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导向的营销VS资源尋向的营销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f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说:“成长不是靠解决问题,而是靠抓住机会。”
  本土中小企业经常被批评为机会主义,什么赚钱干什么,其实,机会主义不应该是一个负面标签。
  战略可以分为基于资源的战略和基于机会的战略,经典战略理论讲的基本上是基于资源的战略。因此,中国的中小企业经常被人批评为没有战略。其实,机会主义本身就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的战略,或者干脆就叫做机会主义战略。
  机会主义战略不好吗?很多中小企业缺乏资源、缺乏规模、缺乏品牌、缺乏核心技术,按照一些人的观点,似乎就不该活下来,更不要谈与跨国公司竞争了——那还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然而,不少本土企业不仅活下来了,而且还迅速发展壮大了。这些企业虽然缺乏资源,但中国却不缺乏机会。
  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联合研究表明,中国市场机遇全球第一,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中国“机遇前所未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现在不是流行蓝海战略吗?其实,找到一个大家没有发现的机会,难道不是蓝海战略吗?因此,当机会主义战略遭人诟病时,我是倾向于为本土企业辩护的。
  机会没有被人发现时,不是机会,机会被所有人发现时,也不是机会,所以,机会不仅是一种稀缺资源,发现机会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机会肯定不是来自于老板在办公室的冥思苦想或专家的逻辑分析,机会往往来源于市场的灵感,来源于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刻理解,来源于深刻的市场洞察。
  所有这些都要求老板贴近市场,深潜市场,一家中型企业的老板找到了我,说行业已经实现了产业集中,生存已经很困难了。我带着他深入一线走访了一趟,很快就发现了机会,并找到了抓住机会的办法,企业还是那个企业,但因为机会的发现,这个企业已经处于不一样的状态。
  中小企业发现的市场机会通常是战术机遇,战术机会能够让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但是,只有“战略机会”才能促使企业实现“从小到大”的飞跃。
  中国目前仍然存在着下列战略性机遇;
  一是众多产业仍然高度分散,企业有快速崛起实现产业集中的机会;
  二是很多行业市场重心下沉仍有很大空间,为企业快速布局,快速崛起提供了机会;
  三是中国作为追赶型国家,很多产业的消费波次还没有到来或即将到来,谁抓住就是机会;
  四是很多产业正面临着产业升级的机会。产业升级有可能让领先者的规模优势变成“规模包袱”,这是后来者崛起的机会。
  近期拜访企业,谈得最多的就是竞争激烈。难道真的如此吗?可能是因为发现机会的能力退化了,才觉得竞争激烈,最近走访市场的结果证实了我的判断。
  我一直以为家电行业作为高关注度行业,竞争一定非常激烈。最近,为了给一家家电企业做培训,我专程走访了市场,并访问了一些经销商,发现家电行业还有很多机会没有充分挖掘。
  我不明白,为什么家电企业只会在竞争充分的大卖场打价格战、促销战,而对那么多的市场机会视而不见呢?方便面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寡头垄断,竞争应该非常激烈,我最近在走访市场时仍然发现了大量机会。
  很多老板创业时离市场很近,总能抓住机会,现在规模做大了,离市场太远了,已经丧失了对市场的感觉。
  一线人员天天在市场上,对机会反而没有感觉。机会需要老总们“深潜市场”,如果本土企业的老总们有娃哈哈老总宗庆后那样长期深入市场的体验,怎么可能找不到机会?
其他文献
妙用渠道冲突,能促进厂商关系,实现双赢;处理不当,则会使渠道反目,降低渠道效率,甚至彻底毁掉渠道。    刘经理是A仪器厂在华北地区的总经销商,几年下来,刘经理把该地市场运作得有声有色,每年均能超额完成任务,稳居A厂家经销商之首,  慢慢地,刘经理开始以功臣自居,不但费用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开始坐享功劳,不思进取了,A厂家调查发现,刘经理在华北地区工业领域的市场宣传,开发、服务确实做得不错,但对新市
期刊
十几年前的营销经验或许已不再适用,但当我们品读老销售们十年前那些让人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经历时,我们应该反省:我们是否已经遗失了那些坚忍不拔、绝不言败的精神?    钱卫进京    1995年10月,23岁的钱卫生平第一次站在北京街头。原北京市场的经理无法肩负发展的重任,罗纺公司急调钱卫接管市场。秋天的北京已经凉意浓浓了,而从南方急赶过来的钱卫仍然穿着单衣单裤。生于南方长于水乡的钱卫还未意识到,迎
期刊
从业多年,与不少企业的营销总监成了朋友。我发现这些人有两个特点:第一,收入高,年收入多在25万~40万元之间;第二,“在岗寿命”短,也就是l~2年。今天可能是张家的总监,明天却“下课”在家,后天又空降到李家当高管。  追踪这些人不容易,但研究这些人特别有收获。比如,我发现一种现象:下课后的时期不同,营销总监的话题不同。  刚下课时,营销总监谈的无一例外是“人事与政治”。他会给你描绘现代版的《岳飞传
期刊
中国比较大的、有战略眼光的经销商,最终都要走上自有品牌这条路,中国市场仍然存在非常多的产业机会,就看你怎么去发现和把握了。  提到战略,许多经销商认为那种虚无缥缈的概念还是让厂家去琢磨比较好,自己低头干活就行了,事实上,战略不是空洞的,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是要解决公司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的。    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矛盾    专业化和多样化,并没有一条分明可辨的界线。所谓专业化,是指专门做一个门类或品
期刊
引子    上期《大客户悄悄吞噬你的利润》一文中,我们知道了大客户拖欠的账款将产生惊人的银行贷款利息,企业赚不到一分钱。但销售人员往往又不敢向大客户施压,这时就需要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来控制信用。那么这个部门是怎么运作的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编者按]2007年8月,统一润滑油的“营销教父”姚旗将销售总益的权杖交给了继任者陈嘉琮,后者拥有在壳牌中国超过15年的润滑油营销经验。作为统一润滑油团队的新一任营销领军人物,陈嘉琮对统一润滑油未来的品牌战略、渠道建设千方面如何规划?本刊就此特别专访了陈嘉琮先生。    30亿之后的战略思考    《销售与市场》:当销量突破30亿之后,统一润滑油是否面临着增长瓶颈?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陈嘉
期刊
许多市场部的朋友戏称四季度是“死季度”,为了改出一个能让老板点头的年度市场计划,或许死的心都已经有了。    年关又到,这是市场部经理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原因只有一个:赶制年度计划。  前两天,一个朋友向我诉苦:从10月开始编制第二年的年度计划到现在,已经改了近10个版本了,可始终看不到老板有一丝罢休的迹象。用他的原话讲:死的心都已经有了,  但话又说回来,年度计划作为指导来年市场运作的纲领性文件,
期刊
我现在分管生产了    我的一位同事,自离开可口可乐到浙江一家民营企业当营销总监的那一天开始,就不断遭“奸臣”排挤,终于在18个月后遭遇“风波亭”了。  据他介绍,这位“奸臣”是公司的生产总监、老板的创业伙伴,参与谋害了不少“忠良”,手中沾满了空降精英的“鲜血”。  中秋节,他发来了问候短信,说又去了另一家民营企业当副总了。一个星期后,我在硕大的瓜子车间找到了他。  他一身工厂制服,挂着红绿相间的
期刊
作为高结构卷烟必争之地,浙江市场寸土寸金,竞争也格外激烈,对于那些曾经“失意”于此的卷烟品牌来说,若想重新“归来”,似乎必须配上全套的鞍马铠甲,并附以“重金”投入,直到最后胜出……    2000年前后,曾在上世纪80年代引领中国卷烟消费潮流的云烟品牌,在浙江的销售出现了严重的市场滑坡,在一些区域市场上,比如嘉兴这样的三线城市,云烟品牌几乎全线撤出。  对于一个一线品牌来说,退出国内的任何一个市场
期刊
星巴克进驻华南,用6家店的规模维持了4年多;哈根达斯用不到lO家店的规模潜伏了长达5年之久,然后才是快速的加盟发展。在这些沉寂的岁月里,他们正在进行本土化的试验经营。  招商手册上明白写着投资总额、盈亏平衡点、投资回收期和回报率;  我们也用传统的方法规划和测算了即将投资的项目;  但事实往往并不如人所愿,甚至与预期截然相反。  任何策划和规划都不能做到准确地描述未来。因此,开展招商加盟之前,应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