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

来源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x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这里仅就个别特色的朗读谈谈个人的见解。所谓殊途同归,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朗读是架起文本与阅读之间的桥梁、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应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语文课要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使他们的感情与作者发生共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伯氏长庆集》)朱高认为:“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训学其规》)叶圣陶先生有这么一段描述:“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像一位出色的导游,把诵读者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朗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
  由此可见,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自然贴近作者感情,还可以锻炼想象、联想能力。著名朗诵家瞿弦和同志说过:“每当我看到一篇令人激动的作品时,随着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实词的描绘,我常常在脑海中出现许多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我仿佛看到静静的小河、热闹的街市、战斗的英雄、胆小的懦夫。”看来,认真地朗读文章,不仅能够有效进入作品意境,而且能提高想象、联想能力。
  一,怎样在课堂中恰当运用朗读教学
  教师应以身作则,范读必不可少。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有声有色的朗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作品中的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的鲜明的爱憎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
  在范读的基础上运用形式多样的读法,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下面将介绍一些课堂实用的读法。
  个别学生朗读。这可在分析课文前指定学生朗读,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分析的那段课文上来,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印象。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讲解。对学生的个别朗读,要求发音清楚、亮,态度大方。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对漏读、错读之处要记牢,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
  分组朗读。这是一种集体朗读,要求整齐,快慢适中,顾全大局。分组朗读因为要互相衔接,学生听时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分组朗读无形中是一种竞赛,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
  齐读。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适用于课文的重点语段,在分析点拨之后来加深印象。
  自由朗读。自由朗读时,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人物语气,表达人物感情,要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出人物性格。这种读法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分角色朗读比较感兴趣。
  表情朗读。这里的表情指音调表情、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音调抑扬顿挫,面部喜怒哀乐,体态手舞足蹈。情随声出,其声琅琅,其乐融融。
  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这种朗读方式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他们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小学语文教学在朗读中感悟情感
  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称赞》《纸船和风筝》《小鸟和牵牛花》《回声》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又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的精神。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之,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这里仅就个别特色的朗读谈谈个人的见解。所谓殊途同归,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朗读是架起文本与阅读之间的桥梁。
其他文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但现今语文教学将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上,语文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学生自身所具有的联觉本能和创造需要被扼杀,高中语文需要学生感性体验,激发语文课堂生命力。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 树立大语文观念  语
期刊
高中数学最关键的要算高二年级,如何教好高二数学是每个数学教师的探讨的课题。根据我多年高中教学的体会,供大家参考指正。  一、注重训练学生思維,养成工整习惯  高二数学开始的第一章为“不等式”,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把基础知识教给学生。作为老师我们知道高考中最难的部分由“导数”与“不等式”构成或由“数列”与“不等式”构成。可能很多教师会直到高三才加大“不等式”的难度与高考接轨。而我的看法是提前加大难度,
期刊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表达、沟通和分享的智能”。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探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笔者以为小学语文的活动型教学正是为了这个教学目的。  一,小学语文的活动型教学要树立师生的创新意识  “让课堂充满问题”、“给师生留下问题”是课改思想一脉相承的,符合课改精神,在新课程中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国内外对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成果为指导,以建立科学的消防部队学习型组织为目标,着眼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团队管理建设两方面,阐述了消防部队学习型组织建设内容、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战斗力;建设方法  一、国内外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现状  从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是关于学习型组织概念(效能)的研究。芬威克(Fenwick,19
期刊
从心理学上来说,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 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积极的情绪态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激发兴趣,就是要使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获得情绪上的满足,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主体作用。为什么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主要有三点原
期刊
语文课是学生的一种生命方式,是一架生命建构和生成的阶梯,是生命火箭发射的基地。它的真正贡献是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和学习研究,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不懈的追求,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语文教学是以教材为立足点和引发点,通过师生双边认知、选择并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学习、探究方式的创造过程。  一,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教学上的互动参与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会停留在表面,留于
期刊
摘 要: 教师通过试卷的评讲,不但可以让学生对阶段性的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还可以及时揭示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解决。通过讲解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法,学生改进学法,使教法和学法同时得到优化,通过讲评可以对学生所学知识查漏补缺,使培优补差落到实处。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试卷讲评 讲评 个别辅导  考试是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而试卷的评讲则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师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兴趣;方法;参与;情感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离学生生活越来越近,越来越有生机。新的理念、新的教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校企合作的融入性不高,校企之间的性质差异,需求和供给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片面化、浅显化。面对这些问题,文章以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为例进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
期刊
摘 要:多元文化下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新特点,我们应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发挥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树立先进文化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先进文化批判、规范、指导和重构其它文化,借鉴多种文化的有效形式,认真研究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完善、优化和创新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多元文化 青年学生 思想道德 影响 对策  多元文化是一种相对的文化形式,也
期刊