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切入生活实例,对提高教学实效的决定性作用,阐明了切入生活实例在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理解新知,强化巩固练习中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说明了生活实例切入课堂教学的方法,而且还深切感悟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 生活实例 探究教学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要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化学特有的实验方式极富魅力。我们研究身边的为什么,研究生活中的为什么,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方面。教师把生活中现有的、潜在的、正时兴的、趣味性的生活用品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经验、生活。不断地吸取原有生活经验的合理成分,并不断地指导着人们创造出新生活,是教育的重要功能。正如杜威所言:“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的进程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说,任何学科都必须高度关注日新月异的生活实际、关注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各种变化。生活化探究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活”,其基本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课题,引用生活实例
书本知识都是对生活中各种知识的抽象高度概括,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就直接讲授新课,那对于学生来说,可能理解难度就较大,即便当时理解了,但是在理解程度上可能还是不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搭起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对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有所感知,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认识和理解书本知识,那么,学生学习就有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有效性也肯定会有所提升。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我首先让学生发散思维,回答在你的生活中,你正在运用哪些有利的燃烧或你见过哪些有利的燃烧?学生会回答:做饭时天然气的燃烧,供暖时煤炭的燃烧,公路上汽车开动时汽油的燃烧,还见到的有飞机飞行时煤油的燃烧,有奥运圣火的燃烧,还有“神七”升空时的火箭推进剂的燃烧等;你又见过哪些不利的燃烧呢?有森林大火,美伊战火,煤矿爆炸,住房失火等等,那么如何做到支持有利燃烧,或将不利燃烧的损失降到最低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掌握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进而引入新课。
如高中“物质的量”教学是个难点,某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一教室里的纯净水创设情景,请学生们想个方法计算一下这些纯净水所含的分子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比较碳酸钠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的大小时,学生对电荷守恒中碳酸根离子前边的“2”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把电荷守恒比喻为“用人数表示胳膊数”,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用“让直玻璃管的小球从一端到达另一端的方法是玻璃管一端比另一端高”来说明同种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如用“弹簧现象”比喻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等。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领生活探究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所有需要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学生是我们在实施教育教学中的现实个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创设问题只是学习的过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目的,所以对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中又一重要的内容。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问题源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点燃思维火花,挖掘 “新、奇、趣、疑、险”的教学素材,利用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等多种形式制造问题情境,使问题情境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是一个实验、一段录像,也可以是一组问题、一个故事,总之,只要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就是好情境。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要精心准备,努力做到目标明确、难度适中、梯度合理、角度新颖,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
三、拓展生活视野,学会参与生活
知识只有在应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学生也只有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提出新的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我们应突出“生活”两字,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仍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提高我们参与生活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书本的知识后,应该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认识和参与生活,学会融入生活,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积累生活素材,为下一次的生活化探究学习打好铺垫。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类似的生活中的问题,实现认识的迁移。因此,教师要善于重组教学内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思维规律的相应的教学序,使知识与能力的发生、发展、提升的过程有序进行。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 总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享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在继续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将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董军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
[2]《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文件汇编》
[3]张俊英. 现代 生活中的化学[J]
[4]吴君磊.让化学课堂回归生活世界[J]
关键词:新课程 生活实例 探究教学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要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化学特有的实验方式极富魅力。我们研究身边的为什么,研究生活中的为什么,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方面。教师把生活中现有的、潜在的、正时兴的、趣味性的生活用品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经验、生活。不断地吸取原有生活经验的合理成分,并不断地指导着人们创造出新生活,是教育的重要功能。正如杜威所言:“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的进程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说,任何学科都必须高度关注日新月异的生活实际、关注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各种变化。生活化探究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活”,其基本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课题,引用生活实例
书本知识都是对生活中各种知识的抽象高度概括,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就直接讲授新课,那对于学生来说,可能理解难度就较大,即便当时理解了,但是在理解程度上可能还是不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搭起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对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有所感知,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认识和理解书本知识,那么,学生学习就有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有效性也肯定会有所提升。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我首先让学生发散思维,回答在你的生活中,你正在运用哪些有利的燃烧或你见过哪些有利的燃烧?学生会回答:做饭时天然气的燃烧,供暖时煤炭的燃烧,公路上汽车开动时汽油的燃烧,还见到的有飞机飞行时煤油的燃烧,有奥运圣火的燃烧,还有“神七”升空时的火箭推进剂的燃烧等;你又见过哪些不利的燃烧呢?有森林大火,美伊战火,煤矿爆炸,住房失火等等,那么如何做到支持有利燃烧,或将不利燃烧的损失降到最低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掌握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进而引入新课。
如高中“物质的量”教学是个难点,某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一教室里的纯净水创设情景,请学生们想个方法计算一下这些纯净水所含的分子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比较碳酸钠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的大小时,学生对电荷守恒中碳酸根离子前边的“2”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把电荷守恒比喻为“用人数表示胳膊数”,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用“让直玻璃管的小球从一端到达另一端的方法是玻璃管一端比另一端高”来说明同种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如用“弹簧现象”比喻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等。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领生活探究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所有需要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学生是我们在实施教育教学中的现实个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创设问题只是学习的过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目的,所以对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中又一重要的内容。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问题源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点燃思维火花,挖掘 “新、奇、趣、疑、险”的教学素材,利用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等多种形式制造问题情境,使问题情境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是一个实验、一段录像,也可以是一组问题、一个故事,总之,只要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就是好情境。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要精心准备,努力做到目标明确、难度适中、梯度合理、角度新颖,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
三、拓展生活视野,学会参与生活
知识只有在应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学生也只有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提出新的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我们应突出“生活”两字,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仍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提高我们参与生活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书本的知识后,应该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认识和参与生活,学会融入生活,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积累生活素材,为下一次的生活化探究学习打好铺垫。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类似的生活中的问题,实现认识的迁移。因此,教师要善于重组教学内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思维规律的相应的教学序,使知识与能力的发生、发展、提升的过程有序进行。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 总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享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在继续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将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董军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
[2]《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文件汇编》
[3]张俊英. 现代 生活中的化学[J]
[4]吴君磊.让化学课堂回归生活世界[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