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要做到合理、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創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从而由厌学提升到乐学。但是,教师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和手段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此,本人联系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吧!
一、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动不如行动。好动,好玩,这是儿童的天性。苏霍姆林斯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要总是千篇一律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讲解到巩固再到练习,让学生牢记,掌握好就够了,这样,就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效果又如何能提高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必要的活动。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寻求、发现问题,去讨论、研究问题,去思考、探索问题,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使他们在心灵深处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感到这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知识的,从而达到乐学的效果。
二、质疑、提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好奇,质疑原本是儿童的另一天性。世界上有多少重大的发明与发现,往往源自于对某一事物的好奇,从解答一个个疑问开始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质疑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创设设问情景,提供设问机会,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争论问题的良好习惯。有一次,在教行程问题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甲、乙两地相距150公里,两辆汽车同时出发,甲汽车每小时行驶50公里,乙汽车每小时行驶45公里,2小时后两辆汽车相距多远?作业一布置下去,很快就有学生报H{了答案:“如果两车相向而行,2小时后,两车相距(50x2)+(45×2)-150=40(公里)。”还没容其坐下,马上就有学生提出了疑问:“这道题没有说明方向,两辆汽车可以是相向而行,同样,也可能是相背而行,那么结果应是(50+45)×2+150=340(公里)。”我为这一个学生的发现而鼓掌、喝彩。这个时候,学生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课堂气氛更加热烈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疑问:“如果两车是同向而行呢?”又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其一,如果两车从一个地方同向而行,答案应是50×2-45×2=10(公里)。其二,如果两车从两个地方同向而行,答案应为50×2+150-45×2=160(公里)或45×2+150-50×2=140(公里)”等,于是我引导学生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在没有告知两车行驶方向的情况下该怎样分情况讨论。通过一道题的多种情况的解法启示,让学生在做题中去发现问题,探讨答案,无疑使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
三、展开想象翅膀,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象是心灵的翅膀,想象是认知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动力。有句话不是说过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有人类不断想象,才能有新生事物的不断创新。地球引力的发现,源自于一只苹果落地的思考;飞机的上天,不是人类从小鸟飞行的想象中创造出来的吗?同样,数学的学习也离不开我们同学们的想象,我们从一个题目中延伸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中去寻找解题的思路。通过事物貌异质同的类比联想找出事物间相同之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一次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A、B、C、D、E五位朋友见面进行握手,其中A共握手4次,B共握手3次,C共握手2次,D握手1次,问:E握手几次?学生们经过认真思考后,最终得出答案:A握手4次,那么他跟余下4人都握过手,E同A握手一次;B握手3次,他同A握过手,还必须要同余下3人握两次手,而D握手1次,他跟A握过后不能再同其他人握手,因此,B必须要跟C和E握手,这样E就握了两次手了;C握手2次,他已经跟A、B握过手,再也不能与其他人握手,因此,最后E只跟A、B握过手,共2次。而在一次小学升学考试中就出现了一个类似的题目:A、B、C、D、E五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单循环赛,其中A打了4场,B打了3场,C打了2场,D打了l场,问:E打了0场。事实上,这个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跟前面练习题的解题方法如出一辙,只要学生把它们拿来进行一下对比,答案就会跃然于纸上。数学习题无穷无尽,浩如烟海,如果让学生见招拆招,就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求同立异,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从而充分的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学习的效果自然而然就会水到渠成,我们还何愁学不好数学呢?
一、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动不如行动。好动,好玩,这是儿童的天性。苏霍姆林斯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要总是千篇一律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讲解到巩固再到练习,让学生牢记,掌握好就够了,这样,就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效果又如何能提高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必要的活动。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寻求、发现问题,去讨论、研究问题,去思考、探索问题,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使他们在心灵深处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感到这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知识的,从而达到乐学的效果。
二、质疑、提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好奇,质疑原本是儿童的另一天性。世界上有多少重大的发明与发现,往往源自于对某一事物的好奇,从解答一个个疑问开始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质疑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创设设问情景,提供设问机会,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争论问题的良好习惯。有一次,在教行程问题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甲、乙两地相距150公里,两辆汽车同时出发,甲汽车每小时行驶50公里,乙汽车每小时行驶45公里,2小时后两辆汽车相距多远?作业一布置下去,很快就有学生报H{了答案:“如果两车相向而行,2小时后,两车相距(50x2)+(45×2)-150=40(公里)。”还没容其坐下,马上就有学生提出了疑问:“这道题没有说明方向,两辆汽车可以是相向而行,同样,也可能是相背而行,那么结果应是(50+45)×2+150=340(公里)。”我为这一个学生的发现而鼓掌、喝彩。这个时候,学生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课堂气氛更加热烈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疑问:“如果两车是同向而行呢?”又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其一,如果两车从一个地方同向而行,答案应是50×2-45×2=10(公里)。其二,如果两车从两个地方同向而行,答案应为50×2+150-45×2=160(公里)或45×2+150-50×2=140(公里)”等,于是我引导学生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在没有告知两车行驶方向的情况下该怎样分情况讨论。通过一道题的多种情况的解法启示,让学生在做题中去发现问题,探讨答案,无疑使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
三、展开想象翅膀,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象是心灵的翅膀,想象是认知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动力。有句话不是说过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有人类不断想象,才能有新生事物的不断创新。地球引力的发现,源自于一只苹果落地的思考;飞机的上天,不是人类从小鸟飞行的想象中创造出来的吗?同样,数学的学习也离不开我们同学们的想象,我们从一个题目中延伸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中去寻找解题的思路。通过事物貌异质同的类比联想找出事物间相同之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一次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A、B、C、D、E五位朋友见面进行握手,其中A共握手4次,B共握手3次,C共握手2次,D握手1次,问:E握手几次?学生们经过认真思考后,最终得出答案:A握手4次,那么他跟余下4人都握过手,E同A握手一次;B握手3次,他同A握过手,还必须要同余下3人握两次手,而D握手1次,他跟A握过后不能再同其他人握手,因此,B必须要跟C和E握手,这样E就握了两次手了;C握手2次,他已经跟A、B握过手,再也不能与其他人握手,因此,最后E只跟A、B握过手,共2次。而在一次小学升学考试中就出现了一个类似的题目:A、B、C、D、E五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单循环赛,其中A打了4场,B打了3场,C打了2场,D打了l场,问:E打了0场。事实上,这个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跟前面练习题的解题方法如出一辙,只要学生把它们拿来进行一下对比,答案就会跃然于纸上。数学习题无穷无尽,浩如烟海,如果让学生见招拆招,就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求同立异,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从而充分的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学习的效果自然而然就会水到渠成,我们还何愁学不好数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