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单”导学模式下的车工技能教学设计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150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最大资源是学生、生活、专业,让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专业是“任务单”导学模式的课堂理论基础,借助“任务单”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而又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建构认知活动的过程,才能更高效地学会知识、训练技能、感悟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任务单”导学,是指以“任务单”为媒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记录学习过程与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自我反馈的“菜单”化设计。“任务单”是对“学案”“教学案”“导学案”“活动单”的继承与发展,更加突出职业教育任务驱动的教改特色,更强调职校课堂教学的“职业活动”特征和“单”的作用。
  “任务单”导学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任务”,任务是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任务”是“任务单导学”的主题,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学生在课堂中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达到三维目标的主要途径。二是“任务单”,“任务单”是呈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指针和引擎,是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真实记录。三是“导学”,“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观察指导、管理促进、引导评价、点拨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导”指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领导、引导、教导多重含义,达到激发兴趣、启发思维、规范行为等效果。
  “任务单”导学模式是完全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设计,与一般教学模式不同,该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课堂教学任务单的研制、班级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教学模型的设计与执行、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等。这些方面彼此独立,又存在着相互关系,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规定与目标,只有认真部署、统筹协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任务单导学”模式的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任务单”是“任务单导学”模式的关键技术,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方式,是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分组合作学习是“任务单导学”模式的有效载体,以“组”促“活”,以“评”促“动”。教学模型的设计与执行具体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组织策略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在多年的车工技能教学实践中,我对“任务单导学”模式在技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活动模型。在教学过程中,先创设任务情境,明确任务内容及要求,再通过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展评、任务反思、任务延伸等环节,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岗位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任务单”导学较好地解决了教师与学生、教室与车间、作业与产品、教学与科研、服务与创收等诸方面的关系,营造出活力、高效课堂的机制,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展示中进步、在竞争中成长。
  现以“车削圆锥”为例,介绍我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车削圆锥”是车工工艺与操作技能综合起来的理实一体化训练项目。在生产和教学中,最常用的圆锥加工方法是转动小滑板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适用范围广,不受锥度和圆锥角的影响,但需完全靠手动控制,因此车削圆锥零件的精度和效率受个人技术影响很大,本项目是让学生在初步掌握圆锥车削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学会圆锥的尺寸控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简单归纳为:会计算、会加工、会检测和控制尺寸、会进行质量分析,同时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营造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执行6S管理规范,安全文明操作,合作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时以任务为载体、以目标为引导、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融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能力提高为一体。突出加工工艺分析、检测和控制尺寸、质量评价三个重点环节的学习,借助课件助学突破检测和控制尺寸这一教学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一、任务签发、明确分工
  以六人为单位组建虚拟的机械加工制造公司,模拟加工企业的生产化运作模式。
  客户(老师):制定并签发任务书,和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探讨,明确质量和工期要求,对生产情况跟踪管理,参与技术难题的攻关,协助企业经理组织指导生产等。
  经理(组长):从老师处接受任务,安排员工生产,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及时向老师请教。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监督生产过程,提出好的意见和想法。
  员工(组员):按图纸加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对零件进行检测,直接对零件质量负责。此外还应思考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在每个组员都能得到充分的实习锻炼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去检测、去辅导、去汇报、去答辩等,这里既有“兵”教“兵”,又有竞争机制,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既深化了认知目标,又为能力目标做了铺垫,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职业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该情境下,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热情高涨。
  二、任务分析、制订计划
  承接任务后,各加工企业开始着手收集资料、进行工艺分析、研讨技术难题的破解办法、制定生产方案。经客户确认后,公司员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在此环节,客户应引导各企业分析对比各自编制的加工工艺,修改完善工艺方案,组织破解技术难题,为后续任务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同时对各单位的完成情况予以评价、记载。
  三、任务实施、强化管理
  由组长安排,围绕订单的相关要求,制定加工工艺、组织生产加工、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等。
  这是本项目教学的重点环节,组员通过任务实际操作进行尝试性练习,培养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培养团队精神。此阶段,客户应注意加强对生产情况的跟踪检查,发现问题予以记载,作为过程管理绩效评价的原始资料,并提醒质检员注意,由质检员会同经理协商解决。
  四、任务展评、信息反馈
  依据考核评价细则从质量、速度、规范、态度几方面,进行组内的自评和互评,各组按指标推选出先进个人、优秀作品参加全班展评。在此基础上,结合过程考评记载,进行全班综合考评,评出班级的先进个人、优秀作品、先进管理者和优秀学习团队,最后对订单的履约情况按相关条款考评记载,以供下一次实训订单签发时参考。安排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管理能力和职业情感。
  五、任务反思、点拨提升
  各组安排代表汇报加工情况、在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共同探讨预防及改进的措施。交流以汇报、提问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教师对讨论后仍不清之处予以点拨。
  最后对该阶段参与的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点评时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对于确实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和小组,多鼓励,换一个尺度去衡量,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习动机。
  六、任务延伸、拓展迁移
  布置课后任务:总结圆锥零件加工的工艺步骤、加工技巧,完成任务单;据图分析其他带有圆锥面零件的工艺。
  经过多年的教改实践,我体会到“任务单”导学模式应用于实训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答疑解难、操作指导、展示评价、点拨提升、拓展迁移来组织、调控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启发、鼓励、点拨、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讲得不多,但创设的情境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任务单”导学把教学过程有机地划分成若干环节,促使学生自学、讨论、实践、展示、评价、反思、提升,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通过师生、生生多边的信息交流,不断地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使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还训练和培养了探索精神、协作精神、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加了教学的容量,并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全过程模拟企业化运作,学以致用,比学赶帮,学生的质量和管理意识大为增强。同时由于课堂上教师讲解时间大大减少,学生练习时间相应增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4.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营造出学生健康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将传统的竞争型目标为主转变为合作型目标结构为主,变学习竞争的“输赢”关系为“双赢”关系,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三贴近”教改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打开了学生服务社会、成就人生的大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工学交替、订单培养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五年制高职校要从企业需要出发,根据岗位人才培养特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常客隆店长班”为例,就五年制高职“矩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管理矩阵制组织形式,校企合作组建项目工作组,依需组建订单班,工学交替、人员互动实现人才合约式定向培养的具体实践,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矩阵订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有效教学”这个概念其实由来已久,它是美国的加涅最早提出来的,时下又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会、会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以下是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潜心研读教材——有效教学的前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与发展动力,而“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培养创造精神这样双重力量”。陈至立曾经说过:“现在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必须下决心进行课程、教材、教法、考试的改革,从各方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努力培养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      一、更新观念,培养学生
回想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成长经历、所取得的成绩,我的最大体会是:机会总是眷顾有所准备的人,成功永远青睐勤奋工作的人!
对比读新旧《数学课程标准》,很多地方的变化与坚持都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其中从实验稿中的“符号感”到2011版中的“符号意识”的细微变化也引发我的一些想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这种变化的价值。  一、仅仅是一词之差吗?  从“符号感”到“符号意识”,“感”感觉、直感,在某种程度上是指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敏感性,仿佛是主体的一种本能,一种直接的“感觉”。“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定义是人所
本文从创设兴趣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与运用情境等四个方面,来阐述情境教学对活跃数学课堂带来的巨大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中的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情境教学一改传统教学中数学课堂的死板,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教学的过程变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不仅如此,情境的出现让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应该考虑如何
区域性农业高职教育的现状,呼唤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破茧"而出.这种模式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特点,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立足区域实际,突出"三农"服务,突出质量效益,才能实现区域
怀抱清波浩淼的骆马湖碧玉,环绕秀美古朴的大运河飘带,秦汉文化在这里风云际会,西楚霸王在这里叱咤风云;这里是“下草湾文化遗址”,这里是“第一江山春好处”——江苏省宿迁市。坐
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就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主观反应。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式与方程》一课在教学前,我安排学生课外进行自学。课前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等式”、“方程”的概念有了较多的了解,基本上会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等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针对上述情况,上课时我对自己先前的教学设计作了一些调整,以便更好地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