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米勒艺术中的人民性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米勒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农民画家,他的绘画题材多以农民的日常生活为主。此文从米勒的《喂食》 《拾穗者》《嫁接树木的农夫》等作品去分析他艺术中的人民性,去剖析他作品中的人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他们各自的精神世界。米勒立足于农民生活的贫困、农民生活的平凡以及农民生活的伟大,表现出了对于农民的关怀以及艺术家的悲悯情怀。
  关键词:米勒 人民性 农民
  在1848到1870年期间的欧洲,有一个画派以創新者的姿态登上了法国的画坛,它的锋芒是反对保守陈腐的新古典主义和“无病呻吟”的浪漫主义。它不再描绘神话故事和宗教故事,而是用迫切的目光看向了普通人民的生活。它不再鼓吹宗教和王权,而是更多地去相信科学。它以独特的视角去批判当下,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人民和大自然的面貌进行了最为客观的描绘。这就是被当时的统治阶级一直压迫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主要活动阵地位于巴黎近郊的巴比松村,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巴比松村吸引来了一批热爱自然、热爱写生的新潮画家,如库尔贝、卢梭、柯罗、杜比尼、杜米埃,还有大名鼎鼎的米勒。与后来的印象派不同,他们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画风,“巴比松画派”也是由他们在一处共同作画而命名。米勒与其他几位画家不同,与其说他画人物画,不如说他画的是农民画。米勒在巴比松村一住就是二十七年,直到他去世。在这将近三十载的岁月里,米勒上午在田野里劳作,下午在自己的小屋里作画,他的一生清贫而艰苦。穷苦的生活使得他的画作尺寸大多都是一米或者一米以下,被评为世界上最普及的艺术作品——《晚钟》尺寸也只是纵55.6cm、横66cm,《拾穗者》 的尺寸为纵83.5cm、宽111cm,这已经是他为数不多的大画幅了,像 《扶锄的男子》《喂食》这类画的尺寸大多在纵60cm、宽70cm左右,而像《沐浴的放鹅少女》只有纵38cm、宽46.5cm。
  笔者所理解的人民性是这样的:作者的意图和表现对象都是描绘人民的生活,以人民为出发点,去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理想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作品里没有那些虚无缥缈、脱离实际的事物,他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他们想要走进人民的内心,去探索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表现形式和媒介,他们只需要如实地详尽地将人民的生活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将人民伟大的地方表现出来,或者说在作者如实地表现中,人民自身的伟大便凸显出来了。
  米勒的艺术特性主要体现在他的人民性上。本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画家作品,就其表现出的人民性进行探究,以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现实主义作品的深邃内涵以及呈现出来的艺术之美。
  一、切入日常生活 描摹喜怒哀乐
  《喂食》中三个年幼的小孩坐在自家的门槛上,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等待着坐在对面的妈妈喂食物,妈妈的膝盖上放着一个碗,左手护着它,右手正用一个汤匙喂中间的小女孩食物,可以看出这个小女孩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妈妈想要首先把她喂饱,小女孩急切地想要吃到这口食物;另外两个小孩则专注又有点羡慕地盯着小女孩。在画面的右侧,有一个模模糊糊的父亲耕种的身影。他们的身旁卧着一只小狗,还有一只鸡在墙角下寻找掉落的食物。从画面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家人生活水平并不高,温饱对于他们而言还是个问题。同样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还是养了一只狗和几只鸡,孩子们乖乖地坐在门槛上等待着妈妈的喂食。
  从这幅画我们可以看到,米勒将目光聚焦于这个平凡的一家五口,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幕描绘在画布上,在这个平凡的家庭中,三个孩子乖巧地等待着妈妈,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幕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他们像往常一般等待着母亲的喂食,这就是他们一家的平凡生活。关于父亲和母亲操劳的身影在画面中或实或虚地表现了出来,他们的愿望就是可以有朝一日过上好的生活,可以摆脱贫困,摆脱对于疾病的恐惧,这也是他们日常的期许。通过一连串现实描摹,我们可以看到这幅作品所表现的人民性。
  《嫁接树木的农夫》纵80.5cm、宽100cm,画面中描绘了一对夫妇在院子里嫁接树木,丈夫正在把一个接穗放在砧木上比划,思考该如何去嫁接它,他的妻子站在他的一旁看着他,怀里抱着他们的孩子,孩子刚出生不久,妻子因为刚生产完不久身材还比较肥胖。一个早春时节,院子里是光秃秃的树,身后是他们的家,一栋二层的屋子,面积还算宽阔,他们打算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植一个新的树苗。在这幅作品中,我们没有看到太强烈的矛盾冲突,只是一家人在一起,母亲抱着孩子看着父亲在嫁接一棵树木。画面给人非常祥和的感觉,一个平凡的小家庭,他们没有太多令人痛苦的问题需要去思考和面对,他们只想守住自己的小家,努力地经营自己的生活,把它变得更加温馨。
  在这幅画面中,我们感受到这个农民家庭对于幸福的渴望,他们无关风月与高远的理想,他们只想过好属于自己的小日子,这种对于农民平凡生活的渴望描绘再一次体现了米勒作品的人民性。
  二、关注劳动人民 抒发悲悯情怀
  再比如米勒最著名的《拾穗者》中三个妇人在已经收割过的麦田上低头寻找遗漏下的麦穗。当时的社会农场主允许一些妇女和儿童去捡田地里剩下的麦穗,因此妇女们便在已经收割过的田野里弯腰拾起一株株麦穗。在她们的腰间还系着一个大大的布袋,布袋已经变得鼓起来,里面也许装满了麦穗。她们的手里还攥着一把刚捡起来的麦子。她们舍不得浪费一粒穗子,尽管她们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但还是认真地捡着。远处是高高的麦垛,还有一个骑着马的男子,他用手指着正在劳作的其他农夫,似乎在呵斥他们。
  画面中的三位妇人分别系着蓝色、红色和黄色的头巾,她们呈对角线站开,三原色的使用将她们从画面中突显出来,但是又将这三种颜色很好地融入整个黄色调的画面中。而主体物的对角线构图给事物众多的画面带来一些平衡感和有序感。米勒的作品更多地是在表现平凡的生活,画面中的农民形象被他赋予了史诗般的力量。《拾穗者》中我们看不清妇人的脸庞,但这恰恰就表明了这三位妇人是无数农民的缩影,她们的劳动是平凡的令人同情的,但同样是神圣的,米勒将她们的形象铸成了一座纪念碑。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于高中生而言,经典阅读是他们在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浅阅读的桎梏、應试教育的挤压,以及网络文学的冲击极地大影响了高中生的思维发展。为了改善高中生经典阅读现状,笔者将从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探讨提高高中生经典阅读质量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 经典阅读 阅读现状 对策  经典阅读一直以来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永恒主义教育家赫钦斯非常重视经典
【摘 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时期的教学需要,必须将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结合,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路径,以满足高中生考试与学习的刚性需要,同时为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法治意识的增强提供一个全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骨材的选择及对骨材与木材间相互作用的探究是宁波骨木镶嵌制作工艺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同时,将经验理性上升到科学理性更有利于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采访、考察、测量等调研,对宁波骨木镶嵌的选材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宁波骨木镶嵌中骨材的选择需考虑牛的品种、年龄、部位等方面,并从色彩差异和密度差异两方面探讨骨材与木材在使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原理,为现代宁波骨木镶嵌的制作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
周作人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说:《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原型是鲁迅的表兄弟某某。a在1923年两人决裂以前,周作人是鲁迅最亲密的人之一,他的话自然很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然而,对周作人的说法稍加思索,即可发现其中的问题:鲁迅也许看到了“表兄弟”的疯癫状态,但说他就是狂人的原型,未免太过其辞了。读者甚至无法确定狂人的哪些成分来自这位“表兄弟”—— 他最多只能给鲁迅的创作提供一种可能的刺激罢了。小说主
摘要:奥地利表现主义诗人特拉克尔诗歌中的意象立足于诗人的自我注视与精神的倒影,在彼此奇异的映照中传达潜在的象征寓意,建构灵性的诗歌空间。末世的感伤情绪赋予其诗以静默沉郁的基调,亦使其笔触延及更广阔深刻的非个人命题。诗人以洞穴为触发之物隐晦地寄寓心灵深处对往昔的回忆、对童年的追溯与对都市的弃离,怀揣追寻纯真的希望,步入精神的还乡之路。  关键词:特拉克尔 洞穴意象 还乡情结  奥地利表现主义诗人特拉
摘 要: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翻译的主体,然而,这样的主体地位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才得到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翻译的全过程中。本文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从翻译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理解、选择和表达来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汉译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 对比研究  一、引言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著作的问世奠定了其在美国
摘 要: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罗斯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农奴制度深恶痛绝的屠格涅夫创作了许多反农奴制的作品,同时爱情的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家从人道主义出发,批判了封建压迫下爱情终难逃悲剧的社会制度,其中篇小说《初恋》正是这样一部作品。本文对这部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探究,剖析其行为表现背后别具匠心的意蕴,展示出受时代与阶级局限性的一场畸恋的悲哀以及贯穿始终的反抗意识。  
摘 要:乡土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 是西部乡土文化的缩影,近年来伴随影视改编重新为人们熟知。影视作品所呈现出的乡村形象、乡土中所蕴含的地方特色和民风民俗,都是我们触摸与理解西部乡土的重要途径,然而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过程之中,不免存在着基于区域或时代的隔离、文学与荧幕之间距离以及影视需要迎合市场等方面的因素而产生的误读,本文从乡土原貌与深层内涵出发,分析与矫正这些误读之处。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摘 要:《致命ID》是一部惊悚片,但它同时又是一部有关心理学的著名影片,它讲述了一个患有人格分裂症的杀人犯内心中十几个人格的互相争斗,以及现实中法律对这样的杀人犯的处理方式和后果。影片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但是却足够发人深思。是什么创造了这个悲剧的人格分裂杀人犯、罪恶人格的错误是否能够随着他的消失而被原谅、是否可以判定人格分裂者的某个人格真正消失了,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摘 要: 刘梦苇作品中的爱情书写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爱而不得”的爱情模式、“非爱即死”的爱情选择背后折射出刘梦苇自己的爱情观。他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唯爱主义者,在爱的火里尽情地燃烧着年轻的生命。  关键词:刘梦苇 爱 生命  “爱”是刘梦苇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沈从文先生曾说:“读梦苇的诗想起那个‘爱’字。”爱情诗无疑是刘梦苇诗歌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部分。除诗歌写作外,在他留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