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是为高中阅读与写作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了解其重要性和若干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能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分类号】G633.3
阅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承上启下的环节,是从“口头”到“书面”的过渡,人们在“听”和“说”熟练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经历的就是“阅读”,之后才能实现“写作”。初中语文阅读是由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也是为高中时期打好基础的阶段,因此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不言而喻的。
一、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學生进入初中阶段后,阅读的数量比小学阶段有大量增加,难度也相应提高,除了阅读的文章类型更加全面外,文章篇幅更长、字数更多,一些经典、名著的片段开始大量出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这些名家、大家的著作思想内涵极为深刻,学生在理解时会感觉更加吃力。如果此时得不到正确引导,学生难免对语文阅读产生畏难情绪,时间一长就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而初中阶段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对于高中时期的写作至关重要,初中阅读基础打不好,到了高中写作势必会词汇贫乏、逻辑性差、组织材料混乱、表达能力欠佳。这不仅对高考是致命的“打击”,更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深造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对于今后的教与学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避免“肢解”文章,培养阅读的美感
长期应试教育的模式让不少师生已经习惯于将原本完整的文章“肢解”成“中心思想”、“表达方式”、“修辞方法”。作为汉语言精髓之一的人文精神在“词汇”、“语法”、“逻辑”等层层剖析过程中被彻底瓦解,文章的“情境美”、“意蕴美”、“人文美”等“灵魂”产物荡然无存,这样枯燥乏味的文章任谁都没有兴趣长久地阅读下去。故而教师应当首先让学生体味文章整体呈献的“美感”,无论是《春》还是《济南的冬天》抑或是《纸船》都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几篇,先在直觉上感受文字的美、意境的柔、思想的韧。
2、适当扩展阅读范围,增加课外阅读内容
初中语文课文中收录了不少散文、童话、寓言,这些类型的文章相较文言文或议论文在语感、语境上更能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同类型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的补充。比如课本中有了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再让学生补充阅读《背影》、《荷塘月色》、《绿》等文章;有了冰心的《纸船》,还可以补充阅读《小桔灯》;有了《皇帝的新装》,还可以阅读《小锡兵》、《豌豆上的公主》、《姆指姑娘》……这些文采和意境都很美的文章在阅读理解时并不困难,加大这类文章的补充阅读,应当能在相当程度上培养学生阅读语文的兴趣,为下一步加深阅读难度打下基础。
3、丰富阅读手段和形式
阅读除了用眼“阅”之外,还应当培养学生张口“读”的习惯,就像很多学生背英语单词必须要读出声来一样,大声朗诵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方式之一,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读出声音来,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声朗读加深记忆,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在朗读过程中再次体会文章语境的美。此外,一些有声读物也可以被适当引入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网络上有不少这种发音的文章,朗诵者的声音也十分悦耳动听,可以选取一些和课本文章联系比较紧密的有声读物在课堂上播放。
(二)阅读程度应循序渐进、逐渐加深
任何学习过程都是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的过程,语文阅读也不例外,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时应当注意先短小、简洁再长篇、复杂的阅读材料,比如可以先从童话、寓言类文章入手,很多童话或寓言在学生入学前就听大人讲过,此时落实到文字上可以算做是“复习”,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当中关键段落重点讲解,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遇到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尝试将文章分成若干段落,让学生逐步熟悉并理解各个段落的意思,等学生将各个段落的意思掌握之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全文的意义,这样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不会觉得负担过重,心理上比较能够承受。
(三)阅读须持之以恒
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每天抽出时间来读一读,时间长了才能出效果,所以教师应当告诫学生语文阅读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需要“细水长流”,杜绝学生抱有的“突击学习”的幻想,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语文阅读和写作都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得到提高的相当缓慢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每天的阅读作业,比如规定每天阅读不得少于半小时或两千字等,一开始学生必定感觉难以坚持,教师一定要不断鼓励学生,直到学生逐渐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
(四)阅读与写作交互作用、相互促进
1、阅读后仿写
“读”、“写”是不分家的,阅读到一种程度后面临的必然是写作,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比如教师讲了散文《春》以后可以要求学生仿写“夏”、“秋”、“冬”;或者可以将新闻报道、说明书、信件等作为范本,给学生一定的要素或条件,让学生仿写应用文和说明文。教师不要对这些仿写出的文章评论优或劣,只需讲解其中写得恰当或有亮点的地方,然后引出课本文章里相似或对应的段落,分析课本中的特点,让学生去感受,以此得到提示和改进。
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写作
互联网的传播影响着全社会,青年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体掌握社交媒体也十分迅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写微博、微信,然后将网络上写得言辞生动、意蕴优美的好文节选下来给学生看看,既可以作为课外补充阅读材料,也让学生对比一下自身写作有何不足。以这种最贴近现实和生活的阅读“教材”教育学生,可以给学生最大的触动。
3、写读后感
评论他人文章既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文含义的过程,又是练习写作议论文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最喜欢的文章段落和最不喜欢的地方,然后要求学生写出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也可以让学生尝试“改写”原文,比如将原文写得细致全面的地方“压缩”成三五句话,或者将原文一笔带过的地方“扩充”成一个场景或情节等。
结束语:
初中是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叛逆期”的阶段,此时的教师应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时感受“真、善、美”、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德育”、“美育”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简迎春.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代赐惠.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4,
关键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分类号】G633.3
阅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承上启下的环节,是从“口头”到“书面”的过渡,人们在“听”和“说”熟练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经历的就是“阅读”,之后才能实现“写作”。初中语文阅读是由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也是为高中时期打好基础的阶段,因此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不言而喻的。
一、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學生进入初中阶段后,阅读的数量比小学阶段有大量增加,难度也相应提高,除了阅读的文章类型更加全面外,文章篇幅更长、字数更多,一些经典、名著的片段开始大量出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这些名家、大家的著作思想内涵极为深刻,学生在理解时会感觉更加吃力。如果此时得不到正确引导,学生难免对语文阅读产生畏难情绪,时间一长就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而初中阶段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对于高中时期的写作至关重要,初中阅读基础打不好,到了高中写作势必会词汇贫乏、逻辑性差、组织材料混乱、表达能力欠佳。这不仅对高考是致命的“打击”,更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深造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对于今后的教与学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避免“肢解”文章,培养阅读的美感
长期应试教育的模式让不少师生已经习惯于将原本完整的文章“肢解”成“中心思想”、“表达方式”、“修辞方法”。作为汉语言精髓之一的人文精神在“词汇”、“语法”、“逻辑”等层层剖析过程中被彻底瓦解,文章的“情境美”、“意蕴美”、“人文美”等“灵魂”产物荡然无存,这样枯燥乏味的文章任谁都没有兴趣长久地阅读下去。故而教师应当首先让学生体味文章整体呈献的“美感”,无论是《春》还是《济南的冬天》抑或是《纸船》都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几篇,先在直觉上感受文字的美、意境的柔、思想的韧。
2、适当扩展阅读范围,增加课外阅读内容
初中语文课文中收录了不少散文、童话、寓言,这些类型的文章相较文言文或议论文在语感、语境上更能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同类型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的补充。比如课本中有了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再让学生补充阅读《背影》、《荷塘月色》、《绿》等文章;有了冰心的《纸船》,还可以补充阅读《小桔灯》;有了《皇帝的新装》,还可以阅读《小锡兵》、《豌豆上的公主》、《姆指姑娘》……这些文采和意境都很美的文章在阅读理解时并不困难,加大这类文章的补充阅读,应当能在相当程度上培养学生阅读语文的兴趣,为下一步加深阅读难度打下基础。
3、丰富阅读手段和形式
阅读除了用眼“阅”之外,还应当培养学生张口“读”的习惯,就像很多学生背英语单词必须要读出声来一样,大声朗诵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方式之一,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读出声音来,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声朗读加深记忆,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在朗读过程中再次体会文章语境的美。此外,一些有声读物也可以被适当引入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网络上有不少这种发音的文章,朗诵者的声音也十分悦耳动听,可以选取一些和课本文章联系比较紧密的有声读物在课堂上播放。
(二)阅读程度应循序渐进、逐渐加深
任何学习过程都是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的过程,语文阅读也不例外,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时应当注意先短小、简洁再长篇、复杂的阅读材料,比如可以先从童话、寓言类文章入手,很多童话或寓言在学生入学前就听大人讲过,此时落实到文字上可以算做是“复习”,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当中关键段落重点讲解,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遇到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尝试将文章分成若干段落,让学生逐步熟悉并理解各个段落的意思,等学生将各个段落的意思掌握之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全文的意义,这样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不会觉得负担过重,心理上比较能够承受。
(三)阅读须持之以恒
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每天抽出时间来读一读,时间长了才能出效果,所以教师应当告诫学生语文阅读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需要“细水长流”,杜绝学生抱有的“突击学习”的幻想,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语文阅读和写作都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得到提高的相当缓慢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每天的阅读作业,比如规定每天阅读不得少于半小时或两千字等,一开始学生必定感觉难以坚持,教师一定要不断鼓励学生,直到学生逐渐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
(四)阅读与写作交互作用、相互促进
1、阅读后仿写
“读”、“写”是不分家的,阅读到一种程度后面临的必然是写作,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比如教师讲了散文《春》以后可以要求学生仿写“夏”、“秋”、“冬”;或者可以将新闻报道、说明书、信件等作为范本,给学生一定的要素或条件,让学生仿写应用文和说明文。教师不要对这些仿写出的文章评论优或劣,只需讲解其中写得恰当或有亮点的地方,然后引出课本文章里相似或对应的段落,分析课本中的特点,让学生去感受,以此得到提示和改进。
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写作
互联网的传播影响着全社会,青年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体掌握社交媒体也十分迅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写微博、微信,然后将网络上写得言辞生动、意蕴优美的好文节选下来给学生看看,既可以作为课外补充阅读材料,也让学生对比一下自身写作有何不足。以这种最贴近现实和生活的阅读“教材”教育学生,可以给学生最大的触动。
3、写读后感
评论他人文章既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文含义的过程,又是练习写作议论文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最喜欢的文章段落和最不喜欢的地方,然后要求学生写出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也可以让学生尝试“改写”原文,比如将原文写得细致全面的地方“压缩”成三五句话,或者将原文一笔带过的地方“扩充”成一个场景或情节等。
结束语:
初中是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叛逆期”的阶段,此时的教师应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时感受“真、善、美”、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德育”、“美育”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简迎春.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代赐惠.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