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让文章“高大上”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o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整个记叙文教学,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更多关注如何命题、立意、选材、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写前指导和写法探究,对作文后的“修改”却重视不够。
   对于现在高一的学生而言,我们的作文训练重点都是以记叙文为主,那么我就以学生的一篇记叙文习作为例,简单谈谈我对怎样修改才能让学生的记叙文“高大上”起来?
   在经历了一周繁重的课程的学生们都成群结队地在街上乱逛,我也不例外。我和朋友们无目标的乱逛,然而不经意间一个佝偻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帘,她蜷缩的身子与这喧闹的街道格格不入,她用一双深褐色、干枯的双手拄着膝盖支撑着前行,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干枯的双眼带着乞求的眼神走进了一家小吃店,她在努力搜罗着剩菜剩饭,但被老板大声训斥,她还是自顾自的收拾着剩菜剩饭,老板拿着扫把赶她走。我想去帮住她,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越走越远,但是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她充满了怜悯与同情,对待那些冷漠的人充满了鄙视与不屑,我在想,她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呢?我们的社会能做些什么呢,那些冷漠的人怎么这样呢?我能做的只能是尊重他们。
   ——学生习作之《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或一件事》
   我们初读这个记叙文段落,没觉得哪里不好,我们老师说记叙文就是写人记事,小作者也做到啦!并且这一段落中还有人物的肖像描写,也有细节,很多同学也这样写,没觉得哪里有不妥之处,但是为什么学生类似的记叙文写作分值不高呢,往往只能停留在38分左右呢?其实究其原因是我们同学在写作中都是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就写多少,想写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作毫无章法,而且不合逻辑,重复叙述很多,语言太过啰嗦,不知言简意赅,而且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毫无文采可言,内容过于干瘪,没有什么真情实感,甚至为了凑字数,长篇累牍,无病呻吟。
   因为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一直的模式都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上。我认为,还得发动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和老师一起搬动作文修改这座大山。
   一、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爱上修改。
   “诗文不厌改,佳作岀苦心”。杜甫的“泪流”,贾岛的“推敲”等等都说明了修改的必要性,所以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认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慢慢地使学生爱上修改,爱上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的作文分数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培养学生掌握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
   在修改前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四种修改作文的方法:(1)范文先行法(2)互批互改法(3)教师点评法(4)再度创作法经过一系列的修改之后,之前的学生习作被改成了这样:
   我像往常一样,漫步在热闹的大街上,前面不远处围观着许多人,喜欢凑热闹的我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想探个究竟。她,穿的很破旧,衣衫褴褛,头发也杂乱无章的生长着,仿佛几十年没有剪过一样。她口中喃喃自语,我不知道她说着什么。在群众议论纷纷中得知,原来她只是想要那些剩饭剩菜。但是她被那个肥头大耳的老板大声的呵斥,要赶她走。她没有走,还是眼神死死的盯着那些饭菜。老板就开始骂她,拿扫把赶她。看到这里,朋友用力地把我从人群中拽出来,之后,我听到了男人的吼声,女人的尖叫声和重物砸向地面的敲击声。
   我越走越远了,步履很艰难。我的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有些心酸,有些难过,更是充满了怜悯与同情。这些人,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是懒惰还是根本就没有生存的能力,她的家人呢?一切都令人费解。想到这我开始害怕,我不希望这样的惨剧发生,我、我们、这个社会能为这样的一群人做点什么呢?我想捐点钱给她,但是我怕她神志不清攻击我。我能做的,就是尊重他们,对于那些别人放下自尊只想要得到一口饱饭却把别人赶尽杀绝的人我鄙视他。在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就是“乞丐”也要尊重,不,他们不是乞丐,他们是被生活迫于无奈的“落魄者”。
   总之,作文不仅仅是让学生“写”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改”。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好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其他文献
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至精。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也莫过于此,朗读是基础。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读”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等。语文课改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一、散文教
期刊
最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任务有这样一条要求: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目前,许多学校对作文教学只重视写,却忽视了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以致大多数学生不会修改作文,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一、改材料:即原文选用的材料比较牵强,欠说服力,改为选用恰当的典型材料,以增强说服力。如:论点为“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的议论文,一些学生选用了“小米手机”作为论据:  
期刊
有人说,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灵魂的造化,是人文精神不倦的歌手。它流光溢彩,倾国倾城。三月桃夭,七月流火,呦呦鹿鸣,瑟瑟秋风,大江东去,冷月无声。一串串鲜明的意象,一曲曲动人的歌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诗歌的意象,准确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呢?  一、要求学生掌握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  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涵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学
期刊
任何学习的过程都由三个环节组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有效教学体现了新课程“主体”“生成”“发展”的理念。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推进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具有必要性。同时,有效教学也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三要素:  一、制定科学简明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从多方面加以概括、归纳,按对
期刊
创新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社会不断进步的灵魂, 教育具有开发创造能力的力量。   第一,问题应该经过认真筛选,找出最佳方式。   语文课堂提问的标准应是:能联系实际,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能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的
期刊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所占分值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所以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文言文阅读的关键就是要准确理解文段,尤其是准确理解文段中文言实词的词义。《考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一共有120个,而每个实词都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用法和意思全部记住,这基本上是很困难或是不可能的。那什么样的作法可以减少这种难度,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
期刊
首先,以人为本,树立语文教学生活化理念。   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个体,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语文学科,更应注重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关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语文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学科教育活动,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
期刊
最近十几年来,语文中考阅读题占分比例稍居作文之后,而且阅读材料除了一个文言文是课内的,其余三个都是课外的。特别是从2014年起,我们宁波地区语文考试分值增加到150分,作文60分,阅读56分左右。这么看来阅读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题目啊,要是阅读题得分率不高,也就意味着语文考砸了,直接影响升学。所以我们对阅读能力的训练提高很是重视,千方百计地有针对性地尽其所能地让学生训练,但是因为中考现代文不考教材内
期刊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导致西方的价值观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被疏忽和冷落。而在今天的高考制度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学习也变得功利,而忽视道德文化的熏陶和人格的培养,即对人文教育忽视,导致很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精神空虚。   一、弘扬传统文化 任重而道远   1.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
期刊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升学考试的内容之一。  那我们如何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想学”呢?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虽然老师应该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