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从和谐的师生关系、愉悦的课堂氛围、灵活的教学方法、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课堂 和谐 灵活 表情达意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如果缺少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语文课的课堂就会变成教师一人的舞台。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曾中途接手一个班,有个学生叫周梁,据说是上课不听、老爱睡觉,课后作业不做,还经常旷课,每次考试只有20多分。各科老师方法用尽,他依然我行我素。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在第一堂课时我就对他格外关注:整个人伏在桌面上,眼睛紧闭,桌面上的书籍凌乱不堪、杂乱无章。我压下心中的不快,边讲课边走到他桌旁,轻声地把他叫醒,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身体不适,然后顺手帮他整理好了桌面上的书本。昔日在同学眼中老是被老师批评的周梁此时却受到了不一般的礼待,同学们都含笑看着他。他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从他不自然的表情来看,看得出他心里对此事的意外和不好意思。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经常叫他来回答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并对他的回答进行鼓励。这也就怪了,我的课他从来不曾缺过,桌面上的书也整整齐齐,语文考试的成绩虽然还不及格,但已有50多分了。可见,教师对学生多些关爱,少些漠视,多些鼓励,少些指责,学生会感受到温暖,自然也会对教师所教的科目感兴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嘛!
二、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办公室里,常常听到一些同事抱怨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抱怨学生懒于动脑、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等等。其实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本人,教师没有把一种好心情带进课堂。设想教师是怀着舒畅的心情、带着满面的笑容进入课堂的,学生就会身心放松,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如果教师心情不好,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怒目相向、大声训斥,学生则会缩头缩脑,亦或恶语相向。在这样的一种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要么不敢多说一句话,要么答非所问,专与教师对着干,哪里还有心情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更谈不上能主动发现问题了。由此看来,教师上课时的心情好坏与教学效果是息息相关的,也直接影响着课堂和谐氛围的形成。所以教师进入课堂前必须做好自我调节,即使遇到不如意、沮丧、懊恼之事也要如此,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的心情,师生共同营造愉快、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把自身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变换教学方法,有利于调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我在学生学习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时,在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掌握了所描写的景物后,我要求学生用图画的形式把句子的意思表现出来,要求抓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十一种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把它们巧妙地组合起一个完整的画面,目的是创造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并给它拟个题目:秋郊夕照图。我还要求学生把图画本上交,由美术老师打分,凡是达到优秀分数的(80分),都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当然,依据八年级学生现有的画技水平,不能很好地画到位,但在画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体验的乐趣,不知不觉中把这首小令也背下来了,对小令主旨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学习起来就不会感到吃力了。
四、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在讲课时做到抑扬顿挫、富有激情,具有演说家的风范,能鼓动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本学科。而教师的肢体语言如姿势、手势、眼神、微笑等无一不传达着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直接的眼神接触,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有效地帮助分心或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拉回注意力。又如我今天上的期末总复习课,我已经把复习要点写在黑板上了,讲台下的陈书莲桌面上和语文课本并列的《故事会》仍没有收好。我拿着课本走下讲台,在重复要点的过程中用右手在她的肩上使劲按了按。当我绕回到她身边时,桌面上的《故事会》已不见了,这节课剩余的时间她都能做到专心复习课文。若当初点名批评或冷嘲热讽,则有可能使她心怀怨意、不思学习,这节课的时间也就浪费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语言,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有用心的弹奏好这“四部曲”,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课堂 和谐 灵活 表情达意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如果缺少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语文课的课堂就会变成教师一人的舞台。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曾中途接手一个班,有个学生叫周梁,据说是上课不听、老爱睡觉,课后作业不做,还经常旷课,每次考试只有20多分。各科老师方法用尽,他依然我行我素。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在第一堂课时我就对他格外关注:整个人伏在桌面上,眼睛紧闭,桌面上的书籍凌乱不堪、杂乱无章。我压下心中的不快,边讲课边走到他桌旁,轻声地把他叫醒,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身体不适,然后顺手帮他整理好了桌面上的书本。昔日在同学眼中老是被老师批评的周梁此时却受到了不一般的礼待,同学们都含笑看着他。他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从他不自然的表情来看,看得出他心里对此事的意外和不好意思。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经常叫他来回答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并对他的回答进行鼓励。这也就怪了,我的课他从来不曾缺过,桌面上的书也整整齐齐,语文考试的成绩虽然还不及格,但已有50多分了。可见,教师对学生多些关爱,少些漠视,多些鼓励,少些指责,学生会感受到温暖,自然也会对教师所教的科目感兴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嘛!
二、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办公室里,常常听到一些同事抱怨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抱怨学生懒于动脑、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等等。其实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本人,教师没有把一种好心情带进课堂。设想教师是怀着舒畅的心情、带着满面的笑容进入课堂的,学生就会身心放松,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如果教师心情不好,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怒目相向、大声训斥,学生则会缩头缩脑,亦或恶语相向。在这样的一种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要么不敢多说一句话,要么答非所问,专与教师对着干,哪里还有心情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更谈不上能主动发现问题了。由此看来,教师上课时的心情好坏与教学效果是息息相关的,也直接影响着课堂和谐氛围的形成。所以教师进入课堂前必须做好自我调节,即使遇到不如意、沮丧、懊恼之事也要如此,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的心情,师生共同营造愉快、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把自身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变换教学方法,有利于调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我在学生学习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时,在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掌握了所描写的景物后,我要求学生用图画的形式把句子的意思表现出来,要求抓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十一种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把它们巧妙地组合起一个完整的画面,目的是创造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并给它拟个题目:秋郊夕照图。我还要求学生把图画本上交,由美术老师打分,凡是达到优秀分数的(80分),都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当然,依据八年级学生现有的画技水平,不能很好地画到位,但在画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体验的乐趣,不知不觉中把这首小令也背下来了,对小令主旨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学习起来就不会感到吃力了。
四、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在讲课时做到抑扬顿挫、富有激情,具有演说家的风范,能鼓动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本学科。而教师的肢体语言如姿势、手势、眼神、微笑等无一不传达着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直接的眼神接触,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有效地帮助分心或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拉回注意力。又如我今天上的期末总复习课,我已经把复习要点写在黑板上了,讲台下的陈书莲桌面上和语文课本并列的《故事会》仍没有收好。我拿着课本走下讲台,在重复要点的过程中用右手在她的肩上使劲按了按。当我绕回到她身边时,桌面上的《故事会》已不见了,这节课剩余的时间她都能做到专心复习课文。若当初点名批评或冷嘲热讽,则有可能使她心怀怨意、不思学习,这节课的时间也就浪费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语言,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有用心的弹奏好这“四部曲”,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