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解题的真实思考过程讲给学生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ry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生,最佩服数学老师的是解题速度——老师真神,这么快就想到了正确答案。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讲解几何证明题时,直接把学生的证明思路往正确的解题思路上引。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使学生对老师非常敬佩,认为老师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解题过程;另一方面,也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使他们经不起“挫折”,解题时一旦以一种思路无法证明题目的时候,就发慌,就急燥,甚至失去了继续解题的信心,干脆就不做了。
  数学老师在讲几何证明题时,往往考虑到课堂时间不够,就直接带领着学生走“顺畅路”,极少走“弯路”或“死路”。平时学生没有经历过“挫折”锻炼,当遇到“挫折”时,当然会束手无策了。这种“挫折”就是证明时走“弯路”、走“死路”。
  鉴于此,平时老师在讲解几何题时,就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思路往“死路”上引。当一条路不通时,回头再走另一条路;若另一条路仍是“死路”,就再换一条路试试,直至找到正确之路。
  人的思维过程本来也是这样。当我们思考问题时,若以一种方式思考解决不了,就会换个角度去思考,不可能保证第一种思考方式就能解决问题。
  作为解题高手——老师,我们解题的真实过程也是这样,当我们遇到生题时,也是先以一种方法解题,若解不了(走“死路”),就换一种方法来思考,直至找到正确答案。
  既然我们老师自己的解题过程是这样,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按思考的真实过程来教学呢?
  如果对学生们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那么当他们以某种方法无法使问题获解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丧失信心,而会冷静地再换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比如:在讲解以下这道题时,我们就不必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应带领学生经历“挫折”,从挫折中找寻正确的答案。
  


  题:如图,在△ABC中,分别以AB、BC、CA为边在BC的同侧向外作正三角形ABD、BCE、CAF。
  △DCB、△ DCA中的一个与△BFC、△BFA中的一个全等,且DC与BF是对应边。
  先考虑 △DCB与 △BFC。它们只有一个相等条件——公共边BC,DB与CF不一定相等,所以无法证明它们全等。
  再考虑△DCB与△BFA。它们也有一个相等条件——BD=BA,再也找不到其它相等条件了,无法证明它们全等。
  接着考虑△DCB与△BFA。它们有一组边相等——AC=CF,其他相等条件不具备,无法证明它们全等。
  在走了这么多的“死路”之后,再继续分析。
  再看△DCA与△BFA。在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经有AC=CF,AD=AB,知道了两个“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中有两个“S”的有两种:“SSS”和“SAS”。若要用“SSS”,就需知道或证明第三个“S”,但第三个“S”就是我们需要证明的,所以不可能用“SSS”证明全等,因此只能用“SAS”来证明它们全等,接着分析这里的“A”……
  经常进行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对解题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解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摸索、探索的过程,不可能每次都那么“巧”,直接得到正确结果。这样,在比较难的题目面前,也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作者单位:341500江西省大余县南安中学)
其他文献
党和国家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很显然,党和国家把提高整个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  原国家教委明确规定: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
期刊
语文课本来是中学里一门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课,也应当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可是现在有不少学生却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危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情境,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那种入迷入痴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那种使学生随着课文内容的波澜而产生如泣如慕、如怨如诉情绪的感情流动,那种“于不疑处激疑”所激起的使学生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和竞争意识。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
期刊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当孩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有一些逆反心理,表现为叫他向东偏要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小学进入中学是一个飞跃。在这个阶段,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
期刊
齐齐哈尔大学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虽说音乐教育专业的建设已有十几年的时间,然而音乐表演专业的建设仅仅才有几年的时间,为此,构建怎样的办学模式,促进专业发展,值得我们探索。     一、办学现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仅仅十几年时间,全国原有的师范院校、新组建的师范院校以及许多理工科院校、综合大学,乘着全国高校扩招的春风,趁着倡导素质教育的热潮,纷纷
期刊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要过文言文教学这一关。现在高中新教材文言文的量很大,弄不好会伤害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甚至降低对语文的兴趣,造成一损俱损的局面。一个老师要让几十个学生学好,惟一的办法就是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学。一个老师如果教给学生一个错误的知识点,可以说是不敬业;如果败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犯了罪。前者对学生造成的损失是可以弥补的,后者所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相对而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察、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数感,并将数感的发展置于首要位置。  那么,什么是数感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
期刊
【摘要】“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语文的重要特征,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本文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述了这一问题:一是以教材为蓝本,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二是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网上收集资料,激发他们对环境问题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三是积极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 环保教
期刊
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作文教学,可以说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相当多的中学生作文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单调乏味。由于学生课内文章没有学好,课外阅读面不宽,积累不丰,内功不深,造成作文中遣词造句不当、单调、乏味、干瘪,用来用去的就是一些司空见惯的词语。有些同学还受一时风气影响,作文中还出现了一些怪异的、油滑的、
期刊
我们知道,钢琴家演奏前要定弦,歌唱家演唱时要定调,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琴声更悠扬,让歌声更优美。教师上课也是这样,可以说一节课就是一次演出,演出中的导入环节就好比钢琴家定音、歌唱家定调,也就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如何在第一幕中让你的观众被你的台词所吸引,并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我们恰当、适度地把握好这一环节,因为这一环节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以启迪、感染,使学生在最短的时
期刊
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变数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来凸显数学的价值性。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现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