行。其中,心理干预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沟通技巧有一定要求。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并防止血压波动。调整降压药后,每种降压药都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应在综合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后选择。对于单一药物降压作用不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联合药物以避免增加剂量。在患者情况允许时进行合理的用药准备。其次,采取不同程度的镇静剂治疗,稳定情绪并保护脑细胞。有效的镇静剂治疗对压力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利于降低人体的儿茶酚胺和神经肽水平,减少脑细胞压力损害并减少病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反应,避免高血压引起的继发性出血[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71.43%(25/35)(P<0.05)。表明使用综合血压控制干预对颅内动脉栓塞术术后的效果显著。及时监测患者病情,准确掌握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尽可能消除患者的不利心理因素,同时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减少因情绪波动引起的血压波动。其次,根据患者手术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制定术后合适的目标血压,责任护士实时监测血压值,根據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降低血压值,其中每小时小幅度(5~10 mmHg)避免患者脑灌注压过低导致的意外 [7]。观察组血压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使用综合血压控制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动脉栓塞术后的血压。综合血压控制干预从维持血压的目标值开始,最大限度的减少血压波动,将全身血压控制在低于基线时的20~30 mmHg水平,密切进行心电监护及个体化心理支持等,消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并进一步稳定患者的血压。其次,综合控制血压干预通过实施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等措施为患者提供舒适、健康的就医环境,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全方位开展干预工作,使患者尽快排除负面情绪的影响,增强治疗信心,促进血压的恢复[8]。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2%(2/35),明显低于对照20.00%(7/35)(P<0.05)。说明患者采用综合血压控制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考虑与术后血压的良好控制相关,根据患者的基础病史、手术情况等综合评价,制定出最合适的术后目标血压,并进行心理、饮食等护理,这些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颅内动脉栓塞术后患者使用综合血压控制干预在总有效率等方面疗效显著,在降低血压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
  参考文献
  [1] 张柳.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2):146.
  [2] 赵园园.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255-256.
  [3] 黄文杰,陈嘉欣.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6):187-188.
  [4] 王蕾.以快速康复理念为依托的综合护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应用研究[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9,32(1):58-60.
  [5] 刘莲.早期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98,101.
  [6] 金晶.早期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698-4700.
  [7] 朱蕾,刘宁利,朱毓秀.7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目标血压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136.
  [8] 陈蓓妮,石卫琳,杨育.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护理新进展[J].上海医学,2017,40(11):697-69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检测(无创DNA)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2603例行无创DNA检测孕妇(全部是单胎)为研究对象。结合孕妇年龄、血清检查结果、超声筛查信息等将孕妇分为五组。所有孕妇均进行无创DNA检测,结果不正常者需要实施羊水或脐血穿刺,并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结果是(-)者需要实施电访了解新生儿分娩后的具体状况。结果:
【摘要】鸢尾素(Irisin)作为骨骼肌分泌的一种因子,可由运动诱导分泌。参与调节糖尿病代谢、氧化应激、心血管疾病、肿瘤、内分泌疾病等过程。研究发现Irisin和能量平衡与糖代谢有关,代谢异常或者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显著下降,进而促进人体糖脂代谢,同时发现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risin水平的降低,然而在氧化应激、癌症等研究中却有不同的结果,提示不同疾病患者血清Irisin水平变
【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全程护理模式用于产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共49例,提供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共49例,提供全程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后出血率及剖宫产率(2.01%)及(12.24%)明显高于对照组(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的腹痛、穿孔、腹胀和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
【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99)、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抗原(SCC)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本次研究,研究的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31例,给予胸腔镜手术辅助化疗治疗。结果: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在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9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接受延续护理多载体输出法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中心支持下的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和绿色通道模式在危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收集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间创伤中心平台支持的MDT和绿色通道模式下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会诊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启动相关指标、时效性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GCS、T
【摘要】目的:评估使用直接脑刺激和神经监测下,对比唤醒麻醉下开颅与全麻下开颅治疗胶质瘤的切除范围和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行唤醒麻醉下开颅手术(AC)和全身麻醉下开颅手术(GA)治疗的胶质瘤患者,评估两组肿瘤切除范围、术后第一天卡氏(KPS)评分、延迟KP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影响因素。结果:AC组的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GA组(P<0.05),近全切除率及次全切除
【摘要】目的:探讨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对其心理弹性、预后改善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接受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心理弹性、疼痛程度、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自强、乐观、坚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
【摘要】目的:研究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水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胆结石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血清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