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生命成长的视角来谈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践,是在寻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动力的新视角,强调的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亲历性、参与性,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灵动的个体感受和意义内化,从而将有力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命效度。
一、驱动角色意识,阅读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化”
教师的教学理念清晰反映出:课堂上应该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就必须在课堂里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大胆表明自己独特的观点。
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应顺应学生的这种需求与发展的规律,提供各种机会,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课堂上得以生动活泼的生命成长。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老师了解到造房子对于学生并未经历过,而自己一时又很难具体说清楚。于是教师可以运用媒体让学生和老师变成“小鸟”一起做一做,造一造云房子(屏幕上出现高高的天空,运用电子白板定向移动和图片拖放、前置等功能)。学生在充满生机的课堂上体会到了文中造房子的乐趣,不仅带动课堂气氛,还能把学生原本的生活经验具体化,给学生的认知与文本内容搭建了一座引桥,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何乐而不为呢?角色的转换,使语文课堂尽最大可能让学生把粗放的生活体会转化为细微的实践感受。语文课堂突出主体化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语言,让文本与学生有限的经验无缝对接。
如在《会走路的树》一文学习中,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许多地方”“许多有趣的东西”,然后将与文本相符图片提取出来,随即配合教师的语言,营造出一个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训练的环境——“小鸟跟着小驯鹿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这段教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时空,化远为近,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放下“驱动角色”意识,把课堂的形式面尽可能抹去,让课堂充满生态气息。
二、倾听演绎声音,阅读教学展现过程“情感化”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為纽带的,而建立情感的重要链条是学会倾听,它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通道。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以此为突破口,有的放矢地组织课堂教学。
第一,教师要倾听学生初读文本的感受。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在理解“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一句时,有的学生质疑:“红军过草地为什么是‘最为艰苦’”。此刻,老师不可急于解答,要静心倾听学生的交流。学生通过看书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处理,建构起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这种情感境界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积极对话、探究的乐趣,这也对下面的阅读感悟做好了情感的全方位铺垫。反之,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生长。
接着,教师必须要倾听学生品读语言文字过程中的疑惑,并预设突破口,这是课堂的核心所在。如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在品读感悟樟树的生长特点和可贵之处后,课堂里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最后一个自然段里,有“瞻仰”这个词,怎么会说是“瞻仰”樟树呢,用词有些不妥当?”学生端详着照片,读着生平介绍,再来看看作者笔下的樟树,想想樟树与主人有相同之处。就这样,同学们读懂了作者没有说出的话,也明白了像这样以樟树来写出宋庆龄形象、品质的方法这就是借物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倾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质疑问难,适时引导学生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十分重要,这是突显教师主导性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倾听”是生命成长的基础。
三、挖掘有趣内容,阅读教学体现文本“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文的内容始终关注生命的成长。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文本资源,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强化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以《肉被叼走后》为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层层深入,续编故事。这一方面既能规范、丰富并且很好地发展学生语言,又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另一方面学生进一步丰富了生活经验,心智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将来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语文课堂在充分体现其实用价值的同时还充分突显了课堂的审美价值,这两种价值的兼顾也正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兼顾,充分体现了“学会生存 学会审美”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让孩子们以最轻松的方式获得了最有分量的收获。
再如课文《二泉映月》第5自然段采用了“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的写法,用文字的形式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介绍了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和意境。为了增强趣味性,这一部分教学可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当时的情景并配以乐曲,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接着更深一层的感悟,问:乐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接着就是不断地鼓励学生带着感悟自发地站起来朗读,来评点其他同学的朗读效果,最好能和着乐曲声展现朗读。学生在一次次饶有“趣味”朗读的中,逐渐读懂了乐曲,走入了阿炳的内心,也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感慨。这样的课堂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维度得到了有效体现,也增强了语文课堂的生命成长意识,更好地让学生的智慧指向了心灵看到的地方。
语文课堂是生命的课堂。在上述例举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高质量地亲历语文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过程,珍视生命体验,就是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是学习过程中的首席,就是要努力提升引领的艺术,增强倾听的意识,明确审美向度,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共鸣,与教师共鸣,与真、善、美共鸣,课堂形成一种多元互动的关系,呈现师与生、人与文、思与悟等方面的和谐,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奏响生命成长的旋律,也必将流淌出生命成长的光彩!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
一、驱动角色意识,阅读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化”
教师的教学理念清晰反映出:课堂上应该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就必须在课堂里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大胆表明自己独特的观点。
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应顺应学生的这种需求与发展的规律,提供各种机会,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课堂上得以生动活泼的生命成长。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老师了解到造房子对于学生并未经历过,而自己一时又很难具体说清楚。于是教师可以运用媒体让学生和老师变成“小鸟”一起做一做,造一造云房子(屏幕上出现高高的天空,运用电子白板定向移动和图片拖放、前置等功能)。学生在充满生机的课堂上体会到了文中造房子的乐趣,不仅带动课堂气氛,还能把学生原本的生活经验具体化,给学生的认知与文本内容搭建了一座引桥,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何乐而不为呢?角色的转换,使语文课堂尽最大可能让学生把粗放的生活体会转化为细微的实践感受。语文课堂突出主体化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语言,让文本与学生有限的经验无缝对接。
如在《会走路的树》一文学习中,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许多地方”“许多有趣的东西”,然后将与文本相符图片提取出来,随即配合教师的语言,营造出一个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训练的环境——“小鸟跟着小驯鹿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这段教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时空,化远为近,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放下“驱动角色”意识,把课堂的形式面尽可能抹去,让课堂充满生态气息。
二、倾听演绎声音,阅读教学展现过程“情感化”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為纽带的,而建立情感的重要链条是学会倾听,它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通道。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以此为突破口,有的放矢地组织课堂教学。
第一,教师要倾听学生初读文本的感受。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在理解“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一句时,有的学生质疑:“红军过草地为什么是‘最为艰苦’”。此刻,老师不可急于解答,要静心倾听学生的交流。学生通过看书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处理,建构起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这种情感境界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积极对话、探究的乐趣,这也对下面的阅读感悟做好了情感的全方位铺垫。反之,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生长。
接着,教师必须要倾听学生品读语言文字过程中的疑惑,并预设突破口,这是课堂的核心所在。如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在品读感悟樟树的生长特点和可贵之处后,课堂里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最后一个自然段里,有“瞻仰”这个词,怎么会说是“瞻仰”樟树呢,用词有些不妥当?”学生端详着照片,读着生平介绍,再来看看作者笔下的樟树,想想樟树与主人有相同之处。就这样,同学们读懂了作者没有说出的话,也明白了像这样以樟树来写出宋庆龄形象、品质的方法这就是借物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倾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质疑问难,适时引导学生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十分重要,这是突显教师主导性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倾听”是生命成长的基础。
三、挖掘有趣内容,阅读教学体现文本“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文的内容始终关注生命的成长。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文本资源,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强化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以《肉被叼走后》为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层层深入,续编故事。这一方面既能规范、丰富并且很好地发展学生语言,又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另一方面学生进一步丰富了生活经验,心智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将来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语文课堂在充分体现其实用价值的同时还充分突显了课堂的审美价值,这两种价值的兼顾也正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兼顾,充分体现了“学会生存 学会审美”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让孩子们以最轻松的方式获得了最有分量的收获。
再如课文《二泉映月》第5自然段采用了“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的写法,用文字的形式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介绍了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和意境。为了增强趣味性,这一部分教学可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当时的情景并配以乐曲,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接着更深一层的感悟,问:乐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接着就是不断地鼓励学生带着感悟自发地站起来朗读,来评点其他同学的朗读效果,最好能和着乐曲声展现朗读。学生在一次次饶有“趣味”朗读的中,逐渐读懂了乐曲,走入了阿炳的内心,也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感慨。这样的课堂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维度得到了有效体现,也增强了语文课堂的生命成长意识,更好地让学生的智慧指向了心灵看到的地方。
语文课堂是生命的课堂。在上述例举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高质量地亲历语文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过程,珍视生命体验,就是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是学习过程中的首席,就是要努力提升引领的艺术,增强倾听的意识,明确审美向度,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共鸣,与教师共鸣,与真、善、美共鸣,课堂形成一种多元互动的关系,呈现师与生、人与文、思与悟等方面的和谐,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奏响生命成长的旋律,也必将流淌出生命成长的光彩!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