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生接触的事物更加新鲜,促使学生的思想更加独立,行为更加独特,这导致很多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会产生“难以管教”的感受。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多数高中生逆反心理比较强,其所接触的人物、事物也是班主任所无法理解的。所以,在班主任与学生思想存在“鸿沟”的基础上,管理和教育都是比较艰难的工作项目。基于此,班主任可以发挥赏识教育的价值,充分利用赏识教育的优点,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让学生重新拥有自信,进而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中;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当前的高中校园中,多数学生都在面临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学习以及高考的压力,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进而在学习困难、高考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内心更加自卑,态度更加消极,即使强大的内心也变得越来越脆弱。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首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家庭环境,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将赏识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让学生自卑的心理逐渐消散,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我。
每个班主任根据实际的班级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想尽办法,花尽心思,针对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将赏识教育融入到管理过程中,通过语言赏识、行为赏识、物质赏识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暖与关怀,从而主动配合班主任的管理与教学。
一、开展赏识教育,让“优等生”充满热情
优等生不仅在班主任的眼中闪闪发光,同时也是其他同学所向往的对象。他们不仅头脑清晰、思路开阔,还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刻苦认真,多数班主任对于优等生的进步都会予以充分认可。但是,这种类型的学生相对其他类型的学生来讲,进步的空间比较狭小。即使付出了较为艰苦的努力,考试也可能只前进一名,内心非常失落。这时班主任就要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力量,以行为赏识的形式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努力的認可;还可以借助语言赏识力量,以此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如:“你今天所付出的努力是将来收获成功的基础,你的进步就是你努力的象征。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完成人生目标!”这样促使优等生重拾信心,使其学习热情更加饱满。此外,班主任还可以进行物质赏识教育,当班级的优等生获取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进步时,班主任都可以为学生奖励一些学习用具或生活用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继而激励学生,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尊重、激励下,更加努力的朝着自己人生目标前进。
二、开展赏识教育,让“中等生”熠熠发光
中等生主要指的是学习成绩不上不下、不优秀、也不垫底的学生,这些学生在班级中是最平凡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为了避免学生被忽视的现象发生,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注,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些中等生虽然成绩一般,但管理能力比较强,对于班级活动也比较积极。针对这种类型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借助赏识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自身管理能力,借助行为赏识教育力量,让学生熠熠发光。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以赏识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认同学生的行为结果,当学生管理好班级纪律时,班主任可以说:“你的管理能力真强,由于你的管理,同学们都能安安静静的学习了!我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也会和你的管理能力一样好的.”通过班主任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赏识,能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管理动机和欲望,进而更加努力学习。
三、开展赏识教育,让“后进生”焕发生机
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后进生,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而事实上后进生的这些捣乱行为多数都是为了引起班主任或老师的注意,让班主任或老师能够更加关注自己、关心自己,甚至可以说是渴望与班主任进行深入交流。所以,班主任必须要意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将其运用到后进生身上,发挥其作用和价值,让学生能够逐渐改正自身的错误。针对一些喜欢打架斗殴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借助语言赏识,对学生进行正确教育,如:“同学,你的体力这么好,我相信,只要你在体育中认真学习,一定能获取优异成绩!”针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绘画天赋比较好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进行物质赏识教育,可以筹集经费,向学校申请助学金,购买一些绘画用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绘画天赋。通过班主任不同的赏识教育,能让学生逐渐变得更加积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学习。
结论:综上所述,班主任艰苦教学、学生艰苦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素质教育提出的当下,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必须要将赏识教育作为“良药”,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扬和赞赏,激励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让学生重新充满活力,真正体会到“我可以、我能行”的感觉,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的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使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更加轻松快乐,也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燕青. 让赏识的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谈谈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清风,2021,{4}(04):96.
[2]张英. 简析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 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2):124-125.
[3]姜艳婷. 学生管理,从赏识与信任开始——初中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的策略探讨[J]. 中学教学参考,2020,{4}(18):75-76.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中;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当前的高中校园中,多数学生都在面临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学习以及高考的压力,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进而在学习困难、高考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内心更加自卑,态度更加消极,即使强大的内心也变得越来越脆弱。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首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家庭环境,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将赏识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让学生自卑的心理逐渐消散,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我。
每个班主任根据实际的班级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想尽办法,花尽心思,针对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将赏识教育融入到管理过程中,通过语言赏识、行为赏识、物质赏识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暖与关怀,从而主动配合班主任的管理与教学。
一、开展赏识教育,让“优等生”充满热情
优等生不仅在班主任的眼中闪闪发光,同时也是其他同学所向往的对象。他们不仅头脑清晰、思路开阔,还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刻苦认真,多数班主任对于优等生的进步都会予以充分认可。但是,这种类型的学生相对其他类型的学生来讲,进步的空间比较狭小。即使付出了较为艰苦的努力,考试也可能只前进一名,内心非常失落。这时班主任就要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力量,以行为赏识的形式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努力的認可;还可以借助语言赏识力量,以此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如:“你今天所付出的努力是将来收获成功的基础,你的进步就是你努力的象征。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完成人生目标!”这样促使优等生重拾信心,使其学习热情更加饱满。此外,班主任还可以进行物质赏识教育,当班级的优等生获取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进步时,班主任都可以为学生奖励一些学习用具或生活用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继而激励学生,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尊重、激励下,更加努力的朝着自己人生目标前进。
二、开展赏识教育,让“中等生”熠熠发光
中等生主要指的是学习成绩不上不下、不优秀、也不垫底的学生,这些学生在班级中是最平凡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为了避免学生被忽视的现象发生,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注,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些中等生虽然成绩一般,但管理能力比较强,对于班级活动也比较积极。针对这种类型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借助赏识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自身管理能力,借助行为赏识教育力量,让学生熠熠发光。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以赏识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认同学生的行为结果,当学生管理好班级纪律时,班主任可以说:“你的管理能力真强,由于你的管理,同学们都能安安静静的学习了!我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也会和你的管理能力一样好的.”通过班主任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赏识,能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管理动机和欲望,进而更加努力学习。
三、开展赏识教育,让“后进生”焕发生机
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后进生,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而事实上后进生的这些捣乱行为多数都是为了引起班主任或老师的注意,让班主任或老师能够更加关注自己、关心自己,甚至可以说是渴望与班主任进行深入交流。所以,班主任必须要意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将其运用到后进生身上,发挥其作用和价值,让学生能够逐渐改正自身的错误。针对一些喜欢打架斗殴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借助语言赏识,对学生进行正确教育,如:“同学,你的体力这么好,我相信,只要你在体育中认真学习,一定能获取优异成绩!”针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绘画天赋比较好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进行物质赏识教育,可以筹集经费,向学校申请助学金,购买一些绘画用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绘画天赋。通过班主任不同的赏识教育,能让学生逐渐变得更加积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学习。
结论:综上所述,班主任艰苦教学、学生艰苦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素质教育提出的当下,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必须要将赏识教育作为“良药”,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扬和赞赏,激励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让学生重新充满活力,真正体会到“我可以、我能行”的感觉,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的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使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更加轻松快乐,也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燕青. 让赏识的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谈谈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清风,2021,{4}(04):96.
[2]张英. 简析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 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2):124-125.
[3]姜艳婷. 学生管理,从赏识与信任开始——初中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的策略探讨[J]. 中学教学参考,2020,{4}(1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