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冲击着我们的音乐课堂。但满堂灌的单向注入式教学的观念仍是课堂的绊脚石。作为教改第一线的年轻教师,本人力求转变教师角色,发现学生的需求与兴趣,通过课前参与、运用媒体、活用资源、小组合作、多元评价等多种途径去不断转变音乐教学方式,创设灵动的音乐课堂。让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快乐学习、充分自由地活动,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开发,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个孩子脸上始终挂满微笑。
关键词:教学困惑转变教学方式实践策略
作为音乐老师,我热爱我的学生,希望孩子们喜欢音乐课,在音乐课中感受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想有很多老师和我都曾有着同样的困惑:很多学生只是热爱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上课表现得无趣、不积极;老师辛辛苦苦地教学生唱谱、打节奏、学舞蹈动作,在一遍遍的练习之后,又叹息学生的悟性怎么这么差,教了那么多遍,他们怎么还是似懂非懂?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新”了,但是课堂怎么就“活”不起来呢?……
当一系列的教学问题摆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问题的本质-----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单向的注入式教学已成为音乐课改推进的绊脚石。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只强调了学生“学了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怎样去学”。 学生总是在教师枯燥的讲演、机械化地示范中被动的“吸引”,大幅度地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还束缚了学生想象的翅膀、创新的思维空间,课堂毫无生气。音乐课需要培养的是大批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而不是音乐家。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享受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一、塑造教师新角色——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眼里老师总是高高在上,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点一般。学生有疑问的时候不敢勇敢地举手说“不”字。这样的教学方式,拉远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很难真正地知道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怎样教才能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接受、学会音乐知识?转变教师角色成了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问题。只有蹲下身,与孩子一起看音乐的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能达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1、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
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作为引导者,我们应学会做教学设计师。精心设计课堂教案,在备课中做到备学生、备课堂,多设计有趣、实效的问题,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情境中,自主探究、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2、变传授者为指导者
枯燥的讲解音乐知识,机械地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大幅度地降低了学生在课堂内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束缚了学生强烈的想象力的扩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指导者,主要是做好导学、导思、导行工作,给学生更多的自学、自唱、自演、自创的机会。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编能力。
3、变仲裁者为合作伙伴
以往的教学中,音乐教师普遍存在无暇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现象,这样,教学效果便不尽人意。如果课堂外,能与学生亲密交流音乐、做音乐游戏,课堂内与学生一起唱一唱、跳一跳,一起想问题、创编新事物(如新乐器、新的舞蹈动作、新的歌曲旋律),孩子们不仅会很喜欢你这位音乐老师,也会喜欢上你的音乐课堂,这样课堂也将远离无趣、乏味,你也将成为孩子们忠实的合作伙伴。
二、发现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转变学习方式的基础
如果老师是课堂的引领者,那么兴趣就是课堂的指向标。只有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音乐的奥秘,我们才会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对音乐的认知需求、情感需求、表演需求等)。教师只有在了解了学生的课堂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应用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课堂配合的切实性、有效性。
1、发现学生的音乐认知需求
孩子本能持有探求欲望,世上一切事物对他都是新奇的。因此,课堂中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带他认识音乐中的新知识,能够使他们兴趣盎然、神采奕奕。并且你会发现学生变得很会提问、思考和讨论某些事物的变化。如教学不同的节奏时,老师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不同节奏型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与老师一起得出:节奏X就像小朋友走路一步一步,XX就像跑步,X.X就像拐子走路等。这样孩子的智力、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2、满足学生的音乐情感需求
作为音乐老师,我们有责任用音乐所包含的情感涌动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教学歌曲《卖报歌》中,通过听故事(小毛头卖报生活的艰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FLASH,初步感受,了解形象---用不同速度、力度创造性理解歌曲,深化体验,表现情感---创设情境,享受成功---故事延伸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走进了“小毛头”的生活,置身于角色体验中,使学生的思维与情感一直保持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中。
3、激活学生的音乐表演需求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欲望,他们渴望成为众人的焦点。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表演的机会来激活他们体内蠢蠢欲动的表演细胞。如在教学歌曲《春晓》时,我让学生过了一大把表演的瘾。学生深情并茂地朗诵古诗,载歌载舞地表演古诗,激情澎湃地创编古诗新唱,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三、创设灵动的音乐课堂——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践策略
所谓灵动的音乐课堂,就是让音乐课“活”起来、“动”起来、“乱”起来。学生通过学习去主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有趣的内容与情节发展中主动的体验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美。正如一架好的钢琴,如果没有一位好的琴手去弹奏,它同样发出的也只会是噪音一样。要创设灵动的音乐课堂,就得去除一尘不变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学习契机。我们要把不断地发掘和改善教学方式作为音乐教学的防腐剂,保持课堂的新鲜活力。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借鉴,本人发现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并运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精彩五分钟”,让学生课前充分参与
为了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化压力为动力,化无奈学习为兴趣爱好,我给学生布置轻松的音乐作业。如在上《小音乐家聂耳》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去搜集关于聂耳的资料(如聂耳的出生地、学习经历、创作作品等),然后通过课前的5分钟让学生上台来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搜集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就避免了我枯燥地向学生介绍音乐家聂耳的环节,通过很多学生的介绍还可以学到很多书上没有的知识。
(二)有效运用媒体,让学生展开音乐的翅膀
多媒体的运用在现代教学中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充分有效的运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展开想象的翅膀是提高音乐课堂效果的有利武器。如在教学二年级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时候,我以课件展示新疆的风俗人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时学生就能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来赞一赞、唱一唱、跳一跳美丽的新疆。
美国教育家雷塔科说:“只有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的时候,教育才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新课程音乐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创新,带给我们“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感受!音乐教师们只有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质疑、解惑,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保持鲜活、灵动。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第一小学)
关键词:教学困惑转变教学方式实践策略
作为音乐老师,我热爱我的学生,希望孩子们喜欢音乐课,在音乐课中感受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想有很多老师和我都曾有着同样的困惑:很多学生只是热爱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上课表现得无趣、不积极;老师辛辛苦苦地教学生唱谱、打节奏、学舞蹈动作,在一遍遍的练习之后,又叹息学生的悟性怎么这么差,教了那么多遍,他们怎么还是似懂非懂?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新”了,但是课堂怎么就“活”不起来呢?……
当一系列的教学问题摆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问题的本质-----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单向的注入式教学已成为音乐课改推进的绊脚石。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只强调了学生“学了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怎样去学”。 学生总是在教师枯燥的讲演、机械化地示范中被动的“吸引”,大幅度地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还束缚了学生想象的翅膀、创新的思维空间,课堂毫无生气。音乐课需要培养的是大批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而不是音乐家。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享受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一、塑造教师新角色——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眼里老师总是高高在上,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点一般。学生有疑问的时候不敢勇敢地举手说“不”字。这样的教学方式,拉远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很难真正地知道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怎样教才能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接受、学会音乐知识?转变教师角色成了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问题。只有蹲下身,与孩子一起看音乐的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能达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1、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
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作为引导者,我们应学会做教学设计师。精心设计课堂教案,在备课中做到备学生、备课堂,多设计有趣、实效的问题,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情境中,自主探究、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2、变传授者为指导者
枯燥的讲解音乐知识,机械地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大幅度地降低了学生在课堂内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束缚了学生强烈的想象力的扩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指导者,主要是做好导学、导思、导行工作,给学生更多的自学、自唱、自演、自创的机会。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编能力。
3、变仲裁者为合作伙伴
以往的教学中,音乐教师普遍存在无暇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现象,这样,教学效果便不尽人意。如果课堂外,能与学生亲密交流音乐、做音乐游戏,课堂内与学生一起唱一唱、跳一跳,一起想问题、创编新事物(如新乐器、新的舞蹈动作、新的歌曲旋律),孩子们不仅会很喜欢你这位音乐老师,也会喜欢上你的音乐课堂,这样课堂也将远离无趣、乏味,你也将成为孩子们忠实的合作伙伴。
二、发现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转变学习方式的基础
如果老师是课堂的引领者,那么兴趣就是课堂的指向标。只有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音乐的奥秘,我们才会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对音乐的认知需求、情感需求、表演需求等)。教师只有在了解了学生的课堂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应用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课堂配合的切实性、有效性。
1、发现学生的音乐认知需求
孩子本能持有探求欲望,世上一切事物对他都是新奇的。因此,课堂中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带他认识音乐中的新知识,能够使他们兴趣盎然、神采奕奕。并且你会发现学生变得很会提问、思考和讨论某些事物的变化。如教学不同的节奏时,老师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不同节奏型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与老师一起得出:节奏X就像小朋友走路一步一步,XX就像跑步,X.X就像拐子走路等。这样孩子的智力、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2、满足学生的音乐情感需求
作为音乐老师,我们有责任用音乐所包含的情感涌动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教学歌曲《卖报歌》中,通过听故事(小毛头卖报生活的艰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FLASH,初步感受,了解形象---用不同速度、力度创造性理解歌曲,深化体验,表现情感---创设情境,享受成功---故事延伸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走进了“小毛头”的生活,置身于角色体验中,使学生的思维与情感一直保持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中。
3、激活学生的音乐表演需求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欲望,他们渴望成为众人的焦点。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表演的机会来激活他们体内蠢蠢欲动的表演细胞。如在教学歌曲《春晓》时,我让学生过了一大把表演的瘾。学生深情并茂地朗诵古诗,载歌载舞地表演古诗,激情澎湃地创编古诗新唱,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三、创设灵动的音乐课堂——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践策略
所谓灵动的音乐课堂,就是让音乐课“活”起来、“动”起来、“乱”起来。学生通过学习去主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有趣的内容与情节发展中主动的体验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美。正如一架好的钢琴,如果没有一位好的琴手去弹奏,它同样发出的也只会是噪音一样。要创设灵动的音乐课堂,就得去除一尘不变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学习契机。我们要把不断地发掘和改善教学方式作为音乐教学的防腐剂,保持课堂的新鲜活力。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借鉴,本人发现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并运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精彩五分钟”,让学生课前充分参与
为了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化压力为动力,化无奈学习为兴趣爱好,我给学生布置轻松的音乐作业。如在上《小音乐家聂耳》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去搜集关于聂耳的资料(如聂耳的出生地、学习经历、创作作品等),然后通过课前的5分钟让学生上台来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搜集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就避免了我枯燥地向学生介绍音乐家聂耳的环节,通过很多学生的介绍还可以学到很多书上没有的知识。
(二)有效运用媒体,让学生展开音乐的翅膀
多媒体的运用在现代教学中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充分有效的运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展开想象的翅膀是提高音乐课堂效果的有利武器。如在教学二年级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时候,我以课件展示新疆的风俗人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时学生就能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来赞一赞、唱一唱、跳一跳美丽的新疆。
美国教育家雷塔科说:“只有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的时候,教育才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新课程音乐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创新,带给我们“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感受!音乐教师们只有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质疑、解惑,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保持鲜活、灵动。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