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智能房屋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正在设计、探讨21世纪人类的住宅。如今比利时、日本等国的建筑工程师们已设计、建筑出了21世纪人类的住宅,并向人们开放,供其参观。这些住宅除了为人们提供舒适与便利,安静与卫生的环境外,还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住宅内充满着梦幻,犹如进入仙境。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市的东北郊,一座价值500万美金的未来住房已建成,并已被一位大富豪以每年30万美金的价钱租下。
  这座“未来之屋”是什么样子呢?它的最大特点是:由一个主管全屋的“电脑管家”管理,它能根据主人的要求,自动调节窗帘,用最少的能源调整室内的冷、暖气温以及灯光和室内的新鲜空气。不论室外的气温如何,人们一踏入室内,就像走进了春天一样。
  电脑屏幕上能告诉主人谁在按门铃,并请示主人能否开门、接待。主人不在时,谁来过电话、电话内容是什么,它都能自动录制好,主人返家时也会自动告之。如果你想听音乐,只要打开具有二度空间屏幕的“虚拟实境”立体音响,就能使你享受到身临其境的音乐,这一切都可以在回家的路上遥控操作。
  主人的饮食在厨房的电脑网络里会安排得井井有条,主人需要什么样的口味,数量多少,它都会安排得非常恰当,并且不会有一点点的浪费。此外,它还可以省去屋主来回奔波超市之苦,在储物柜的货架空出之前,电脑就能提前通知超级市场把所需的食品、饮料送来。电脑唯一不需要采购的是卫生纸,因为符合生态需要的新式卫生浴室里无需任何纸张,而用水和热气取而代之。
  室内的卫生,屋主更不必操心,电脑会指挥机器人打扫得干干净净。庭院中的花、草,机器人也会按时浇水、修剪、清理。屋主完全不必操心去雇用钟点工人之类,一切坐享其成就行了。
  在日本,建筑学家们与电子工程学者一起配合正在建造一座“智能电脑”住宅群,它与“智能大厦”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智能电脑”住宅群位于日本千叶县长町乡,占地100万平方米,由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的板村健木教授担任总设计师。
  这个住宅群将作为世界上第一座“电脑城市”的一部分。目前,智能电脑住宅的实验房已经建成。电脑住宅内的一切事物均由电脑指挥和操作,故又称为“软件住宅”。
  电脑住宅分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其总面积为372.19平方米。住宅的一部分配有玻璃窗,调整室内的气温和新鲜空气。只要屋主一个电话,电脑将遵照其指令安排住宅内的一切事务。
  住宅的窗上配有包括温度、湿度的转换感应器在内的300个微电脑。根据屋主对温度、湿度、照明等要求,窗户能自动开启和关闭。更为新奇的是室内大客厅的组合音响可以根据屋主的意愿,随时变换成音乐厅、剧场、教堂或爵士俱乐部等气氛,使你有身临其境之感。至于照明、室内的光亮度,更是随心所欲的调节。
  厨房的电脑能指挥机器人,依据屋主提出的菜谱做出各种美味的饭菜。卫生间、地下储藏室也会由电脑来控制。
  如果住宅内发生异常情况,如火灾、地震等,电脑会指挥“危机应急系统”来消除灾难,使人住在室内有特别的安全感。电脑住宅对那些孤寡老人,或者失去自理能力的瘫痪病人极为有利。
  日本住宅建筑公司、三菱电机公司、上野金融财团等16家大企业纷纷投资,期望世界上第一座电脑住宅群与电脑大厦连为一体的电脑城市早日建成。这样,电脑城市的居民们不需要每日奔波上下班,在家里就可以和远在千里以外需要会晤的人在电脑荧屏上见面交谈。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们可以享受到人和环境最和谐的统一。
其他文献
吴凯,一位执着的民间发明家,2005年3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防撞防沉安全轮船》专利证书。2006年元月获得了《磁浮力发动机》专利证书;如今,又申报了《人造天梯及太空列车》发明专利,正式向人类社会的梦想发起进攻。    只有善于发现,才能不断创新    被誉为“工人发明家”的吴凯是中原油田第九社区的一名普通司机。工作中,他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以突出的成绩多次荣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八小时
清雍正三年(1725),王杰出生在陕西韩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王杰从小聪颖敏捷,虽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曾师从关中名儒孙景烈。孙景烈,关中著名学者,官至翰林院大学士。在孙景烈的悉心教导下,王杰学业突飞猛进。  乾隆十八年(1753),29岁的王杰以出众的学识被荐拔为贡生,授职蓝田县教谕(县学学官,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但因俸禄微薄,难以养家,王杰只好辞职,先后投奔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宏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极其细微的“有序纤维”    中国科学家日前利用先进的“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具有复杂可控图案化和编织结构的电纺丝纤维支架材料。科学家比喻道,采用这种工艺,人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纳微米级的纤维编织出“中国结”这样复杂有序的图形。  这种十分细微的“有序纤维”可用于制造更为先进的“人工血管”、“人工骨骼”等临床替代品。目前,国际材料科学界顶尖杂志《先进材料》已发表这一重大成果。
奇特防弹凝胶头盔    英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名为“D30”的凝胶状物质,并计划用这种物质来提升士兵头盔的防弹性能。正常情况下这种凝胶又轻又软,但在遇到来袭的子弹时会急剧变硬,能将弹片的冲击力减弱至少一半。  “D30”凝胶的发明者理查德·帕尔默介绍说,采用尖端纳米技术研制而成的“D30”凝胶表面看上去非常像是果冻,它可以被随意挤压成各种形状。在静止或者缓慢移动的状态下,这种凝胶的分子之间
摘要:生态翻译学是现代哲学、生态文明、文化发展促进下生成的一种前沿学科。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动投入到生态翻译学研究的进程中,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水平逐年进步。但与此同时,也有学者通过深入挖掘生态翻译学的本质发现,生态翻译学只是单一的将翻译融入于生态系统中,翻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融合发展并不紧密。本文主要对于生态翻译学在中西翻译研究中的学术定位开展研究,旨在为有效促进翻译学领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新材料有望让“穿墙术”成真    “穿墙术”是从来只存在于幻想世界中的“仙术”。不过,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近日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有望让“穿墙术”成真。  项目负责人之一的罗旭东副教授说,这项科研成果的完成,基于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制备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复合材料——超颖材料。作为一种真正的“人工”材料,超颖材料不同于自然界材料都固有一种结构的特点,而可以由科学家随意改变组成这种材料最小单位的内在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最早建于1676年。它成为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天文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在这里找到了世界通用的“经度”。  格林尼治天文台第一个研究出了简易测定航海中船舶方位的方法。测定位置需要两个参数:经度和緯度。海员们很早就懂得在夜间比照北斗星的高度角推算纬度,可是经度的计算要难得多。精确的海图出现之前,航海家只能用罗盘、铅垂线或大致估计的船速来确定自己的地理位置,很不可靠。因此,在15世纪航
拥有70多件发明专利的天才发明家丹尼尔·比里斯,从玩具箱到办公用具、直至信息时代层出不穷的新产品,都有他的发明杰作。这位在发明界享有盛名并具有超凡魅力的天才人物,同时还创建了以他的大脑智慧为主要业务内容的一家智力实业公司。他那将空气变成水的发明成果和军用机器人及令人惊奇不已的高技术立体电子地图等,完全是出自孩童般的好奇心之“小把戏”。比里斯——    开辟了技术领域的崭新未来    出生在发明世家
我叫朱庆南,1928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湖南耒阳县大义乡石镜村一个农民家庭。祖父在乡间行医为业,父亲朱辉韫老实忠厚,母亲陈菊贞勤劳节俭,生育四男一女,我在兄弟中排序第三。父亲在我5岁那年病故,母亲在我12岁那年也病逝了。我跟随二哥朱福祥生活,放学之余就干农活,上山放牛、砍柴、寻猪草、挑煤炭。哥嫂节衣缩食供我读书。1948年春,我从衡阳成章中学毕业,考入永兴县省立三中读高中。一年后,我怀着报国之
刘更另,原名刘赓麟,著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1959年获得苏联季米里亚节夫农学院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担任过中国土肥研究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慈祥和蔼——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记者在采访他时,他的开场白很出人意料,“我没有什么可采访的”,紧接着他又说,“我说的你们肯定不感兴趣,不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