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帝都商帮 皇家血脉
在中国商业史上,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时1100多年。陕商曾以“帝都商人”的姿态,用中国丝绸、瓷器漂洋过海征服世界,将汉唐雄风张扬于世。宋代以后,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东南移,陕商失去往日辉煌;到了明清时期,政府的“食盐中开”、“茶马交易”政策,让陕商再度创业,再度崛起,再度辉煌,成为中国三大商帮之一。
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出现了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各地商帮和大商人资本接踵兴起。在小农经济时代,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全国各地商界形成了“帮”的概念,“帮”是“商”的支撑,行“商”必定有“帮”。
伴随几百年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繁杂数量增多,商人队伍日渐壮大,竞争日益变得激烈。在社会阶层的排序中,“士、农、工、商”的商也是屈尊末位。对商人,国家没有明文的法律保护,民间又将商人冠以“奸商”的歧视。那个年代,商人只能利用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互相支持、和衷共济,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在封建体制内依靠集体的力量保护自己。商帮在特定经济、特定背景下应运而生。陕西商人,在八百里秦川孕育了吃苦耐劳、厚重质朴、心胸宽阔的性格。陕西商业源远流长,自周秦汉唐而始,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创造过最辉煌的历史。
帝都商帮素有商业道德:经商以信义为本,谋利以诚实为先,将诚信作为道德原则上升为行帮条规,在《公议布商条规》中强调“名声,重任匪浅”;服务行为,热情周到,买卖时言语中肯,以亲切感和信任感,赢得更多的客户;经营商品,质量把关极严,“马合盛专营茯茶,春天收新叶只购产于高山的头茶七八成,子茶二三成,其他一概不收”;人际关系,以和气生财为经商真谛,注重外部公共关系中的“人和”,涉远行商多与各地商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字号内部人员之间和睦相处,陕商尽收 “人和”之利,赢得了经商的巨大成功。
陕西商人历史观念陈旧,皇家风范养成了陕商的优越感,“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国,五千年历史帝都之首”。所谓“老子天下第一”,有了这么一个文化优势,形成了皇家血统观念,也形成了陕商的惰性。陕商开口就是周秦汉唐、兵马俑,永远浸润在历史的沉淀之中。陕商看人类的光明不在明天,而在昨天、前天,总是走不出“先人”的阴影,历史造成的最漫长的辉煌,养成了陕商皇家血脉的性格。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陕西商人,原本身上有着许多优秀的特质:实在、纯朴、勤劳、坚忍、反对铺张浪费。在流淌的皇家血脉中,却又不能回避缺点:缺乏市场运作能力及商帮意识、不抱团、不重视细节等,既是陕商最主要的三大弊病,也是陕西商帮渐渐没落的原因。
说陕商具有皇家血脉,哪个地方是十三朝文明古都?作为都市,北京才五百年,上海一百年,深圳三十年,西安多少年呢?五千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中华民族最辉煌的历史,不是在北京度过的,而是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度过的,关中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汉唐历史。
宋朝之前,陕西商人乃皇家商人、帝国商人,这个地位是任何商帮都替代不了的。宋代以后,尽管经济、文化中心南移,陕西成为边关地区,关中被边缘化,但是,作为最早产生商帮的地区,主要从事东西部的茶叶、棉布、烟草、药材、皮货、金融业六大产业,陕商的脚步早就遍布了祖国大地。
近代,中国东部交通便利、商贾云集,陕商失去中心地位,逐步走向衰退没落。改革开放后,陕商一度成为经济落后的典型。有人说陕商观念落后,忠厚老实,外地商人靠伪劣产品发家,陕商认为违反祖训,宁肯不挣钱也不干;有人说陕商思想保守,本分端正,靠走私致富,有悖传统,情愿受穷也不干。“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依然影响着陕西人,他们极少为生存而奔波于异地他乡。
改革开放初期,陕西依靠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布局和招商引资项目,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曾出现闻名全国的“黄河”、“海燕”、“长岭”、“渭阳”、“山丹丹”等一大批产品。这些名牌产品,反倒是在市场饱和后,市场逐渐规范、消费者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先后倒下去。
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一个产品的认知、评价和信任,也是一种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和代表,当人们想到某一种品牌时,总会和时尚、文化、价值联想到一起,当品牌被市场认可后,就会产生市场价值。曾几何时,陕西的“太史啤酒”风靡一时,现在却淡出了市场,只是在网络上留下一个空空的名号——“太史啤酒饮料有限责任公司”。记得当年仲夏收麦季节,一伙人在地头每人一瓶“太史啤酒”,他们对瓶开怀畅饮。从此,“太史”的名字铭记脑海。
如今的汉斯啤酒,沿袭太史啤酒传统,更是技高一筹。汉斯啤酒依托于西北人豪爽的性格,推出以“西北狼”为代言,进军陕西足球。汉斯啤酒品牌价值已达22.39亿元,入选了全国最有价值的品牌行列。陕西人爱足球,看足球喝啤酒更是每个球迷心中天经地义的事情。在酣畅淋漓的呐喊中加进啤酒的醇香,更能让人感受到陕西人的豪放!
重振“陕商”要做什么
流淌着皇家血脉的“陕商”,重振旗鼓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注重提升陕商的工商业文化,促进陕西企业做大做强,推动陕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取得四个突破。
一是企业活力的突破。振兴“陕商”,强化企业活力。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几度作为国家投资的重点,形成了一大批国有企业。国企改制以来,陕西“国企”经历着历史性的制度改革,变革远远没有到位,落后于全国的经济发展步伐。
二是群体壮大的突破。陕西商帮,一方面要企业有活力,另一方面群体要壮大。陕西至今尚未出现真正的民营创业高潮,民营创业局限于少数人的狭小范围,经济主要靠传统的国有企业支撑。陕西“重”重工业、“轻”轻工业,集中于能源与有色金属,轻工业与民众生活脱节,“陕商商帮”的影响力和民营企业缺乏公众认可性。
三是科技创新的突破。陕西科技存在“三个脱节”:一是中央企业、国防科研机构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与传统产业创新脱节。三是发明创造与企业创新脱节。陕西科技发明、专利成果在全国的名次靠前,企业创新能力却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倘若把“三个脱节”转化为“三个结合”,扩大对外影响能力,陕商就能真正在国内、国际享有一定地位。
四是重塑“陕商”精神。“商帮”是工商文化和商业精神的结合,陕西商帮在较长的时间内,缺乏对“陕商”文化的系统研究,“陕商”精神的真正内涵尚未挖掘出来。振兴陕商皇家血脉,必须重塑“陕商”文化和“陕商”精神。
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主体部分,商帮是民营企业的集中表现,它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在异乡的联络、交流、抱团合作的一种既“亲密”又松散的商帮平台。
目前,陕西民营经济步入了快车道。但是与全国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那些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已经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急于寻找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国企改制之后,当地国有企业“吃进去难消化”、贷款融资难的现象,使得民企参与国企改革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无论哪一支商帮,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从事何种行业,没有人忘记自己的本,这就是商帮的力量,这就是民营企业的拳拳爱国之情。每个人,不管是大陆、台湾,还是港澳,都是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的一片片叶子,在这棵树下,根是连在一起的,谁也分不开,这就是血脉相连。陕商流淌着皇家的血脉,也要以此为本,再创辉煌。
在中国商业史上,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时1100多年。陕商曾以“帝都商人”的姿态,用中国丝绸、瓷器漂洋过海征服世界,将汉唐雄风张扬于世。宋代以后,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东南移,陕商失去往日辉煌;到了明清时期,政府的“食盐中开”、“茶马交易”政策,让陕商再度创业,再度崛起,再度辉煌,成为中国三大商帮之一。
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出现了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各地商帮和大商人资本接踵兴起。在小农经济时代,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全国各地商界形成了“帮”的概念,“帮”是“商”的支撑,行“商”必定有“帮”。
伴随几百年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繁杂数量增多,商人队伍日渐壮大,竞争日益变得激烈。在社会阶层的排序中,“士、农、工、商”的商也是屈尊末位。对商人,国家没有明文的法律保护,民间又将商人冠以“奸商”的歧视。那个年代,商人只能利用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互相支持、和衷共济,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在封建体制内依靠集体的力量保护自己。商帮在特定经济、特定背景下应运而生。陕西商人,在八百里秦川孕育了吃苦耐劳、厚重质朴、心胸宽阔的性格。陕西商业源远流长,自周秦汉唐而始,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创造过最辉煌的历史。
帝都商帮素有商业道德:经商以信义为本,谋利以诚实为先,将诚信作为道德原则上升为行帮条规,在《公议布商条规》中强调“名声,重任匪浅”;服务行为,热情周到,买卖时言语中肯,以亲切感和信任感,赢得更多的客户;经营商品,质量把关极严,“马合盛专营茯茶,春天收新叶只购产于高山的头茶七八成,子茶二三成,其他一概不收”;人际关系,以和气生财为经商真谛,注重外部公共关系中的“人和”,涉远行商多与各地商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字号内部人员之间和睦相处,陕商尽收 “人和”之利,赢得了经商的巨大成功。
陕西商人历史观念陈旧,皇家风范养成了陕商的优越感,“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国,五千年历史帝都之首”。所谓“老子天下第一”,有了这么一个文化优势,形成了皇家血统观念,也形成了陕商的惰性。陕商开口就是周秦汉唐、兵马俑,永远浸润在历史的沉淀之中。陕商看人类的光明不在明天,而在昨天、前天,总是走不出“先人”的阴影,历史造成的最漫长的辉煌,养成了陕商皇家血脉的性格。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陕西商人,原本身上有着许多优秀的特质:实在、纯朴、勤劳、坚忍、反对铺张浪费。在流淌的皇家血脉中,却又不能回避缺点:缺乏市场运作能力及商帮意识、不抱团、不重视细节等,既是陕商最主要的三大弊病,也是陕西商帮渐渐没落的原因。
说陕商具有皇家血脉,哪个地方是十三朝文明古都?作为都市,北京才五百年,上海一百年,深圳三十年,西安多少年呢?五千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中华民族最辉煌的历史,不是在北京度过的,而是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度过的,关中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汉唐历史。
宋朝之前,陕西商人乃皇家商人、帝国商人,这个地位是任何商帮都替代不了的。宋代以后,尽管经济、文化中心南移,陕西成为边关地区,关中被边缘化,但是,作为最早产生商帮的地区,主要从事东西部的茶叶、棉布、烟草、药材、皮货、金融业六大产业,陕商的脚步早就遍布了祖国大地。
近代,中国东部交通便利、商贾云集,陕商失去中心地位,逐步走向衰退没落。改革开放后,陕商一度成为经济落后的典型。有人说陕商观念落后,忠厚老实,外地商人靠伪劣产品发家,陕商认为违反祖训,宁肯不挣钱也不干;有人说陕商思想保守,本分端正,靠走私致富,有悖传统,情愿受穷也不干。“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依然影响着陕西人,他们极少为生存而奔波于异地他乡。
改革开放初期,陕西依靠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布局和招商引资项目,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曾出现闻名全国的“黄河”、“海燕”、“长岭”、“渭阳”、“山丹丹”等一大批产品。这些名牌产品,反倒是在市场饱和后,市场逐渐规范、消费者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先后倒下去。
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一个产品的认知、评价和信任,也是一种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和代表,当人们想到某一种品牌时,总会和时尚、文化、价值联想到一起,当品牌被市场认可后,就会产生市场价值。曾几何时,陕西的“太史啤酒”风靡一时,现在却淡出了市场,只是在网络上留下一个空空的名号——“太史啤酒饮料有限责任公司”。记得当年仲夏收麦季节,一伙人在地头每人一瓶“太史啤酒”,他们对瓶开怀畅饮。从此,“太史”的名字铭记脑海。
如今的汉斯啤酒,沿袭太史啤酒传统,更是技高一筹。汉斯啤酒依托于西北人豪爽的性格,推出以“西北狼”为代言,进军陕西足球。汉斯啤酒品牌价值已达22.39亿元,入选了全国最有价值的品牌行列。陕西人爱足球,看足球喝啤酒更是每个球迷心中天经地义的事情。在酣畅淋漓的呐喊中加进啤酒的醇香,更能让人感受到陕西人的豪放!
重振“陕商”要做什么
流淌着皇家血脉的“陕商”,重振旗鼓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注重提升陕商的工商业文化,促进陕西企业做大做强,推动陕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取得四个突破。
一是企业活力的突破。振兴“陕商”,强化企业活力。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几度作为国家投资的重点,形成了一大批国有企业。国企改制以来,陕西“国企”经历着历史性的制度改革,变革远远没有到位,落后于全国的经济发展步伐。
二是群体壮大的突破。陕西商帮,一方面要企业有活力,另一方面群体要壮大。陕西至今尚未出现真正的民营创业高潮,民营创业局限于少数人的狭小范围,经济主要靠传统的国有企业支撑。陕西“重”重工业、“轻”轻工业,集中于能源与有色金属,轻工业与民众生活脱节,“陕商商帮”的影响力和民营企业缺乏公众认可性。
三是科技创新的突破。陕西科技存在“三个脱节”:一是中央企业、国防科研机构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与传统产业创新脱节。三是发明创造与企业创新脱节。陕西科技发明、专利成果在全国的名次靠前,企业创新能力却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倘若把“三个脱节”转化为“三个结合”,扩大对外影响能力,陕商就能真正在国内、国际享有一定地位。
四是重塑“陕商”精神。“商帮”是工商文化和商业精神的结合,陕西商帮在较长的时间内,缺乏对“陕商”文化的系统研究,“陕商”精神的真正内涵尚未挖掘出来。振兴陕商皇家血脉,必须重塑“陕商”文化和“陕商”精神。
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主体部分,商帮是民营企业的集中表现,它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在异乡的联络、交流、抱团合作的一种既“亲密”又松散的商帮平台。
目前,陕西民营经济步入了快车道。但是与全国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那些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已经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急于寻找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国企改制之后,当地国有企业“吃进去难消化”、贷款融资难的现象,使得民企参与国企改革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无论哪一支商帮,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从事何种行业,没有人忘记自己的本,这就是商帮的力量,这就是民营企业的拳拳爱国之情。每个人,不管是大陆、台湾,还是港澳,都是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的一片片叶子,在这棵树下,根是连在一起的,谁也分不开,这就是血脉相连。陕商流淌着皇家的血脉,也要以此为本,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