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人们常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转化法就是数学学习中经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变未知为已知,变陌生为熟悉,变抽象为具体,变繁难为简易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它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化难为易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巧用转化;化难为易
一、在计算教学中巧用转化,化难为易。
如在教学小数加減法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使学生明白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在此基础上,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先出示例题“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让学生试算,展示各种算法,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判断那种算法正确,接着让学生把正确的算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法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的地方,这样学生很快就明白它们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相同数位必须对齐,也就很快理解了为啥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必须上下对齐,如此把小数加减法转化为整数加减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并掌握了算法。再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难点,部分孩子小学毕业时还不能正确计算,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如果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多位数除法,再引导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由小数变为整数,这样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也就转化为整数除法了,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再利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检验方法使学生明白用“商不变性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商不变,但余数变了,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就为以后的除法计算扫清了障碍。
二、在图形教学中巧用转化,化难为易。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空间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在图形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变陌生为熟悉,变抽象为具体,也就能够化难为易。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已学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启发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长方形,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不但拼成了各种长方形,也明白了平行四边形虽然转化成了长方形但面积的大小并没发生变化,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不但会算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了公式的来源。再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再启发学生想一想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用电脑课件进行演示,启使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当把圆柱分成无限多份时就能拼成一个真正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这个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这个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这样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学习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并掌握了新知。
三、在应用题教学中巧用转化,化难为易。
如在教学小数应用题时先把例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整数表示,让学生自行解答后,再把题中的已知条件改为小数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使学生明白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不但适合整数,也同样适合小数。这就把小数应用题转化成了以前所学的整数应用题,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解答小数应用题的方法。再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先出示这样一道题“果园里有120棵苹果树,梨树是它的2倍,梨树有多少棵?”这种题学生早已熟练掌握,轻松就能说出算式120×2,接着把原题中的“2倍”改为“1/2”其它不变让学生解答,学生很容易说出答案120 ×1/2,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在教学后面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把上题改为“果园里有120棵苹果树,是梨树的1/2,梨树有多少棵?”学生通过与上题对比可知要想用乘法解答单位“1”必须是已知的,而这道题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那就设为X从而用方程解答,如此把分数乘法应用题转化整数乘法应用题,把分数除法应用题转化为分数乘法应用题使学生用旧知学习新知,化难为易,轻松掌握。
总之,转化是数学教学和学习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巧妙的应用这一思想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向淑娟 巧用转化思想提升数学能力【期刊论文】-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6)
【2】戴曙光 简单教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0
【关键词】小学数学;巧用转化;化难为易
一、在计算教学中巧用转化,化难为易。
如在教学小数加減法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使学生明白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在此基础上,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先出示例题“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让学生试算,展示各种算法,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判断那种算法正确,接着让学生把正确的算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法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的地方,这样学生很快就明白它们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相同数位必须对齐,也就很快理解了为啥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必须上下对齐,如此把小数加减法转化为整数加减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并掌握了算法。再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难点,部分孩子小学毕业时还不能正确计算,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如果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多位数除法,再引导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由小数变为整数,这样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也就转化为整数除法了,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再利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检验方法使学生明白用“商不变性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商不变,但余数变了,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就为以后的除法计算扫清了障碍。
二、在图形教学中巧用转化,化难为易。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空间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在图形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变陌生为熟悉,变抽象为具体,也就能够化难为易。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已学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启发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长方形,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不但拼成了各种长方形,也明白了平行四边形虽然转化成了长方形但面积的大小并没发生变化,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不但会算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了公式的来源。再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再启发学生想一想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用电脑课件进行演示,启使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当把圆柱分成无限多份时就能拼成一个真正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这个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这个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这样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学习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并掌握了新知。
三、在应用题教学中巧用转化,化难为易。
如在教学小数应用题时先把例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整数表示,让学生自行解答后,再把题中的已知条件改为小数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使学生明白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不但适合整数,也同样适合小数。这就把小数应用题转化成了以前所学的整数应用题,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解答小数应用题的方法。再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先出示这样一道题“果园里有120棵苹果树,梨树是它的2倍,梨树有多少棵?”这种题学生早已熟练掌握,轻松就能说出算式120×2,接着把原题中的“2倍”改为“1/2”其它不变让学生解答,学生很容易说出答案120 ×1/2,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在教学后面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把上题改为“果园里有120棵苹果树,是梨树的1/2,梨树有多少棵?”学生通过与上题对比可知要想用乘法解答单位“1”必须是已知的,而这道题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那就设为X从而用方程解答,如此把分数乘法应用题转化整数乘法应用题,把分数除法应用题转化为分数乘法应用题使学生用旧知学习新知,化难为易,轻松掌握。
总之,转化是数学教学和学习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巧妙的应用这一思想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向淑娟 巧用转化思想提升数学能力【期刊论文】-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6)
【2】戴曙光 简单教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