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总结肺癌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肺癌施行肺叶切除36例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肺癌肺切除术对术后护理要求较高,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关键词】: 肺癌 术后护理 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45~76岁,平均68岁;有吸烟史者23例;中央型肺癌16例、周围型20例;鳞癌28例、腺癌6例、小细胞肺癌2例;左肺病变8例、右肺病变28例;行肺叶切除31例、左全肺切除3例、肺段切除2例;术后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2例,呼吸衰竭1例,心律失常2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均治愈;住院8~32d,平均13d。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联合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麻,取健侧卧位,经患侧腋下小切口,充分游离背阔肌浅面及深面,不必离断,再切开前锯肌,去除第5肋中段,自第5肋床进胸,探查病变范围,根据具体情况行肺段形切除、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关胸前放置引流管,对下肺切除的患者,常规放置下胸腔引流管,对上肺切除的患者,常规放置上、下引流管各1根,分别引流积气和积液,对全肺切除的患者,放置1根引流管,平时夹闭,必要时开放排液,调节胸腔内压力。常规留置硬膜外镇痛泵。
2护理
(1) 术后和护理 搬动患者时胸腔引流管应夹闭近管,移至病床后立即给氧,接通心电监护的监测导线,检查各种引流管有否脱落,是否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麻醉未清醒时应取仰卧位,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3d后患者一般肺已膨胀,换气常已充分,除外高龄、全肺切除、术前肺功能不全或氧饱和度持续低于正常等情况,可停止给氧。此后再出现心律失常机会较小,可停止心电监护,以方便患者活动。
(2)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肺癌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排除胸内积气积液,促使余肺复张。特别注意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并保持引流通畅。水封瓶内水柱波动范围一般在20cm内,若波动过大,>30cm,要警惕肺不张[1]。术后早期水柱波动停止要注意引流管是否阻塞或受压,而术后2~3d随着余肺的复张,水柱波动逐渐停止,则属正常情况,经胸片证实后可考虑拔管,原则上先拔下管,观察24h再拔上管。
(3)协助咳嗽、排痰 肺癌本身属呼吸系统疾病,加之气管插管、肺组织切除等因素,可使呼吸道内存有较多的分泌物,如不能及时咳出,可阻塞小支气管,甚至肺叶支气管,余气吸收,造成肺不张,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因而术后咳嗽、排痰十分重要。常规于术后第1天早晨开始,扶患者坐起,用手轻按手术切口,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按术前练习的动作进行有效的咳嗽,一次尽量坚持将痰咳干净,4~6次/d。痰多不易咳出者可采用雾化吸入,雾化液中应避免应用激素,以免影响支气管残端的愈合。咳嗽无力者可于吸气末指压胸骨切迹上窝气管刺激咳嗽、咳痰,鼻导管吸痰,或纤支镜吸痰,必要时可考虑气管切开。本组有5例患者应用了地塞米松雾化,其中1例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另有2例余肺漏气时间明显延长。
(4)早期活动 早期活动可预防坠积性肺炎及静脉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作者常规于术后第1天开始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活动手足,2~3d后胸引流管拔除,即鼓励其下床活动。本组患者均无下肢静脉栓塞或肺静脉栓塞并发症发生。
(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心律失常:因缺血的心肌对低氧血症极其敏感,故术前心电图异常者,尤其以心肌缺血为主要表现者,术后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另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还有年龄>60岁、术前FEV1<1.0L者[2]。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约83.05%发生在术后3d内,其中又以第1天发生率最高[3]。本组肺癌患者术后常规心电监护72h。(2)肺不张、肺部感染:为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年老体弱或术前已有呼吸道感染者,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不能有效的咳嗽、排痰而导致肺部感染,痰液阻塞支气管时还会引起肺不张,较大范围的肺不张可引起呼吸衰竭,应及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或纤支镜吸痰,必要时可采用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的方法促使肺复张[4]。(3)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的发生与肺组织减少,呼吸道感染、创伤疼痛、咳嗽无力等因素有关,多见于>60岁、术前存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后肺循环血量已增加1倍,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4)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胸膜瘘是肺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局部缺血是导致支气管胸膜瘘的重要原因。单纯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在<1%
【参考文献】
1 邹卫.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6.147.
2 王洪梅,柴茂凤.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职业与健康,2003,19(8):153.
3 张卫东,赵惠如,李廷富,等.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16(4):208.
4 谭晓红,殷红,夏振莲,等.难治性癌症术后肺不张的正压通气疗法.四川肿瘤防治,2000,13(4):225.
【摘要】:目的总结肺癌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肺癌施行肺叶切除36例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肺癌肺切除术对术后护理要求较高,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关键词】: 肺癌 术后护理 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45~76岁,平均68岁;有吸烟史者23例;中央型肺癌16例、周围型20例;鳞癌28例、腺癌6例、小细胞肺癌2例;左肺病变8例、右肺病变28例;行肺叶切除31例、左全肺切除3例、肺段切除2例;术后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2例,呼吸衰竭1例,心律失常2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均治愈;住院8~32d,平均13d。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联合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麻,取健侧卧位,经患侧腋下小切口,充分游离背阔肌浅面及深面,不必离断,再切开前锯肌,去除第5肋中段,自第5肋床进胸,探查病变范围,根据具体情况行肺段形切除、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关胸前放置引流管,对下肺切除的患者,常规放置下胸腔引流管,对上肺切除的患者,常规放置上、下引流管各1根,分别引流积气和积液,对全肺切除的患者,放置1根引流管,平时夹闭,必要时开放排液,调节胸腔内压力。常规留置硬膜外镇痛泵。
2护理
(1) 术后和护理 搬动患者时胸腔引流管应夹闭近管,移至病床后立即给氧,接通心电监护的监测导线,检查各种引流管有否脱落,是否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麻醉未清醒时应取仰卧位,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3d后患者一般肺已膨胀,换气常已充分,除外高龄、全肺切除、术前肺功能不全或氧饱和度持续低于正常等情况,可停止给氧。此后再出现心律失常机会较小,可停止心电监护,以方便患者活动。
(2)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肺癌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排除胸内积气积液,促使余肺复张。特别注意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并保持引流通畅。水封瓶内水柱波动范围一般在20cm内,若波动过大,>30cm,要警惕肺不张[1]。术后早期水柱波动停止要注意引流管是否阻塞或受压,而术后2~3d随着余肺的复张,水柱波动逐渐停止,则属正常情况,经胸片证实后可考虑拔管,原则上先拔下管,观察24h再拔上管。
(3)协助咳嗽、排痰 肺癌本身属呼吸系统疾病,加之气管插管、肺组织切除等因素,可使呼吸道内存有较多的分泌物,如不能及时咳出,可阻塞小支气管,甚至肺叶支气管,余气吸收,造成肺不张,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因而术后咳嗽、排痰十分重要。常规于术后第1天早晨开始,扶患者坐起,用手轻按手术切口,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按术前练习的动作进行有效的咳嗽,一次尽量坚持将痰咳干净,4~6次/d。痰多不易咳出者可采用雾化吸入,雾化液中应避免应用激素,以免影响支气管残端的愈合。咳嗽无力者可于吸气末指压胸骨切迹上窝气管刺激咳嗽、咳痰,鼻导管吸痰,或纤支镜吸痰,必要时可考虑气管切开。本组有5例患者应用了地塞米松雾化,其中1例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另有2例余肺漏气时间明显延长。
(4)早期活动 早期活动可预防坠积性肺炎及静脉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作者常规于术后第1天开始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活动手足,2~3d后胸引流管拔除,即鼓励其下床活动。本组患者均无下肢静脉栓塞或肺静脉栓塞并发症发生。
(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心律失常:因缺血的心肌对低氧血症极其敏感,故术前心电图异常者,尤其以心肌缺血为主要表现者,术后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另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还有年龄>60岁、术前FEV1<1.0L者[2]。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约83.05%发生在术后3d内,其中又以第1天发生率最高[3]。本组肺癌患者术后常规心电监护72h。(2)肺不张、肺部感染:为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年老体弱或术前已有呼吸道感染者,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不能有效的咳嗽、排痰而导致肺部感染,痰液阻塞支气管时还会引起肺不张,较大范围的肺不张可引起呼吸衰竭,应及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或纤支镜吸痰,必要时可采用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的方法促使肺复张[4]。(3)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的发生与肺组织减少,呼吸道感染、创伤疼痛、咳嗽无力等因素有关,多见于>60岁、术前存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后肺循环血量已增加1倍,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4)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胸膜瘘是肺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局部缺血是导致支气管胸膜瘘的重要原因。单纯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在<1%
【参考文献】
1 邹卫.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6.147.
2 王洪梅,柴茂凤.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职业与健康,2003,19(8):153.
3 张卫东,赵惠如,李廷富,等.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16(4):208.
4 谭晓红,殷红,夏振莲,等.难治性癌症术后肺不张的正压通气疗法.四川肿瘤防治,2000,13(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