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了三级课程管理的新策略。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农村中学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这是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和回答的问题。以我校“平江一中”为例就某些相关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如下
一、目前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状况
1.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理解情况
调查表明,目前我校九成以上的教师还不大了解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含义,这与学校的宣传和培训有一定关系。特别是被问及三级课程管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等较为深入的问题时,教师100%的反应是不知所措,不能回答。这说明教师们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了解远远不够,对其实质根本没有理解把握。
2.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估计
目前,真正实施校本课程的农村中学少之又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作用,但在农村中学实际开发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而政治科的校本课程更是少之又少,如我校平江一中所有学科校本课程共有两三门,政治科的校本课程没有开发。
3.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内容现状
目前,农村中学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是自编习题集,其次是特色教材,再次是乡土教材。这表明,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结合学校、学生、教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发有特色的课程――几乎没有实现。校本课程实际还是在围绕中高考指挥棒转,这也是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所在。
4.对校本课程开发价值的认识现状
调查中,我们发现半数以上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有价值。约三成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没有价值,约两成教师说不清校本课程是否具有价值。访谈表明,即便是认为校本课程有价值的老师实际也很难说清校本课程的具体价值何在,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有好处,也有老师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这说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深入。教师知道校本课程重要,但是不清楚重要在哪,为何重要。
5.对教师在课程开发中作用的认识现状
调查中,我们发现“认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有较大作用”的教师比例只占到被调查教师的三成,他们认为课程开发需要专人来干,实际上也是学校把任务分配给骨干教师来负责,多数教师没有参与。认为作用一般的有三成。认为没有作用的教师占到四成多。在很多学校课程开发任务由个别教师来承担,开发完成后其他教师参考使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数教师参与、研究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也造成这部分教师失去了与课程共同成长的机会。
6.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力评估的现状
我校教师普遍认为,教师难以胜任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其中约五成老师认为自己不具备校本课程能力,三成老师因为对课程开发能力的概念较为模糊,一时无法说清自己是否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只有两成教师认为自己具有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整体而言,我校教师还不具备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农村中学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点
1.农村中学教师对政治校本课程的理解过于简单
他们把学校编的习题集、乡土教材视为校本课程的主体,没有认识到政治校本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尤其没有注意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的可能性。
2.农村中学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堪忧
大多数学校没有开发政治校本课程的历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管理和教学行为的急功近利取向。很多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认为,开发校本课程成本高、效果差、效率低,不如直接引进。
3.多数政治教师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其中原因有两个:首先,目前教师素质结构较为单一,过去更多关注的是教学能力的发展,很少重视课程能力的提高,这导致教师对课程观念的理解、课程思想的把握、设计方法的运用等等方面知之甚少;其次,课程开发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在不断的尝试、运用、反思中提高,但目前农村中学缺少这样的环境和条件。
4.缺少有针对性的培训
很多中学教师表示很少有机会参加课程和教学改革培训,为数不多的培训中很多都是走过场、走形式,没有关注农村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久而久之,教師们对培训产生了“抗药性”,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难以引起教师的“共鸣”。
三、农村中学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归因
1.地域因素的制约
一是农村中学教学条件较差。在教学硬件方面,农村中小学校与城市中小学校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边远农村学校差距更大。二是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角度来看,农村教师的待遇较差,一些教师不得不为生计忙碌,感觉身心疲惫,工作积极性受挫,思考课程开发的兴趣不高。三是农村中学教师教学负担重,没有精力从事校本课程开发。
2.自身因素的影响
优秀师源不足、教师职前起点不高、教师职后培训不足是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难如人意的重要原因。其表现是:首先,学历偏低。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的偏远农村,教师几乎不具有本科学历,甚至专科学历的也很少。其次,农村教师优秀师源不足,这导致农村教师缺少合理的补充。农村中学的改造、提高从根本来说就是农村中学教师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农村中学的教育现代化才有可能。
3.教育因素的限制
现在课程改革培训方式单一,脱离教师的实际需求。目前,职后培训主要由教育学院或进修学校统一组织,主要问题是:培训时间集中,不能经常化;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常处于被动状态;培训人员结构单一,培训专家多是不了解一线教学实践尤其是农村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者;培训内容理论性太强,脱离教师认知水平和工作实际。农村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先天不足”加之职后培训的“营养不良”,是造成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不能满足课程开发需要的重要原因。
总之,农村中学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不容乐观、困难不容小视。我认为要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真正让我们的教育能与时俱进,教师唯有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注重实践、反思提高。学习先进教育理论特别是课程改革的理论,可以丰富教师的教育文化底蕴,提升教育理论修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课程开发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讲还比较陌生,适当的理论学习能够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农村中学教师在课程开发理论学习中要做到:在学习目标上,能理解会应用;在学习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在学习方式上,要加强实践与理论的互动,在实践中学习。相信“课程改革之风”会越吹越深入,终有一天,会让农村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目前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状况
1.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理解情况
调查表明,目前我校九成以上的教师还不大了解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含义,这与学校的宣传和培训有一定关系。特别是被问及三级课程管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等较为深入的问题时,教师100%的反应是不知所措,不能回答。这说明教师们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了解远远不够,对其实质根本没有理解把握。
2.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估计
目前,真正实施校本课程的农村中学少之又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作用,但在农村中学实际开发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而政治科的校本课程更是少之又少,如我校平江一中所有学科校本课程共有两三门,政治科的校本课程没有开发。
3.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内容现状
目前,农村中学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是自编习题集,其次是特色教材,再次是乡土教材。这表明,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结合学校、学生、教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发有特色的课程――几乎没有实现。校本课程实际还是在围绕中高考指挥棒转,这也是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所在。
4.对校本课程开发价值的认识现状
调查中,我们发现半数以上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有价值。约三成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没有价值,约两成教师说不清校本课程是否具有价值。访谈表明,即便是认为校本课程有价值的老师实际也很难说清校本课程的具体价值何在,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有好处,也有老师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这说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深入。教师知道校本课程重要,但是不清楚重要在哪,为何重要。
5.对教师在课程开发中作用的认识现状
调查中,我们发现“认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有较大作用”的教师比例只占到被调查教师的三成,他们认为课程开发需要专人来干,实际上也是学校把任务分配给骨干教师来负责,多数教师没有参与。认为作用一般的有三成。认为没有作用的教师占到四成多。在很多学校课程开发任务由个别教师来承担,开发完成后其他教师参考使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数教师参与、研究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也造成这部分教师失去了与课程共同成长的机会。
6.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力评估的现状
我校教师普遍认为,教师难以胜任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其中约五成老师认为自己不具备校本课程能力,三成老师因为对课程开发能力的概念较为模糊,一时无法说清自己是否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只有两成教师认为自己具有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整体而言,我校教师还不具备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农村中学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点
1.农村中学教师对政治校本课程的理解过于简单
他们把学校编的习题集、乡土教材视为校本课程的主体,没有认识到政治校本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尤其没有注意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的可能性。
2.农村中学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堪忧
大多数学校没有开发政治校本课程的历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管理和教学行为的急功近利取向。很多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认为,开发校本课程成本高、效果差、效率低,不如直接引进。
3.多数政治教师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其中原因有两个:首先,目前教师素质结构较为单一,过去更多关注的是教学能力的发展,很少重视课程能力的提高,这导致教师对课程观念的理解、课程思想的把握、设计方法的运用等等方面知之甚少;其次,课程开发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在不断的尝试、运用、反思中提高,但目前农村中学缺少这样的环境和条件。
4.缺少有针对性的培训
很多中学教师表示很少有机会参加课程和教学改革培训,为数不多的培训中很多都是走过场、走形式,没有关注农村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久而久之,教師们对培训产生了“抗药性”,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难以引起教师的“共鸣”。
三、农村中学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归因
1.地域因素的制约
一是农村中学教学条件较差。在教学硬件方面,农村中小学校与城市中小学校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边远农村学校差距更大。二是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角度来看,农村教师的待遇较差,一些教师不得不为生计忙碌,感觉身心疲惫,工作积极性受挫,思考课程开发的兴趣不高。三是农村中学教师教学负担重,没有精力从事校本课程开发。
2.自身因素的影响
优秀师源不足、教师职前起点不高、教师职后培训不足是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难如人意的重要原因。其表现是:首先,学历偏低。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的偏远农村,教师几乎不具有本科学历,甚至专科学历的也很少。其次,农村教师优秀师源不足,这导致农村教师缺少合理的补充。农村中学的改造、提高从根本来说就是农村中学教师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农村中学的教育现代化才有可能。
3.教育因素的限制
现在课程改革培训方式单一,脱离教师的实际需求。目前,职后培训主要由教育学院或进修学校统一组织,主要问题是:培训时间集中,不能经常化;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常处于被动状态;培训人员结构单一,培训专家多是不了解一线教学实践尤其是农村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者;培训内容理论性太强,脱离教师认知水平和工作实际。农村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先天不足”加之职后培训的“营养不良”,是造成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不能满足课程开发需要的重要原因。
总之,农村中学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不容乐观、困难不容小视。我认为要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真正让我们的教育能与时俱进,教师唯有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注重实践、反思提高。学习先进教育理论特别是课程改革的理论,可以丰富教师的教育文化底蕴,提升教育理论修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课程开发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讲还比较陌生,适当的理论学习能够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农村中学教师在课程开发理论学习中要做到:在学习目标上,能理解会应用;在学习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在学习方式上,要加强实践与理论的互动,在实践中学习。相信“课程改革之风”会越吹越深入,终有一天,会让农村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