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有针对性的研究就业再就业问题,对更好的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针对承德实际,我对承德市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调研分析,并提出一些浅显的认识,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再就业;统计
一、就业再就业统计的涵义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就业一般分为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就业统计是指为了准确地反映社会人员就业状况按照就业再就业指标口径而进行的调查摸底、分类、汇总、分析等工作的总和。具体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城镇劳动力资源统计;二是城镇劳动力资源配置统计;三是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四是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评价统计。
1、城镇劳动力资源统计。主要反映全市期初期末城镇劳动力资源总量,以及影响当年劳动力资源总量变动的因素。包括年初城镇劳动力资源、当年新成长劳动力、当年16岁及以上死亡人口、农村向城镇净转移劳动力、机械变动差额、年末劳动力资源六项统计指标。
2、城镇劳动力资源配置统计。主要反映城镇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分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两部分统计。
(1)经济活动人口是指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对经济活动人口的统计,设置了就业人员、失业人员、下岗职工三类指标。就业人员又细化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四项统计指标。
(2)非经济活动人员是指16岁以上,未参加且不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按16岁以上在校学生、待学人员、离退休内退后未再就业人员、家务劳动者、无就业愿望的其他人员和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六项指标进行统计。
3、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统计。主要反映各级政策推动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各方面措施的实施情况。设置了城镇新就业人数、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三项指标。
4、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评价统计。主要用于评价各级政策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成果。设置了城镇净增就业数、城镇失业率、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三项统计指标。
做好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必须首先确定一套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能够准确反映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就业状况,准确反映各就业群体的结构组成和就业失业状态。第一级统计指标可分为劳动力总资源指标、劳动力资源配置指标、就业再就业指标、富余劳动力和不充分就业指标、就业再就业评价指标。第二级指标可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形式、就业人员性质、从事职业等进行分类,在第二级指标下还可进行第三、第四级更细层次的分类。
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是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领导和决策部门研究制定就业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各地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依据,要摸清底数,夯实基础,准确全面掌握和反映全市城镇就业再就业运行状态和趋势,推动全市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确保统计质量、确保就业再就业各项统计数据及时汇总和上报,
二、承德市就业再就业统计基本现状
根据统计对象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确保准确的原则,城镇就业再就业统计采取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相结合的方法实施。
目前承德市的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主要由统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商部门、中小企业局、教育、卫生、司法、民政等部门分别进行。
统计部门:负责城镇就业再就业总量数据的综合汇总,并上报各级政府。同时负责城镇劳动力资源统计中的全部指标、城镇劳动资源配置统计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6岁以上在校学生、待学人员、离退休内退后未再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指标中城镇单位新就业人数、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就业再就业工作指标中城镇单位新就业人数、就业再就业工作评价指标统计中净增就业人数和城镇失业率的统计调查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城镇劳动力资源配置统计中灵活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中的灵活形式新就业人数、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就业再就业工作评价统计中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的统计调查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城镇私营个体工商登记注册从业人员的统计。负责向统计部门提供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的户数和从业人员情况。在季报中提供登记注册的有关城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数据。向市、县(区)统计局提供同级的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目录。
中小企业局(乡镇企业局):负责城镇私营个体实际就业人员的统计。要依据工商注册统计的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的各分组数据和登记注册目录,对城镇私营个体实际就业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和推算。
教育、卫生、司法、民政等部门:负责目前尚未纳入工商登记管理的个人办学、个体行医、律师事务所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其他就业人员的统计。
就业再就业统计主要是利用人口普查、每年一次的人口和劳动力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每年两次的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料、以及有关部门的行政登记资料推算取得。同时通过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对推算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灵活就业人员主要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利用基层乡镇、社区的统计数字为准,实行全面调查或在定期全面清查的基础上实行抽样调查,准确率不高,与统计部门掌握的数据存在误差。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措施
从承德市的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情况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五个方面:
1、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基层单位领导重视不够,没有把统计工作真正纳入工作日程,缺乏工作力度,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统计数字可以马虎对付,报表迟报、错报、瞒报、虚报、拒报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错误思想势必影响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准确掌握全市就业再就业基本情况,给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带来困难。 2、统计口径不明确、不科学。
长期以来,由于对统计指标的定义不清,致使统计口径不统一,统计数据的范围不明确。一些就业再就业统计指标设置不尽合理基本长期不变,不适应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另外,从统计工作的运行看,各部门、各专业统计报表都是各自上报,缺乏沟通,数出多门,造成同一统计指标出现多个数据的混乱局面。
3、缺乏有效的统计手段。
现在的统计方法主要还是以基层调查、抽查、手工绘表为主,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准确性比较低,对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构成掌握的不够,难以对就业状况做出详实准确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工作效率差,致使统计数据分级较少,涵盖的层面低,特别是由于统计工作缺乏有效手段,工作量大,因此,就业再就业统计还处在阶段性(一般三个月进行一次)统计的状态。
4、动态统计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动态统计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如农民工流动比较大,光靠劳动部门的输出登记数字是不准确的,再如季节性、临时性等灵活就业人员变动也比较大,阶段性的统计往往滞后于真实的社会就业状态,造成不实反映。
5、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统计分析工作薄弱。
由于基层统计人员多数是兼职,精力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单位统计基础工作较差,统计人员频繁变动,不利于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近两年来,统计分析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季度、年度统计报表也附有统计分析,但大部分分析基本上是数字罗列,没有有价值的分析观点,使统计工作为就业再就业服务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四、对策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
就业再就业统计是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城镇就业再就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建议市政府成立由统计、劳动、工商、中小企业、教育、卫生、司法、民政等部门参加的就业再就业统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就业再就业统计的工作目标、年度计划。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街道和乡镇,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
2、统一口径,强化统计归口管理职能。
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统计管理工作,加强统计信息的归口管理,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对主要统计数据进行评估、认定、做到数出一门,统一口径。
3、发挥网络功能,做好动态统计工作。
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联网功能,建立起一套统计数据直接联结到乡镇、企业的网络系统。加强基层信息质量考核,统计检查时重点检查基层原始记录,统计基础台帐、统计资料的管理、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准确,使基层统计工作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4、树立典型,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各乡镇要普遍建立统计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保持统计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严格执行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年终进行优秀统计人员评选活动,及时宣传报道有关就业再就业统计人员的典型事迹,进一步调动广大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5、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工作思路。
统计人员在做好统计报表的同时,着重结合就业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统计分析,积极撰写统计论文,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就业再就业服务。
【关键词】就业;再就业;统计
一、就业再就业统计的涵义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就业一般分为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就业统计是指为了准确地反映社会人员就业状况按照就业再就业指标口径而进行的调查摸底、分类、汇总、分析等工作的总和。具体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城镇劳动力资源统计;二是城镇劳动力资源配置统计;三是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四是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评价统计。
1、城镇劳动力资源统计。主要反映全市期初期末城镇劳动力资源总量,以及影响当年劳动力资源总量变动的因素。包括年初城镇劳动力资源、当年新成长劳动力、当年16岁及以上死亡人口、农村向城镇净转移劳动力、机械变动差额、年末劳动力资源六项统计指标。
2、城镇劳动力资源配置统计。主要反映城镇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分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两部分统计。
(1)经济活动人口是指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对经济活动人口的统计,设置了就业人员、失业人员、下岗职工三类指标。就业人员又细化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四项统计指标。
(2)非经济活动人员是指16岁以上,未参加且不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按16岁以上在校学生、待学人员、离退休内退后未再就业人员、家务劳动者、无就业愿望的其他人员和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六项指标进行统计。
3、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统计。主要反映各级政策推动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各方面措施的实施情况。设置了城镇新就业人数、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三项指标。
4、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评价统计。主要用于评价各级政策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成果。设置了城镇净增就业数、城镇失业率、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三项统计指标。
做好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必须首先确定一套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能够准确反映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就业状况,准确反映各就业群体的结构组成和就业失业状态。第一级统计指标可分为劳动力总资源指标、劳动力资源配置指标、就业再就业指标、富余劳动力和不充分就业指标、就业再就业评价指标。第二级指标可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形式、就业人员性质、从事职业等进行分类,在第二级指标下还可进行第三、第四级更细层次的分类。
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是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领导和决策部门研究制定就业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各地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依据,要摸清底数,夯实基础,准确全面掌握和反映全市城镇就业再就业运行状态和趋势,推动全市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确保统计质量、确保就业再就业各项统计数据及时汇总和上报,
二、承德市就业再就业统计基本现状
根据统计对象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确保准确的原则,城镇就业再就业统计采取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相结合的方法实施。
目前承德市的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主要由统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商部门、中小企业局、教育、卫生、司法、民政等部门分别进行。
统计部门:负责城镇就业再就业总量数据的综合汇总,并上报各级政府。同时负责城镇劳动力资源统计中的全部指标、城镇劳动资源配置统计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6岁以上在校学生、待学人员、离退休内退后未再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指标中城镇单位新就业人数、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就业再就业工作指标中城镇单位新就业人数、就业再就业工作评价指标统计中净增就业人数和城镇失业率的统计调查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城镇劳动力资源配置统计中灵活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中的灵活形式新就业人数、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就业再就业工作评价统计中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的统计调查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城镇私营个体工商登记注册从业人员的统计。负责向统计部门提供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的户数和从业人员情况。在季报中提供登记注册的有关城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数据。向市、县(区)统计局提供同级的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目录。
中小企业局(乡镇企业局):负责城镇私营个体实际就业人员的统计。要依据工商注册统计的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的各分组数据和登记注册目录,对城镇私营个体实际就业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和推算。
教育、卫生、司法、民政等部门:负责目前尚未纳入工商登记管理的个人办学、个体行医、律师事务所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其他就业人员的统计。
就业再就业统计主要是利用人口普查、每年一次的人口和劳动力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每年两次的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料、以及有关部门的行政登记资料推算取得。同时通过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对推算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灵活就业人员主要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利用基层乡镇、社区的统计数字为准,实行全面调查或在定期全面清查的基础上实行抽样调查,准确率不高,与统计部门掌握的数据存在误差。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措施
从承德市的就业再就业统计工作情况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五个方面:
1、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基层单位领导重视不够,没有把统计工作真正纳入工作日程,缺乏工作力度,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统计数字可以马虎对付,报表迟报、错报、瞒报、虚报、拒报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错误思想势必影响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准确掌握全市就业再就业基本情况,给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带来困难。 2、统计口径不明确、不科学。
长期以来,由于对统计指标的定义不清,致使统计口径不统一,统计数据的范围不明确。一些就业再就业统计指标设置不尽合理基本长期不变,不适应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另外,从统计工作的运行看,各部门、各专业统计报表都是各自上报,缺乏沟通,数出多门,造成同一统计指标出现多个数据的混乱局面。
3、缺乏有效的统计手段。
现在的统计方法主要还是以基层调查、抽查、手工绘表为主,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准确性比较低,对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构成掌握的不够,难以对就业状况做出详实准确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工作效率差,致使统计数据分级较少,涵盖的层面低,特别是由于统计工作缺乏有效手段,工作量大,因此,就业再就业统计还处在阶段性(一般三个月进行一次)统计的状态。
4、动态统计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动态统计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如农民工流动比较大,光靠劳动部门的输出登记数字是不准确的,再如季节性、临时性等灵活就业人员变动也比较大,阶段性的统计往往滞后于真实的社会就业状态,造成不实反映。
5、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统计分析工作薄弱。
由于基层统计人员多数是兼职,精力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单位统计基础工作较差,统计人员频繁变动,不利于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近两年来,统计分析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季度、年度统计报表也附有统计分析,但大部分分析基本上是数字罗列,没有有价值的分析观点,使统计工作为就业再就业服务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四、对策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
就业再就业统计是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城镇就业再就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建议市政府成立由统计、劳动、工商、中小企业、教育、卫生、司法、民政等部门参加的就业再就业统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就业再就业统计的工作目标、年度计划。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街道和乡镇,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
2、统一口径,强化统计归口管理职能。
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统计管理工作,加强统计信息的归口管理,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对主要统计数据进行评估、认定、做到数出一门,统一口径。
3、发挥网络功能,做好动态统计工作。
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联网功能,建立起一套统计数据直接联结到乡镇、企业的网络系统。加强基层信息质量考核,统计检查时重点检查基层原始记录,统计基础台帐、统计资料的管理、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准确,使基层统计工作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4、树立典型,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各乡镇要普遍建立统计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保持统计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严格执行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年终进行优秀统计人员评选活动,及时宣传报道有关就业再就业统计人员的典型事迹,进一步调动广大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5、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工作思路。
统计人员在做好统计报表的同时,着重结合就业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统计分析,积极撰写统计论文,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就业再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