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本着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岗位能力,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再开发,实现课程建设有效对接职业资格标准。
[关键词]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12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规范教学。对于中职土建类专业而言,专业课程内容是否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所承载的专业技术是否先进,课程体系是否科学、规范,如何去粗取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课程建设中且行且思,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不断总结与验收课程建设成效。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参照行业中施工员、质检员、工程测量工等关键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调整课程设置,将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制度相结合,建筑测量放线工、制图员、一级BIM建模师作为职业资格必考项目,造价员、施工员、安全员等作为教学参考,将考证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融合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完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考取资格证书为抓手,发展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校企共同制定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与推行“教师与工程师(双师)育人制”教学,如建筑CAD课程教学中引入中望企业的前沿技术与专家力量,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引入广联达算量、钢筋抽量等技术与专家力量。引入企业元素,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使岗位人才培养规模化、制度化,实现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对接、毕业与上岗就业的对接。
二、打造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围绕建筑CAD、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四个关键领域进行优质课程开发,建设以能力培养、任务引领的专业核心课程,形成规范可行的课程教学大纲。使用翻转课堂与微课、慕课等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以增加课程引力、引领专业发展,并发挥优质课程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发展专业实践教学课程
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本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实际操作活动。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兴趣很高,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一般比理论课和文化课的教学效率高,加大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
首先,建设完善的校内外实训条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积极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校内外结合、仿真性生产环境与真实生产氛围相结合的课程实践教学环境。其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实践教学设计,制定目标,严密组织,有序开展课程实践教学。
四、再开发新技术课程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继“甩图板”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又一次技术革命。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能,有着越来越大的社会需求,正在成为我国就业中的新亮点。为引领中职教育,提高BIM技术在土建类专业中的普及与应用,校企合作再开发核心建模课程,展现BIM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建筑表现力,有效填补了已有课程体系中BIM技术的空白,为课程结构注入新的职业内涵色彩。
五、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有效的课程评价是教学效果的推手,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回头看”,应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和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环节多重性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能充分发挥激励、鉴定、反馈等功能,规范课程教学过程,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总而言之,突破传统相对固化的课程实施方案,捕捉职业内涵变化的新信息,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大胆开发新课程,淘汰旧课程,不断优化、创新专业课程结构,促成职业标准、岗位规范进入课程内容。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岗位发展方向,一专多能,有效提升职业能力及其在不同职业岗位之间的转换能力,增强就业优势。
[ 参 考 文 献 ]
[1]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建筑业企业关键岗位继续教育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2]马晓波,孙伟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3]陈晶晶.面向创业型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
(责任编辑 斯 陌)
[关键词]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12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规范教学。对于中职土建类专业而言,专业课程内容是否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所承载的专业技术是否先进,课程体系是否科学、规范,如何去粗取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课程建设中且行且思,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不断总结与验收课程建设成效。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参照行业中施工员、质检员、工程测量工等关键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调整课程设置,将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制度相结合,建筑测量放线工、制图员、一级BIM建模师作为职业资格必考项目,造价员、施工员、安全员等作为教学参考,将考证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融合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完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考取资格证书为抓手,发展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校企共同制定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与推行“教师与工程师(双师)育人制”教学,如建筑CAD课程教学中引入中望企业的前沿技术与专家力量,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引入广联达算量、钢筋抽量等技术与专家力量。引入企业元素,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使岗位人才培养规模化、制度化,实现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对接、毕业与上岗就业的对接。
二、打造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围绕建筑CAD、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四个关键领域进行优质课程开发,建设以能力培养、任务引领的专业核心课程,形成规范可行的课程教学大纲。使用翻转课堂与微课、慕课等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以增加课程引力、引领专业发展,并发挥优质课程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发展专业实践教学课程
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本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实际操作活动。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兴趣很高,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一般比理论课和文化课的教学效率高,加大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
首先,建设完善的校内外实训条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积极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校内外结合、仿真性生产环境与真实生产氛围相结合的课程实践教学环境。其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实践教学设计,制定目标,严密组织,有序开展课程实践教学。
四、再开发新技术课程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继“甩图板”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又一次技术革命。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能,有着越来越大的社会需求,正在成为我国就业中的新亮点。为引领中职教育,提高BIM技术在土建类专业中的普及与应用,校企合作再开发核心建模课程,展现BIM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建筑表现力,有效填补了已有课程体系中BIM技术的空白,为课程结构注入新的职业内涵色彩。
五、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有效的课程评价是教学效果的推手,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回头看”,应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和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环节多重性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能充分发挥激励、鉴定、反馈等功能,规范课程教学过程,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总而言之,突破传统相对固化的课程实施方案,捕捉职业内涵变化的新信息,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大胆开发新课程,淘汰旧课程,不断优化、创新专业课程结构,促成职业标准、岗位规范进入课程内容。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岗位发展方向,一专多能,有效提升职业能力及其在不同职业岗位之间的转换能力,增强就业优势。
[ 参 考 文 献 ]
[1]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建筑业企业关键岗位继续教育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2]马晓波,孙伟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3]陈晶晶.面向创业型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
(责任编辑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