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载体和教学方式,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随着微课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微课在不同课程中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就这个问题,本文着重谈下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设计策略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逐渐普及以及重点研究,初中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阶段,能否达成教育目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极为重要的,将新式课堂中极具代表性的微课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结合起来是很有前景的方式,而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策略我认为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课堂特点
1.1 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硬件优势
微课是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载体为视频,将教师授课过程提前录制下来,这就对相关硬件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微课需要网络及视频播放终端,碍于这一点,大多数的中学学科的微课只能选择在课后进行,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加上学习过程中需要面对计算机,其硬件设施可谓得天独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以微课形式下发到学生电脑上,学生当堂学习,及时给出反馈。
1.2 信息技术课的操作性特点
相较于其他课程,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基本上每节课学生都有很多的时间在自主操作学习,而微课很适合操作技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有大量的操作技能需要学生进行学习,其学习难度较大。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数十名学生进行教学,不可能一对一辅导,因此只能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遗漏及缺失知识点的情况。比如实际中教师在讲解Excel软件导入外来数据的时候,教师在进行演示操作的时候,学生们通常会忽略教师选择AI单元格这一环节,而教师因为熟练的原因,也会下意识忽略这环节的教学,加上鼠标光标本身就很小,学生们也因为粗心没有注意到光标的移动,造成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长时间下来,小问题积累成大麻烦,影响到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这些小细节制定成微课,通过一些简单的文字说明,就很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及记忆。
2 准确的进行课程选择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在结合众多一线教师教学经验的同时对微课进行分类,将其大致分为11类: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而在学科教育中,也有课型的划分,并不是说所有的课型都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主要分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复习课程,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与复习课程,作品制作与评析课程,而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更侧重于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以及讲解,如果采用微课的形式的话,效果反而没有传统授课好;在另一方面来说,信息技术中实践知识的讲授与复习,以及作品制作与评析课程等偏向于实践操作性的课程,和微课结合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微课虽然内容较少,但是十分精致,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和意义。而且,微课教学,对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微课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教师应精心选择教学要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要注意教学流程应清晰,关注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与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3 注意做好分层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都会面临一个很普遍但又无法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化。一般一名教师一节课需要面对至少三十名以上的学生,有些地方甚至更多,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其当下所掌握的知识量的多少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水平的不同,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但是老师也应该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尤其在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信息技术课中,这种差异尤为明显,在大量的操作性学习中,这种差异日积月累,很容易就会出现大量问题。而这时候教师一一解答每位学生的疑问,纠正每个人的错误,难免会出现遗漏,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微课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分层教学资源。一节课一般包括课前复习、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知识拓展、小结与练习等五个环节。在新课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运用微课让学生观看问题的详细解析。知识拓展环节,可以选择一些反应社会发展、具有前沿性的课外知识放进微视频中,让学生观看作为课内知识的补充。如作品制作课时,将制作重难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可以自己控制观看进度,基础技能较好的学生角块能掌握制作技巧,完成后还能观看到一些有创意的能开拓自己眼界的资料;而基本技能较弱的学生可以重复、缓慢的学习每个操作,让其快速、更好的巩固基本技能,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了。而除了学生间的差异外,学生本身在课堂中的学习进度也有差异。由于信息技术科城对于操作性的偏重,致使部分学生会在听讲的过程中明白了,但自己动手操作的时候又出问题了,这种情况积累到一定程度也是很严重的,而微课加入到信息技术课堂后,教师将部分知识点录制成视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的列出重点,进行自主学习。
4 结语
微课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将这种优势与各科目的特点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是有别于传统学科的新兴课程,与微课与更多的契合点,希望老师们可以利用好这点,达成与学生间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戴晓华,陈琳.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8-83.
[2]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1):17-18.
[3]肖安庆,李通风,谢泽源.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优势与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10):15-17.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作者单位
贵州省桐梓县第五中学 贵州省桐梓县 563200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设计策略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逐渐普及以及重点研究,初中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阶段,能否达成教育目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极为重要的,将新式课堂中极具代表性的微课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结合起来是很有前景的方式,而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策略我认为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课堂特点
1.1 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硬件优势
微课是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载体为视频,将教师授课过程提前录制下来,这就对相关硬件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微课需要网络及视频播放终端,碍于这一点,大多数的中学学科的微课只能选择在课后进行,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加上学习过程中需要面对计算机,其硬件设施可谓得天独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以微课形式下发到学生电脑上,学生当堂学习,及时给出反馈。
1.2 信息技术课的操作性特点
相较于其他课程,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基本上每节课学生都有很多的时间在自主操作学习,而微课很适合操作技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有大量的操作技能需要学生进行学习,其学习难度较大。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数十名学生进行教学,不可能一对一辅导,因此只能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遗漏及缺失知识点的情况。比如实际中教师在讲解Excel软件导入外来数据的时候,教师在进行演示操作的时候,学生们通常会忽略教师选择AI单元格这一环节,而教师因为熟练的原因,也会下意识忽略这环节的教学,加上鼠标光标本身就很小,学生们也因为粗心没有注意到光标的移动,造成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长时间下来,小问题积累成大麻烦,影响到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这些小细节制定成微课,通过一些简单的文字说明,就很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及记忆。
2 准确的进行课程选择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在结合众多一线教师教学经验的同时对微课进行分类,将其大致分为11类: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而在学科教育中,也有课型的划分,并不是说所有的课型都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主要分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复习课程,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与复习课程,作品制作与评析课程,而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更侧重于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以及讲解,如果采用微课的形式的话,效果反而没有传统授课好;在另一方面来说,信息技术中实践知识的讲授与复习,以及作品制作与评析课程等偏向于实践操作性的课程,和微课结合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微课虽然内容较少,但是十分精致,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和意义。而且,微课教学,对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微课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教师应精心选择教学要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要注意教学流程应清晰,关注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与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3 注意做好分层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都会面临一个很普遍但又无法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化。一般一名教师一节课需要面对至少三十名以上的学生,有些地方甚至更多,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其当下所掌握的知识量的多少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水平的不同,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但是老师也应该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尤其在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信息技术课中,这种差异尤为明显,在大量的操作性学习中,这种差异日积月累,很容易就会出现大量问题。而这时候教师一一解答每位学生的疑问,纠正每个人的错误,难免会出现遗漏,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微课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分层教学资源。一节课一般包括课前复习、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知识拓展、小结与练习等五个环节。在新课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运用微课让学生观看问题的详细解析。知识拓展环节,可以选择一些反应社会发展、具有前沿性的课外知识放进微视频中,让学生观看作为课内知识的补充。如作品制作课时,将制作重难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可以自己控制观看进度,基础技能较好的学生角块能掌握制作技巧,完成后还能观看到一些有创意的能开拓自己眼界的资料;而基本技能较弱的学生可以重复、缓慢的学习每个操作,让其快速、更好的巩固基本技能,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了。而除了学生间的差异外,学生本身在课堂中的学习进度也有差异。由于信息技术科城对于操作性的偏重,致使部分学生会在听讲的过程中明白了,但自己动手操作的时候又出问题了,这种情况积累到一定程度也是很严重的,而微课加入到信息技术课堂后,教师将部分知识点录制成视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的列出重点,进行自主学习。
4 结语
微课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将这种优势与各科目的特点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是有别于传统学科的新兴课程,与微课与更多的契合点,希望老师们可以利用好这点,达成与学生间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戴晓华,陈琳.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8-83.
[2]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1):17-18.
[3]肖安庆,李通风,谢泽源.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优势与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10):15-17.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作者单位
贵州省桐梓县第五中学 贵州省桐梓县 5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