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大学生因为青春期生理激变、学业负担和就业压力等,常常出现心理危机,现已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轨迹记录以及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信息会形成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和研判,有效预判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大学生 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数以亿计的网民通过网络媒介创造了海量的数据,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在高校,以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轨迹记录以及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信息会形成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和研判,有效预判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
一、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大数据,一般意义上,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现有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201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大数据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此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层出不穷。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实时分析与预警的新动向。
二、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路径
(一)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为增强数据采集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明确数据采集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就必须构建科学完备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心理危机预警指标是指能对个体的心理危机程度做出评估的若干有代表性的指征。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必须涵盖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主要因素和外显行为,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与家庭教育环境、生活事件等,内部因素包括认知障碍、人格缺陷、情绪失控、应对机制不当等,能够充分反映个体与自我产生冲突引发的心理危机、个体与他人产生冲突引发的心理危机、个体与环境产生冲突引发的心理危机等各类情况。且选取指标应该具有典型性和相当程度的代表性,能准确反映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共性特征和行为表现,从而利于数据采集和研判。
(2)完善大学生心理状态数据采集与应用机制
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数据蕴含在日常学习、社交和生活轨迹中,零散分布在高校各职能部门。例如心理咨询中心有学生心理普查、咨询记录、心理健康档案等资料;学工部(学生处)有学生违纪处分、宿舍管理和资助补贴等信息;团委有学生参与团学组织(含社团)、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等信息;教务处有学生的学籍注册、课程学习和考试成绩等信息;后勤处(含医务室)有学生校园卡使用、既往病史、就诊记录等信息;图书馆有学生图书、杂志和期刊等的借阅记录;招生就业处有原始考生信息和学生就业与创业等信息;组织宣传部与信息技术中心,能够采集学生在学校微博、微信、贴吧等官方平台和门户网站发布的舆论信息等。这些信息和数据均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学生在某一时间段的身心状态,为心理分析提供数据和材料。
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心理状态数据的采集录入与分析研判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依靠单个“责任部门”或几个“重点部门”就能做好的工作,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并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策应。学校党委应牵头负责,党政齐抓共管,在心理咨询中心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研究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规划,统筹领导全校相关工作;依托信息中心(大数据中心)的技术支持,在不违反相关政策法规、保密原则和不侵犯学生隐私的前提下,明确数据采集责任主体、传输渠道、应用范围和公开程度,实现各职能部门信息有效共享;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学工干事、教学秘书和团学骨干等,建立健全学校、系部、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数据管理网络,最终形成横向密切联系、縱向有机联动的数据采集、储存、分析和研判机制。
(3)形成大学生心理数据动态反馈系统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进行干预后较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不是通过一两次谈心谈话或心理咨询就能彻底实现的,它需要持续反馈和长期跟进。正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研判也应该是动态持续的过程。大学生心理状态数据采集应运用多种形式,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例如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每学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每月进行一次数据研判,每周进行一次数据报备,实时进行数据更新,健全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机制。同时不局限于常规的心理问卷、访谈、咨询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通过新生适应性讲座、心理委员健康知识培训、针对性团体辅导、“12·1”防艾宣传、“5·25”心理健康日、大学生成长论坛等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状态数据采集途径。
数据采集和分析研判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初始和准备阶段,在数据整合、心理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和有效的危机干预是中心环节,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数据采集研判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大数据分析中得到的学生心理危机倾向性信息要及时准确反馈给参与或协助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人员,例如心理咨询中心教师、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家长等,以便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家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0):75-77.
[2]许志红.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7,(12):117-119.
[3]古阳,姜盼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研究[J].教育心理,2017,(9):164-165.
作者:熊蕊,助教,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熊茂荣,副教授,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课题: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编号KJQN201802903。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大学生 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数以亿计的网民通过网络媒介创造了海量的数据,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在高校,以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轨迹记录以及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信息会形成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和研判,有效预判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
一、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大数据,一般意义上,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现有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201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大数据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此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层出不穷。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实时分析与预警的新动向。
二、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路径
(一)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为增强数据采集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明确数据采集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就必须构建科学完备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心理危机预警指标是指能对个体的心理危机程度做出评估的若干有代表性的指征。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必须涵盖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主要因素和外显行为,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与家庭教育环境、生活事件等,内部因素包括认知障碍、人格缺陷、情绪失控、应对机制不当等,能够充分反映个体与自我产生冲突引发的心理危机、个体与他人产生冲突引发的心理危机、个体与环境产生冲突引发的心理危机等各类情况。且选取指标应该具有典型性和相当程度的代表性,能准确反映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共性特征和行为表现,从而利于数据采集和研判。
(2)完善大学生心理状态数据采集与应用机制
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数据蕴含在日常学习、社交和生活轨迹中,零散分布在高校各职能部门。例如心理咨询中心有学生心理普查、咨询记录、心理健康档案等资料;学工部(学生处)有学生违纪处分、宿舍管理和资助补贴等信息;团委有学生参与团学组织(含社团)、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等信息;教务处有学生的学籍注册、课程学习和考试成绩等信息;后勤处(含医务室)有学生校园卡使用、既往病史、就诊记录等信息;图书馆有学生图书、杂志和期刊等的借阅记录;招生就业处有原始考生信息和学生就业与创业等信息;组织宣传部与信息技术中心,能够采集学生在学校微博、微信、贴吧等官方平台和门户网站发布的舆论信息等。这些信息和数据均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学生在某一时间段的身心状态,为心理分析提供数据和材料。
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心理状态数据的采集录入与分析研判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依靠单个“责任部门”或几个“重点部门”就能做好的工作,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并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策应。学校党委应牵头负责,党政齐抓共管,在心理咨询中心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研究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规划,统筹领导全校相关工作;依托信息中心(大数据中心)的技术支持,在不违反相关政策法规、保密原则和不侵犯学生隐私的前提下,明确数据采集责任主体、传输渠道、应用范围和公开程度,实现各职能部门信息有效共享;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学工干事、教学秘书和团学骨干等,建立健全学校、系部、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数据管理网络,最终形成横向密切联系、縱向有机联动的数据采集、储存、分析和研判机制。
(3)形成大学生心理数据动态反馈系统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进行干预后较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不是通过一两次谈心谈话或心理咨询就能彻底实现的,它需要持续反馈和长期跟进。正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研判也应该是动态持续的过程。大学生心理状态数据采集应运用多种形式,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例如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每学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每月进行一次数据研判,每周进行一次数据报备,实时进行数据更新,健全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机制。同时不局限于常规的心理问卷、访谈、咨询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通过新生适应性讲座、心理委员健康知识培训、针对性团体辅导、“12·1”防艾宣传、“5·25”心理健康日、大学生成长论坛等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状态数据采集途径。
数据采集和分析研判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初始和准备阶段,在数据整合、心理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和有效的危机干预是中心环节,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数据采集研判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大数据分析中得到的学生心理危机倾向性信息要及时准确反馈给参与或协助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人员,例如心理咨询中心教师、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家长等,以便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家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0):75-77.
[2]许志红.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7,(12):117-119.
[3]古阳,姜盼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研究[J].教育心理,2017,(9):164-165.
作者:熊蕊,助教,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熊茂荣,副教授,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课题: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编号KJQN2018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