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的状态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所谓有效教学,简单来讲就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一切教学活动。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将侧重点放在了“教师教”上,忽视了“学生学”,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结合实际案例,探索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以期对推动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发展,这种发展并不仅仅指在知识储备上的增加,更是指在能力上的提升以及情感上的丰富,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能够实现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当然类似于这样的衡量标准还有很多,但是这些不同的标准却指向了同一个内容,即从学生的从长远发展出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传统数学教学中,更多教师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短期培养上,更具体地说是放在了数学成绩的提高上,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有所增加,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进入到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从这一角度讲,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是低效或者无效的,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校课堂则成了教育工作者需要集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就结合初中课堂教学实例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深入研究学情,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渐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也逐渐渗透在教学实踐的各个环节。备课是教学开始的准备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备课重点多放在“备教材”上,即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而学生只是嵌在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基本因素,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状态显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构建有效课堂的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从“备教材”向“备学生”转变,即注重分析学情,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学层次为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进而奠定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深入研究教材,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实践开展的重要指导,在教材中我们不仅能够获得基本的教学内容,还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主要在于对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和对习题的训练,而学生在完成了基本的知识获取之后,通常都会忽视教材,但是在有效课堂构建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构建系统的知识内容,例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沿着教材脉络,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乐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乐学,我们只有在学习中体验到了乐趣才能够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但是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单纯地依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因此,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则成了当前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例如在《轴对称现象》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幻灯演示,为学生展示了装水的玻璃杯、整齐放置的鞋子、蜻蜓标本等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对称性,并引导学生理解对称在美学和自然界中的作用,而通过这样的情境营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并在趣味中增加学习动力。
四、营造课堂氛围,为有效课堂做好保障
课堂氛围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共同营造的一种学习环境,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氛围营造的主体,学生则被排挤到了边缘位置,而为保证课堂纪律,教师通常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构建条条框框,而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性,更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基于此,在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应在一个和谐的互动氛围,例如利用分组合作激发学生的课堂讨论,以活跃课堂氛围;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能够充分认可并相信教师,从而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
五、精心设计练习,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课堂练习是实现课堂互动,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完成教学巩固的重要内容。课堂时间有限,课堂练习精炼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备课中精心设计练习题,并随时根据课堂情况调整练习内容。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避免教学盲目,常常面面俱到地为学生安排大量的练习题,而学生在不断重复的题目中,不仅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还会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数学知识的核心点,精炼习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六、合理利用技术,打造现代化数学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而信息化教育手段不仅拓宽了教学途径,更丰富了教学资源,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具象的现代化教学空间,例如在《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绘图软件,为学生动态呈现勾股定理的基本规律。当然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适度的原则,避免出现由于技术的过度应用而造成课堂教学情感缺失的问题。
七、做好教学反思,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反思是进步的必要步骤,在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进行及时的反思,发现自己在前进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应该不断审视自己在各个环节中教学措施的落实,并分析课堂中低效环节的原因,探索新的改进措施;学生在学习中也应该反思自己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之间的配合,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理解误区和盲区,并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及时改正。
八、结束语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理念,一种实践探索,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它不仅会引起当前教育工作者对传统低效率教学模式的思考,还会鞭策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以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有效教学理念,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这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的不竭动力,并激励着我们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7:73.
[2]宋贺云.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03 105.
[3]胡海燕.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93.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发展,这种发展并不仅仅指在知识储备上的增加,更是指在能力上的提升以及情感上的丰富,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能够实现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当然类似于这样的衡量标准还有很多,但是这些不同的标准却指向了同一个内容,即从学生的从长远发展出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传统数学教学中,更多教师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短期培养上,更具体地说是放在了数学成绩的提高上,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有所增加,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进入到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从这一角度讲,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是低效或者无效的,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校课堂则成了教育工作者需要集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就结合初中课堂教学实例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深入研究学情,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渐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也逐渐渗透在教学实踐的各个环节。备课是教学开始的准备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备课重点多放在“备教材”上,即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而学生只是嵌在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基本因素,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状态显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构建有效课堂的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从“备教材”向“备学生”转变,即注重分析学情,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学层次为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进而奠定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深入研究教材,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实践开展的重要指导,在教材中我们不仅能够获得基本的教学内容,还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主要在于对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和对习题的训练,而学生在完成了基本的知识获取之后,通常都会忽视教材,但是在有效课堂构建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构建系统的知识内容,例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沿着教材脉络,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乐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乐学,我们只有在学习中体验到了乐趣才能够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但是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单纯地依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因此,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则成了当前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例如在《轴对称现象》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幻灯演示,为学生展示了装水的玻璃杯、整齐放置的鞋子、蜻蜓标本等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对称性,并引导学生理解对称在美学和自然界中的作用,而通过这样的情境营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并在趣味中增加学习动力。
四、营造课堂氛围,为有效课堂做好保障
课堂氛围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共同营造的一种学习环境,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氛围营造的主体,学生则被排挤到了边缘位置,而为保证课堂纪律,教师通常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构建条条框框,而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性,更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基于此,在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应在一个和谐的互动氛围,例如利用分组合作激发学生的课堂讨论,以活跃课堂氛围;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能够充分认可并相信教师,从而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
五、精心设计练习,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课堂练习是实现课堂互动,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完成教学巩固的重要内容。课堂时间有限,课堂练习精炼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备课中精心设计练习题,并随时根据课堂情况调整练习内容。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避免教学盲目,常常面面俱到地为学生安排大量的练习题,而学生在不断重复的题目中,不仅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还会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数学知识的核心点,精炼习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六、合理利用技术,打造现代化数学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而信息化教育手段不仅拓宽了教学途径,更丰富了教学资源,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具象的现代化教学空间,例如在《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绘图软件,为学生动态呈现勾股定理的基本规律。当然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适度的原则,避免出现由于技术的过度应用而造成课堂教学情感缺失的问题。
七、做好教学反思,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反思是进步的必要步骤,在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进行及时的反思,发现自己在前进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应该不断审视自己在各个环节中教学措施的落实,并分析课堂中低效环节的原因,探索新的改进措施;学生在学习中也应该反思自己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之间的配合,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理解误区和盲区,并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及时改正。
八、结束语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理念,一种实践探索,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它不仅会引起当前教育工作者对传统低效率教学模式的思考,还会鞭策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以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有效教学理念,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这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的不竭动力,并激励着我们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7:73.
[2]宋贺云.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03 105.
[3]胡海燕.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