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ue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思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的构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停留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普遍忽视对中学生体育精神的挖掘,忽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当然中学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的技能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这勿容置疑,但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追求的目标定在何处?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到中学生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人格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这应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社会学家曾证言: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或现象,当它仅仅体现为技术层面时,它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当它进入到人的精神层面,人的意识层面,并影响到人的人格、心理、意识及行为时,那它就进入到了成熟的科学阶段。历史上中外教育家们都没有屏弃体育的教育功能,一再明确地把体育做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体育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什么是体育精神呢?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应积极挖掘。
  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全面教育、全面发展以及人格精神的价值在于:培养中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与同伴的合作精神,帮助树立竞争、拼搏、信心、荣誉的信念,教会学生公正地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遵从社会法规。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我们应当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三、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一般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社会认知,在体育的社会交往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人是社会的细胞,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让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让他们能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竞争,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在体育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将会成为一个人永不衰竭的生活动力。
  2.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发挥人的自主精神。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独立的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扬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3.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活动,教育学生遵从规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不装孬使坏,不投机取巧。尊重事实,弘扬正义。对的就支持赞扬。错的就批评屏弃,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4.注重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人看待、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的高层次的参照系。体育运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技巧对抗。要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学会靠真才实学,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战胜对手,取得胜利。追求体育的真正价值,实现人生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
  中学体育教学的体育精神进入人格教育,关键在于中学体育教师自己的观念和认识,理性认识上升到这个高度,行动才能产生飞跃。另外,中学体育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人格精神对中学生的示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挖掘体育精神的要素,丰富和发展体育精神的教育方法,使我国的体育教学迈上一个新阶段,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组稿编辑:胡刚]
其他文献
[摘要]开放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和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理念,实行思想品德课开放性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思想品德课开放式教学是提高教师素质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 思想品德课 实施策略    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开放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和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理念。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不仅要
期刊
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它能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编排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学习的机会。对数学教学而言,特别是计算机快速的计算本领和绝妙处理图形的能力,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笔者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运
期刊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名学生受益。课程标准理念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领悟新课改的精神,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加大课程内容选择与教学灵活性,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
期刊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手段,我也不例外。每当有公开课或竞赛课,我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使用多媒体来活跃课堂,让教学更加精彩。多媒体课件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很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瞬间被激发,课堂上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是,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在对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欣喜的同时,也充满了疑
期刊
【摘要】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绿洲》这一课,能让学生开阔视野,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及美术作品形式、内容特征,获得初步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了解美术与环境的关系,用美术手段进行记录,探索社会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教材中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思维定势,打破了学生的思维惯性。  【关键词】时空重组 异形同构 比例逆反 模糊形态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创新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基础之基础。数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的活动条件,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
期刊
在幼儿园工作了多年,我知道积木一直是孩子们忠实的伙伴。清晨入园,孩子们总是不由自主地选择各类积木作为玩的对象。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很多孩子还是争着去放置积木的区域里进行游戏。积木也保持着他们鲜艳的色彩,多变的造型,和光滑的质地,让孩子们一直爱不释手,百玩不厌。  在感叹积木美观、造型别致的同时,我更惊讶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常常有孩子们拿着他们的作品相互展示,你看那一桌男孩们围着桌子用条形积木拼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中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周弘也说:“所有的孩子都仿佛是为了赏识才来到人间的。”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先进,通常要求更多的表扬艺术。“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掌握一定的表扬艺术,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成长。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心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表扬艺术呢?    一、表扬应目的明确  教育孩子,凡表扬
期刊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优等生和后进生最明显的差异不在智力上,而是在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上,这两者属于学生的内因,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总是过分强调后进生的内因而忽略外因的反作用,忽略后进生的可塑性和可转变性。  长期以来,后进生总是教育工作者的困扰,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他们身上,然而后进生仍后进,付出的努力收效不大,于是不得不把精力转到中优生这方面。然而后进生是否真差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资料表明
期刊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  有效教学需要树立以下理念:有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些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实施有效教学的学习过程: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时做出正确的策略和选择。  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