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通过探究,享受思维的快乐
数学练习题中常隐藏着各种规律,只要用心去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不仅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得发现后的快乐。因此老师要有锐利的目光,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从平常的题目中探究出规律,让学生举一反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北师大版第六册“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乘法”这一课中,有这么一道填空题:( )×( )=800 ( )×( )=1260。我觉得这样一道题,如果只让学生填出几组合适的数就跳到下一题的话,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没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 )=800,然后让同桌间交流自己是怎么想的。在集体汇报后,在学生发现其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总结。在我的鼓励表扬之下,学生一个个信心十足,直到下课还想继续做这类题。如果上课时能尽量多地让学生探究发现题目的规律及其本质,以小见大,不仅能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从中获得很多乐趣以及成就感,我们老师也能跟着孩子体验到获得成功以后的快乐。
二、通过探究,享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地鼓励学生思考,多留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学生,让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尽情展现自己的思维。在“面积”这一单元中,指导丛书里有这么一道题:
在一个长38米,宽26米的草坪中,有一条十字路,宽分别是2米,求草坪的绿化面积。
这是一道思考题,对于刚接触到面积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可在让学生经历探究后,却发现学生有着各种不同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我再次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有什么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吗?经过探究学生发现两条路的中间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是2×2,应该把860 4得到864平方米。
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可低估,空间想象能力非常棒。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提供有利条件。
三、通过探究,享受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进入课改以来,我觉得受益最多的是孩子们,他们在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熏陶下,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用数学眼光看待问题。因此,在现在的课堂里,经常能看到学生的思维在探究中跳跃,情感在欣赏中升华,个性在交流中飞扬。如我与孩子们一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有这样一幕:当孩子们经历操作、讨论、交流,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在应用提升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这么一道题:吴老师的办公桌面积是48平方分米,要配上一块玻璃,你能帮老师算算办公桌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吗?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与交流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冠杰同学回答道:老师,我知道办公桌的长可能是8分米,宽可能是6分米,因为6乘8得48平方分米。当冠杰同学回答完后,还有几个同学的手还高高举着。因此我又请还举着手的相吉同学回答,他回答道:“老师,我还有两种答案。宽可能是2分米,长可能是24分米;还有一种就是宽可能是1分米,而长可能是48分米。因为他们相乘的积都是48平方分米。”正当我在夸相吉同学能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的时候,冠杰同学马上提出反驳,他说道:“我不同意他的意见,宽2分米(还用手势比了出来)只有这么长,连电脑都放不下,哪有这样的办公桌啊。”经他这么一提醒,很多同学都恍然大悟。最后在经过一番交流及联系生活实际后,学生们得出长为8分米,宽为6分米的长方形玻璃最为合适。
课堂因为有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创设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状态,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课堂,使得学习过程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责编钟岚)
一、通过探究,享受思维的快乐
数学练习题中常隐藏着各种规律,只要用心去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不仅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得发现后的快乐。因此老师要有锐利的目光,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从平常的题目中探究出规律,让学生举一反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北师大版第六册“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乘法”这一课中,有这么一道填空题:( )×( )=800 ( )×( )=1260。我觉得这样一道题,如果只让学生填出几组合适的数就跳到下一题的话,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没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 )=800,然后让同桌间交流自己是怎么想的。在集体汇报后,在学生发现其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总结。在我的鼓励表扬之下,学生一个个信心十足,直到下课还想继续做这类题。如果上课时能尽量多地让学生探究发现题目的规律及其本质,以小见大,不仅能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从中获得很多乐趣以及成就感,我们老师也能跟着孩子体验到获得成功以后的快乐。
二、通过探究,享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地鼓励学生思考,多留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学生,让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尽情展现自己的思维。在“面积”这一单元中,指导丛书里有这么一道题:
在一个长38米,宽26米的草坪中,有一条十字路,宽分别是2米,求草坪的绿化面积。
这是一道思考题,对于刚接触到面积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可在让学生经历探究后,却发现学生有着各种不同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我再次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有什么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吗?经过探究学生发现两条路的中间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是2×2,应该把860 4得到864平方米。
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可低估,空间想象能力非常棒。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提供有利条件。
三、通过探究,享受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进入课改以来,我觉得受益最多的是孩子们,他们在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熏陶下,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用数学眼光看待问题。因此,在现在的课堂里,经常能看到学生的思维在探究中跳跃,情感在欣赏中升华,个性在交流中飞扬。如我与孩子们一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有这样一幕:当孩子们经历操作、讨论、交流,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在应用提升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这么一道题:吴老师的办公桌面积是48平方分米,要配上一块玻璃,你能帮老师算算办公桌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吗?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与交流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冠杰同学回答道:老师,我知道办公桌的长可能是8分米,宽可能是6分米,因为6乘8得48平方分米。当冠杰同学回答完后,还有几个同学的手还高高举着。因此我又请还举着手的相吉同学回答,他回答道:“老师,我还有两种答案。宽可能是2分米,长可能是24分米;还有一种就是宽可能是1分米,而长可能是48分米。因为他们相乘的积都是48平方分米。”正当我在夸相吉同学能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的时候,冠杰同学马上提出反驳,他说道:“我不同意他的意见,宽2分米(还用手势比了出来)只有这么长,连电脑都放不下,哪有这样的办公桌啊。”经他这么一提醒,很多同学都恍然大悟。最后在经过一番交流及联系生活实际后,学生们得出长为8分米,宽为6分米的长方形玻璃最为合适。
课堂因为有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创设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状态,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课堂,使得学习过程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