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独立思考”。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一直以来,提问都是教师的“专利”。课改就是以学生为本,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固有形式,还“问”权于学生,激活他们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打造富有生机的生本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获得发展。
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设计巧妙的导入,让学生“想问”。
思想政治课大多安排在上午第三、四节课或下午第一、二节课,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时间段易使学生疲乏。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难免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氛围沉闷难耐。如何使学生进入“心求通,口欲言”的状态——想问?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序幕,巧妙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做好铺垫。我在讲“社会发展规律”这一框内容时,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我选择了一首大家比较熟悉的歌曲《雾里看花》导入新课。当学生陶醉在动听的旋律中时,我顺势指着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结合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问“这世界真的是变幻莫测吗?谁能借我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学生陷入深思,好奇心、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社会发展有规律吗?有哪些规律?社会是向前发展吗?怎样向前发展……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创造和谐生态,让学生“敢问”。
课堂上要懂得放手,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清规戒律。要力求营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状态,让学生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积极提问。
有一件事情,令我至今难忘。那是一节小高考前的复习课,评讲完课前已经批改好的哲学习题也就下课了。我正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教室,头一抬正好撞见有个同学举手了。于是,我便走过去准备答疑,他指着一道题说还没有弄得太明白。“这道题啊……”正当我张开嘴巴准备给他再讲一遍的时候,他突然打断我的话:“老师,停!”我感到莫名其妙,心想:这小孩不会是恶作剧吧?“老师,你先听我讲好吗?看我讲得对不对”?那时,我真的被这句话触动了。耐心听完他对这道题的理解后,我恍然醒悟:原来他是这样想的,原来他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原来他的思维方式跟我的不一样……于是,我立即找到突破口,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误区所在,要换个角度去思考,把绊住他的那颗稻草给锄掉,最后他恍然大悟了,笑呵呵地说:“原来这么简单啊。”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创意思维训练,让学生“善问”。
提问从来就不是教师的专利,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竭力点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尤其是创新精神的火花,启发学生有效提问。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留足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的时间,激发他们多问、善问、会问,哪怕把教师问倒,教师也会感到十分欣慰。坚信“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实现从“师问”到“生问”的华丽转身,然后在师生、生生双边互动交流中解决问题、发展能力。我的做法是:第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借助身边生活中的问题、社会焦点问题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使提问成为一种自学行动。第二,把握最佳提问时机。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之后,提出1~3个问题供全班交流,然后从中选择有代表性及思维含金量高的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互动探究,并借题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三,注意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在这过程中遵循“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由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的思维套路,归纳提问的一般方法,提出含金量较高的问题。
四、“两岸猿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创新评价机制,让学生“乐问”。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得到他人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获得正常发展。”对于学生问得好、问得妙的提问,教师要及时赞扬;对于学生事实认定、知识逻辑有偏差的提问,也要给学生台阶下、给学生以“开脱”,让偏差在校正中展现它美丽的一面,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羞愧难当的心理。
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抓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反问”。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课堂教学是否精彩取决于学生作用发挥得如何。不能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为学生自主探究留有空间。例如在《政治生活》“民主决策”这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懂得了民主决策的几种方式,了解了民主的意义。但学生还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如“晚上放学回家时,校门口的小贩占道经营,影响交通,我可以向什么部门提出建议”、“面对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我怎样提出意见”、“水费电费汽油费的涨价是否可以开价格听证会”等。
“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还“问”于生,可以实现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整体的普遍进步。因为有了它,求索之帆会扬得更高,创造之轮会驶得更远。
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设计巧妙的导入,让学生“想问”。
思想政治课大多安排在上午第三、四节课或下午第一、二节课,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时间段易使学生疲乏。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难免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氛围沉闷难耐。如何使学生进入“心求通,口欲言”的状态——想问?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序幕,巧妙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做好铺垫。我在讲“社会发展规律”这一框内容时,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我选择了一首大家比较熟悉的歌曲《雾里看花》导入新课。当学生陶醉在动听的旋律中时,我顺势指着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结合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问“这世界真的是变幻莫测吗?谁能借我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学生陷入深思,好奇心、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社会发展有规律吗?有哪些规律?社会是向前发展吗?怎样向前发展……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创造和谐生态,让学生“敢问”。
课堂上要懂得放手,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清规戒律。要力求营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状态,让学生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积极提问。
有一件事情,令我至今难忘。那是一节小高考前的复习课,评讲完课前已经批改好的哲学习题也就下课了。我正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教室,头一抬正好撞见有个同学举手了。于是,我便走过去准备答疑,他指着一道题说还没有弄得太明白。“这道题啊……”正当我张开嘴巴准备给他再讲一遍的时候,他突然打断我的话:“老师,停!”我感到莫名其妙,心想:这小孩不会是恶作剧吧?“老师,你先听我讲好吗?看我讲得对不对”?那时,我真的被这句话触动了。耐心听完他对这道题的理解后,我恍然醒悟:原来他是这样想的,原来他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原来他的思维方式跟我的不一样……于是,我立即找到突破口,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误区所在,要换个角度去思考,把绊住他的那颗稻草给锄掉,最后他恍然大悟了,笑呵呵地说:“原来这么简单啊。”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创意思维训练,让学生“善问”。
提问从来就不是教师的专利,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竭力点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尤其是创新精神的火花,启发学生有效提问。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留足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的时间,激发他们多问、善问、会问,哪怕把教师问倒,教师也会感到十分欣慰。坚信“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实现从“师问”到“生问”的华丽转身,然后在师生、生生双边互动交流中解决问题、发展能力。我的做法是:第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借助身边生活中的问题、社会焦点问题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使提问成为一种自学行动。第二,把握最佳提问时机。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之后,提出1~3个问题供全班交流,然后从中选择有代表性及思维含金量高的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互动探究,并借题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三,注意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在这过程中遵循“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由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的思维套路,归纳提问的一般方法,提出含金量较高的问题。
四、“两岸猿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创新评价机制,让学生“乐问”。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得到他人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获得正常发展。”对于学生问得好、问得妙的提问,教师要及时赞扬;对于学生事实认定、知识逻辑有偏差的提问,也要给学生台阶下、给学生以“开脱”,让偏差在校正中展现它美丽的一面,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羞愧难当的心理。
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抓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反问”。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课堂教学是否精彩取决于学生作用发挥得如何。不能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为学生自主探究留有空间。例如在《政治生活》“民主决策”这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懂得了民主决策的几种方式,了解了民主的意义。但学生还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如“晚上放学回家时,校门口的小贩占道经营,影响交通,我可以向什么部门提出建议”、“面对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我怎样提出意见”、“水费电费汽油费的涨价是否可以开价格听证会”等。
“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还“问”于生,可以实现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整体的普遍进步。因为有了它,求索之帆会扬得更高,创造之轮会驶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