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满竞争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强调知识在经济运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的创造力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强调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这种“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如果整天被动地学习、机械地训练和简单重复,很难想象他们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要培养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具有健全、独立人格的新时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以下是本人在合作学习教学方面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合作能够在学生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教学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依据教学目标定位以及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把合作学习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生生合作。让同桌间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就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性这个角度来看,在实际教学中生生合作可以分为“优”与“优”、“优”与“差”、“差”与“差”等几种合作类型。
首先,由于优生的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其次,如果交叉合作操作适当,往往能起到优生对学习困难生的带动作用。
第三,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让那些学习困难生互相合作。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小组合作。利用学生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喜欢发表见解的特点,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首先,根据学生的常规固定座位,根据学生性别、个性差异、能力水平等就近组成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实际教学中这种小组应用率较高。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各组成员在能力、水平方面要大致均衡。
其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小群体来分。在学生中,由于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再加上在这个小组中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所创造的氛围是宽松的,从而学生的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员之间能产生较强的互相促进的力量。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这种学习小组的学习伙伴是相对稳定的。
通过分组学习,学生之间没有压迫感,“能者为师,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合作过程中,既克服了独立思考时的思维局限,又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全班集体合作。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让他们在争辩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质疑解惑中明晰努力的方向。而教师要在关键处加以指导或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
二、在合作中注重点拨,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1.合理而有效的引导。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语文,它一旦为个体所掌握,就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它融和了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了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了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用生命培育生命,用智慧培育智慧”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归宿,也是语文老师的归宿。
2.灵活而有机的交流。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确定的问题,提交到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以求达成共识。合作结束,总结探究内容时,不能只由能力好的同学包办,其他成员漠然处之,要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程度合理安排学生回答,从而在小组内达到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解决问题,并倡导组内成员要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学习其他成员的闪光点。对于在小组内存有分歧的问题,提交到集体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谦虚精神。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想象性、创造性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讨论价值,需要运用各种认知方法、集体合作才能解决,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发展思维、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同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点拨,启发学生思维中创新的火花,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思维潜力。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多渗透学法的指导。教师的最终目的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传授学法,使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解决”。
三、教学之余不可忽视合作的总结提升
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后,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教学、知识、业务水平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它对教师的教学艺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都提高了。教师在总结提升、评价合作时,要视探究的结果和课题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让某小组公布自己的探究结果,让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发表看法,指出其值得学习的地方,提出补充意见;若探究结果有差异,可让几个小组分别公布探究结果,其他同学选择自己支持的结果,组织辩论;也可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教师在点评时,既要点评知识方面,还要点评各组活动的情况,使学生知道在合作时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不好,使学生借鉴其他小组的经验来取长补短,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教师点评时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保护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并渴望再次参与。
当然,自古教无定法,教法多多,在新课改的大气候下,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发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学习和探索。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合作能够在学生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教学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依据教学目标定位以及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把合作学习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生生合作。让同桌间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就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性这个角度来看,在实际教学中生生合作可以分为“优”与“优”、“优”与“差”、“差”与“差”等几种合作类型。
首先,由于优生的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其次,如果交叉合作操作适当,往往能起到优生对学习困难生的带动作用。
第三,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让那些学习困难生互相合作。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小组合作。利用学生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喜欢发表见解的特点,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首先,根据学生的常规固定座位,根据学生性别、个性差异、能力水平等就近组成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实际教学中这种小组应用率较高。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各组成员在能力、水平方面要大致均衡。
其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小群体来分。在学生中,由于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再加上在这个小组中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所创造的氛围是宽松的,从而学生的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员之间能产生较强的互相促进的力量。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这种学习小组的学习伙伴是相对稳定的。
通过分组学习,学生之间没有压迫感,“能者为师,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合作过程中,既克服了独立思考时的思维局限,又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全班集体合作。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让他们在争辩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质疑解惑中明晰努力的方向。而教师要在关键处加以指导或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
二、在合作中注重点拨,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1.合理而有效的引导。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语文,它一旦为个体所掌握,就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它融和了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了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了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用生命培育生命,用智慧培育智慧”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归宿,也是语文老师的归宿。
2.灵活而有机的交流。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确定的问题,提交到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以求达成共识。合作结束,总结探究内容时,不能只由能力好的同学包办,其他成员漠然处之,要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程度合理安排学生回答,从而在小组内达到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解决问题,并倡导组内成员要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学习其他成员的闪光点。对于在小组内存有分歧的问题,提交到集体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谦虚精神。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想象性、创造性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讨论价值,需要运用各种认知方法、集体合作才能解决,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发展思维、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同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点拨,启发学生思维中创新的火花,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思维潜力。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多渗透学法的指导。教师的最终目的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传授学法,使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解决”。
三、教学之余不可忽视合作的总结提升
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后,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教学、知识、业务水平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它对教师的教学艺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都提高了。教师在总结提升、评价合作时,要视探究的结果和课题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让某小组公布自己的探究结果,让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发表看法,指出其值得学习的地方,提出补充意见;若探究结果有差异,可让几个小组分别公布探究结果,其他同学选择自己支持的结果,组织辩论;也可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教师在点评时,既要点评知识方面,还要点评各组活动的情况,使学生知道在合作时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不好,使学生借鉴其他小组的经验来取长补短,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教师点评时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保护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并渴望再次参与。
当然,自古教无定法,教法多多,在新课改的大气候下,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发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学习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