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是一幅能够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与救赎的优秀艺术作品。它在有限的画幅空间里创造出了具有无限冲击力的视觉形象,令人眼球为之惊颤。画家深沉强烈的情感恣肆宣泄其上,使这滚滚而动的精神波涛一波又一波地无限扩散,令观者淹没于画家个人的情感海洋之中,感受到画家对战争成熟又深邃的思考。
关键词: 《格尔尼卡》 毕加索 战争 情感
一、作者生平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西班牙画家、雕塑家。他从19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是20世纪现代艺术主要代表人之一,作为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和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到卢浮宫的画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其代表作还有《和平鸽》、《梦》、《亚威农少女》等。
二、创作背景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但不久后就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不仅很多平民百姓被炸伤炸死,格尔尼卡更是被夷为平地。德军的这一暴行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毕加索愤慨至极,决定以此事件作为壁画创作题材,表达对无辜枉死人们的哀悼和对战争罪犯的抗议。于是,文化巨作《格尔尼卡》就此诞生。
三、《格尔尼卡》赏析
在《格尔尼卡》这幅二十五英尺宽、十一英尺高的巨型油画里,众多变异的图形冲击着观者的视觉感观。画面左侧,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哭喊,她的身后立着一个流露出残忍狞笑的恐怖牛头。画面中间,一匹被刺伤的马张着嘴、昂着头,发出凄惨的哀鸣;马的身下还躺着一名已死去的战士,他的右手紧紧地握着被折断的剑,剑旁一朵鲜花正在生长。一个妇女从窗口探出身体,右手举着一盏油灯,油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发出强光,照耀着整个血腥的场面。画面右侧,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抬头向上呼叫。离他不远有一个女人俯身逃窜。整幅画由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营造出画面阴郁恐怖的感觉,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了悲剧又紧张恐怖的气氛。
此画中,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织结构却明显散发出某种古典意味。画面正中央有许多亮色图像互相交叠着,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匀地分成两个正方形。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相互平衡,是一种金字塔式构图,跟《最后的晚餐》有些类似。除此之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公牛狰狞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最显眼;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其绝望的姿态令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象征和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有序统一,既突出强调了重点,又刻画出了丰富多变的细节,显示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
毕加索曾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画中的形象运用了恰到好处的夸张手法,在没有飞机和炸弹的情况下,形成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氛围。被炸弹夺去生命的婴儿,怀抱死去的孩子仰天悲号的母亲,燃烧弹引燃大火的小屋,身陷烈火高举双臂、仰头惊呼和拖着被炸断的腿疯狂奔逃的女子,被炸伤的马忍痛引颈嘶鸣……一个个画面深刻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无比憎恶和对受难人们的强大悲悯,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反法西斯战士的颂扬,对和平的渴望及对人类社会美好未来抱有信心。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
四、结语
毕加索这位生于西班牙马拉加的绘画大师,在自己祖国和人民遭受深重灾难的时刻,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在有限的画幅空间里创造出了具有无限冲击力的《格尔尼卡》,引领着我们进入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让我们知道生活在战争年代的悲哀,体味到那个时代人民对和平的向往。正所谓“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所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西洋美术画家画廊[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
[2]伊顿.色彩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3]皮埃尔·戴.毕加索传[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 《格尔尼卡》 毕加索 战争 情感
一、作者生平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西班牙画家、雕塑家。他从19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是20世纪现代艺术主要代表人之一,作为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和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到卢浮宫的画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其代表作还有《和平鸽》、《梦》、《亚威农少女》等。
二、创作背景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但不久后就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不仅很多平民百姓被炸伤炸死,格尔尼卡更是被夷为平地。德军的这一暴行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毕加索愤慨至极,决定以此事件作为壁画创作题材,表达对无辜枉死人们的哀悼和对战争罪犯的抗议。于是,文化巨作《格尔尼卡》就此诞生。
三、《格尔尼卡》赏析
在《格尔尼卡》这幅二十五英尺宽、十一英尺高的巨型油画里,众多变异的图形冲击着观者的视觉感观。画面左侧,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哭喊,她的身后立着一个流露出残忍狞笑的恐怖牛头。画面中间,一匹被刺伤的马张着嘴、昂着头,发出凄惨的哀鸣;马的身下还躺着一名已死去的战士,他的右手紧紧地握着被折断的剑,剑旁一朵鲜花正在生长。一个妇女从窗口探出身体,右手举着一盏油灯,油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发出强光,照耀着整个血腥的场面。画面右侧,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抬头向上呼叫。离他不远有一个女人俯身逃窜。整幅画由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营造出画面阴郁恐怖的感觉,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了悲剧又紧张恐怖的气氛。
此画中,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织结构却明显散发出某种古典意味。画面正中央有许多亮色图像互相交叠着,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匀地分成两个正方形。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相互平衡,是一种金字塔式构图,跟《最后的晚餐》有些类似。除此之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公牛狰狞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最显眼;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其绝望的姿态令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象征和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有序统一,既突出强调了重点,又刻画出了丰富多变的细节,显示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
毕加索曾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画中的形象运用了恰到好处的夸张手法,在没有飞机和炸弹的情况下,形成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氛围。被炸弹夺去生命的婴儿,怀抱死去的孩子仰天悲号的母亲,燃烧弹引燃大火的小屋,身陷烈火高举双臂、仰头惊呼和拖着被炸断的腿疯狂奔逃的女子,被炸伤的马忍痛引颈嘶鸣……一个个画面深刻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无比憎恶和对受难人们的强大悲悯,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反法西斯战士的颂扬,对和平的渴望及对人类社会美好未来抱有信心。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
四、结语
毕加索这位生于西班牙马拉加的绘画大师,在自己祖国和人民遭受深重灾难的时刻,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在有限的画幅空间里创造出了具有无限冲击力的《格尔尼卡》,引领着我们进入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让我们知道生活在战争年代的悲哀,体味到那个时代人民对和平的向往。正所谓“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所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西洋美术画家画廊[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
[2]伊顿.色彩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3]皮埃尔·戴.毕加索传[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