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类在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后,开始反思环境观念。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可能的。文章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以及水资源的保护
关键词: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
一
在人类发展史上,人类的文明和智慧虽然创造了财富,但自然力及其资源才是财富持久的源泉。事实上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在变化 , 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在唯物主义看来,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1]。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或者某种目的,如果盲目地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环境并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采和利用,而不是从主观上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其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自然界并不是可以任意被人类宰割的,它也具有与人类同等的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种权利与人类是平等的、相互依存与共存的。如果人类对自然索取过多,人类同样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只不过迟早而已。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 常常把第二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 , 为了想得到耕地 , 把森林都砍完了, 但是他们梦想不到 ,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 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 , 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事实上人类有史以来,人类活动一直在改变水文循环和重新塑造地球的面貌。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改变和影响的规模越来越大。
历史已经表明,自然界的各类灾害,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相伴相随,有的天灾是不可抗拒的,但人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建立天地人合一的相互依存与共存的关系是最重要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3]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人和自然协调的前提、途径和原则,为综合地解决人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所谓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人类争取生活进步的一切活动,都能与自然界由此而引起的变化相适应,即在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使自然界的演化(特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化)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4]
二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 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262.2万 平方公里 ,分别占国土面积的37%、18.2%和27.3%。全国40亿亩天然草场仍不同程度出现退化和沙化。尤其是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道断流、河湖萎缩、水库淤积、水污染严重、工程效益衰减,加剧了洪涝干旱和风沙灾害,造成土地、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增加,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干旱缺水,地下水严重超采,年超采量已超过80亿立方米,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已超过70个。由于河流干涸,城市、工业废污水排放量又不断增长,其中70%左右的废污水排放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里,不仅导致了以淮河、太湖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而且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人民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水利部在制定“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时明确提出:必须把防洪减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改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战略重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建设尽管成就辉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会逐步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但水旱灾害和水环境恶化的整体态势尚未得到完全有效遏制,水患不止,直接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
进入21世纪,中国水利改革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治水思路转变的重点已确立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实现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战略性转变。过去人们没有考虑水资源有限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用水量的急剧增加,水短缺和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虽然我国已经调整了治水思路,并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尚未完全到位。因此在未来水利事业的发展的战略重点应当尽快从工程型水利逐步向资源型水利转变,在大力提高江河防洪标准的同时,要增强“水危机”的忧患意识,在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重点领域应转向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有机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改变工程型水利的单一结构和模式,加快水利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当看到资源型水利是依靠工程创业,在工程型水利发展的基础上,向资源型水利转变,这是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或者说,未来水利事业的发展不可能再靠传统措施,在工程数量达到一定量级的基础上,已不可能单纯依靠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来解决,从水利基础设施的存量和增量进行比较,未来水利事业的发展依靠过去已建工程的存量和质量仍然是主体。特别是进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新时代,不能只是靠工程措施,而是要加强非工程措施,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水资源开发在开源的同时,靠增量是有限的,重点是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尤其是通过工程和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建立起节水型和集约型经济发展体系,才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之,从人类生存与发展而言,首先是生存,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绝不能只局限于水利行业部门讲水,应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系统中,放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安全高度来认识水危机问题,必须从国家宏观决策的高度,由国家进行统筹规划。在治水思路上,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关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经济建设必须首先考虑水资源条件,经济的高速发展有赖于资源环境条件,有赖于城市安全系统的生态支撑能力。因此在定性分析上主要是把握发展方向,在定量分析上主要是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在对策分析上主要是考虑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四
中国是世界上水旱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之一,水利的兴衰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它具体担负着保障饮水安全、保障社会安全、保障经济安全、保障食物安全、维护生态与环境安全等五个方面。从总体来看,我国前30年水利建设通过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和水资源开发,主要还是以工程型水利、为农业服务为主体的时代,后20年的水利建设在加强水安全的同时,逐步开始转入强调水管理、节水、水质、水环境、法规等领域,水利从农业的命脉转变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全方位为国民经济服务,这是水利发展阶段的历史性的根本性变化。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四大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已构成严重威胁。上述这些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只是未来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难点不是工程技术问题,而是集中在资金投入、体制、机制、法制和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问题,难点集中在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改革,这是21世纪中国水利面临最大的挑战。只有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两方面着手,才能解除严重制约中国新世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与稳定的“瓶颈”。要遵循中国国情与水情相结合的原则,以人为本,安全、舒适与富裕、文明相结合的原则,管理水平、技术手段、运行机制先进的原则,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水利现代化为目标,水利工程为基础,高效用水为前提,防污治污为关键,体制机制为保障的治水思路,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开创水利事业新局面,以水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通过提高水安全保障,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恩格斯 路德维系•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马克思 资本论三位一体的公式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张纯成 自然辩证法原理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关键词: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
一
在人类发展史上,人类的文明和智慧虽然创造了财富,但自然力及其资源才是财富持久的源泉。事实上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在变化 , 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在唯物主义看来,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1]。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或者某种目的,如果盲目地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环境并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采和利用,而不是从主观上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其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自然界并不是可以任意被人类宰割的,它也具有与人类同等的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种权利与人类是平等的、相互依存与共存的。如果人类对自然索取过多,人类同样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只不过迟早而已。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 常常把第二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 , 为了想得到耕地 , 把森林都砍完了, 但是他们梦想不到 ,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 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 , 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事实上人类有史以来,人类活动一直在改变水文循环和重新塑造地球的面貌。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改变和影响的规模越来越大。
历史已经表明,自然界的各类灾害,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相伴相随,有的天灾是不可抗拒的,但人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建立天地人合一的相互依存与共存的关系是最重要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3]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人和自然协调的前提、途径和原则,为综合地解决人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所谓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人类争取生活进步的一切活动,都能与自然界由此而引起的变化相适应,即在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使自然界的演化(特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化)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4]
二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 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262.2万 平方公里 ,分别占国土面积的37%、18.2%和27.3%。全国40亿亩天然草场仍不同程度出现退化和沙化。尤其是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道断流、河湖萎缩、水库淤积、水污染严重、工程效益衰减,加剧了洪涝干旱和风沙灾害,造成土地、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增加,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干旱缺水,地下水严重超采,年超采量已超过80亿立方米,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已超过70个。由于河流干涸,城市、工业废污水排放量又不断增长,其中70%左右的废污水排放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里,不仅导致了以淮河、太湖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而且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人民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水利部在制定“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时明确提出:必须把防洪减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改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战略重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建设尽管成就辉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会逐步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但水旱灾害和水环境恶化的整体态势尚未得到完全有效遏制,水患不止,直接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
进入21世纪,中国水利改革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治水思路转变的重点已确立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实现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战略性转变。过去人们没有考虑水资源有限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用水量的急剧增加,水短缺和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虽然我国已经调整了治水思路,并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尚未完全到位。因此在未来水利事业的发展的战略重点应当尽快从工程型水利逐步向资源型水利转变,在大力提高江河防洪标准的同时,要增强“水危机”的忧患意识,在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重点领域应转向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有机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改变工程型水利的单一结构和模式,加快水利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当看到资源型水利是依靠工程创业,在工程型水利发展的基础上,向资源型水利转变,这是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或者说,未来水利事业的发展不可能再靠传统措施,在工程数量达到一定量级的基础上,已不可能单纯依靠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来解决,从水利基础设施的存量和增量进行比较,未来水利事业的发展依靠过去已建工程的存量和质量仍然是主体。特别是进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新时代,不能只是靠工程措施,而是要加强非工程措施,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水资源开发在开源的同时,靠增量是有限的,重点是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尤其是通过工程和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建立起节水型和集约型经济发展体系,才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之,从人类生存与发展而言,首先是生存,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绝不能只局限于水利行业部门讲水,应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系统中,放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安全高度来认识水危机问题,必须从国家宏观决策的高度,由国家进行统筹规划。在治水思路上,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关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经济建设必须首先考虑水资源条件,经济的高速发展有赖于资源环境条件,有赖于城市安全系统的生态支撑能力。因此在定性分析上主要是把握发展方向,在定量分析上主要是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在对策分析上主要是考虑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四
中国是世界上水旱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之一,水利的兴衰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它具体担负着保障饮水安全、保障社会安全、保障经济安全、保障食物安全、维护生态与环境安全等五个方面。从总体来看,我国前30年水利建设通过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和水资源开发,主要还是以工程型水利、为农业服务为主体的时代,后20年的水利建设在加强水安全的同时,逐步开始转入强调水管理、节水、水质、水环境、法规等领域,水利从农业的命脉转变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全方位为国民经济服务,这是水利发展阶段的历史性的根本性变化。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四大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已构成严重威胁。上述这些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只是未来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难点不是工程技术问题,而是集中在资金投入、体制、机制、法制和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问题,难点集中在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改革,这是21世纪中国水利面临最大的挑战。只有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两方面着手,才能解除严重制约中国新世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与稳定的“瓶颈”。要遵循中国国情与水情相结合的原则,以人为本,安全、舒适与富裕、文明相结合的原则,管理水平、技术手段、运行机制先进的原则,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水利现代化为目标,水利工程为基础,高效用水为前提,防污治污为关键,体制机制为保障的治水思路,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开创水利事业新局面,以水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通过提高水安全保障,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恩格斯 路德维系•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马克思 资本论三位一体的公式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张纯成 自然辩证法原理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