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教师队伍中的师德建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道德取向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风气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站稳讲台,受到学生的爱戴,更好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所以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师德建设中,应该提倡两种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树立一种观念:爱生观念。其中,奉献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是师德的体现,而爱生是师德的必然要求。笔者就两种精神和一种观念,谈谈对师德建设的认识。
  
  一、奉献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征,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师德建设必须以提倡奉献精神为核心。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天地君亲师,五者并列,可见一斑。教师之所以受到尊重,不仅因为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因为我国教师群体历来就把无私奉献作为主流思想,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陶行知先生的“带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不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正是教师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教师众多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奉献处于关键的支配地位。有了奉献精神,才会有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坦然面对人世间的各种诱惑,甘守清贫,淡泊名利,牢固树立终生从教的专业思想;才会有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不论多么艰辛,都会执著地去做的敬业精神;才会不断学习和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有了奉献精神,才会有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只求奉献,不问索取,就不会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家庭背景好的学生青睐相加,让贫困学生处于被爱遗忘的角落;就不会被优分率、升学率支配,眼睛盯着成绩好的同学,像春天般的温暖,瞪着成绩不好的同学,像秋风扫落叶般的无情;就会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面向所有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从教师的教中有所收获。
  教师有了奉献精神,才会有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和行为。不求名,不为利,就不会被眼前的考核名次所困扰,而是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长,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会要求学生只看与考试有关的书,不看与考试无关的书;就不会引导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不会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学生知识面狭隘,心理不健全的畸形发展,才有利于推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教师有了奉献精神,才会有同事间的无私协作精神,才能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才能有利于学校的整体长远发展。所以师德建设必须以奉献精神为核心。
  
  二、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担此重任,教师必须具备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
  
  敬业精神首先表现在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上。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多次提高教师的工资,教师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与高薪阶层相比,差距还很大。而随着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状况下,没有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是不会坚守这个清贫的岗位的,即使从事这个职业,也是热衷于追求名利,不会致力于把工作做好。所以敬业精神首先表现在热爱教师工作,愿意将毕生的精力奉献于这个神圣的职业。
  其次,敬业精神表现在刻苦钻研业务上。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得有一桶水,因而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地学习进修,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绝对不能有做了教师后,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放弃学习的观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将数年不变,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不变的观点、方法照搬给学生,只能让学生落后于时代,只能让学生感到理论的灰色、乏味、不可亲、不可近、不可接受、不能解决理论和现实的矛盾。
  敬业精神还表现在工作的忘我上。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行动,教师的任务是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认识问题——提高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改进思维方法;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所以教师的工作是非常琐碎的,但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独生子女,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对学生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应细心、耐心,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诉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这些都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忘我的工作热情是不愿意也做不好这件事的。
  
  三、教师的工作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育的过程是引导、培养,同时也有矫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须是与人为善的,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的。所以,爱护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必然要求。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有理智、有感情的人,他们会思考,会判断,谁对他们好,他们会体验到,并有所回报。他们的回报是直接的、明显的,就是上课时专心听讲,热情,活跃,对教师的讲授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长期下去,成绩会有明显的提高;反之,他们表现出的是冷漠,上课时,被动式地听,任务式地记,课后不愿意主动复习,长期下去,成绩会停滞甚至倒退。所以要完成教师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就必须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功利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爱,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欣赏。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幅美妙的画,都是一首动人的诗,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爱、去欣赏吗?
  爱护学生,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善待犯错误的同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我们还未长大的学生?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予的应该是热情的帮助,耐心的说服,仍然是发自内心的爱,而不应该是横眉冷对,更不应该是粗暴的体罚,否则,就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分清类型,具体操作,对于源自天真的美丽的错误,完全可以用美丽的方式去解决;对于源于认识偏颇的错误,则要讲清问题,提高认识。但是爱不等于姑息纵容,对于产生后果的错误,除了提高学生的认识外,教师还必须给以相应的纪律处罚,否则便难以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但这种处分,出发点依然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尤其注意的是,纪律的处罚不能代替说服、教育。
  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任务是艰巨的。社会在赋予教师神圣光辉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应该修身养德,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学生,发扬孺子牛精神,不辜负“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伟大的称号。
其他文献
一  语文的教学是费时费功,是要讲知识点多而杂且又一时难以见明显效果的教学,语文的学习也是处处学、处处抓、见效慢而又让人不知从何抓起的学习,所以教就成了一个吃了力却不一定讨好的差使,学就成了非常辛苦却又不知从何抓起的学习,语文教和学的两难境地十分明显;教师既想教学效果好又想课堂活跃,既想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又想让学生学得轻松,既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想让学生能有定向思维,既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又想
摘要: 晚唐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反映女性生活和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作者公正而进步的女性观。这种女性观的形成,其客观原因是中唐后期反映女性的作品渐趋繁荣,其主观原因是作者仕途不达而产生士与女命运相似的感慨。  关键词: 杜牧 诗歌 女性观形成    人们一向认为诗歌到了晚唐,已经是“绿肥红瘦”的换季时节,不值得一顾了。但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在晚唐文学史上,杜牧与其他一些诗人毕
摘 要: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营造诗境,启迪学生对课文进行生命体验,真正把语文融入自己的生活,在对话中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诗意语文、魅力课堂成为学生的“诗意栖居地”。  关键词: 诗境 情感 对话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觉到生命和美的存在的生存。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呼唤诗意。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诗意和激情就没有召唤和启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因此,多媒体教学开始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新课的导入简洁鲜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关键之一。多媒体的运用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一段动画演示可以使
摘 要: 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事例总结出五点:1.赋予学生清晰的尊严感;2.精心塑造轻松的课堂;3.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4.重视集体感的培养;5.注重树立觉察意识,以让课堂动起来。  关键词: 尊严感 自主性学习 集体感 觉察意识    一、赋予学生清晰的尊严感  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
2004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几年了。新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要求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让原本沉闷、闭塞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注重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要求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传统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还没有发生本质的
摘 要: 小说《推销员之死》的主人公威利在剧中经历了从年轻到年老的变化,并在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身份角色,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产生了矛盾冲突,引起了身份危机。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威利的身份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小说《推销员之死》 生态批评 身份危机 同化 异化    一、引言  小说《推销员之死》是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密勒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剧主要讲述了男主角威利的一生,以及最终导致他死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新世纪对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健全人格和良好情商的培养。当代学生的情商现状,不仅影响到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而且将影响到以后的事业发展与成功,更会影响到全民族素质和国家兴衰。在教学中加强情商培养对当代学生适应社会和顺利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人格魅力 情商素质 心灵感动    1.引言  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实现中华民族伟
摘 要: 本文作者分析了经管类院校学生在数学建模比赛中的优势与劣势,对提高学生建模能力的培训途经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并以近几年在数模大赛中获得良好成绩的浙江财经学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经管类院校 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比赛 培训    数学建模就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抽象和简化,明确实际问题中最重要的变量和参数,并应用某些规律建立起变量、参数间的确定的数学问题(也可以称为一个数学模型),
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列入了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之中。网络信息资源成了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我校于早些时候开通了校园网,又于2006年暑期后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及多媒体设施的介入,使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